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疫苗

華盛頓州資訊、服務和資源

September 9,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文作者:Mahlon Meyer

Moderna疫苗共同創始人 錢肯發現了一線希望

如果你問錢肯(Kenneth Chien )關於抑制大流行的mRNA疫苗的起源,他會談到自己先人的行誼事蹟。

作為 Moderna Therapeutics 的共同創始人之一,錢肯正在使用幹細胞(stem cell)和mRNA技術進行心肌(heart muscle)再生。但他不願意談論自己的成就。相反,他讓西華報姐妹報《Northwest Asian Weekly》採訪了他父親錢兆林(Luther Chien),他的父親曾根據自己給兒子們講述的童年故事,編寫了一本300頁關於錢家的書。

「這些故事比採訪我有趣得多,」Karolinska Institute in Sweden主任錢肯說。「特別是為讀者。」

這本書對做父親的錢兆林(Luther Chien)、大兒子錢肯(Kenneth Chien),小兒子錢衛(David Chien),利用西方技術解決當時問題的採訪,提供了錢氏家族悠久學術史發展的長河。錢家兩個兒子從小就聽說過家族的聲望,因此這也為錢肯設定了很高的生涯和學術標準,促使錢肯進入了一個他可能不會選擇的領域。

作為一名年輕的醫師兼科學家,錢肯最初被神經病學所吸引。「大腦是前沿,」他說。但是與此相反的是他發現心臟病學(cardiology)更是一個很少被進入的分子科學領域。大多數關於心臟的治療都僅涉及生理干預 (physiological interventions),例如導管插入術、簡單地移動瓣膜或添加管子(catheterization, simply moving valves around, or adding tubes)。「我想也許我可以成為那個進入心臟病學領域的人,」錢肯說。

最後,錢肯開發了一種方法來識別和培養不同類型的心臟細胞。雖然mRNA技術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但它從未被用於製造人類的藥物。這個被稱為「信使—messenger」RNA的核心技術涉及將新指令注入細胞,告訴細胞製造新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可用於構建新細胞或對抗入侵者的武器。而 錢肯是用此技術來修復受損的心臟組織。

在其他用途中,例如逆轉糖尿病患者的血流(reversing blood flow problems in diabetics)問題,錢肯以實驗室小白老鼠幹細胞培養主心臟細胞,有了實際跳動的心臟細胞,從而產生單層細胞(a single layer of cells)。他將其描述為類似於「心臟貼片—heart patch」。經此貼片錢肯開發了人類心臟部件,以及最近合成的人類心臟組織。

當疫情大流行來襲時,Moderna 已準備好採用mRNA技術來應對冠狀病毒。錢肯曾經工作過的哈佛幹細胞研究所(Harvard Stem Cell Institute) 的另一位教授Derek R ossi最初與他接觸,希望在十年前成立Moderna。Rossi是第一個使用mRNA將成體細胞重新編程為幹細胞(reprogram an adult cell as a stem cell)的人,該幹細胞可以變形為其他細胞。當時在CEO Stephane Bancel的領導下,他們經歷了巨大的轉變,從使用mRNA開發藥物到專注於推出疫苗。 「一切都處在一場巨大的賭博,就像試圖轉移一艘航空母艦,」錢肯說。

家族特質

錢肯98歲躺在病床上的父親錢兆林(Luther Chien),在面對手術前說話的聲音依然洪亮,深沉而有力,幾乎是在風中吶喊。

錢兆林出生在中國,逃離被日本佔領的中國,獲得獎學金來到哈佛,然後去了麻省理工學院(MIT),在完成學位之前,錢兆林在美國海軍服役,中斷了他一個學期的學業,但最終成為DuPont的高級科學家之一。

作為父親的錢兆林為兩個兒子制定了一套記分制度(a system of demerits),他會在他們出乎意料的時候大吼大叫。「他們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這位父親說。

錢肯的父親錢兆林說,他過著堅定不移的道德生活,為兒子們樹立了榜樣。錢兆林說:「我從不撒謊、偷竊或追求其他女性,」。鄧肯說,他們的成就證明了父親的養育方式。

弟弟錢衞(David C hien)從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 f Pennsylvania)獲得能源管理和政策博士學位,並繼續領導聯邦政府關於混合動力汽車(hybrid a u tomobiles)政策的制定以及美國的第一個溫室氣體評估。現在他是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 (the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政策的副執行主任。

在錢兆林的著作《當東與西或陰與陽合併時—When East Weds West or Yin Merges With Yang》中,還講述了與孩子們在諸如尋找古董貨等活動中的互動關係。在一次買古董貨的活動中,他買了一個大文件櫃,把它綁在麵包車的車頂上,然後開上了高速公路。當文件櫃飛離車頂掉落在路當中,激怒了其他駕駛人時,他的兒子們讓他把車停到路邊去評估情況。「他們認為這很有趣,」錢兆林在書中寫道。

