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每年變異,疫苗能提供當季最常見株的保護。即使感染,通常症狀會比較輕,不易引發嚴重併發症如肺炎、心肌炎。保護高風險族群,如65歲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孕婦、兒童,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容易有嚴重後果。疫苗能降低傳染給家人或社區其他人的機會。
因此,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者心臟病、糖尿病、哮喘、腎臟病、骨質疏鬆用藥者等,醫護、老師、照顧幼兒或老人者特別需要打在美國,通常建議 9月到11月 接種,讓冬季流感高峰期前有完整保護力。通常注射部位痠痛、輕微發燒或疲倦,1-2天內消失。嚴重副作用非常罕見。
每到流感季,醫院急診與加護病房都會擠滿病人。疫苗能幫助降低疫情高峰對醫療的衝擊。疾病會造成醫療費用、缺勤、社會資源負擔。疫苗能大幅降低這些成本。疫苗接種率下降,可能導致早已控制的疾病捲土重來,例如近年在美國又出現麻疹疫情。當大部份人接種疫苗後,病毒就難以傳播。即便是無法打疫苗的人如嬰兒或免疫抑制者,也能受到間接保護。
目前是開始打流感疫苗的季節。流感疫苗(Influenza vaccine) 是一種專門用來預防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簡稱 flu) 的疫苗。它的主要作用是讓身體提早產生對 流感病毒 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機率,也能減輕感染後的嚴重程度。流感病毒變異快,每年流行的病毒株不同。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美國 CDC 會依照全球監測資料,預測當季流行的病毒株,製作新的疫苗。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更新、每年接種。
打流感疫苗的效果在於降低感染流感的機率雖不是 100%。即使得了流感,症狀通常會比較輕,住院與死亡風險也大幅降低。幫助保護高風險族群老人、幼兒、孕婦、慢性病患者。
總之,對大部份人建議每年施打流感疫苗。尤其是年長者或有慢性病的人,保護效果和重要性更高。否定流感疫苗的人通常是因為 效果預期落差、對副作用的誤解、對藥廠或政府的不信任。但醫學研究普遍證實,雖然流感疫苗不能完全杜絕感染,但可以顯著降低重症和死亡率,特別是老人和慢性病患者。疫苗就像安全帶,不能保證不出車禍,但能大大降低重傷風險。65歲以上的人,如果打了流感疫苗,住院率能減少大約40–60%。
然而即便 CDC 強烈推薦,各季接種率仍低。例如在 2023–24 年,兒童族群接種率下降至約55%,造成 2024–25 流感季有至少 216 名兒童死亡,其中多數未接種疫苗 。同時,CDC 建議秋季應同時更新接種 COVID-19 與流感疫苗,以因應病毒頻繁變異 。
流感最好在 9–10 月接種,但冬季仍可接種,只要流感仍活躍。COVID-19 秋季開始就有新的 updated 疫苗供年滿 6 個月者接種,且在許多藥局/診所可以不用處方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