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報
  • 廣告價目表
  • 活動
  • 聯繫本報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 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CDC

六人感染沙門氏菌 疑與野生鳴鳥有關

April 8,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圖為Pine Siskin

(本報訊) 據報導,華州衛生官員表示六名華州居民感染的鼠傷寒沙門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疑與野生鳴鳥(Wild Songbird)有關,特別是Pine Siskin。

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報告稱,在8 個州共發現19 例沙門氏菌感染病例。華州目前報告了6 例,1 例在金郡,其中3 例需要住院治療。

沙門氏菌的症狀包括發燒、腹瀉、噁心、嘔吐和腹痛。在嚴重的情況下有可能會致命。嬰兒、幼兒、老人、孕婦和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患病風險較大。

沙門氏菌可以在鳥類、寵物和人類之間傳播。野生鳥類可能攜帶細菌,即使看起來健康乾淨。

一名華州衛生部的流行病學家說:「你不應該徒手觸摸或用手餵野鳥,如果你家裡有養鳥類,每週或任何時候清洗你的餵鳥器或鳥浴器都可以幫助保持人和動物的健康。而且,在接觸餵鳥器或鳥浴後一定要馬上洗手。」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CDC, 沙門氏菌, 細菌, 華州

輝瑞與莫德納疫苗傳捷報據最新研究:接種第一劑防護力就達80%

April 1,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29日發佈的最新研究結果指出,美國輝瑞藥廠(Pfizer)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合作開發的新冠疫苗、美國生物科技公司莫德納(Moderna)研發的新冠疫苗皆能有效預防染疫,人們接種1劑疫苗2星期後,感染防護力就達80% 。

CDC發佈的首份新冠疫苗現實生活效力試驗結果,研究發現不論有無症狀,接種單劑輝瑞或莫德納疫苗後感染防護力就達80%,完成兩劑注射後防護力提升至90%。

CDC在去年12月14日至今年3月13日進行這項試驗,試驗對象為3950名工作性質較易暴露於2019新冠病毒疾病的族群,包括醫療人員、急救人員及其他維持社會運作的必要人員。

不論有無出現症狀,試驗對象每週都須自行進行鼻腔拭子採樣,再送回實驗室進行RT-PCR核酸病毒檢測。因此即便是無症狀感染者,也能被發現。

試驗結果發現,完成輝瑞或莫德納兩劑疫苗接種的2479名人員,僅3位在試驗過程中確診;477名僅接種單劑的人員中,有8位確診。相較之下,994名未註射疫苗的試驗對象,確診人數為161人。試驗結果顯示,接種單劑輝瑞或莫德納疫苗兩週後,感染風險大幅降低80%,依建議注射第2劑兩週後,感染風險則能降低90%。

研究進一步發現,僅小部分(10.7%)確診病例為無症狀感染,絕大部分(58%)是在篩檢後出現症狀或才知道自己感染。先前外界普遍擔心疫苗僅能防範有症狀感染,代表打過疫苗的人仍可能被感染,只是不會出現症狀,進而在不知情狀況下散播病毒。CDC發佈的報告應能為這些憂慮釋疑。

根據CDC統計,截至29日下午,美國已有5261萬人完成疫苗接種,佔總人口15.8%,其中近94%是注射輝瑞或莫德納疫苗,僅約6%是接種2月底才取得FDA緊急使用授權的強生單劑型疫苗。據總統拜登日前宣佈,9成美國成年人將在4月19日,獲得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資格。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CDC, 新冠疫苗, 新冠肺炎, 病毒, 莫德納, 輝瑞

全美確診病例超2900萬 9.5%民眾完成疫苗接種

March 11,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月8日突破2900萬。與此同時,完成疫苗接種人數超3149萬,覆蓋美國總人口比例的9.5%。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截至8日23時,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2904.7萬,死亡病例達52.5萬。其中,加利福尼亞州確診360萬、德克薩斯州確診269.9萬、佛羅里達州確診194.8萬、紐約州確診170萬。

從疫情曲線上看,美國疫情總體繼續呈下降趨勢。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稱,美國7天平均新增病例數約為5.9萬,7天平均死亡病例數降至2000例以下。

CDC主任瓦倫斯基8日在白宮舉行的疫情發佈會上宣佈,該中心已更新疫情防控建議,在沒有新冠重症感染風險的前提下,允許完成疫苗接種者在室內與未接種者接觸,但在公共場合仍應避免聚集。CDC同時提醒稱,儘管人們完成疫苗接種,但仍有可能再度被感染或傳播病毒。