在採訪中,錢肯深情地談到了父親的創造力。他說:「我父親實際上是把房子蓋在一座以前屬於城市裡的垃圾場上,信不信由你。它就座落在湖邊,父親把垃圾場填平並整修翻新了所有東西。所以我們有很多空間可以跑來跑去。」正是在房子後面的樹林裡,他才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興趣所在。

錢肯說:「我和另一些傢伙,這些傢伙只是騎自行車的鄰居孩子們,對化學產生了興趣,我們在後院製造火藥。幸好,沒炸毀任何東西。」

錢肯的父親是一名教會主事,把孩子送去一所Quaker學校,那裡的一位老師注意到錢肯在科學上的天賦,有個夏天老師讓他帶著一袋裝滿科幻小說的書回家。起初錢肯很驚訝從老師那裡拿到這樣的書,但很快他就在休息時間把它們全看完了。

但正是錢肯過去的故事為他自己創造了學術遺產和榜樣,儘管在成長過程中成為他無法超越的成就,但最終他還是達到了。

一個高潮迭起的故事

故事始於錢肯的曾祖父,當他在1841年3歲時的一場內戰迫使家人逃離祖屋。根據錢兆林的研究,自己的祖父在極端困難中作為難民度過了11年。

當曾祖父錢增祺(Chien T seng-chi /Qian Z engqi)14歲再回家時,年紀已大,無法準備公務員考試,因為這是脫貧的唯一途徑。 但無論當時如何的困難錢增祺還是做到了。他最終去了北京,在那裡做了多年的家僕(當時叫「門客」),整天吃剩飯,做著拖木頭和挑水的工作,晚上睡在書上以免書被偷走。之後他通過了科舉考試 (imperial exams),並成為中國正在實施的自強計劃 (Self -Strengthening project) 的首席顧問,該計劃旨在採用西方技術來防禦外國入侵者。「曾祖父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錢肯說。

錢增祺的兒子也就是錢肯的祖父錢方軾 (Chien Fangshi / Qian Fangshi),是他這一代人中第一批獲得獎學金進入哈佛的人。 在哈佛他結識了一位威爾士 (Welsh)移民並與她結了婚,然後錢方軾進入哈佛商學院繼續深造。

錢方軾與外國妻子回國後,最終成為蔣介石領導下新共和政府中的財政部副部長。1911年共和國解體後,他擔任復辟帝制者袁世凱的首席鴉片禁運者或稱為「禁毒高官—drug czar」。

錢肯記得祖父是一個住在父親地下室的老人,在下一屆政府上台後從中國流放出來。「他會出去寫書法,甚至做普通的事情,他會像你想像的那樣穿著藍色的絲綢棉大衣,穿著布鞋,非常傳統。 但每年 11 月,他都會穿上西式外套,打上領帶,登上從費城開往波士頓的火車。我還是個小孩子,總是想知道他要去哪裡,當然結果他總是去看哈佛-耶魯的每一場足球比賽,」他說。

被流放離開中國的父母一直是由錢兆林照顧。他出生在北京,由於父親為政府工作,他成為獲得哈佛獎學金的第二代人,也經歷了一次悲慘的逃亡。 在日本佔領中國期間,他的父母留下並為他安排了太平洋戰爭前最後一艘出海船隻的通道。 在橫渡太平洋的航行中,他忍受了日本潛艇的威脅,並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Manila)停留了數月之久,在那裡他只靠很少或沒錢的日子活了下來。他到劍橋(Cambridge, M A)太晚了,以至於學校把他的獎學金給了另一個學生。他不得不靠打工維持生計和學費。

錢肯出生在新澤西州( New Jersey),是他家族中第三代上哈佛的傳人。起初,他打算成為一名醫生。但一個夏天他意外地參與了一項研究,並獲得了博士學位。之後他回去完成了他醫學博士的學位。

由數十年的研究讓他在非常黯淡的時期保持著一絲樂觀。甚至在大流行之後錢肯認為生物技術將改變世界。他說:「在Covid之前,如果問普通人哪種技術對人們的生活影響最大,他們可能會說 IT——就是大家知道 iPhone、互聯網、流媒體。一個圍繞IT的完整生態系統。但大家可能不會提到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而且我認為在 Covid 之後,如果有任何一線希望,我不確定有沒有,我認為普通人對生物技術的欣賞程度比 Covid 之前要高得
多。希望這是對科學價值的欣賞。」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COVID, 中國, 冠狀病毒, 哈佛, 日本, 疫情, 疫苗

美國新冠確診破4000萬例 49州份發現Mu變種病毒

September 9,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美國新冠確診病例突破4000萬例。當地除了受Delta變種病毒肆虐,另一種Mu變種病毒病例也正在蔓延,數據顯示目前除了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目前全美有49個州已發現Mu變種病毒病例。

