•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報
  • 廣告價目表
  • 活動
  • 聯繫本報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白宮

安東尼.福奇 ANTHONY FAUCI

August 25, 2022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作為拜登政府的首席醫療顧問,長期擔任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的福奇,將於12月辭去拜登政府的職務,去追求職業生涯的下一個篇章。今年81歲的福奇領導研究所已經有38年了,自Ronald Reagan以來至拜登政府,他擔任過7屆總統的顧問。

福奇是誰

安東尼. 史蒂芬. 福奇(Anthony Stephen Fauci )1940 年12月24 日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是美國免疫學家,現任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白宮冠狀病毒工作組成員及總統首席醫療顧問。他在對愛滋病和H1N1甲型流感以及COVID-19等傳染病的研究中作出重大貢獻,被公認為是世界領先的傳染病專家之一。作為美國國家衛生院(NIH)的醫生,福奇曾以各種身份為美國公共衛生服務50多年。作為科學家和NIH NIAID的負責人,他為HIV/AIDS研究和其他免疫缺陷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福奇是美國科學界的代表人物。在美國電視上播出解釋有關艾滋病、生物恐怖主義或世界性流感的節目的時候,人們最有可能看到的就是他。從1983年到2002年,福奇是所有科學期刊上被引用次數最多的科學家之一。2008年喬治.布殊總統授予福奇《總統自由勳章》這是美國最高的平民獎,以表彰他在艾滋病和總統艾滋病應急計劃(President’s Emergency Plan for AIDS Relief)中的工作。

個人生活

福奇的父母經營一間藥房,他的父親是一位受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的藥劑師,他的母親和姐姐Denise是收銀員,福奇負責送藥。該藥房位於布魯克林的戴克高地(Dyker H eights)部份,就在他們家公寓的正下方。福奇有義大利血統,信仰天主教。

於1985年在治療一個患者見面後,福奇與NIH的護士兼生物倫理學家Christine Grady結婚。她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臨床中心生物倫理學系主任。這對夫婦有3個成年女兒。

談在拜登政府和在川普政府工作的區別

2021年1月21日在白宮疫情簡報會上,福奇一改往日愁容,直言自己「解放了」。當日,美國視頻網站將福奇出席拜登簡報會和其出席川普簡報會時的畫面拼接到一起,意味深長。當記者問:「能談下在新政府工作和在川普政府工作的區別嗎?」福奇說:「你知道的,其實我不想回望過去,現在的我終於可以站在這裡談科學,談依據,讓科學說話。我解放了!」

他說,川普政府的諸多言論都缺乏科學依據,讓人很不舒服,而今天,他終於可以告別過去,重新開始。美媒也為福奇鬆了口氣。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福奇以後也不用圍繞在川普身邊隨時準備闢謠了。

「超過40萬的死亡病例是糟糕的。目前,美國政府正密切關注南非、巴西、英國出現的病毒變異情況。因為有跡像顯示,這種病毒更具傳染性。」簡報會上福奇對疫情的嚴重程度他還是直言不諱。就在同一天,拜登公佈了一份長達198頁的抗擊新冠疫情國家戰略,並一連簽署10項行政令,宣佈美國將以「戰時手段」應對疫情。

遭到死亡威脅

每當美國出現公共健康危機時,福奇都會給聯邦政府提供指導意見,並負責與世界衛生組織溝通。根據多項民調數據,疫情期間,福奇鎮定自若與堅持事實的態度,使他成為最受美國民眾信賴的醫療官員之一,但這也給福奇帶來了「麻煩」。

福奇稱,「2020年3月28日起,我開始遇到一些麻煩,川普周圍的人,也就是他的核心圈子,讓我不敢公開與川普產生矛盾。」此外,一些川普的極端支持者還認為是福奇製造了新冠病毒以此從疫情中獲利,他們呼籲「開除福奇」,福奇本人甚至收到了死亡威脅。