據《國會山報》認為,CDC的這一決定,只意味著美國距離回歸常態邁出了「嬰兒蹣跚般」的一步。該報援引專家觀點稱,疫苗接種對於降低美國新冠重症和死亡病例非常有效,但在短時間內人們依舊將與病毒「共處」。

截至8日,美國疫苗供應總量已超1.16億劑,6000萬人已至少接種一劑疫苗,其中完成疫苗接種人數超3149萬,佔總人口比例的9.5%。

據皮尤研究中心5日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69%的受訪者已經或有意願接種疫苗,仍有三成的受訪者表示不願接種。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前局長斯科特•戈特利布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儘管美國預計到5月底將有充足疫苗供應,但他預期由於部分人不願接種,可能到4月底就將出現疫苗「供大於求」的情況。

與此同時,美國面臨的變異新冠病毒風險仍在擴大。根據CDC截至7日的數據,美國49個州已累計發現3133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家邁克爾•米納表示,如果變異新冠病毒更加普遍,可能使疫情複雜化,我擔心的是,我們可能只看到了病毒變異能力的開端。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CDC, 新冠肺炎, 流行病, 疫苗, 美國

科羅拉多州發現首例英國新冠變種病毒

December 31,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12月29日,科羅拉多州官方宣佈發現了第一例英國新冠病毒變種的感染病例。這也是美國首例確認英國新冠變種病毒。科羅拉多州已經將病例報告給美國疾病與預防控制中心(CDC)。

而最新消息是,當地衛生官員週三(30日)表示,他們相信發現了第二例來自英國新冠病毒變種病例,專家稱這一疑似病例與第一例的確診病例的病患他們都在同一個地方工作。

科羅拉多州州長賈里德•波利斯(Jared Polis)在推特中發佈了該州的聲明,聲明中寫道:「今天,我們發現了科羅拉多州第一例COVID-19變種病毒B.1.1.7,該變種是此前在英國發現的。科羅拉多人的健康與安全是我們的重中之重,我們將非常密切地監視這種情況以及所有COVID-19指標。」

該變種病毒比此前的新冠病毒傳染力高70%,是在一名20多歲居住在科州艾伯特郡的男子身上發現,該男子目前已經被隔離,而他「從來沒有旅遊史」,因此為什麼會感染英國變種病毒,令人百思不解。唯一可能的解釋只有:其實變種病毒早就進入美國,這名病患,只是美國第一個被發現。

該州的聲明中還說,到目前為止,尚未確定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公共衛生官員正在努力通過追踪密切接觸者來尋找傳播鏈條。

英國的變種病毒,似乎是引發最近全球疫情大爆發的原因,數十個國家禁止了來自英國的航班。日本禁止所有非居民外國人入境,以防萬一。但美國並沒有禁止英國旅客入境的計劃,美國CDC在12月25日那天才發佈規定,要求從英國抵達的旅行者出示新冠病毒陰性測試的證據。

但似乎好像已經晚了。病毒已經在各國肆虐,美國病毒專家安東尼•福奇博士(Anthony S. Fauci)早在週一(28日)就表示,他認為變種病毒已經抵達美國,問題是阻止它成為主導。

英國公佈變種病毒後,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恐慌。不過據英國公共衛生的最新報告,雖然該變種似乎更容易傳播,但並沒有導致更高的住院率,也不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或更高的死亡率。

12月30日,科羅拉多州官方證實,一名國民警衛隊士兵在被派往當地一療養院協助工作後感染高傳染性變種新冠病毒,另一名一同工作的士兵也出現症狀,尚未確診。

對此,華大醫學院專家表示,這種源於英國的高傳染性病毒變異或許在華州早已存在,但尚未發現確診病例,不過這只是時間問題。雖然目前華州對於英國來訪旅客下達了限制命令,但專家仍舊提醒民眾需要加倍小心防疫。華州州長英斯利日前宣佈,將對餐館堂食禁令進行延期,原本將於1月4日到期的的禁令有效期延至11日。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CDC, COVID-19, 新冠病毒, 疫情, 科羅拉多州, 英國, 華大

接種COVID疫苗

December 4,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文作者:化嘉

11月25日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長Alex Azar表示,12月美國將有4000萬劑由輝瑞(Pfizer)和Moderna生產的新冠病毒疫苗,將分階段向美國居民注射新冠疫苗,明年4月之前所有人接種完畢。Alex Azar說,在政府的「曲率極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計劃下,目前美國已經擁有兩種安全有效的疫苗,可以通過FDA的批准,並準備在幾週內就進行分發和注射。

