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東南亞

東南亞奇觀演出大獲成功!

December 27,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亞太文化中心今年在西雅圖標誌性的貝納羅亞大廳舉辦了有史以來的首次演出,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里程碑。 東南亞奇觀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透過音樂、舞蹈和傳統服裝對文化遺產的熱烈慶祝吸引了觀眾。

晚會的演出幾乎填滿500個座位的場地,將與會者沉浸在泰國、柬埔寨和越南充滿活力的文化中,慶祝這些東南亞國家的豐富傳統。 穿著令人驚歎的文化服裝的與會者進一步增強氣氛,將活動變成一個豐富多彩、視覺上迷人和家庭友好的慶祝活動。

晚會以越南的Huong Viet表演藝術團體開始。 他們的表演透過傳統樂器和充滿活力的服裝突出越南文化之美。接下來焦點轉向了柬埔寨三個傑出團體的表演。他們的演講題為《奇蹟王國》,突出了柬埔寨皇家芭蕾舞團,這是該國最古老和最受尊敬的藝術形式之一。 皇家芭蕾舞團以其複雜的手部動作、優雅的舞蹈編排和精緻的服裝,讓觀眾看到根植於高棉宮廷的神聖傳統。當晚以兩個團體的泰國令人著迷的表演結束。表演反映泰國深厚的文化遺產,讓觀眾對表演者的技能和奉獻精神感到敬畏。

APCC向來自各國的贊助商、董事會成員、工作人員、文化協調員、志願者和社群成員表示衷心的感謝,他們使這一非凡活動成為可能。 特別感謝貝納羅亞大廳團隊在整個活動策劃和執行過程中的耐心、專業知識和支援。這個迷人的夜晚是由西雅圖交響樂團的社群舞臺基金實現的,該基金承認APCC是其2024年贈款獲得者之一。 該活動代表了APCC正在進行的使命,即透過藝術表達來促進文化理解和欣賞。

東南亞奇觀演出標誌著APCC歷史上的重要篇章,並為西雅圖地區未來的文化展示奠定基礎。 APCC感謝所有加入度過這個難忘的夜晚的觀眾並期待歡迎大家參加更多慶祝APCC代表的47個國家和文化的豐富多樣性的活動。

Filed Under: 亞太文化中心 Tagged With: APCC, 東南亞, 西雅圖, 貝納羅亞大廳

東南亞奇觀:文化輝煌之夜

September 27,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亞太文化中心(APCC)呈現了東南亞奇觀,這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夜晚,將與會者帶入泰國、柬埔寨和越南的中心。該活動於2024年11月24日在標誌性的西雅圖市中心 Benaroya大廳舉行,承諾將引人入勝地展示東南亞舞蹈、音樂和講故事。

與會者將欣賞來自泰國受人尊敬的 Naresuan 大學表演藝術系、柬埔寨文化和美術部和越南 Huong Viet 表演藝術集團的令人難忘的表演。每個團體將透過反映幾個世紀歷史和藝術表現的傳統表演,將本國文化遺產的美麗和多樣性帶入生活。

這個迷人的活動是APCC促進文化理解和欣賞的持續使命的一部份。這是由西雅圖交響樂團的社群階段基金實現的,該基金承認APCC為其2024年贈款獲得者之一。

僅僅一個晚上,Benaroya大廳將因東南亞的節奏、動作和故事而變得生動起來,為體驗這些文化的深度和豐富性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不要錯過這個對遺產和藝術的非凡慶祝活動!

