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移民

Patsy Surh O’Connell 個展

August 22, 2025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展期: 8月29日至9月6日(2025年)

APCC Jade Choe Gallery地址 • 4851 S. Tacoma Way, Tacoma, WA

與藝術家會面: 9月4日下午四點至六點

《永恆的綻放牡丹致敬Eternal Blooms: Peony Homage》是一幅透過牡丹的形象抒情的對女性生活和記憶致敬的畫作。

展覽超越個人的回憶,透過植根於南韓美學和情感的畫作,展現著關於愛、痛苦、治癒和希望的演譯。

這是 Patsy Surh O’Connell 作為移民,在南韓和美國之間駕馭生活、探索自我身份和流離失所主題的作品。她在母親面前透過重新感知當下,幫助自己在混亂的情緒中找回重心的情感之旅。牡丹成為連線自我和社群、過去和現在、東西方視覺的橋樑,從而引導觀眾進入安靜反思和普遍同理心的境界。

在這裡,牡丹不僅僅是花——它是集體記憶的容器,呼應無數女性的生活。展覽邀請參觀者提問:我們選擇記住什麼? 我們如何尊重它?(What do we choose to remember? And how do we honor it?)

Patsy Surh O’Connell 在宣紙上使用色墨渲染,與她的亞洲文化遺產銜接起來,特點是源於對南韓的情感和作為僑民經歷的獨特沉浸式繪畫。

策展人告白 – Kellis Parlett

《永恆的綻放:牡丹致敬-Eternal Blooms: Peony Homage》開始僅是深刻的個人致敬,但開花結果,成為對家庭、女性和復原力的普遍反思。

透過牡丹的持久象徵意義,這位藝術家以愛、力量和希望的主題來紀念母親的生命,在世代交替和文化間建立起情感橋樑。

作品以韓國傳統的桑紙( Hanji —Korean mulberry paper)繪畫風格作畫,展現出精緻的筆觸以及形式和空間的微妙平衡。亞洲繪畫技術和材料的巧思使用,為作品賦予安靜的強度和永恆的美感。

Patsy Surh O’Connell 這位藝術家是第一代韓裔美國人,也是亞太文化中心的創始人,一直是當地藝術界的先驅。現在83歲的她仍繼續以其優雅和一向的宗旨,為韓國和美國社群樹立鼓舞人心的榜樣。

《永恆綻放:牡丹致敬》既是藝術家 Patsy Surh O’Connell 給母親的視覺情書,也是對各地女性持久美麗和力量的有力證明。

更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是本次展覽的所有收益,將捐贈給APCC Wally’s Scholarship 。將本次展覽的影響擴大到畫廊之外擴充套件到社群的未來。(譯自APCC 報導)

Filed Under: 亞太文化中心 Tagged With: APCC, 亞太文化中心, 亞洲, 展覽, 文化, 牡丹, 移民

就業數據成政策分歧焦點 川普與Fed解讀南轅北轍

August 15, 2025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據《路透》報導,總統川普因不滿 7 月就業報告,指控數據遭「作假」,上週撤換勞工統計局 (BLS) 局長,但聯準會 (Fed) 官員卻將同一份數據視為經濟放緩的明確證據,並作為支持降息的理由。

Fed 部分官員視數據為降息依據

Fed 理事鮑曼 (Michelle Bowman) 表示,最新就業數據以及前幾個月的下修結果,印證了她對經濟疲弱的擔憂,「若延遲行動,可能導致就業市場惡化及經濟成長進一步放緩」。她與另一名川普任命的理事華勒 (Christopher Waller) 上月曾投票反對維持利率不變,呼籲立即降息。

近期原本專注於通膨上升風險的決策官員,也因 5 至 7 月就業成長放緩而調整經濟風險評估。市場目前預期,Fed 在 9 月 16 至 17 日會議降息的機率逾 85%,但仍取決於後續數據,包括7 月消費者通膨數據,以及 9 月初的 8 月就業報告。