各州和地區在獲得監管授權後的24小時內開始分發疫苗。目前,輝瑞公司聲稱其疫苗的有效性達到90%以上,而Moderna的疫苗有效性更是高達94.5%,今年,輝瑞再次公佈其疫苗對於老年人的有效性超過95%。這意味著一旦疫苗開始注射,疫情將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遏制。官員表示,輝瑞的疫苗有望在未來一週內得到授權,而Moderna的疫苗則有望在輝瑞疫苗獲批後的7到10天內得到授權。

按照這個計劃,在明年夏天之前,美國可以完成對所有居民的疫苗接種,一旦接種人數超過80%,即可宣告實現群體免疫。

接種分三批

Alex Azar當天也同時提供了一個時間表,表示從下個月開始分批向美國居民注射新冠疫苗。

第一批注射的是養老院和輔助生活設施中的居民以及工作人員,尤其是患有潛在健康狀況(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成年人)以及65歲以上的老年人。

第二批是醫院的醫療救護人員,在明年1月底之前完成第二批人員的疫苗注射。

第三批將面向所有的美國人,預計明年3月底至4月初將為所有美國人提供足夠的疫苗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主任、防疫專家Anthony Fauci博士也認為這個計劃可以實現,並預測美國將在明年4月前完成疫苗接種工作。

需要注射幾針?
費用多少?

為了完全有效,新冠疫苗需要分兩次注射,間隔約3週。兩次注射必需是同一公司提供的疫苗。注射疫苗的時候,醫療提供商會登記疫苗記錄卡,其中詳細說明瞭疫苗製造商和生產批號,還會標示第二次注射的時間。

根據此前政府簽署的法案,所有美國居民注射新冠疫苗都是免費的。

美國的疫苗夠嗎?

美國政府已經和輝瑞公司簽署了一份價值19.5億美元的合同,購買1億劑新冠疫苗,足夠接種5000萬人,並且可以優先再購買5億劑。此外,美國政府還和Moderna公司簽署了一份15億美元的合同,購買1億劑疫苗,並且可以選擇再購買4億劑。12月份,兩家公司將能提供4000萬劑的疫苗,足夠2000萬人注射。

去哪裡注射疫苗?

聯邦政府將向各州分配疫苗供應,然後由各州負責疫苗分發的管理,每個司法管轄區自己決定如何將疫苗分發到醫院、藥房和大學。

早期階段,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建議各州在大型醫院和衛生系統、藥房和診所注射疫苗。此外,CDC已經和美國兩大藥房——CVS和Walgreens達成協議,在這兩間藥房即可注射疫苗。

另外, 「曲率極速行動」的官員還表示, 一切符合資格的醫療保健人員, 都應該可以獲得注射疫苗的權力, 這樣可以使居民以最快的速度獲得疫苗, 而不必去幾個地方排隊等候。目前, 已經獲得提供疫苗接種服務的機構包括:Walgreens、CVS、Walmart、Rite Aid,Kroger Co.、Albertsons和Costco,也就是說,上述的超市和藥房都可以接種新冠疫苗。

「曲率極速行動」的總指揮、美國陸軍裝備部司令Gustave F. Perna表示,軍方不會參與疫苗的運輸工作, 將由醫療用品公司McKesson Corp.直接從製造商那裡運送疫苗。運送方式包括飛機和卡車,一到兩天之內運送到美國各地,輝瑞公司的疫苗要求比較嚴格,必需保存在-94華氏度(約零下70攝氏度)環境下運輸;而Moderna公司的疫苗用普通冰箱的溫度即可保存,所以運輸不存在問題。

同時來自ABC News報導,請大家要注意,現在所謂的「疫苗」並非我們所想像的疫苗,現在的疫苗只是減輕發病時的症狀而已, 並不能預防我們得到新冠肺炎。請瀏覽下面的視頻對疫苗作出更深入的了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jEGizsmKLg&feature=share&fbclid=IwAR2cIk62s41D0xENI1F8n4WS_ohIoUzddMWEqs5miLRrPj_kvgZXny0wK-g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CDC, 新冠病毒, 疫苗, 輝瑞

新冠季遇上節日季 專家預測西塔機場客流將大幅減少

November 25,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隨著年末節假日的到來,原本應該異常繁忙的機場如今卻迎來不同景象。專家預測,本年度節日季西塔國際機場(Sea-Tac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繁忙程度將大程度減弱。