門票現已發售。加入APCC的活動,讓自己沉浸在東南亞的奇蹟中!致電 253-383-3900 購買實體票,或網上購買。

Filed Under: 亞太文化中心 Tagged With: 亞太文化中心, 文化輝煌之夜, 東南亞, 柬埔寨, 泰國, 越南

Huong Viet表演藝術集團將代表越南參加APCC的東南亞奇觀

September 27,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由Hai Viet Hong博士於2001年創立。Hướng Việt 是一個501(c)(3)非營利組織,致力於研究和保護越南傳統音樂。該團體專門教授和表演越南特有的獨特音樂技巧和風格,特別是那些來自南部地區的音樂技巧和風格,這些技術和風格仍然未受中國影響。Hướng Việt演唱的古典歌曲以其複雜性而聞名,要求學生在大師藝術家的指導下掌握具有挑戰性的技巧。

多年來,Hướng Việt在美國和加拿大、法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展出了其藝術。除了表演外,該團體還提供教育專案,包括講座、研討會和文化展覽,旨在與所有年齡段的觀眾分享越南遺產。

2018年,該團體榮幸地在白宮為農曆新年慶祝活動表演,這證明了他們日益增長的聲譽。Hướng Việt 即將在Benaroya大廳的演出有望成為對越南豐富音樂遺產的熱烈慶祝。不要錯過這個機會,親身體驗越南音樂的美麗和傳統。

Filed Under: 亞太文化中心 Tagged With: APCC, Hai Viet Hong, 加拿大, 東南亞, 美國, 越南

亞太文化中心代表和服務 47 個不同國家文化系列簡介

July 5,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菲律賓共和國 Philippines

菲律賓共和國簡稱菲律賓,舊稱菲律濱、小呂宋,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其地理位置處於西太平洋。主要以講南島語系語言的民族所構成(95.5%),包括維薩亞人、他加祿人、伊洛克人、邦板牙人、比科爾人、伊巴丹人,另外有尼格利陀人、摩洛人、華人、印度人、阿拉伯人與西班牙裔等。依據不同分類方法,菲律賓有120到175種語言和方言。菲律賓有兩種官方語言即菲律賓語和英語。菲律賓和東帝汶是亞洲僅有的兩個天主教國家。天主教徒佔菲律賓人口的83%;從西班牙傳入五百年來一直對菲律賓的政治和社會產生巨大影響。

菲國在歷史上一直沒有特有而一致的「菲律賓文化」。主要原因之一乃由於菲律賓是個「七千島國」,各地有太多不同的語言,彼此不一定能充分交流,文化發展和特色都非常局部性;現有80餘種語言在境內使用。自古以來有許多移民遷居於菲律賓,各種東西方文化在此交匯,包括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西班牙、荷蘭、中國、墨西哥和美國。菲律賓很早就有了豐富的口頭文學,包括戲劇、史詩、抒情詩、神話、謎語、諺語等多種樣式。

東南亞料理總給人又酸又辣的印象,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不管是泰國、越南、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或菲律賓,每個東南亞國家在食材偏好、料理手法上都各有特色,即使有諸如魚露、蝦醬、沙嗲、咖哩、各種香草、香料等共同元素,卻無法以偏概全。身處東南亞,許多國家或多或少皆受到外來文化影響,鄰國也好、殖民也罷,其中菲律賓可說是相當複雜多元。

幾世紀來各地文化相互融合,在菲律賓形成獨樹一格的歐洲/美國北方/拉丁美洲/馬來料理,以「無國界料理 fusion」來形容是最實在不過,不過此比喻毫無貶義,菲律賓菜餚絕對是不容妥協的美味。

菲律賓菜的酸味來源除了醋,也會以酸柑 (calamansi) 的形式出現,無數的菲國菜餚都能見到此種用途廣泛的柑橘類水果。另外,又酸又甜的羅望子則經常拌入湯品中,例如菲律賓酸湯 (sinigang)。還有未成熟的青芒果,也是相當常見的日常點心。青芒果通常會加上另外一種菲律賓重要食材一起享用——蝦醬 (bagoong),蝦醬和菲律賓魚露 (patis) 是菲國風味強烈而獨特的風味代表。