「我曾收到一封含有白色粉末的信件,當我打開信的時候,粉末迅速覆蓋了我的面部和胸部。安保人員立即告訴我不要動,待在辦公室裡,然後他們對這些粉末進行了處理。我感覺這可能是個惡作劇,也可能是急性傳染病炭疽,又或者是蓖麻毒素。如果是第三種情況,那我可能已經死了。」福奇在採訪中說。

將是美國史上退休待遇最高的官員

根據「富比世」(Forbes)的報導,白宮首席防疫顧問福奇(Anthony Fauci)將是美國史上退休待遇最高的官員。自1984年福奇便開始出任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院(NIAID)院長,根據非營利組織OpenTheBooks.com的審計員計算,若他2021年退休可每年領到35萬元的退休和福利金,而且這筆錢會隨著他的生活成本調整而增加。

結語

靠專業、冷靜與直言不諱的形像,他被稱為「偉大的溝通者」「美國抗疫領路人」,在公眾最需要權威、準確醫療信息時,用簡單直接的語言安撫公眾。新冠疫情擴散後,福奇又登上各大社交媒體平台,為年輕人做科普。福奇曾說自己並不想對公眾顯擺知識,「我只希望觀眾明白我在說什麼」。

「在疫情爆發前,福奇已是受人尊敬的科學家。白宮新聞發佈會上的露面讓他家喻戶曉,甚至以非主流的方式成為名人。」《華盛頓郵報》寫道。「他直截了當,敢於公開提出與總統不一致的意見。像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Ruth Bud Ginsberg)和前特別檢察官羅伯特.穆勒(Robert Mueller)一樣,福奇成了新的流行文化。」

Filed Under: 副刊, 社會, 首要 Tagged With: 傳染病, 川普, 拜登, 疫情, 病毒, 白宮, 福奇, 醫療顧問

拜登染疫痊癒後復陽 將重新進行隔離

August 4, 2022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7月30日,美國總統拜登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白宮稱,拜登沒有出現新的症狀,他將重新進行隔離。

白宮醫生凱文·奧康納(Kevin C. O’Connor)27日表示,美國總統拜登26日晚和27日上午兩次新冠快速抗原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奧康納表示:「他在過去36個小時已停止服用相關藥物,其症狀已經差不多完全消除,將結束隔離。」不過出於安全考慮,在未來10天,拜登與人接觸時仍將佩戴口罩。

在拜登「轉陰」後就戴上墨鏡在白宮玫瑰園發表講話,以「慶祝」其結束為期五天的隔離治療生活。報導稱,拜登在講話中宣佈了自己個人「戰胜新冠」的消息。他說:「我的症狀很輕,恢復很快,現在感覺良好。」

拜登在講話中指出,自己是通過「疫苗、檢測、藥物治療」來應對的新冠,他敦促美國民眾採取像他一樣的做法,希望大家多去政府官網了解更多關於疫苗和藥物等信息。他說:「新冠病毒每天都在殺害成千上萬的美國人,我希望大家跟我一樣,積極注射疫苗、進行檢測、接受治療。」

此外,他還在講話中提到了美國前任總統川普。拜登稱,川普在2020年出現症狀時,「興師動眾」乘坐直升機前往馬里蘭州的沃爾特·里德國家軍事醫療中心接受治療。而自己在感染新冠期間仍然在白宮的辦公室工作。

奧康納提醒稱,總統目前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鑒於其所服用的Paxlovid曾讓患者出現「轉陰後又復陽」的現象,總統需要接受更頻繁的檢測。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拜登, 新冠病毒, 疫苗, 白宮, 美國, 隔離

總統拜登新冠呈陰性

July 28, 2022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拜登總統兩次檢測出COVID-19呈陰性於7月27日停止隔離。

拜登7月21日表示, 他的Covid-19檢測呈陽性,但儘管症狀輕微,但仍將在白宮隔離期間繼續工作。之前他已經接種了兩次疫苗及二劑加強疫苗。

據白宮新聞秘書Karine Jean-Pierre說,這是拜登首次對COVID-19檢測呈陽性。現年79歲的拜登已開始服用抗病毒藥物Paxlovid,該藥物可通過FDA的緊急使用授權為符合條件的重病高風險人群提供。總統感染之際,美國冠狀病毒病例再次上升,這是由迄今為止最具傳染性的病毒株:BA.5驅動的。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COVID-19, FDA, 加強劑, 拜登, 疫苗, 白宮, 隔離