往年最繁忙的旅行日通常是感恩節前的星期三和節假日後的星期天。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TSA)近日的旅行預測估計,在西塔機場起飛的乘客人數按照之前預測,原本應該將增加45%,但隨著華盛頓州及全國各地的冠狀病毒病例持續增加,這一數字目前已下降至約20%。

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更是敦促全國人民,盡量不要在感恩節期間安排旅行,或與直系親屬以外的人見面,以幫助控制病毒的傳播。包括華盛頓在內的西海岸各州也在近日發佈了旅遊諮詢,要求任何進入該州的人自行隔離14天。

根據西塔國際機場發佈的數據,11月11日前,從西塔機場出發的旅客出行次數最高達每日20,000人次。TSA先前曾預測這一數字在節假日期間將上漲至29,000,甚至可能更高。但現在官方認為這一數字將在25日接近24,500人次,在假日後的週日,即29日接近23,500人次。相關官員表示,這個數字雖然仍高於正常水平,但相比預期仍然較低。

這一統計數字只是經過安檢口並搭乘航班飛往其他地點的乘客人數。而通過機場的旅客總數還包括抵達西雅圖的旅客,實際上在當日出現在機場內的乘客數量為這一數值的兩倍左右。西塔機場官方認為,今年過往乘客總數將接近73,000。 去年在大流行開始之前,官方對這一數字的估算值接近163,000。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CDC, TSA, 冠狀病毒, 感恩節, 西塔國際機場, 西雅圖

疫情不容樂觀

November 12,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文作者:袁慶成

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從3月下旬至6月中旬為第一波;此後至10月上旬為第二波現在是第三波。在這三個波段,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死亡人數遞增,拿前者來說,從疫情變化曲線圖看到,其峰值已明顯超越第二波。

我統計了9月末至10月末31天的疫情數據,即累計確診病例由7440993例增至9402590例,增加1961597例。這當中,單日增加逾5萬例以上20天,其中增加逾5萬例7天,逾6萬例5天,逾7萬例4天,逾8萬例2天,逾9萬例1天,逾10萬例1天。累計死亡人數,從211624人增加至236072人,增加了24448人。累計確診病例佔全國人口的2.9%;累計死亡人數佔累計確診病例的2.5%。

以上同一時段,華州累計確診病例由89856例增至111090例,增加了21234例。單日增加0位數3天,3位數26天,4位數2天。累計死亡人數,由2125人增至2366人,增加241人。其中,增加0位數10天,增加1位數11天,增加2位數10天。累計確診病例佔華州人口的1.5%;累計死亡人數佔累計確診病例的2.1%。已由9月末居全國第25位下降至第29位。

總體看,全國疫情失控,華州稍好一些,但勢頭都在惡化。數據可以駁斥總統大選一方候選人根據自己競爭的需要作出的「樂觀預測」,有意淡化疫情,說什麼疫情已經平穩,很快就會好轉,大家就會過上正常生活。這麼一忽悠,造勢現場的選民信以為真,掌聲四起,支持候選人的喊聲震天。不僅是那些人,在華州我所接觸的人中也有人說現在恢復正常了,並無拘無束地出行。

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與政策中心主任邁克爾.奧斯特霍爾姆(Michael Ostholm)日前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采訪時警告說,照目前趨勢發展,單日新增病例會達到6位數。接下來的6到12週或許將是美國新冠肺炎大流行中最黑暗的時期。也有專家預測,未來兩個月,將會再死亡20餘萬人。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入秋以後疫情將更加嚴峻,尤其世界北部地區更險惡。如所周知,白宮包括總統夫婦在內多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近日又傳出副總統身邊有5個人新冠病毒檢測為陽性。疫情如此狀況,白宮辦公廳主任馬克·梅多斯(Mark Meadows)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竟說,我們不會去控制疫情,因為這只不過是一種像流感一樣具有傳染性的病毒而已。此言令人恐懼!