川普認為降息可減輕美國債務利息負擔,並有助經濟成長,不過這與他此前宣稱稅改、移民及貿易政策正在推動經濟的說法形成矛盾。

BLS 領導權更替引發關注

川普任命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 (Heritage Foundation) 首席經濟學家安東尼 (E.J. Antoni) 為新任 BLS 局長,此舉引發經濟與投資圈高度關注,因 BLS 數據對利率決策、股市走勢及政治前景均有重大影響。

即便 BLS 內部變動,Fed 仍有大量數據可供分析,包括民間數據提供商的即時消費、人流、物價與就業資訊,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等行業調查,以及密西根大學、全國獨立企業聯盟 (NFIB) 與經濟評議委員會 (Conference Board) 等機構的信心與通膨預期調查。

此外,行政資料如各州每週提交的失業金申請統計、BLS 每季的就業與薪資普查 (QCEW) 等,都能對單月就業估計形成驗證。Fed 本身也透過與企業財務長 (CFO) 的調查及非正式訪談,蒐集經濟脈動,並在每次決策會議前彙編成《褐皮書》(Beige Book),提供對全國經濟的質性觀察。

雖然川普質疑 BLS 的公信力,但 Fed 官員普遍認為,有足夠的獨立與多元數據來源,能確保政策制定建立在真實的經濟情況之上。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Tagged With: BLS, 就業, 就業報告, 川普, 移民, 稅改, 經濟, 總統, 降息

H-1B簽證擬續簽新規 9月起海外辦理必須回國面簽

August 15, 2025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自9月2日起,川普政府可能將實施H-1B簽證續簽新規,要求在海外辦理續簽的申請人必須進行面對面面試,並且只能在本國的美國領事館辦理。

目前,H-1B簽證持有人可以在本國或第三國的美國領事館遞交續簽申請,也可選擇在美國境內的聯邦現場辦公室完成遠程續簽。新規取消了「第三國續簽」選項,這意味著申請人若選擇海外辦理,必須回到本國接受面試。

移民律師普遍認為,此舉將導致海外領事館預約和處理時間延長,同時增加美國境內聯邦現場辦公室的工作壓力。由於面試名額有限,部分持有人可能因續簽延誤而面臨失去工作授權的風險。

加州硅谷或華州西雅圖等,聚集的眾多科技公司,高度依賴H-1B簽證吸引全球高技能人才,業內擔心,新規將增加企業用人成本和不確定性。

數據顯示,印度籍申請人是H-1B簽證最大群體,在科技公司的核心崗位比例很高,但不少人因擔心影響身份而不願公開發聲。

美國國務院表示,面對面的面試方式,是打擊簽證欺詐和虛假陳述的重要手段。川普政府近年來不斷收緊H-1B簽證審查,增加了申請過程中的補充材料要求。

去年,H-1B簽證成為美國輿論焦點,保守派批評其壓低美國人工資,科技企業則強調這是吸引全球頂尖人才的關鍵工具。

根據2024年數據,谷歌、Meta、蘋果等科技巨頭均獲得大量H-1B批准,亞馬遜更是以超1.1萬份獲批數量位居第一。川普政府還在考慮廢除每年8.5萬個新H-1B的抽籤制度,改為按薪資高低分配配額。

這一政策的落地,將對H-1B持有人、科技公司乃至整個美國高技能人才引進體系產生深遠影響。對於在美工作的海外華人而言,及時瞭解並應對政策變化,是保障職業發展與身份穩定的關鍵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Tagged With: H-1B, META, 亞馬遜, 川普, 科技公司, 移民, 簽證, 蘋果, 谷歌

移民局收緊婚姻及家庭類綠卡審查 強調已獲批仍可被驅逐

August 8, 2025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近日發佈了最新指導方針,宣佈將對所有家庭及婚姻類移民簽證申請實施更嚴格的審查標準。這項於8月1日生效的新規,通過整合併澄清一系列現有政策,旨在更有效地打擊欺詐、加強國安篩查,並為移民局官員的審理工作提供了統一的操作框架。