據相關媒體報導,截至9月4日,加州出現384例Mu變種病毒病例,居全美各州之首,而該變種病毒病例在美國占比最高的州是阿拉斯加州(Alaska)。

Mu變種病毒病例今年1月在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共和國首次被發現。根據數據顯示,全球已經有41個國家出現該種變種病毒例。儘管Mu變種病毒導致的病例佔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的總數並不高,但在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這兩個國家這一比例正在擴大,其中哥倫比亞已達到了39%,厄瓜多爾為13%。

美國不少人在過去週末趁勞工節期假外出旅遊,運輸安全管理局指自上週五起,有530萬人通過機場的安檢站,人數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有民眾表示已接種疫苗,認為自己已得到足夠保護。

但美國疫情仍然嚴峻,全國的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已突破4000萬例,有逾65萬人死亡。單單在8月份,美國就有400萬人確診新冠,佔了確診總數的10%,截止9月6日,全美平均每天新增確診病例為13.7萬,比兩週前的平均15.1萬例減少了一點。隨著疫苗接種,很多的感染個案都是輕症或無症狀,所以專家預測實際確診人數可能是原來的兩倍。

有專家相信,新一波疫情與Delta變種病毒肆虐有關,呼籲民眾盡快接種疫苗,獲得足夠保護。美國的疫苗接種率自七月起緩慢回升,但仍未有州份達到七成人口完成接種的目標。有政府衞生專家認為Mu變種病毒較Delta變種病毒更具傳染性,疫苗亦未必有效,政府將密切留意Mu變種病毒會否造成大爆發。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Delta, Mu, 加州, 新冠, 疫苗, 美國, 變種病毒

華州兩郡室內用餐需提供接種疫苗證明 金郡正制定類似政策

September 9,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據報導,Clallam和Jefferson郡宣佈自週六(4日)起所有顧客在進入室內酒吧或餐廳前,都必須出示已接種新冠疫苗的證明。

兩郡的衛生官員Allison Berry就該政策表示:「室內酒吧和餐廳容易構成高風險傳播,因為人們用餐時需摘下口罩。我們的目標是令這些地方變得更安全,並減少社區傳播。」可接受的疫苗接種證明包括CDC 疫苗接種卡、州衛生部疫苗接種證書、州衛生部疫苗記錄的打印副本、任何文件的照片或應用程序上的疫苗護照。

據指,全程佩戴口罩的酒吧餐廳員工無需出示疫苗接種證明,未符合疫苗接種資格的12歲以下兒童也可以在沒有證明的情況下進入。一家受該政策影響的餐廳老闆表示,這或將是一個沉重打擊:「絕對會對我們的業務產生不利影響,我不一定反對企業強制疫苗接種要求,但專門針對餐廳和酒吧是完全不公平的。」Berry表示,將教育企業不要違反該政策,如屢次不遵守或將會面臨撤銷食品許可證或酒類許可證。

週二(7 日),金郡郡長康斯坦丁(Dow Constatine)表示,西雅圖和金郡的公共衛生部亦正在制定類似政策。目前暫未有公佈細節,但正與社區組織者、工會、企業和其他城市合作以徵求反饋意見。該項政策或將在10月開始實施,未接種疫苗人士有至少五週時間完成疫苗接種。

同時,為使公共場所如戲院和體育場等能更容易核查進場人士的疫苗接種狀態,金郡正準備建立一個驗證系統,該系統或將可在下個月啟用。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口罩, 康斯坦丁, 疫苗, 疫苗接種卡, 西雅圖, 金郡

金郡數據顯示 未接種新冠疫苗者感染率高7倍

September 9,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在有關華州州長英斯利(Jay Inslee)的強制疫苗接種要求、法律上的挑戰和注射加強劑的辯論持續進行中時,金郡一個新儀表板證實即使在高傳染性的Delta變異病毒致病例激增,與未接種疫苗人士相比,已接種疫苗人士在患病、住院和死亡率方面上明顯更低。

在過去30天內,未接種疫苗人士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是已接種疫苗人士的7倍,佔病例的69%。大約87%的住院病患未接種疫苗,這一比例是完全接種疫苗人士的49倍。而在過去30天內死於新冠病毒的人中有72%沒有接種疫苗,死亡的可能性高出32倍。

金郡表示,這些數據是疫苗取得成功的有力指標,因其衡量了風險或社區中的患病率,每天更新並提供過去30天或年度分析,亦提供更詳細的人口信息。

在衡量兩個不同疫苗接種狀態群組的圖表顯示,8月份華州未接種疫苗群組的病例人數急劇增加,而已接種疫苗群組的病例在8月10日達到頂峰,然後下降。上個月,已接種疫苗群組的病例從未超過每10萬人中的13例,而未接種疫苗群組的病例整個月都在繼續攀升,在8月26日達到每10萬人中有90例。

金郡表示敦促未接種人士儘快接種疫苗,在室內空間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室外空間佩戴口罩,並在感到不適時留在家裡。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Delta, 口罩, 新冠, 疫苗, 社交距離, 英斯利, 華州, 金郡

自由論抗衡防疫措施的悲哀

September 2,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美國人的自由論有時真令人無法理解,他們的自由比天高,比命大。憲法賦予人民自由,但在令國民生命存亡,國家經濟受到嚴重危害的情況下,部份美國人還是以個人自由為題,積極對抗政府實施的投新冠疫情措施,該等抗衡者是否濫用自由人權,視他人利益不顧?