面對3/4的州病例仍在不斷增加並使人不安的形勢下,美國疾控中心(CDC)在白宮政治干預其工作沉默了近3個月後,於近日舉行了8月以來首次疫情通報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在會上警告說,美國正面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關鍵階段」。

人們注意到,CDC對美國疫情的專業判斷,與美國政府的「樂觀預測」不符,其仗義執言不會對白宮抗疫態度產生什麼影響。羅伯特·雷德菲爾德還抱怨說,白宮應對新冠病毒工作組將被噤聲。對此,美國傳染病學專家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予以證實,他說一週一次的白宮應對新冠病毒工作組會議形同虛設,總統已經連續數月缺席工作組會議。

針對美國疫情失控,國際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社論《在領導力真空中死去》,批評美國政府未能通過疫情對領導力的考驗,將危機變成悲劇。該雜誌主編埃裡克.魯賓(Erik Rubin)殷切地說,我們不是政治刊物,是醫學刊物,但是我們看到美國政府在應對疫情方面種種錯誤做法,迫使我們很難不「跨界」發聲。

具有175年歷史的《科學美國人》雜誌,在該刊物10月號社論中指出,雖然疫情給所有國家帶來壓力,但白宮排斥證據和科學,一直在嚴重損害美國及美國人民的利益。

羅列以上種種,只想提示對美國的疫情不容樂觀,大家千萬要保護好自己。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CDC, CNN, 世界衛生組, 新冠肺炎, 疫情, 白宮, 美國, 華州

疫情大流行期間身體內時鐘減緩了運作___第一部份

August 27,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COVID不僅會致人於死,還會使我們衰老。

疫情持續下沒有人說:「我最近看起來年輕。」實際上,許多人發現自己臉上出現了更多的皺紋,皮膚看起來也很糟糕,並且在過去六個月中,也感覺比2019年及其他年份自己要老得多。然而,更嚴重的問題不僅是外貌,而是大流行的疫情會使我們的大腦老化。

疫情迫使大家被拘禁在家,孤立無援。造成工作、生意及業務的損失,許多人無力償還賬單,父母和學生對即將開學面臨不確定性的痛苦,以及因COVID持續發展,使我們自己和親人遭受感染的威脅,已經給大家帶來了沉重的心理和精神的壓力,也造成了實質的經濟和財務上的損失。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發佈了一份報告,稱11%的美國人在六月份曾認真考慮過自殺。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CDC) 報導,「大流行期間有許多人感到焦慮和沮喪。去年這個時候,大約每12名美國成年人中有一名患有焦慮症。今天,這一數字已上升到3人中有一名以上的人罹患此症。」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Amsterdam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於2018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患有嚴重抑鬱症的人的DNA,比沒有抑鬱症的人的年齡大了8個月。其他研究也發現情緒困擾可以加速細胞衰老。Christopher Bergland在《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上的一篇文章說:「這些細胞不僅收縮,而且失去了進一步分裂的能力。」

我們的生物鐘與時間鐘

據科學家稱, 我們體內存在一個表觀遺傳或稱為生物鐘 ( biological clock ) 的機能。醫生稱它為老化時鐘(aging clock)。生物鐘與我們的時序鐘(chronological clock)不同,後者是您的時序年齡。生物鐘揭示了我們如何對待身體以及如何生活。可能不是正確的指出我們的實際年齡,這個標示的年齡,有可能比我們實際年齡更大或是更小。

我的一些朋友說,他們的父母有很好的基因,所以他們認為自己的壽命會很長。「我父親活到90歲。我媽媽也差不多是這個年紀。」是的,您可能很幸運繼承了家人的長壽。但是,如果您過著萎靡不振的生活方式,包括飲酒和吸煙,不鍛練活動且體重超標,那麼您的不良習慣很可能會讓這些良好的基因不能發揮其作用。

表觀遺傳學 (Epigenetic) 研究人員發現「我們自己的基因會對我們的行為做出反應」《深度營養-Deep Nutrition》的作者CatherineShanahan(M.D.)在書中這樣寫著,好的基因可以變壞。

有些人認為生物年齡與我們的容貌有關。如果我們的面孔年輕,皺紋和老年斑較少,那麼您的生物鐘得分會很高。但是不能以此推論,因為您是否發現某些人可能會定期注射肉毒桿菌毒素( Botox) ,並使用抗皺霜來對抗皺紋?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大腦遠比我們的臉來得重要。我們的生活方式,營養,遺傳學以及我們患有哪種長期疾病的問題,會影響我們的健康,思想和外表。

生物鐘測試

一位前高中同學在Whats App上向我們發送了關於生物年齡的測試資料。我的一些同學在做完測試後很是高興,因為他們比實際年齡要小至少十歲。他們做得很好,能照顧自己。總的來說,我們認為女性比男性更渴望在長大後看起來年輕。但也不全然如此。男人也是喜歡虛榮的生物。用這句你看起來年輕的話去奉承男人,也會看到他們綻放的笑臉。

生物測試是否徹底?

該測試挺有趣,它包括諸如:您如何看待壓力的問題?您有多少睡眠和運動?多久排便一次?白天吃幾餐?抽煙還是喝酒?是否塗防曬霜或避開陽光,或者是否喝咖啡?