移民局在一份新聞稿中強調,此舉旨在維護移民系統的公正性,並「保護美國人免受潛在的國家安全威脅」。聲明稱:「欺詐性、輕率性或其他不合理的家庭類移民簽證申請會削弱人們對家庭移民途徑的信心,並破壞美國家庭的團結。」

最新指導方針對現有政策進行了系統性的梳理和強化。其核心變化體現在多個具體操作層面:首先,新規更清晰地界定了何時必須進行面談,減少了此前在豁免權上的模糊空間。其次,它為移民官員如何審理同時提交的多個關聯申請提供了明確的指導。此外,新規還詳細規定了海外申請及後續處理的流程,例如,明確了駐外美軍或政府人員等特殊情況下,可直接向海外領事館提交I-130親屬移民申請的條件,並闡明瞭當申請人在美國境內調整身份(I-485)失敗後,其案件將被如何轉交至國家簽證中心(NVC)進行海外領事處理的程序。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新指南明確強調了其後續執法的決心。該機構重申,即便綠卡申請已獲批准,如果在任何後續階段發現申請人不符合資格或存在可被驅逐出境的理由,移民局仍將發出「出庭通知」(NTA),啓動驅逐程序。

移民局表示,新規將「提升移民局審查符合條件的婚姻和家庭關係的能力,以確保其真實、可驗證且符合所有適用法律。」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Tagged With: USCIS, 婚姻綠卡, 移民, 移民局, 美國

華州加入各州聯盟就獲得公共福利而起訴川普政府

August 8, 2025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川普政府正面臨來自包括華盛頓州在內的20個州的法律挑戰,因為對衛生、教育和社會服務專案的新限制。 各州聲稱聯邦政府越界了,要求接受者提供移民和公民身份記錄,無論其法律地位如何。

華盛頓州總檢察長Nick Brown表示,這一行動威脅到家庭和高危社群獲得關鍵服務的機會和資金。各州聯盟正在尋求法院干預,以阻止本月早些時候生效的新聯邦規則。Brown 認為,這些變化違反憲法,在沒有公平通知或同意的情況下施加新的條件。

爭議核心在限制移民使用社會服務。2019年,川普政府修改「公共負擔(Public Charge)」規則,試圖大幅擴大哪些移民會被視為對國家構成「負擔」。根據新規,若移民曾使用下列社會服務,即可能被拒絕入境、延長簽證或申請綠卡:健保補助(如 Medicaid)、食物援助(如 SNAP)、補貼房租或公共住房計劃、教育支持服務(例如兒童早療、課後照顧),其他非現金形式的社會服務。這被視為對健康、教育與社會福利制度的嚴重干預,也被批評為懲罰低收入合法移民。

華盛頓州現任州長、前總檢察長 Bob Ferguson 強烈反對這項新規,並於2019年8月聯合其他州(如加州、紐約、麻州)對聯邦政府提起訴訟,理由包括: 損害州內居民健康與安全,許多移民家庭因此不敢申請健保、育兒津貼、學校午餐或租屋補貼,即便他們的孩子是美國公民,也因此影響教育與健康發展。

削弱州政府福利體系,放棄預防性醫療與基礎照護,將導致急診醫療、校園輔導、無家可歸者收容等支出暴增,反而提高納稅人負擔。違反美國價值與法律程序,華州認為這項規則違反《行政程序法》(APA)與移民法精神,鼓勵階級歧視與族群不平等,對長期在美工作納稅的移民極不公平。

聯邦法院一度對公共負擔新規下達全國性暫緩令,但川普政府仍試圖推進。拜登政府上任後於2021年撤回川普版公共負擔規則,恢復原本較寬鬆的標準。華州與其他原告州視這場官司為對「人道與公平政策」的勝利。