鑒於菲律賓料理在不同島嶼之間、城市之間、家家戶戶之間的烹調差異之大,因此要做出總結實在很難。但有一點是確認的:菲國菜餚中幾乎看不到西餐的結構。「以基本規則而言,菲律賓菜的呈現是非常家庭式的,」Ponseca 說。「走進餐廳裡,就盡量點菜,只要肚皮還塞得下就行。這些菜餚就是設計來這樣享受的。」菲律賓知名的手抓飯 (kamayan),就是在巨大的香蕉葉上,鋪滿米飯和各種配料,適合所有人一起分享,用手抓著進食。

海鮮在菲律賓群島飲食中明顯佔有重要地位,無所不在的料理方式包含以醋、酸柑浸漬的醋漬海鮮 (kinilaw),堪稱菲律賓版的檸檬醃生魚 (ceviche),另外還有香煎虱目魚 (bangus)。此外,農家菜也是重點之一,當地知名傳統菜 kare-kare,興許是受到馬來文化影響,以牛尾等部位與花生燉煮,淋上橘子和源自墨西哥的胭脂油。即便如此,卻沒有半種肉類能比得上豬肉在菲律賓人心中的地位。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天主教, 太平洋, 東南亞, 菲律賓共和國, 西班牙

亞太文化中心代表和服務 47 個不同國家文化系列簡介

April 19,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馬來西亞 Malaysia

是南太平洋中的一個島嶼,馬來西亞簡稱大馬,是位於東南亞的多元種族國家。馬來西亞的聯 邦官方宗教雖然為伊斯蘭教,但國民於《馬來西亞聯邦憲法》下享有宗教自由的權利。國內主要 宗教有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印度教、錫克教等。馬來西亞民族方面十分多元 ,由馬來人、華人(包括峇峇娘惹/土生華人)、印度人、原住民(伊班人、卡達山杜順人、比 達友人、閃邁人、其他西馬半島原住民、東馬砂拉越和沙巴原住民)和少數歐亞群體(克里斯坦 人)等共同組成的多元民族國家。

馬來西亞的人口是世界第43位,領土是世界第67位。馬來西亞是一個自然和農業資源的出口 國,最值錢的出口物資是石油。有一段時間,它是世界上的錫、橡膠和棕櫚油的最大生產國。製 造業對國家經濟有很大的影響,雖然馬來西亞的經濟結構已逐漸遠離製造業。為了使經濟多樣化 ,並使馬來西亞的經濟減少對於出口貨物的依賴,政府正推動馬來西亞的旅遊業。因此,旅遊業 已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三大的外匯收入來源,但它正受到成長中的工業經濟所造成的空氣和水源污 染以及森林砍伐所威脅。大馬已發展成為伊斯蘭銀行的一處中心,而且該國在伊斯蘭銀行擁有最 多的女性勞工。知識經濟服務也正在擴張。

馬來西亞憲法保障宗教自由,但規定伊斯蘭教(回教)遜尼派為國教。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稱 為馬來西亞語,一種標準化的馬來語。英語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曾經是實際上的官方語言, 但在1969年種族騷亂(五一三事件)後,馬來語成為主要語言。即便如此,馬來西亞依舊是英語 世界國家。在馬來西亞社會的許多領域,英語依然是一種非常活躍的第二語言。

馬來西亞非常注重國民教育。教育屬於聯邦政府管轄範圍。國家政府設計的教育系統包括非強 制性的幼兒園教育,六年強制性小學教育,以及五年強制性的中學教育。根據馬來西亞法律,如 家長不讓子女接受六年強制性小學教育,可能會被教育部以虐待兒童罪名提訴。

馬來西亞是個多元族群、多元文化和多元語言的社會。最早的文化源自於當地的原住民部族, 隨後馬來人搬到這裡。中華文化和印度文化所具有的實質影響力,可追溯到外國貿易開始活躍於 這個區域之時。對於馬來西亞文化產生重大影響的其他文化,包括波斯、阿拉伯與英國文化。由 於政府的政治結構,再加上社會契約的理論,對於少數族群產生了最低限度的文化同化。