我對它的準確性表示懷疑,因為它沒有問我們的血壓,我們的體力,體重和身高以及我們進行的鍛練方式,等等的問題,也當然忽略了大腦因素。雖然體育鍛練對我們的身心都有益,但我們也應該進行心理活動。我的許多朋友喜歡做填字遊戲。我的華人和猶太朋友喜歡打麻將。這些遊戲挑戰我們的大腦,使它健康又敏銳。

而讓我年輕的方法,是我對學習的熱愛。每天,我致力於學習新事物以挑戰我的大腦。

測試確實激發了我對環境採取行動的決心。一個問題問我是否生活在污染很少或很多的地方。嗨!我在華埠生活和工作。華埠毗鄰高速公路,到處都是餐館,是西雅圖兩個污染最嚴重的地點之一。我無法更改當前的環境,但可以籌算的是,我可以對此做些事情來改善我的處境。為了彌補新鮮空氣的不足,我盡可能在工作日早上去華盛頓湖大道(Lake Washington Boulevard)周圍漫步。

當我在進行生物學測試時,我不確定如何回答其中一個問題,那就是「我一隻腳能站多久?」在瑜伽方面,它稱為vrikshasana或樹形(tree pose) 姿勢。我最初的測試是30秒。後來,我用一隻腳向前站立,另一隻腳向後站立的方式測試自己。哇!我簡直不敢相信。我把那個姿勢保持了超過一分鐘。

向讀者全面透露一件事,那就是在十年前,我參加了大約三年的瑜伽課。但自從我退出課程以來,我還沒有練習過,居然還能維持這等功力。我現在都快70歲了。

老化時鐘

如果您患有癡呆症並遭受其他疾病的折磨,那麼漫長的歲月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您將無法過上完整的正常生活。因此,長壽可能不是正確的目標。正確的目標是追求健康,財務獨立和平衡,因此即使您到了高齡,也可以自由享受自己想要的東西。

健康的定義不僅限於身體,還包括心理和情感健康。維持我們所有三個方面的幸福,是需要付出努力,耐心和毅力。

如果您超重並且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那麼要花些時間和要求自我紀律才能減肥,您不能期望一週之內就能減掉10磅。如果您不想每天早上起床,是否可以在前一天計劃一些事情,以便期待第二天的來臨。與願意傾聽的人交談,這樣您就可以減輕負擔。請記住,您不必一個人受苦。每當與家人和朋友討論我的問題後,我總是會感覺更好。首先,他們提供了不同的觀點。我丈夫經常笑我的問題,後來都能讓我感到很輕鬆。

忍受疫情大流行

要在大流行中倖存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因為我仍然有一個要運作的組織和要出版的報紙。自三月以來,我們的業務一直在下滑。問題是,沒有水晶球可以告訴我們,大流行還將持續多長時間。30多名(兼職和全職)員工依靠我養家活口,這是很重的責任。每週都有成千上萬的讀者,期待在線上或報紙上閱讀我們的報導,這是激勵我們的動力和支柱,那就是無論遇到多大障礙,我們仍然全力以赴。

我在生物鐘測試中表現出色。我的分數顯示,我比實際年齡計算的年齡小了20歲。這是否意味著我已經很好地應對了大流行危機?我不知道。但是,這就是我可以與大家分享的喜悅。

四月份時,我以為我們不得不結束營業。正如我們感到自己在懸崖邊緣一樣,五月和六月發生了奇蹟。一些好心人士 問:「您需要什麼?」「我們能提供什麼幫助?」「我們有興趣在《Northwest Asian Weekly》和《西華報》上刊登廣告。」

儘管我從沒想到他們會關心我們,但這些人正處於我們生存與否的緊要關頭。他們不知道在我們為最後一口氣而戰時,他們沒有使我們免於溺水。他們不知道他們是如何使我們得到了超過感激和驚奇的感受。

這場疫情帶來的教訓是,您永遠無法預測會發生什麼。只是當您認為可怕的事情正在出現時,就有奇蹟出現,不僅一次,而且發生了多次。

而這場疫情的現實是:這種流行病不會很快消失。最壞的情況還沒有結束。為更多的不幸做好準備。那麼,您將如何使自己在困難時期變得更好呢?有什麼可以準備的嗎?請看我的續文。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CDC, 健康, 抑鬱症, 瑜伽, 疫情, 華埠