華盛頓州此次訴訟不只是針對技術性規則,而是出於對公共健康、教育公平與社會正義的捍衛。在多元移民人口的州份,這類限制規則不僅傷害個人,更威脅整體社會安全與經濟穩定。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健保補助, 川普, 移民, 綠卡, 華州, 華盛頓州, 食物援助

被遺忘的「美國人」

August 8, 2025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據世界日報報導,數以萬計於2000年以前被領養到美國的人士,近年獲悉未被賦予公民身分,隨時有被遣返原國之虞。他們中大多是目前40歲以上的亞裔。當時許多跨國收養的亞裔孩子,如韓裔、越裔、美軍戰後遺孤等,雖被美國家庭合法收養,卻因種種原因未自動或主動取得美國公民身分。

而近期川普總統雷厲風行的移民政策,在他們頭上再添陰霾。如鍾雪莉(Shirley Chung)這類被跨國領養來美的孩子,她從小就拿著 SSN、上學、生活、工作,直到 57 歲丟失社保卡,SSA 要求她出示證明身分與公民或合法居留身分時,她才驚覺自己不是美國公民。在當時(1960–1980年代),美國對於收養兒童自動取得公民身分的政策並不明確或統一,導致出現以下情況:

鍾雪莉被收養後,養父母可能為她申請了一個 SSN,以便報稅(作為家庭撫養人員)、上學、申請醫療保險等。當時的 SSA(社會安全局)只需要基本移民或收養文件就可能核發 SSN,審查較寬鬆並不一定驗證公民身分,許多小孩在沒有取得公民身分的情況下就拿到了 SSN。很多收養家庭特別是早期的跨國領養家庭,誤以為孩子自動成為美國公民,並未主動為其申辦歸化。

美國直到 2000年《兒童公民法案(Child Citizenship Act)》 才明確規定:若在18歲以下時被美國公民合法收養,且在美國居住,自動取得公民身分。但這法案不溯及既往,也就是像鍾雪莉這樣早於2000年成年的人,就不自動成為公民,除非主動申請歸化。她的 SSN 早年以「合法居民」(而非公民)名義核發,但這身分未被更新、也未被轉為公民,才導致今天的困境。所以有 SSN ≠ 公民身分。

在這個以法治為根本的國家,竟有成千上萬被合法收養、自幼在美長大的亞裔成年人,因未獲正式公民身分,而面臨被驅逐出境的命運,令人震驚與不捨。他們多數在孩提時由美國家庭合法收養,接受美式教育、文化薰陶,深信自己是「美國人」。直到人生某個節點——如申請社保卡、護照或醫療保險時——才發現,自己竟然不屬於這個國家。這不僅是行政體制的失誤,更是人權的傷痕。

美國於2000年通過《兒童公民法案》雖為部分收養兒童補上保障,卻未涵蓋所有早年成年的收養者。這些早已深耕美國社會的人,如今卻因身份未正名而被邊緣化、甚至遣返,無異於第二次拋棄。

期盼國會與行政部門能本於人道精神,為這些「被遺忘的美國人」補發一張遲來的國籍證明。社會的良善,不在於對強者的榮耀,而在於對弱者的保護。


認識社會安全號碼

SSN 是用來識別報稅、社會福利、就業等事務的號碼,和國籍無直接關係。想知道某人是否為美國公民,不能只看有沒有 SSN,還需要看是否持有出生證明、入籍證書或美國護照等證明文件。所以有社會安全號碼(SSN, Social Security Number) 並不一定代表擁有美國國籍。以下幾類人都可能擁有 SSN,但不一定是美國公民:

  1. 美國永久居民(綠卡持有者)——這類人是合法移民,有工作權利,因此可以申請 SSN。他們不是美國公民,但通常可以在美國工作、報稅、享受部分福利。
  2. 持有工作簽證的外籍人士(如 H-1B、L-1、F-1 OPT 等)——只要有合法工作權利,就可申請 SSN。例如:國際學生在實習或 OPT 期間取得 SSN。外籍專業人士在美公司工作也需 SSN 來報稅與薪資處理。
  3. 庇護申請者、難民——雖然他們還不是公民,但一旦獲得合法工作資格,也可以申請 SSN。
  4. 曾經合法工作、後來身分改變的人——有些人可能以前合法居留與工作,後來身份轉為非移民或無證,但 SSN 仍然存在。
  5. 部份依親簽證者——像是配偶、子女如果有工作許可,也可能會有 SSN。

如需區分某人的移民身份,可以查SSN 卡上的字樣,如:「Valid for work only with DHS authorization」就不是公民。USCIS 身份文件,如綠卡、EAD卡等。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SSN, 亞裔, 公民, 川普, 社會安全號, 移民, 美國

移民局新任局長:將提高入籍考試、H-1B簽證門檻

August 1, 2025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剛剛獲得國會參議院確認不久的移民局局長埃德洛(Joseph Edlow)本週接受了《紐約時報》採訪。他透露,川普政府計劃對入籍考試,以及技術移民的簽證,也就是H-1B簽證制度進行改革,以提高門檻。

埃德洛在接受採訪時說,現有的美國入籍考試過於容易,必須調整。他說,現有考試只需死記硬背就能過關,這並不符合立法的初衷。

目前,申請入籍者需學習100道公民常識題,考試時會被抽問其中10道,答對六題即可通過。

在川普首個任期內,移民局曾把考題增至20道,須答對12題才能過關。埃德洛表示,移民局可能很快會恢復這麼做。

此外,埃德洛指出,H-1B簽證也有必要改革,應該優先考慮願意為外國勞工支付更高薪資的企業。他說,H-1B簽證本應是對美國勞動力市場的補充,而非替代。

埃德洛表示,改革方向已十分明確,優先引入高質量、經濟貢獻大的外籍人才。

目前,美國每年通過抽籤方式向企業發放約8.5萬份H-1B簽證。

總統川普在上任後加大了對移民的打擊力度,但埃德洛表示,移民整體而言帶給美國的是「淨正面效應」。

另外,在川普的首個任期內,移民局曾修改政策,使領取公共福利的移民更難獲得綠卡。對此,埃德洛表明,他不打算恢復這項政策。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Tagged With: H-1B, 入籍, 公民, 川普, 移民, 移民局

尊嚴簽證

August 1, 2025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尊嚴簽證-Dignity Visa」是美國國會在近年提出的一種兩黨移民改革方案中所設計的特殊非移民身份,主要針對在美國持續居住且無證件的移民。根據《尊嚴法案》(Dignity Act / H.R. 4393 或 3599)的主要內容如下:

救贖方案(Redemption Program)——適用於至少在美國停留 5 年的無證移民,經背景調查無重大犯罪紀錄,並支付約 1,000 美元。通過後獲得為期 7 年的「尊嚴身份」(非移民身份),期間每二年需向國土安全部(DHS)報到,並證明在社區的良好表現,還需額外支付約 6,000 美元(分期、每兩年支付至少 1,000 美元),並繳納 1.5% 的「尊嚴稅」,不需繳 FICA 稅,且不得領取聯邦福利 。 完成上述 7 年計劃後,可以申請續簽 5 年,並可無限次續簽,只要不違反條件  。

升格機制——若政府問責局(GAO)判定邊境「安全」(例如逮捕率達 90%),則可申請綠卡路徑。另一版本則要求額外支付 5,000 美元或完成 200 小時的社區服務,並通過英語與公民考試,之後才可申請成為合法永久居民(LPR,綠卡持有人) 。

何時生效?——目前此法案仍在國會審議階段(2023 年首版提出,2025 年重新修訂),尚未成為法律。未來是否通過、何時生效,仍取決於眾議院和參議院立法程序。也就是說,尚未生效,具體時間尚未確定  。