馬來西亞傳統藝術,主要是集中在雕刻、編織、銀器。傳統藝術的範圍從農村的手工編籃到馬 來宮廷的銀器。馬來西亞有堅強的口語傳統,自從書寫文字到來之前就已存在,一直持續到今天 。每個馬來蘇丹國建立了自己的文學傳統,受到先前存在的口語故事以及連同伊斯蘭傳入的故事 所影響。華人與印度文學隨著他們的人口在馬來西亞的增加而逐漸變得常見。

馬來西亞的美食反映著其人口的多元族群成份。來自該國境內和周邊地區的許多文化,對於美 食有著極大影響。大部分的影響力來自馬來人、華人、印度、泰國、爪哇和蘇門答臘的文化,大 多由於這個國家位於古代香料貿易路線上。馬來西亞美食和新加坡與文萊相似,而且相似於菲律 賓美食。新加坡以潮州及閩南人為主,因此食物口味都偏向潮州和福建口味;大馬方面,則以閩 南、廣東、客家人為主,甚至也有廣西人及福州人,因此在食物口味上是比較豐富,不同的州屬 有不同的菜餚,而且在馬來西亞的食物往往有別於原產地的菜餚。

有時在各族群的原有文化所看不到的食物,也融入這個族群文化的成分之中,例如在馬來西 亞的華人餐廳也供應馬來菜餚。來自某個文化的食物,有時採用其他文化的烹煮風格,這意味著 雖然許多馬來西亞食物可追溯到某個特定文化,但它們已具有自己的獨特身份。米飯常見於許多 菜餚之中。也經常使用辣椒,但不見得會讓這些美食變辣。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南太平洋, 大馬, 東南亞, 馬來西亞

亞太文化中心代表和服務 47 個不同國家文化系列簡介

April 12,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寮人民民主共和國 Laos

通稱老撾或是寮國。是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的社會主義國家,首都及最大城市為萬象。通行老撾語,面積23.68萬平方公里,人口758萬人(2023年),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東鄰越南,南接柬埔寨,西連泰國、緬甸,北與中國接壤。以馬列主義為官方意識形態的社會主義共和國,唯一政黨是老撾人民革命黨。是多民族國家,老撾佔總人口的55%。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目前是聯合國、東南亞國家聯盟、東亞峰會和法語圈國際組織成員,2013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根據2010年的統計,66%的人口信仰上座部佛教,1.5%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有32.3%的人口信仰台語民族民間的原始鬼神崇拜,主要是老聽族群。上座部佛教是老撾歷史上的國教,也是分佈最廣的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

老撾傳統文化受印度婆羅門教和上座部佛教影響重大,與高棉文化、泰國文化和緬甸文化有一定相似之處,近代又因殖民原因受到法國文化一定影響。東部以安南山脈和中華文化圈的越南隔開[。作為多民族國家有著多樣的文化。

主食通常是糯米,老撾人是全世界最常食用糯米的人群。飲食的三大特色是糯米、拉帕和青木瓜沙拉。拉帕被視為老撾國菜,用剁碎的雞肉、牛肉、鴨肉、魚肉、豬肉或蘑菇,混合魚露、青檸汁、蒜末和糯米粉製成,使用的肉可以是生肉也可以是熟肉。

老撾菜擅長隨意混搭新鮮食材,喜愛辣椒,亦喜愛烘烤、燒烤或燴炒熟食。常用羅勒、薄荷、香菜、檸檬草等香菜,以植物根莖營造辣苦味,以酸橙汁、箭葉柳橙汁營造酸味,以魚汁、魚露及蝦醬營造鹹鮮味,以辣椒營造辣味。主食原料還包括魚肉、雞肉、鴨肉、豬肉、牛肉和水牛肉[。米線(Khao piak sen)是當地人喜愛的早餐小吃,還會和中式油條(khao-nom khuu)一同食用。甜辣醬麵是常見的一種涼拌麵食,上澆甜辣味的椰汁。在大城市流行食用法式麵包和熱牛奶咖啡。老撾人一般是集體用餐。大部份菜都需要和糯米飯一同食用,通常是用手抓一團糯米捏成飯糰,蘸菜進食。在餐廳聚餐時,習慣上每個人點一道菜,菜餚同時上齊。老撾人通常不關心食品是否溫熱,急於進食滾燙的菜餚會被視為無禮。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中國, 寮國, 東南亞, 泰國, 緬甸, 老撾, 老撾語