美國衛生官員正在緊急制定計劃 為所有成年人提供第二次Covid-19加強劑

July 21, 2022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自Covid-19大流行開始近兩年半以來,最具傳染性和傳播性的變種已經到來。最新版本的變形BA.5變體是Omicron的一個分支,它正在推動全球病例激增——說明病毒是如何進化的,並且可以逃避以前的Covid-19疫苗提供的免疫力。

根據CDC的數據,在美國,BA.5佔上週新感染病例的65%。這種變體也在中國進行了擴散,人們擔心那裡的主要城市可能很快就恢復最近解除的嚴格封鎖措施。

對於如何應對新一波疫情,白宮COVID-19應對協調員Ashish Jha博士督促50歲及以上的美國人進行第二次加強針注射。一位白宮高級官員向CNN證實,美國衛生官員正在緊急制定一項計劃,為所有成年人提供第二次COVID-19加強劑。

一位白宮高級官員向CNN證實,自3月下旬以來,已授權5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以及一些免疫系統較弱的人使用第二次加強注射。但是年輕人只有資格進行一次加強注射。這是在11月獲得授權的。

一些專家擔心,隨著COVID-19病例隨著BA.5 Omicron子變體的主導地位上升,年輕人的免疫力可能會減弱。CDC報告稱,BA.4和BA.5亞變體佔該國新感染病例的72%以上。雖然這些亞變體可能部分逃避疫苗和先前感染產生的免疫力,但疫苗接種仍可能預防嚴重疾病。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CDC, COVID-19, Omicron, 免疫力, 加強劑, 加強針, 疫苗, 病毒, 白宮

拜登政府將舉辦一系列活動 慶祝美國擺脫新冠疫情

July 1,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據美國中文網報導,拜登總統和白宮計劃本週末舉辦一系列旅行和活動,以慶祝拜登政府在抗擊疫情方面取得的進展,儘管美國不能在7月4日實現疫苗接種目標。

據報導,拜登將於週六(7月3日)訪問密歇根州的特拉弗斯城(Michigan Traverse City),作為白宮美國重新團結慶祝活動的一部分。美國獨立日(7月4日)假期,拜登將在白宮南草坪接待1000多名工人及軍人家庭成員。

副總統哈里斯將於週六前往內華達州(Nevada),第一夫人吉爾·拜登將前往緬因州(Maine)和新罕布什爾州(New Hampshire)。哈里斯的丈夫道格·恩霍夫(Doug Emhoff)將於週五(7月2日)訪問猶他州(Utah)。內閣成員將分散到十幾個州參加圓桌會議和棒球比賽,並參觀消防站等。

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說:「由於拜登政府的全政府疫情應對、無數的基本工作人員和急救人員以及美國人民的韌性,美國重新團結在一起。」聲明補充說,政府官員將覆蓋全國以慶祝獨立日和我們從這種病毒中獨立出來。

由於廣泛的疫苗接種,拜登上任以來新冠感染和死亡人數大幅下降,但白宮未能實現其到7月4日至少有70%的美國成年人接種疫苗的目標。根據CDC的數據,美國平均每天仍有超過11,000例新增病例。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拜登, 疫情, 白宮, 美國, 美國獨立日

紀念非裔男子弗洛伊德去世一週年 其家人獲邀赴白宮會晤總統拜登

May 27,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週二(5月25日)是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去世滿一週年之際,民眾在美國多地舉行抗議集會。弗洛伊德其家人也獲邀到白宮,與總統拜登和副總統哈里斯會晤。