一直以來,由於華盛頓州執政措施是以主導嚴格執行注射疫苗,要求民眾保持社交距離與戴口罩等方式來自我防護為主,本地的新冠疫情猶幸受到適當控制,唯近日似乎要失守了。德爾塔變種細菌散播超速,令華州兩週平均感染個案維持逾三千多宗水平。這遠超出自去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的數字。

德爾塔變種細菌的快速出現令已展開社會重開大門的情況再次受到考驗。社會上各種前線工作者自去年開始的辛勞又要泡湯了。他們的付出與忍耐力受到挑戰。他們的工作將更疲乏與危險。大家不期然抱怨社會上為何還有大群頑固的人,寧願染病及置他人的安危不顧,也要積極拒絕打針與戴口罩。

社會抗疫絕對不是不合作搞對抗能平息病毒,這種撕裂祗會令疫情的發展更壞,病毒繼續傳播,最後各位都變成大輸家。目前並不是高談闊論講個人自由的時刻,打一針究意有多難?世界上有很多人無針打而要千方百計去花巨資來美國求打針,而本土人卻用自由人權憲法來倒戈相向。我們就要珍惜本土有足夠疫苗,政府用盡賞罰方法來請求大家打免費針。這原是好事,根本不應該變成對抗的悲哀。

Filed Under: 短評 Tagged With: 人權, 口罩, 疫苗, 病毒, 美國, 自由

強韌的西雅圖餐館已再次營業

September 2,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文作者:Janice Nesamani

6月30日的這個星期三,是整個華盛頓州最迫不及待迎來的一個星期三。因為在這一天,不僅讓我們從幾乎要被融化的100華氏度的高溫中解脫出來,更讓我們向新冠疫情後的正常生活邁進了一大步。

華盛頓州州長英斯利(Jay Inslee)5月宣佈,本州於6月30日取消與新冠疫情相關的大部份商業限制。一年多以來, 當州政府和衛生部門的官員們努力控制疫情的同時,西雅圖餐館的生意一直如履薄冰。餐館老闆們不得不關門,只經營外賣,解僱員工,並發揮創意來維持餐館的生意。

就拿擁有116年經營歷史的Maneki餐廳為例。在新冠大流行期間,Maneki不得不關門,但也同時獲得了新的生命。贊助人的現金捐贈源源不斷,幫助餐廳維持運轉。在大家的關愛和支持下,Nakayama決定只經營外賣業務,並創辦了網站manekiseattle.com,供顧客在線下單。這家餐廳從這次疫情中學到了很多。對於Nakayama來說,有兩件事令她印象深刻。

「首先, 是我們在一個沒有持續金融穩定,也很容易成功或失敗的行業中,所具有極高的適應能力。」Nakayama說。「其次,不要低估我們社區的同情心和鄰里之愛。我們感謝所有在我們需要時給予的關心和支持,」她說。

由於這家餐廳從未提供過外賣服務,Nakayama把這當作一個機會,讓Maneki繼續做顧客喜歡的事情。鑒於他們的廚房較小,餐廳正在研究如何在保持一流用餐體驗的同時, 提供方便的外賣食品的細節。Nakayama 說:「我們可能需要一些耐心來等待我們決定能提供什麼的顧客,」並暗示他們的外賣可能包括那些,「大家可能都很想念的壽司和生魚片。」

在過去的一年, Maneki不得不減少員工和營業時間, 一些經驗豐富的員工不得不在其他地方尋找額外的工作來維持生計。隨著餐館重新開張,Maneki很謹慎。Nakayama說:「由於人手有限,我們會放慢重新開張的進度,以免讓我們的廚師負擔過重。」她確定,服務行業的招聘很有挑戰性,因為每個人在尋找新僱員時其實都是在爭奪相同的人才。

她說:「我們希望吸引那些想成為Maneki社區的一份子的有熱情的應聘者。」

然而,這期間餐廳裏並不平靜。普捷灣能源公司(Puget Sound Energy)的一筆4.5萬美元的投資使這家餐廳通過更好的照明和節能設備提高了能源效率。榻榻米房間可調節的燈光,以及在照片中回顧Maneki的歷史,是顧客們在餐廳訂到座位時所期待的。Nakayama說:「說實在的,我們仍然很關心耆老們。我們知道抗疫正在取得進展,我們期待很快在榻榻米房間裡,再次看到那些耆老們的微笑。」