對非移民的幫助——提供合法工作和居留身份:透過尊嚴身份,可由非法滯留轉為合法非移民地位,不再擔心隨時被驅逐,被允許工作和繳稅,但不可享有聯邦福利。避免再入境禁令:若不符合條件者,提供最多 24 個月自願離境期限,不觸發 3 年或 10 年的再入境禁令  。可能晉級為永久居民:通過救贖計畫、達到安全邊境標準或完成特定條件後,具備申請綠卡的可能性。不影響原有雙重意圖簽證身份:如持有 H‑1B、L‑1、O‑1、P 類非移民簽證,提出或擁有移民申請通常不會造成簽證身份變動  。

改革必要性觀點——改革被視為「惡性驅逐」的非法滯留現象,提供有尊嚴的合法解決方式。兼顧邊境安全與勞動力需求,避免影響美國農業與其他重要產業  。加強合法移民制度效率:包括對 EB‑5 投資簽證、Dreamer(童年來美者)、TPS 臨時保護群體設立綠卡通路  。

尊嚴簽證是一種擬定中的非移民身份,旨在為在美無證者提供合法工作、合法留居,不被驅逐的機會,期間不能領福利,但可續身份,並有綠卡可能。法案尚未通過,效力未定,未來需關注國會審議動向。對非移民群體的益處在於:合法化、工作權、社會參與與綠卡路徑,而非一味的驅逐與剝奪。只要改革方向是以尊嚴、公義與效率為基礎,而非打壓和惡性驅趕,這樣的改革顯得相當必要。

這項法案並不是由拜登政府或川普政府提出,而是由 共和黨眾議員 Maria Elvira Salazar 提出的。Maria Elvira Salazar 是來自佛羅里達州的古巴裔女性國會議員(第27選區)。她於 2023年6月 和幾位兩黨議員一起重新提出了《尊嚴法案》(Dignity Act of 2023),內容主張兼顧:邊境安全、非法移民的合法化途徑、美國勞工市場與人權考量。Salazar 的口號是:“Order at the border. Compassion in the heart.”(邊境要有秩序,心中要有同情)。她強調這不是「特赦」,而是讓這些人「用工作、稅金與社區服務贖回尊嚴與合法身份」。

《尊嚴法案》的立法者秉持這樣的理念是:不獎勵非法入境,但也不視其為應立即驅逐的「罪人」強調他們貢獻了勞力,尤其是農業、建築、照護等行業。法案要求他們付費、服從監督、提供服務,才可換取合法地位,是一種「贖回式合法化」。這也避免大規模驅逐對社會與經濟造成破壞。

《尊嚴法案》提供了一個平衡的方案,透過背景調查、付款和社區服務追究個人責任。提供一條合法的途徑,讓他們無所畏懼地工作和生活。鼓勵融入社會,但不授予自動公民或公共福利。加強邊境安全和法治。這不是「大赦」,而是一個體現公平、正義和同情價值的救贖、有序的框架。

結語:當社會只剩「對錯」和「你我」,卻忘了「人心」與「共情」,就會變得冷硬而對立。如果每位主政者、執法者、甚至媒體,都能懷抱體恤之心,即使制度不能完美,也能讓弱勢者不至於絕望。願社會在維護制度的同時,也能為真正有需要的人保留一絲人道的空間。如果主政者能有這樣的心懷,今天的社會就能少一些暴戾撕裂,多一些祥和與關愛。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共和黨, 尊嚴法案, 川普政府, 移民, 簽證, 美國

移民審查力度加大 美國酒店加強背景調查

July 25, 2025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一家行業領先的人力資源與招聘管理公司指出,隨著酒店行業對移民身份的審查日益嚴格,美國酒店招聘經理在2025年上半年發起的背景調查數量比2024年同期明顯增加。