亞太文化中心代表和服務 47 個不同國家文化系列簡介

March 22,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簡稱印尼為東南亞國家;由17,506個島嶼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萬島之國」。總人口超過2.7億,為全球人口第四多的國家,也是人口數量最多的穆斯林國家。由於島嶼遍佈印尼人分屬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最大的族群為爪哇族,並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印度尼西亞是發展中國家,甚至可説是較為貧窮。歷史背景與南亞洲各地一樣,產業結構落後,國內工業欠發達。

印尼約有300多個民族及742種語言及方言。大多數印度尼西亞人為南島語族後裔,所使用的語言可追溯至發源於臺灣的原始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官方語言為印度尼西亞語。印尼憲法明確宗教自由,但政府僅承認6種宗教:伊斯蘭教、基督新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及孔教(儒教)。印尼雖然不是伊斯蘭國家,但為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

印度尼西亞舞蹈反映了該國種族和文化的多樣性。印度尼西亞有1,300多個民族。南島的根源和美拉尼西亞的部落形式隨處可見,影響範圍從鄰近的亞洲甚至經由殖民而來的西方風格。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印度尼西亞有3,000多種原始舞蹈形式。許多舞蹈學校都保留舞蹈和戲劇的古老傳統,這些學校不僅在宮廷中蓬勃發展,而且在現代、政府運營或受監督的藝術學院中也蓬勃發展。

印度尼西亞國內有超過300個種族,每個種族都有其不同文化,且有數個世紀的歷史,並受到印度、阿拉伯、中國、馬來及歐洲文化影響。傳統爪哇及峇裡舞蹈包括婆羅門教、印度教文化及印度神話的觀點。印度尼西亞建築風格受印度建築影響最深,但也不乏中國、阿拉伯及歐洲建築風格的影響。

印尼料理是世界上最多樣化,最有活力,最豐富多彩且充滿濃郁風味的料理之一。各地飲食稍有不同並發展出許多地區性料理,以當地物產與飲食文化為基礎,加上外來飲食文化的影響,例如印度、中東、中國和歐洲的影響。主食為稻米,搭配肉類和蔬菜。香料、椰漿為常用的食材,烹調方式以煎、炸、烤等方式為主。

一些受歡迎的料理,如Nasi goreng(炒飯)、Gado gado(沙拉)、Sate(烤肉串)和Soto ayam(雞湯),遍佈全國各地,被認為是國家美食。2014年,旅遊部選擇Nasi tumpeng一種塑形成圓錐狀並搭配多種配料的薑黃飯作為官方的國家美食,稱其包含了各種烹調傳統的多樣性。其他受歡迎的料理包括Rendang(仁當,一種類似咖哩但醬汁較少的印尼米南佳保料理或稱巴東料理),還有Dendeng(炸肉乾)和Gulai(一種類似咖哩的料理)。另外有一種發酵食品 Oncom,類似Tempeh(天貝,一種豆類發酵食品),但使用不同食材(通常使用食品加工副產品,如豆渣或榨油餅)和不同菌種製作,常見於西爪哇。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中國, 亞洲, 印度, 印度尼西亞, 東南亞, 阿拉伯

47 個不同國家文化系列簡介——緬甸聯邦共和國( Burma)