「新冠肺炎對我們的影響很大,」利口福海鮮餐廳的老闆Vivian Xiao說。「我們的顧客很少,因為大家都不敢出去吃飯。而且,在新冠疫情期間,東西都漲價了。如果顧客沒戴口罩,我們會提供一個。口罩的價格一直在上漲。單個售價超過1美元。我們不得不為顧客提供塑料手套,每包100隻的價格高達20美元。這還不包括上漲的食品價格和打包盒的價格。」

利口福海鮮餐廳於6月30日重新開業,為了大家的安全,該餐廳要求顧客戴上口罩。

如果你想念櫃臺後面Harry Chan熱情的臉龐和閱讀鏡子上手寫的特色菜,或者只是在大同餐廳點你最喜歡的菜,那你很快就可以回到那裏,就好像疫情從未發生過一樣。Chan說:「我們並沒有因為疫情而解僱任何員工。」相反,在去年遇到困難時,這家餐廳縮短了營業時間。這樣一來,現在Chan就省去了找新員工的麻煩。畢竟在如今的就業市場上,好員工愈來愈難找。Chan預計,業務將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70-80%。他說:「我想人們還是會對外出就餐有些猶豫,但我們總是朝著最好的結果努力。」

疫情期間, 翠苑餐廳( Jade Garden)因生意不好做而加大了配送力度。Eric Chan和家人共同經營這家餐廳,他們曾跑到Factoria這麼遠的地方,為東區的顧客送餃子。更糟糕的是,這家餐廳在2020年被破壞和盜竊了兩次。

不願看到他們最喜歡的餐廳被釘上木板,壁畫家們在圍板上進行藝術創作,這引發了一場運動,在覆蓋了大部份華埠商家窗戶和店面的圍板上,藝術家們用象徵希望和團結的作品彩繪出新的面貌,而這些作品也成為了在這個特別艱難的時期下,整個社區堅忍不拔的象徵。

這場新冠疫情改變了翠苑的很多事情,但Chan說:「我們在這裡做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一如既往的為大家服務。」

隨著COVID-19疫苗/抗疫苗戰爭的爆發,一些亞裔美國人擁有的餐館也加入了競爭。與大約100家其他不同的金郡(King County)餐廳一起,Watson’s Counter和Musang兩家餐館已決定要求顧客提供疫苗接種證明才提供堂食服務。「我們做出的很多決定都是為了我們團隊的安全」在北碧近山開店的Miranda說。Miranda在COVID-19爆發前三個月開了Musang餐廳,以向她的傳統菲律賓美食致敬。

在Ballard的Watson’s Counter餐廳老闆James Lim通過喝咖啡和獲得學位進入了餐飲業。他將Watson’sCounter餐廳描述為「一家特色咖啡館……有很棒的食物計劃,但……也是一個很棒的早午餐地點,有最好的咖啡計劃。」他們以法式麥片吐司而聞名,他們的菜餚靈感來自Lim 吃美國和韓國食物的日子。自去年以來,Lim一直對大流行採取強硬立場。他說:「我們並不急於開放堂食。15個月處於疫情大流行模式,我們盡所能保護彼此的安全,難道我們要把這些都扔到窗外?」

為了能營業,這些對決定要求顧客提供疫苗接種證明的餐館的反應是迅速而激烈的。雖然華埠的餐館目前尚未實施此要求,但強韌振興的努力是值得我們敬佩和支持的。

Filed Under: 副刊, 社會, 首要 Tagged With: COVID-19, 利口福, 普捷灣能源公司, 疫情, 疫苗, 翠苑, 英斯利, 華埠, 華盛頓州

Delta變異病毒繼續肆虐 衛生官員:現需至少85%疫苗接種率

September 2,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日前,衛生官員表示,華州的新冠疫苗接種率需要達到總人口至少85到90%,才能擊敗Delta變異病毒。該項更新發佈於週一(30 日) 早上華州醫院協會(Washington State Hospital Association)的簡報會上,衛生官員向公眾報告州的醫療保健系統狀況。

據稱,現時情況仍然嚴峻。截至週一早上,華州各地的醫院中有1,570名新冠患者。

其中188名患者需使用呼吸機,最新報告中約有25至30人死亡,90至95%的重症患者均沒有接種疫苗。

Confluence Health的傳染病專家Mark Johnson指Wenatchee地區的疫苗接種率增加了三倍,檢測數量增加了四倍。然而,儘管疫苗接種率有所增加,但在過去幾週內,確診者已從4至5%上升到 20%。他表示,雖然過去的疫苗接種率目標是約67至70%,但由於具有高度傳染性的Delta變異病毒正快速傳播,現在需總人口至少85 到90%。