今年6月,國土安全部宣佈,將撤銷此前限制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在農場、酒店和餐廳等場所進行突擊檢查的指導意見。這一政策變化加劇了企業對員工移民身份合規性的關注。總統川普一直主張收緊移民政策,包括終止數十萬名移民的臨時合法身份,並承諾驅逐數百萬非法移民。

根據人力資源公司Hireology的數據,該公司追蹤了全美1000家酒店的招聘和就業趨勢,結果顯示,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酒店業招聘經理要求進行的背景調查數量比2024年同期增長了36%。

Truist的酒店股票分析師斯科爾斯(Patrick Scholes)表示:「現在各家公司對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他們不希望在移民身份審核方面出任何問題,也不願被指責招聘流程松懈。」

根據美國旅遊協會(USTA)的數據,美國旅遊業所雇傭或支持的員工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移民。美國酒店及住宿協會的統計也顯示,2024年,全美酒店業直接雇傭的員工超過215萬人。

在被追蹤的1000家酒店中,總體招聘人數同比增長了22%,達到8000多人。其中,前台助理、客房清潔工和廚師等核心崗位的招聘需求保持穩定,部分職位甚至略有增長。

美國人口普查局(USCB)與旅遊經濟學機構2023年的數據顯示,約有34%的客房管家和24%的廚師為外國出生者。這一群體在酒店運營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也因此在當前移民政策日益收緊的背景下,成為背景調查重點審查對象。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Tagged With: 人口普查局, 移民, 美國, 背景調查, 酒店, 非法移民

每人$250 川普政府擬徵「簽證誠信費」

July 18, 2025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川普政府正在推動一項名為《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 簡稱OBBB)的移民改革提案,擬於明年起對赴美簽證申請人加收一項新的「簽證誠信費」(Visa Integrity Fee),初步定為每人250美元。儘管該費用在申請人合法離境後可申請退還,但業內人士警告說,這筆新增費用恐將成為壓垮低收入季節工與文化交流訪客的「最後一根稻草」。

J-1簽證申請人首當其衝

J-1簽證是美國文化交流項目的重要通道,每年吸引超過30萬人前來擔任保姆、營地輔導員、醫院實習人員、夏季度假村員工等臨時職位。在華人熟悉的紐約州、佛州與加州等旅遊重鎮,J-1簽證持有者廣泛活躍在飯店、景點、遊樂園和沙灘等第一線崗位。

根據現行規定,J-1簽證申請費為185美元,而新增的250美元「誠信費」將使申請成本暴漲超130%。來自牙買加、多米尼加共和國等發展中國家的申請人將面臨不小壓力——對一些人來說,這筆錢相當於一個月工資。

Kasey Simon,美國「聯合工作與旅行」(United Work and Travel)組織負責人表示:「哪怕項目參與率下降10%或20%,對全美的季節性酒店和旅遊產業來說都是毀滅性打擊。我們說的不是高薪白領,而是餐廳兼職生、旅店清潔工和救生員。」

旅遊業和文化交流項目受波及

雖然新費用理論上可在申請人完成簽證任務後退還,但其中有兩個前提:一是申請人在簽證到期後按時離境,二是未從事任何未授權的工作。倘若有人留在美國並尋求轉換長期簽證或申請綠卡,該費用將無法返還。

這不僅打擊了短期勞動力市場,也對美方自己設置了障礙。「這就像對美國的旅遊業出口徵收一項自設關稅,」美國旅遊協會(U.S. Travel Association)主席Geoff Freeman批評說,「提高合法訪客的費用只會抑制本已緊張的國際旅客市場,損害美國的國家形象。」

即便對不需簽證的免簽國遊客,美國政府也計劃將ESTA(電子旅行授權系統)費用從21美元漲至40美元,進一步加劇訪問美國的成本壓力。

新費用支持移民執法?