案發的明尼阿波利斯市週日(23日)有遊行集會悼念。他們舉起弗洛伊德的畫像及標語牌,高叫口號,要求改革警隊。5月23日,示威者聚集在涉事警察肖萬的審判地亨內平縣政府中心外紀念弗洛伊德,並要求採取行動打擊警察暴力和反對種族主義。弗洛伊德家屬在台上發言,指他們經歷了漫長及痛苦的一年。家屬的代表律師又呼籲參議院盡快通過改革警隊的法案,禁止全國警察以鎖喉方式制服疑犯,並成立警察不當行為數據庫。

弗洛伊德其家人5月25日(週二)獲邀到白宮,與總統拜登和副總統哈里斯會晤。會晤歷時約一小時。弗洛伊德弟弟菲隆尼斯其後表示,期望改革警隊的法案可以獲得通過。菲隆尼斯會晤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感謝所發生的事,僅盼這弗洛伊德警務法案將可通過。如果你可使聯邦法律保護雀鳥,也就是白頭鷲,就能使聯邦法律保護有色人種。」

目前有關法案僅獲眾議院通過,總統拜登就期望參議院能在本月底後,就有關法案達成共識。拜登表示︰「我期望在(陣亡將士)紀念日(5月31日)後,會就弗洛伊德法案的立法達成協議。」

據報導,案發後全國各地陸續推行警隊改革,超過30個州制定改善警隊執法的法例,包括禁止鎖喉、更新武力使用政策及更廣泛使用隨身攝錄機等。

弗洛伊德案件涉案的四名警員已全部被革職,其中壓著弗洛伊德的警員肖萬早前已被判處二級謀殺等三項罪名成立,正扣押等待量刑。其餘3人的審訊會在明年3月進行。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弗洛伊德, 拜登, 有色人種, 白宮, 非裔

印第安納州聯邦快遞槍擊案八死 拜登促國會通過槍管法案

April 22,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4月15日晚上,印第安納州(Indiana–IN)聯邦快遞中心(FedEx)發生槍擊案,槍手打死八人後吞槍自殺,另造成7人受傷,警方確認槍手是聯邦快遞前員工,有精神問題紀錄。總統拜登再敦促國會盡快通過收緊槍管法案。

印第安納波利斯市(Indianapolis)聯邦快遞中心15日晚發生大規模槍擊,槍手短短兩分鐘打死八人後自殺。警方確認槍手是19歲的布蘭登•斯科特•霍爾(Brandon Scott Hole,見圖),指他隨機向人開槍;又指霍爾曾經在這間快遞中心任職,直至去年秋天離職。警員翌日就槍擊案搜查當地一間住宅,帶走電腦和其他電子設備。

據聯邦調查人員透露,去年警方曾接到霍爾媽媽報案,稱兒子試圖透過激怒警方向自己開槍來自殺。警方其後在霍爾的睡房檢獲一把槍,但沒有發現他涉及犯罪或受到極端思想影響,不過霍爾亦因而要入住精神病治療中心。

白宮及多個聯邦建築下半旗誌哀,總統拜登再強調槍管問題,指槍枝暴力必須終結,敦促國會通過相關法案。拜登表示:「我強烈支持廣泛背景審查,這是我正持續推動的,國會必須站出來行動、參議院必須行動。我強烈支持,並且不會停止支持禁止攻擊性武器及容量超過十粒子彈的彈匣。」

白宮發言人普薩基亦指國會有責任通過法案,並批准撥款50億美元支援社區預防暴力項目。美國近期發生多宗大規模槍擊事件,而根據當局數據,全國去年有近兩萬人死於槍枝暴力事件,是二十年來最多。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印第安納州, 拜登, 槍擊, 白宮

拜登宣佈:4月19日向所有成年人開放新冠疫苗接種預約

April 8,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拜登週二(4月6日)宣佈,各州應在4月19日之前向所有成年人開放新冠疫苗接種預約,將原定的最後期限提前了近兩週。

拜登正在推動實現就任100天接種2億劑新冠疫苗的目標,他在講話中強調,目前全美平均每天接種約300萬劑疫苗,一週接種2000萬劑。有75%年齡在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已經至少接種了一劑疫苗,而在他上任之前,這一數字僅為8%。拜登還稱,自他於1月20日就任以來,截至週一(4月5日),全美已經接種了至少1.5億劑疫苗。