January 19,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緬甸聯邦共和國通稱緬甸,是一個位於中南半島西部的單一制共和國(僅是國名取自聯邦),亦為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人口約5,567萬,世界排名第26位,首都為奈比多,2005年以前設於最大城市仰光。緬甸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海岸線總長2832公里,佔國境線總長約二分之一;西北緊靠印度和孟加拉,東北接壤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緊鄰泰國與寮國,國土面積約67.65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40大國家、東南亞第二大國。

緬甸有約5000萬的國民68%為緬族。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人民每年所得平均約1180美元,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其國土的森林覆蓋率達50%,林區產硬木和貴重的柚木。工業有碾米、木材、石油開採、小型機械製造、礦產等部門。礦產有錫、鎢、鋅、鋁、石油、鋼玉及玉石,其中紅寶石及翡翠之質素全球最高。

官方語言為緬甸語(緬族的母語),緬甸境內各個少數民族都使用自身的語言。漢語除了在緬甸華人內部外,在緬甸北部少數民族地區也較為通用。許多社會上層人士懂英語。 89%的緬甸人信仰上座部佛教,5%的緬甸人信仰原始宗教,其他則是信仰漢傳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新教、天主教、印度教等等。緬甸語文屬漢藏語系下的藏緬語族緬語支;古文化在宗教、文學和政治制度等方面,深受印度文化影響。

緬甸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早餐常吃魚湯麵、椰子麵、椰子粥、涼拌麵、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緬甸人有喝早茶的習慣。人們在茶館裡喝奶茶,吃肉包子、油條及油餅,還喜歡喝魚片湯、鴨肉粥等。

緬甸人在飲食方面較為節儉。常以魚蝦醬、辣椒、煮豆、酸菜葉湯佐飯。緬甸菜餚講究油、辣、香、鮮、酸、鹹。烹調方法多以炸、烤、炒、涼拌為主。炸烤食物易於保存,涼拌不需加熱,又能祛暑。緬甸瀕海多河,魚蝦豐富,易捕撈。在緬甸以魚蝦為原料製作的食品尤多。緬甸人喜歡將竹筍醃成酸筍,和其他蔬菜、肉類混炒,味道鮮美。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奈比多, 東南亞, 漢語, 緬族, 緬甸, 英語

47 個不同國家文化系列簡介——汶萊達魯蕯蘭國的人文與社會(Brunei)

January 12, 2024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汶萊達魯薩蘭國簡稱文萊或汶萊,舊亦稱婆羅乃,是位於婆羅洲北岸的東南亞國家。汶萊是北婆三邦之一,位於南海南岸,整個國土被砂拉越分割、環繞。1984年1月1日汶萊脫離英國和平獨立,1月7日加入東盟。汶萊經濟狀況頗佳,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和出口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 67%,社會福利之程度與範圍皆非常完善,更以不需要繳稅而聞名。

汶萊從8世紀開始有人定居,在唐朝史籍中稱婆利,明朝史籍中稱汶萊,亦有古籍稱之為勃泥或渤泥。汶萊長期受中國文化影響,13世紀後伊斯蘭化。1971年文萊實現內部自治;1984年1月 1日文萊獲得獨立,但仍是英聯邦成員國。

原油和天然氣是國家的主要支柱,總產值幾乎佔整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90%。在東南亞,石油儲量和產量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居第2位。汶萊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東南亞最富裕國家之一,但汶萊目前仍被視為發展中國家。國教為伊斯蘭教,蘇丹是文萊伊斯蘭教的領袖。伊斯蘭教徒佔人口的81%,佛教佔7%,基督教佔7.1%。

汶萊的食品與馬來西亞口味十分相似,但也要偏重些,主食是以米飯和麵食為主。點心比較有名的有沙嗲、整隻的烤雞、烤魚、steamboats。當地還有很多熱帶水果,芒果、榴槤等也是比較有名的。