根據法案內容,這筆費用將被用於支持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等部門的資金需求。法案寫道:「除現有法律規定的所有其他費用外,任何獲得非移民簽證的外國人將被要求支付此項費用。」在政治層面,共和黨人強調該政策是為「恢復移民系統誠信、加強國家安全」。

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在5月的一份新聞稿中表示:「川普總統與眾議院共和黨人致力於恢復移民誠信並增強國家安全,我們提出的預算協調條款提供了關鍵資源來推進這兩大優先事項。」

季節工組織尋求明確答復

目前,「聯合工作與旅行」等項目組織正在向政府尋求更多細節,特別是有關費用退款機制、拒簽情況下的處理方式、費用收取時間點等關鍵問題。Simon表示,儘管新規或許能在某種程度上促進合法合規,但在實際操作中若無配套方案,恐怕弊大於利。

他指出:「從鼓勵合法行為、為移民系統注資的角度看,這項政策有其積極面,但我們不能忽視其對申請者、對美國本土雇主以及對整個旅遊業的實質性打擊。」

這項250美元的簽證誠信費,表面看是川普政府強化移民管理的新手段,實則在高通脹與勞工短缺的背景下,可能對依賴海外勞動力的旅遊與服務業形成實質衝擊。對於希望赴美工作的J-1簽證申請者而言,這是一道新的經濟門檻;而對依賴他們運營的美國企業而言,則是潛在的人力危機。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Tagged With: 大而美法案, 川普, 移民, 簽證, 簽證誠信費

  • « Go to Previous Page
  • Go to page 1
  • Go to page 2
  • Go to page 3
  • Go to page 4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14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從夢想到現實:APCC開啟通往新家園的大門

經過幾十年的辛勤工作和堅定的決心,亞太文化中心美麗、充滿活力、最先進的設施已經完工。 APCC已於2025年8月29日舉行節日盛大開幕式以紀念這一里程碑。 新地址是:4851 South Tacoma Way, Tacoma, Washington 98409。 29年來,APCC一直在穩步發展,並一直在尋找一個永久的家。 多年來,APCC員工在Sheraton … [繼續閱讀……] about 從夢想到現實:APCC開啟通往新家園的大門

宣佈新的APCC會員計劃!

探索與亞太文化中心聯絡的多種方式,同時享受獨家會員福利。 成為會員意味著加入一個充滿活力的社群,慶祝亞太地區的多樣化文化和傳統,同時支援APCC對社群的使命。 作為會員,您將全年享受特殊福利,包括: 1、Judie … [繼續閱讀……] about 宣佈新的APCC會員計劃!

免費加入APCC 為第4區青年提供的社群護理

心理健康(MH)和社群環境正義(CEJ)是APCC的最新專案,很高興為我們第4區青年(11-18歲)及其家人的福祉提供為期一週的精選體驗和活動,旨在保護環境、內在健康/心理健康。 這一週的免費研討會和活動將提供獨特的學習、治療和社群建設機會。 目標是以引人入勝和無障礙的方式提供心理健康和環境健康。 … [繼續閱讀……] about 免費加入APCC 為第4區青年提供的社群護理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西雅圖市長辯論會 由大西雅圖韓人會攜手多家亞裔及少數族裔組織共同舉辦的「一城多聲——西雅圖市長辯論會」將於9月24日晚7點在Town Hall舉行。現任市長布魯斯·哈雷爾(Bruce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報導

生態博覽會 9月20日(上午10點至下午2點)。訪問40家可持續產品和服務供應商,修理破損物品(如破損的傢俱、腳踏車、電子產品、電器、珠寶),玩遊戲、做工藝品、聽現場音樂,讓孩子們在Bothell市政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報導

生活訊息

西市公立學校的安全觀察監測中心 從今年秋季開始,西雅圖公立學校將開始推行「安全觀察」應用程式和相關電腦程式。其目標是將發生在校內的威脅事件進一步惡化之前盡早進行通報;通過應用程序、短信或網絡來識別可疑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