拜登強調稱,儘管疫苗接種取得了進展,實現全面接種仍需要時間。此外,新冠變種病毒的廣泛傳播導致確診病例增加,住院人數不再下降,部分地區死亡人數有所增加。

他在白宮發表講話時警告說:「病毒正在傳播,是因為有太多的人以為我們已經到達了終點。讓我認真地告訴你們,我們還沒有到達終點。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還在與這種病毒進行生死鬥爭。在更多人接種疫苗之前,我們需要每個人都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並戴上CDC推薦的口罩。」

拜登稱,4月19日是向所有成年人開放疫苗接種的最新期限,他鼓勵所有人踴躍接種,尤其是那些尚未接種疫苗的老年人。這個截止日期雖然並非強制性的,但卻向各州施加了公眾壓力。

聯邦政府此前建議的截止期是5月1日,但大多數州已經宣佈計劃,會在4月19日之前向所有成年人開放資格。據NBC新聞報導,只有夏威夷和俄勒岡州尚未宣佈在此日期前開放資格的計劃。

拜登於週二下午訪問了弗吉尼亞州亞歷山大市( Virginia Alexandria)的一個疫苗接種點,他感謝了那裡的醫護工作者和前來接種疫苗的居民,並表示:「這就是結束疫情的辦法,能接種的時候就接種。」

拜登上週宣佈,90%的美國成年人將在4月19日之前有資格接種新冠疫苗,根據擴大的疫苗接種計劃,人們將能夠在離家5英里的範圍內接種。拜登說,分發疫苗的藥店將從1.7萬家增加到大約4萬家,聯邦政府還將在4月19日之前再設立12個大規模接種點。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口罩, 拜登, 新冠疫苗, 病毒, 白宮, 社交距離

航空公司反對要求國內線乘客登機前提供新冠檢測報告

February 18,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美國幾家主要航空公司的領導人2月12日與白宮官員舉行在線會議,反對他們對國內航班上的乘客進行新冠肺炎測試的要求,稱這將破壞已經很脆弱的航空業,航空旅行甚至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一半。

航空公司擔心檢測的額外費用會阻礙人們搭乘飛機,而且認為沒有足夠的測試能力來檢測每位乘客。根據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的數據,11日有 100 多萬人通過美國機場的檢查站。

據稱,拜登政府目前不打算強制要求國內航班上的乘客事先通過新冠肺炎檢測。美國(American)、聯合(United)、西南(Southwest)、阿拉斯加(Alaska)和捷藍(JetBlue)航空的 CEO 都參加了會議。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拜登, 捷藍航空, 新冠肺炎, 白宮, 美國, 美國航空, 聯合航空, 航空, 西南航空, 阿拉斯加航空

打破陳規,同時為他人創造未來

February 4,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16歲的楊肖育已為窮人建造了兩間房屋。

除了同情心外,本文的主角楊肖育的故事還包括她對科學的追求,打破對女孩的傳統觀念,以及在不同尋常的愛好中培養激情,例如自製宇宙飛船等等。

盡管身高5英尺的楊肖育只是Lakeside高中10年級的學生,但她也是大學賽艇隊的隊長,號令那些比她身高很多的隊員們。

楊肖育像個專業的技術工人使用錘子、釘子和電鋸。她和妹妹楊肖晶建造的第一間迷你屋是三年前為低收入人群住房協會(LIHI)建造的。楊肖晶最近才剛滿14歲。

楊肖晶和朋友為迷你屋的屋頂裝油氈。 (圖片由楊立儀提供)

「發現她們居然這麼年輕,我們都被震驚了!看到她們熟練地使用手動和電動工具真是太了不起了。我太喜歡她們在屋頂上鋪瓦片的照片了!」 LIHI首席執行長Sharon Lee,說到。