汶萊的文化、習俗、信仰都與馬來西亞人很相似。國家的官方語言為馬來語,大部份人使用英語,國家的多數標示牌上用的都是羅馬文字。如果馬來西亞傳統是汶萊文化的根基,那麼伊斯蘭教就是它的靈魂。汶萊的馬來西亞伊斯蘭君主制是它所特有的制度,它結合了馬來西亞文化和伊斯蘭教義以及君臣之間相互尊重的禮儀。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伊斯蘭教, 天然氣, 東南亞, 汶萊, 石油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將向柬埔寨和泰國歸還被盜古代雕塑

December 29, 2023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日前表示,將向柬埔寨和泰國歸還十幾件古代藝術品,因為這些藝術品與一名藝術品經銷商和收藏家有關聯,該藝術品經銷商和收藏家被指控在東南亞經營一個龐大的古董販運網絡。最近的藝術品歸還正值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博物館都在考慮藏品中包含幾個世紀殖民主義或動亂時期從亞洲、非洲和其他地方掠奪的物品。

據曼哈頓博物館稱,14 件高棉雕塑將歸還柬埔寨,兩件將歸還泰國。這些古代藝術品的歸還與著名藝術品經銷商道格拉斯·拉奇福德(Douglas Latchford) 有關,他於2019 年因涉嫌策劃一項多年計劃,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出售被掠奪的柬埔寨文物而被起訴。拉奇福德於隔年去世,他否認參與走私。

該博物館最初與曼哈頓美國檢察官辦公室和紐約國土安全調查辦公室合作歸還與拉奇福德有關的 13 件雕塑,後來確定還有 3 件應該被遣返。這並不是博物館第一次歸還與拉奇福德有關的藝術品。2013年博物館向柬埔寨歸還了兩件物品。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博物館, 東南亞, 柬埔寨, 泰國, 紐約

  • Go to page 1
  • Go to page 2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對您的繼續支持我們衷心感激! 我們非常感謝在GiveBIG 項目推廣期間付出的每個人——您們的支援為APCC的心臟加強動力! 目前仍還有時間給予和幫助我們在保護文化,支援青年,並建立跨代社群的努力。 … [繼續閱讀……] about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公共衛生中的文化代表:與AANHPI流行病學家的對話

隨著公共衛生部門的不斷發展,對不同觀點和文化代表的需求從未如此重要。在最近對一位公共衛生專業人員的採訪中,我們探討了文化認同和代表在公共衛生部門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AANHPI)社群。 公共衛生對流行病學家意味著什麼 受訪者是華盛頓州當地郡衛生部門的流行病學家,是來自韓國的第一代移民。她對公共衛生有著深刻的承諾,在監測和分析健康資料以預防疾病和促進我們社群的健 … [繼續閱讀……] about 公共衛生中的文化代表:與AANHPI流行病學家的對話

Kīkaha O Ke Kai獲APCC Heal Grant項目 $25,000 贊助金

Kīkaha O Ke Kai正在期待所謂的「雙胞胎」,預產期有望在今年夏天。在獲得亞太文化中心25,000美元的贈款後,俱樂部購買兩輛被稱為「雙胞胎」的Kai Wa'a Hydra Pro OC6獨木舟。這筆贈款還允許俱樂部翻新三艘舊的獨木舟。         Hydra Pro是最新、最輕的設計。 Kai … [繼續閱讀……] about Kīkaha O Ke Kai獲APCC Heal Grant項目 $25,000 贊助金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CID的 Chew Lun 大樓懸垂倒塌  4月25日位於第7大道南416號的Chew Lun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訊息

非洲節 5月10日。非洲精神節在西雅圖中心的軍械庫提供音樂和舞蹈表演、時裝秀、工藝品市場和食品供應商。 波蘭節 5月10日(下午12點至4點)。Pierogi Fest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訊息

生活訊息

CID社群成員繼續反對Sound Transit 唐人街-國際區(CID)社群再次為未來而奮鬥,讓他們的聲音被聽到,他們的需求被優先考慮。隨著Sound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