瑞典健康中心的母胎醫學醫師Tanya Sorensen 指,孕婦的疫苗接種率約為40%。她表示,沒有任何理由孕婦不適合接種疫苗,該疫苗不會導致不孕症。而事實上,疫苗可以保護嬰兒。因母乳和母體血清中存在對新冠病毒的抗體,而它們可以傳遞給胎兒。

MultiCare Health System首席醫師Dave Carlson說,接種疫苗可預防當前醫院的危機和人員短缺。Carlson 說,Multi-Care 醫院大約有275名新冠患者。如果所有人都接種了疫苗,這個數字將降至大約10到12名患者。

Johnson 說:「我們將看到冬季又一次激增,4月又一次激增,夏季又一次激增,但如果接種疫苗人數越多,這些激增就越可受抑制。」截至週一,華州衛生部表示,73.3%的12歲及以上華州居民至少已接種了一劑疫苗。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Delta, 新冠, 新冠疫苗, 疫苗, 華州

九月重回校園的恐懼

August 26, 2021 by Hao Yi Xu 2 Comments

每年九月的新學年,家長、學生及老師經過漫長暑假後,都樂於回復原位,各司其職,興高采烈迎來新一年的校園生活。唯去年新冠疫情改變一切。即將到來的九月原本已準備回到正常,但近日德爾塔變種菌的超速感染,又令世局回到撲朔迷離。

大部份學生經歷逾一年的遠程學習後,都想回到學校再過實體校園生活,對十二歲以上的學生來說,由於可以接受疫苗注射,他們獲得基本保護,相繼回到校園受感染的機會減少,安全性增加,家長也可以省點心思。但十二歲以下的小童卻恰恰相反,最令家長擔憂。給予他們注射的疫苗遲遲還未面世,塔爾德變種菌卻追著去侵襲那些未曾注射的大人或小孩。家長真不曉得要繼續把小孩關在家裡,確保安全,等待疫苗面世,或是送到學校去賭運氣。

回到校園原本是高興的事,現在卻變得提心吊膽。州政府雖然強制教育工作者要注射疫苗才能上班,但卻遇到工會對抗反對。目前華州最低限度有近五萬學校員工未接種疫苗。這些不必要的抗衡會令單純的校園運作蒙上陰影。倘若學生因為疫情變得惡劣又要被迫重回遠程學習,家長勢將再重蹈覆轍面對去年出現的煩腦。

退一步說,即使學生勉強全面復課,但學校員工短缺也是問題。疫情期間,部份能或想提早退休的職工為了安全也情願引退。去年校巴司機因學生不用回校以致工作被迫另作安排。現在要重新找人也不容易。即將來臨的新學年肯定要面對更多不可測的困難。

Filed Under: 短評 Tagged With: 學校, 新冠疫情, 疫苗

華盛頓州資訊、服務和資源

August 26,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隨著Delta變異病毒的激增,疫苗的作用還能維持多久?

本文作者:Nicholas Pasion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院( UCSF Hospital)的醫生Dong Heun Lee博士表示:「新冠疫苗就像救生衣。」由於Delta病毒感染了未接種疫苗的人,該醫院在過去一個月裡收治的新冠患者人數增加了三倍以上。

Lee說,未接種疫苗的人在感染COVID-19時面臨著巨大的風險。隨著疫苗接種率的迅速下降和具有極高傳染性的Delta病毒的刺激下,另一波COVID病例的激增即將到來,醫院再次人滿為患。但醫生、研究人員和醫學教授都在傳達相同的信息:接種疫苗。

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 f Washington)微生物學教授和疫苗研究員Deborah F uller博士說:「一種經過突變使其能夠更有效地傳播的病毒將成為主導病毒。」

據華盛頓州衛生部(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稱,在華盛頓州,Delta變種已經成為主要毒株,約佔7月份新增病例的85%。截至7月30日,估計每172名華盛頓居民中就有1人感染了新冠肺炎。專家預計這個數字還會繼續上升。8月13日的一份新聞稿稱,「患病率正在接近2020年冬季病例數激增時的水平。」

美國疾病控製中心(CDC)表示,疫苗在預防重症和死亡方面非常有效,包括對抗Delta變異病毒。雖然一些完全接種疫苗的人仍然會在突破性感染中被傳染新冠,但疫苗仍然可以提供對於重癥和死亡的預防。

Fuller表示,盡管如此,在接種疫苗後,隨著我們的抗體反應開始減弱,免疫效果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CDC目前還不能確定,在接種疫苗多久之後,個人的抗體會衰減到無法預防重症的程度。

Fuller說:「因為疫苗是如此之新,而且到現在仍然是最新的,我們還沒有足夠的數據來知道,疫苗在保護我們免受疾病侵害的效果會在什麼時候變得不那麼有效。」如果突破性感染開始增加,並且接種疫苗的個體感染疾病的數量開始增加,研究人員將能夠判斷接種疫苗的個體抗體反應是否正在下降。