是什麼促使楊家姐妹參與建造LIHI的迷你屋?她們的好奇心引導她們去提出問題,同時愈來愈多的疑問點燃了她們探索的熱情,並成為無家可歸者解決住房方案的一份子。

四年前,兩姐妹的父親楊立儀開車帶著女兒們到華埠去上每個週末的武術課。她們看到了Nickelsville的迷你房。楊肖育自此開始探索有關該項目的問題。之後楊立儀為女兒們和LIHI取得了聯繫。

於是,她們開始參與建造迷你屋。LIHI為義工們提供培訓。從開始到結束,楊家姐妹學會了如何設計,製圖,使用工具,刷油漆和鋪地板。此外,她們還掌握了如何在完成施工的同時,實施新冠安全規範。

女孩們「展現了她們的奉獻精神,她們的熱情是無與倫比的。房子做的很好。它們是漂亮的迷你屋!」 Lee說。

楊肖育說:「連小孩都可以幫忙。如果大家能幫助街上的至少一個無家可歸的人,那都將是令人振奮的。」

建造迷你房屋的經歷不僅對楊家姐妹,而且對她們的朋友和家人來說,也都是充滿積極的建設性。楊家姐妹最終招募了包括9名家庭成員在內的數十個朋友,來幫助建造更多房屋。觀看LIHI的視頻很鼓舞人心,視頻展示了兩姐妹和她們的朋友如何建造房屋。許多志願者都是年輕的女孩。

楊肖育表示,建造一間迷你房屋要花費很多功夫,但她學到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快樂,因為她得到了和朋友們相處的機會。所有的房屋都是利用週末和放學後的時間在戶外完成的。她說:「這是體力勞動,不需要思考太多。」

楊肖育和楊肖晶在項目的不同階段請了她們的朋友來幫忙。(圖片由楊立儀提供)

楊家有女初長成

楊家姐妹因她們的科學項目而享有盛名,例如拍攝日全蝕及向太空邊緣發射自製航天器。幾家主流網絡採訪了她們,美國廣播公司(ABC) 的《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節目稱楊家姐妹為「太陽姐妹—the solar sisters」。她們甚至還去了白宮。蓋茨基金會還邀請她們加入由其他女科學家組成的小組。

她們的父母在培養女兒方面究竟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也是一位企業家的楊立儀說到:「我不確定我們的教育方式是哪種類型,我認為我們看重經驗勝於財富,強調努力重於成果。」

楊立儀很快指出,大多數想法都是這兩個女兒提出來的,包括在看了Youtube上的視頻後提出的有關航天器的想法。楊立儀說,雖然「她們並沒有發明氣球發射的想法」,但她們對此很感興趣。作為父母,他和妻子做到了「盡我們所能支持」她們的興趣。

楊立儀和妻子汪育晶都有科學學士學位,汪育晶還有兩個碩士學位。

對於女兒們從事的項目,「我們沒有過真正意義上的培訓,但是我們都很喜歡全家人一起參與一個項目。」

雖然家裡沒有兒子。但楊立儀說:「我們不會用女兒來換任何東西。當然,男孩和女孩在某些方面存在天生的差異,但我們認為,女孩和男孩都應該被賦予相同的價值觀:自信,尊重,同情心,好奇心和包容。幫助LIHI建造幾個迷你房屋,實際上是鼓勵這些價值觀發展的好方法!」

這對夫婦的目標是培養「獨立思考的人並擁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只是跟在她們身後,並在她們需要時給予支持。」楊立儀說,這些項目實際上是由女兒們自己推動的。「這很酷,我為她們感到驕傲。」

盡管楊立儀在鼓勵女兒們參加那些令人怯步的項目上並沒有得到任何讚譽,但他和妻子支持女兒們追求冒險和大膽的項目是值得稱讚的。事實是,他的女兒們在應對那些連成年人都無法想像的未知領域時無所畏懼。

這些迷你屋都是在她們家車庫裏建造的。車庫也是許多項目的發源地,包括一個存儲工作臺,獨木舟,和四年前飛到太空2萬英里的宇宙飛船。她們的太空飛船項目在2016年白宮年度科

學博覽會上大獲成功。根據白宮攝影師Pete Souza在Instagram上的帖子稱,這是奧巴馬總統最喜歡的項目。楊立儀說,有關飛船所有的數學計算都是女兒們做的。

然而有多少像我這樣的女性,不擅長理科,不敢接觸電動工具,並且對跟建築有關的一切都感到緊張?我的訣竅是把這些事交給我的丈夫或兒子。當家裏有東西出問題的時候,我說:「嘿!把這個修一下。」事後看來,對女性來說,對房屋維修和重型設備產生非理性的恐懼和誤解不是件好事。事實是,我也懶的去學。但這卻是楊家姐妹常常渴望獲得新的知識與發現的敲門磚。

她們成功地將想法變為現實,這不僅使她們成為自由且內省的思考者,而且還賦予她們在現實生活中所需具備的信心和能力。

有些父母,包括我自己在內,急於在孩子的生活中過早地分配性別角色,特別是那些既有兒子又有女兒的家庭。作為只有一雙女兒的父母,楊立儀可以在家裏忽略性別問題。當我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父母總是讓我做家務,而我的兄弟卻不用做。當然那也是一個與當今不同的時代與社會現象。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論員、神經學家,《保持敏銳:在任何年齡建立更好的大腦— Keep Sharp: Build a Better Brain at Any Age.》一書的作者Sanjay Gupta博士表示,沒有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的大腦不同,且「男性在生物學上更適合數學和科學」。當然,沒有規定說「女孩不應該做男孩做的事,反之亦然」。

這讓我想起了作家Maya Angelou說的:「我很高興看到一位年輕的女孩走出來,然後令全世界為之側目……你必需站出來,給他們好看。」

楊肖育和楊肖晶沒有試圖給誰好看。她們的目的不是證明某人的錯誤。

她們只是想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相信自己的能力並做出改變。通過這些,她們已經為所有那些願意嘗試新事物和不怕犯錯的人樹立了榜樣。

就像楊肖育在美國廣播公司(ABC)上說的:「不要放棄,因為即使有人告訴你不要這樣做,即使出了差錯,你也要繼續前進,堅持不懈。」


LIHI1協會中的女性義工佔1/3。她們建造並建設迷你屋和迷你屋村。有木工和義工領隊來輔導她們。

在迷你屋村裡,Stephanie Colbert和Guy Astley在建築和安全方面培訓義工們。這兩人都有數十年的職業培訓課程教學經驗。所以那些從未拿起過錘子或電動工具的人可以跟他們學到不少技能。

LIHI的目標是在今年建造300至400或更多的迷你房屋。這需要找更多的義工和捐贈者。他們在SoDo還有一個大車間,這樣義工們就可以在室內建造迷你屋而不會遭到風吹雨打。LIHI歡迎各年齡層的義工們,也歡迎帶孩子的家庭。

每間迷你房屋的材料成本是2500美元。捐贈者可以捐贈成本費用的1/4、一半或全部,並且捐賵者的名字將被鐫刻在迷你屋的匾牌上。如果想以此紀念某個特別的人,比如愛人、親人或者老師,也是可以的。將一所迷你屋運到迷你屋村的交通費用大約是200美元。

到目前為止,在西雅圖、塔科馬和奧林匹亞已經建造了500多間迷你屋。LIHI目前資助了12個迷你屋村,並希望將這樣的村發展到20個。欲知更多訊息請瀏覽:LIHI.org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ABC, LIHI, 無家可歸者, 白宮, 科學, 華埠

  • Go to page 1
  • Go to page 2
  • Go to page 3
  • Go to page 4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ad_KingCounty_PublicHealth_Covid19

靜雯博客

很難說「再見」!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因為當這個「再見」意味的是「再也不見」時,通常是很難啟口說出的。 本週是中文版《西華報》和英文版姐妹報《Northwest Asian … [繼續閱讀……] about 很難說「再見」!

西華報電子版(1-21-2023). (停刊版)

[點擊閱讀]

Copyright © 2023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