Fuller補充說,測試疫苗壽命的第二種方法是在動物身上實驗疫苗的反應。通過給動物接種疫苗,研究人員能夠測試不同水平的免疫反應,以及針對變異病毒的免疫反應。她說,她的實驗室所做的研究表明,即使疫苗處於低免疫水平「也能提供大量預防疾病的保護」。

她說:「這實際上是一個有希望的跡象,至少在你需要保護的抗體閾值方面,這些疫苗可以提供持久的免疫力。但之後會出現變異,因為它們可以稍微改變這個序列。」

為了應對這些變異病毒,研究人員正在設計和編輯疫苗以解決較新變異中顯示的突變。Fuller說,通過編輯疫苗,使其與顯性變異相匹配,研究人員將能夠確保疫苗更好的對抗更新和更致命的變異病毒。

在符合條件的居民中,金郡75.7%的個人已全面接種了新冠疫苗,81.5%的人至少接種了一劑疫苗。然而,隨著Delta變異病毒感染更多的人,個人接種疫苗對於抗擊疫情至關重要。

Lee表示,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院(UCSF Hospital)的新冠肺炎患者數量正在增加,而住院患者中的大多數人都沒有接種疫苗。他說,如果不接種疫苗,人們將難以走出困境。Lee說:「新冠疫苗就像你遊泳時穿的救生衣。如果你接種了疫苗,你在水中是安全的。如果你沒有,我的意思是,你仍然可以游泳,但你也有可能溺水。讓每個人都接種疫苗真的十分重要。」

本健康系列由華盛頓衛生部(Washington Department of Health)提供資金支持,該部門對內容沒有編輯意見或進行監督。


疫苗通常會提供多久的保護?

疫苗的免疫時間沒有一個「典型的」範疇,因為每一款都不一樣。總的來說,疫苗會幫助你對某一種病毒產生免疫力,這樣你不必感染這種病毒或因此生病。「大多數疫苗提供的免疫力會比感染病毒後身體自然產生的免疫力水平更高,我們希望新冠疫苗也是如此,」布爾內特研究所(Burnet Institute)國際衛生教授邁克爾.圖爾(Michael Toole)說。

但並不是所有的疫苗的功效都一樣,或者提供同樣時長的功效。例如,兩劑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measles-mumpsrubella,MMR)的疫苗自帶一種弱活性的同等病毒,

但效果很好,可提供終身免疫。「對麻疹、天花抵抗是終身的,其它的疫苗在過一段時間後需要打加強針,比如傷寒、肝炎,」圖爾教授說。

至於新冠疫苗有效時間多長?現在說還為時過早。關於新冠疫苗功效的研究,也就是說疫苗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保護人們免受感染這一病毒的研究,比針對疫苗本身有效期的研究要多得多。正如悉尼大學醫學微生物學教授詹姆斯·特裡卡斯(James Triccas)解釋的那樣,這是因為疫情開始才一年多,研究人員還在「實時」觀察人們免疫反應的有效期。

去年12月,莫德納(Moderna)公司發表了一項研究顯示,該公司的新冠疫苗在接種四個月後仍有良好的免疫反應。特裡卡斯教授說,這一結果令人鼓舞。「這是我所見過的最好的,就他們已經測量出的疫苗有效期而言,」他說。特裡卡斯教授和圖爾教授都說,我們尚不清楚新冠疫苗能持續多久,但可能在年中會有一個更清晰的概念。「這是唯一的答案,很簡短,因為我們真的不知道,」圖爾教授說。「我們推出這種疫苗的時間還不夠長,不足以監測它保護人們免受感染的時間和效果。」

為何有的疫苗需要加強針,有的不需要?這取決於我們的身體是如何對疫苗作出反應的。例如,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的疫苗提供了終生的免疫。圖爾教授說,這是因為接種活性疫苗後的情況「與被感染的情況大同小異」,而且已經證明人們不會重複得麻疹。麻疹是一種穩定的病毒,不會變異,而新冠病毒已經產生了不同的變種。

特裡卡斯教授說,很難預測哪款疫苗會更持久,但觀察感染病毒後身體的免疫反應是會有幫助的,因為疫苗「往往會模仿」這種反應。因為,疫苗的目的是誘導你的身體產生與實際對抗病毒時產生的相同的免疫反應。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免疫反應都像抵抗麻疹一樣強。

「對於其它病毒和細菌,感染後或接種疫苗後產生的免疫反應的性質不會持續太久,你需要增強它,」特裡卡斯教授說,這就是為什麼一些疫苗需要另一劑加強針來保護你。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COVID-19, Delta, 加州大學, 疫苗

華州有些注射站提供免疫力弱者第三劑疫苗

August 26,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本月早些時候,州衛生部(Department of Health)正式建議對某些免疫功能低下人士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加強針,這適用於已接種輝瑞生物技術(Pfizer-BioNTech)疫苗和莫德納(Moderna)疫苗的人士。

衛生部長Umair A. Shah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第三劑輝瑞或莫德納將為需要它的人提供額外保護,並幫助一些脆弱人群免受高傳染性的Delta 變異病毒侵害。」第三針能提高免疫缺陷人群對最初系列疫苗的反應。而接受第三次注射的人應在第二次注射後等待至少28天,並在許可的情況下,接種同一品牌疫苗注射。目前不建議已接種強生疫苗的免疫缺陷患者注射額外劑量,也不建議其他人群注射額外劑量或增強劑。

根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說法,以下人士應考慮接受第三次注射:積極接受腫瘤或血液癌症治療的患者;接受器官移植並服用藥物抑制免疫系統的人;在過去兩年內接受過乾細胞移植或正在服用抑制免疫系統藥物的人;患有中度或重度原發性免疫缺陷( 如DiGeorge 綜合徵、Wiskott-Aldrich綜合徵);愛滋病毒感染晚期或未經治療的患者;積極接受高劑量皮質類固醇或其他藥物治療的患者,因其可能會抑制你的免疫反應。同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人們與其衛生保健提供者談論有關情況,是否應接受第三次注射等。

在華州,尋找可接種疫苗預約的最佳方法是瀏覽衛生部網站vaccinelocator.doh.wa.gov。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在Ballard、Belltown、Factoria、Federal Way、First Hill、Fremont、Issaquah、Kent-Des Moines、Lake Forest Park、Northgate、Ravenna、Shoreline、南湖聯盟、University District 和Woodinville等地均提供疫苗預約服務,有關詳情可請致電206-520-8700 查詢更多。金郡居民可在郡的合作夥伴Kaiser Permanente 診所或Auburn、表爾威(Bellevue)、肯特、雷德蒙德(Redmond)、連頓(Renton)、西雅圖和Snoqualmie 的其他診所檢查免預約或可預約服務。有關更多預約詳細信息,可致電金郡新冠疫情呼叫中心206-477-3977。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疫苗, 莫德納, 華州, 輝瑞

  • « Go to Previous Page
  • Go to page 1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7
  • Go to page 8
  • Go to page 9
  • Go to page 10
  • Go to page 11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19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Patsy Surh Place盛大開幕、第一屆臺灣和蒙古日活動APCC盛大開幕、正在招聘人才等亮點報導

Patsy Surh Place盛大開幕典禮 在2025年5月21日,這個快樂且有意義的日子裡,亞太文化中心(APCC)與LIHI(低收入住房研究所)榮幸共同舉辦慶祝 Patsy Surh Place 的盛大開幕典禮。這是一個光輝燦爛的案例,說明願景、社群和同情心走到一起時,發生的巨大成就和榮耀。 這座全新的六層樓建築,擁有77套負擔得起的老年公寓(affordable senior … [繼續閱讀……] about Patsy Surh Place盛大開幕、第一屆臺灣和蒙古日活動APCC盛大開幕、正在招聘人才等亮點報導

彌合公共衛生差距:ACTS藥房對AANHPI社群文化能力護理的承諾

在我們強調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AANHPI)公共衛生專業人士的最新採訪中,我們繼續與ACTS藥房和醫療保健服務的菲律賓移民業主進行對話,ACTS藥房和醫療保健服務是一家本地值得信賴的供應商,因其文化能力而得到認可。 他們分享了:「作為菲律賓移民,我們重視不同文化觀點的重要性,我們的藥房透過為塔科馬的廣泛人口服務,包括移民和AANHPI社群,反映了這一點。」正如他們的藥房的使命 … [繼續閱讀……] about 彌合公共衛生差距:ACTS藥房對AANHPI社群文化能力護理的承諾

Patsy Surh Place在塔科馬慶祝盛大開幕

2025年5月8日亞太文化中心(APCC)和低收入住房研究所(LIHI)很高興地宣佈Patsy Surh Place盛大開幕,這是一個致力於5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經濟適用房社群。這座六層樓的建築位於塔科馬林肯區南G街3740號(3740 South G Street in Tacoma’s Lincoln … [繼續閱讀……] about Patsy Surh Place在塔科馬慶祝盛大開幕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活動訊息

先鋒廣場節 7月5日至6日。先鋒廣場節有一個自由市場,有80個藝術品和食品供應商,以及 Occidental Square Park, 117 S Washington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訊息

生活訊息

疫苗 據KFF健康新聞報導,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向國會議員傳送的一份檔案,以支持健康部長Robert F. Kennedy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訊息

伊朗節 6月28日。在Seattle Center Armory, 305 Harrison St. in Seattle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