在疫情期間慎用消毒品

April 30,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文作者:成成

在新型冠狀病毒的陰影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做好疫情防控,降低病毒感染風險是擺在我們每一個人面前的首要任務。消滅病毒,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而在這些手段中,消毒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選擇。但消毒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消毒產品使用不當,不僅不會給我們幫忙,反而給我們的健康安全帶來風險。

美國衛生部門於當地時間4月20日表示,由於接觸漂白劑和其他消毒劑,美國毒物控制中心接到的相關報警電話今年上升了20%,這跟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消毒建議有關。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稱,其中5歲以下兒童接觸消毒劑所佔的比例最大。接觸漂白劑、非酒精消毒劑和免洗洗手液引發不適的案例也都急劇上升,其主要的中毒途徑是吸入式中毒。

其中一個案例涉及一名女子,她聽說買來的食品雜貨在使用之前必需先進行清洗消毒,便把水槽灌滿含有10%漂白劑、醋和熱水的混合溶液,以浸泡買來的農產品。隨後,她感到有一股難聞的氣味,接著開始呼吸困難、咳嗽和喘息,之後她撥打了911報警電話。該女子被送往急診室救治,被診斷出血液中的氧氣含量略低。不過,在接受吸氧治療後病情有所好轉,並於幾小時後順利出院了。

CDC說:「隨著媒體對新冠肺炎疫情、有關清潔用品和消毒產品短缺以及一些地方和州開始執行居家隔離措施的相關報導愈來愈多,這些案例的報告也同時增加。」CDC建議,為了避免發生此類危險:民眾在使用清潔產品前應仔細閱讀並遵守產品標簽上的說明,只在室溫下用水進行稀釋,避免混合化學物質。同時,民眾在使用漂白劑和其他清潔產品時應該穿戴護目和護膚裝備,確保在清潔時能夠充分通風,並防止兒童接觸到這些化學品。

以酒精為例

疫情當下,究竟應該如何正確使用醫用酒精等消毒產品,酒精濃度是否愈高愈好?又該注意哪些事項?

消毒劑和殺菌劑中酒精的有效性取決於乙醇的濃度。要達到殺死99.99%細菌的效果,乙醇含量通常要達到60%以上。研究發現,濃度高於60%的乙醇溶液才具有消殺作用;濃度達到75%至80%,就可以在幾秒鐘內殺死絕大多數細菌和包膜病毒,但對細菌孢子無效。其中,75%的乙醇是人們常用的濃度,在醫院系統、科研實驗室以及其他需要消毒的場合,得到最廣泛應用。

但95%的高濃度乙醇消毒殺菌效果,反而不及稀乙醇,其中70%至75%最佳。這是因為高濃度乙醇會使細菌表面的蛋白質凝結形成一層硬膜,變向對細菌起到保護作用,防止酒精進一步滲入。此時,該細胞將變為非活動狀態,但不會死亡。因此,75%的乙醇是更理想的選擇。

乙醇是一種廣泛用於臨床的消毒劑,但鑒於其消殺依賴於高濃度,只能用於體外消殺。比如,手部消毒和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具體在居家消毒過程中,可用3份純乙醇加一份水配置成75%濃度的乙醇作為基礎擦手液,或通過噴灑、擦拭來清潔和消毒物體表面。

當然,與肥皂洗手相比,使用乙醇擦手要方便得多。因為乙醇會很快揮發,不需要擦乾手部的程序,既方便,又減少擦干過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同時,乙醇為基礎的消毒液另一個主要用途是通過噴灑或擦拭來清潔和消毒物體表面。

值得指出的是,乙醇不能用於空氣消殺和其他用途。有些人用乙醇噴霧來消毒室內空氣,這種做法缺乏依據,達不到消殺的效果。而且,空氣中高濃度的乙醇聚集,極易產生燃燒現像,造成火災。因此,不建議在家中對空氣噴灑乙醇。在非醫療環境中,比如我們居家的非污染室內空間,空氣中不大可能會懸浮足以造成傳播的病毒濃度,因而無需空氣消毒,僅需要定期開門窗通風即可。在使用時最好戴上口罩,手套和護目鏡。

如果中毒如何處理

如果有人因中毒停止呼吸、暈倒或癲癇發作,請立即撥打 911,在全美境內可撥打1-800-222-1222聯繫毒物控制中心。在救援人員到場支持前,可做以下處理:

眼內中毒⋯⋯以流水不斷沖洗眼部。

皮膚中毒⋯⋯脫下沾染毒物的所有衣物。以流水不斷沖洗皮膚。

吸入毒物⋯⋯立即呼吸新鮮空氣。撥打1-800-222-1222聯繫毒物控制中心。

毒物控制中心通過電話,提供專業的指導意見,能夠幫助應對緊急中毒事件,回答關於中毒的問題。365天全年無休,全天候隨時待命,中心由醫生,專家,藥劑師,護士接聽電話。毒物學專家可直接通過電話解決很多問題,讓您及時得到幫助,甚至可以讓您無需看醫生或前往醫院。中心並支持150多種語言,也能為聽力障礙人士提供幫助。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aapcc.org或致電當地的毒物控制中心。任何人都有中毒風險,將1-800-222-1222存入您的手機,並將此號碼貼在家庭和辦公室電話旁,可節省金錢和時間。

生活中注意事項

除了在疫情期間消毒品會造成中毒外,平常生活中也必需了解幾乎任何東西,一旦使用錯誤、用量錯誤或使用對象錯誤均可引致中毒。或是藥物用量錯誤或者誤服他人藥物、意外混合清潔劑或攝入過量酒精均可能導致中毒。潛在毒物無處不在,所以要特別注意如:

• 藥物(處方藥、非處方藥、草藥)

• 街頭毒品

• 用於個人衛生、清潔、庭院工作和汽車保養的家居用品

• 蚊蟲叮咬

• 蘑菇和植物

• 煙塵和氣體

平常生活中要養成:

• 藥物和家居用品保存在原容器中,並與食物分隔存放。

• 請確保仔細閱讀標簽,並遵照指示使用。

• 將家居用品和藥物鎖入兒童無法看到或 觸及的地方。

• 使用兒童安全包裝。但是請記住,沒有什麼能夠真正「防止」兒童。

• 絕不將藥物稱為「糖果」。

• 毒物可能看起來像食物或者飲料。教會兒童在品嚐任何東西前要詢問成年人。

• 與您未成年孩子談論使用毒品或其他能夠進入「興奮」狀態產品的危害。

• 在家中安裝一氧化碳報警器且確保其正常工作。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CDC, 中毒, 新冠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毒物控制中心, 消毒, 疫情, 藥物, 酒精

美國病毒基因序列追踪 首例感染者或與全美1/4現有病例相關

April 23,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 美國首例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1月15日從武漢返回西雅圖,該名35歲男子從西塔機場落機後,搭共乘車(rideshare)返回斯諾霍米甚郡(Snohomish County)住所,隨後幾日回到亞馬遜(Amazon)工作,還曾與同事在附近的餐館共進午餐。

在出現早期症狀後,該男子曾去往周邊超市購物。他在1月19日接受新冠病毒檢測出現陽性反應,隨後鼻拭子樣本中的病毒被送至美國疾控中心(CDC)測序。

同時期,華州對該男子確診前接觸過的所有民眾進行密切監測,無一人病毒測試呈陽性反應。然而在2月24日,一名華州高中生接受鼻拭子採樣後確診患病。但該名高中生症狀輕微且沒有旅行史,並沒有和首例確診的患者有任何接觸。他被判定為社區感染,且在基因測序上與首例患者排序幾乎完全一樣,只有3個基因突變,因此很有可能是因首例患者在就診前就已在社區內傳播病毒而導致的感染。

除華州本地外,全美另有14個州發現與首例感染者基因排序相關的病例,最遠甚至傳播到康涅狄格(Connecticut)及馬裡蘭州(Maryland)。在美國目前所有感染者中,經過檢測,與首名確診患者病毒基因排序相關的人數佔1/4。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CDC, 亞馬遜, 斯諾霍米甚郡, 新冠病毒, 武漢, 社區感染, 美國, 華州, 西塔機場, 西雅圖

  • Go to page 1
  • Go to page 2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靜雯博客

名輕實重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西雅圖米飯協會(Seattle Rice Society)。 該組織更多地是與增強亞裔美國人的聲音有關,而不僅僅只是一個通過飲食和文化交流來建設社區的泛AANHPI團體。該協會於4月3日在華埠組織了「停止仇恨亞裔— Stop Asian … [繼續閱讀……] about 名輕實重

短評

疫後開放需要認真考核

本週華州三個郡區因為新冠病情控制表現不理想,成績不及格,結果被送回開放第二期。留意本州疫情發展者都心知肚明,其他各郡區的表現其實也是危危乎,祗不過英斯利州長在最後關頭放寬並更改了要求,降低水準,由符合兩 … [繼續閱讀……] about 疫後開放需要認真考核

閱讀更多時事短評

西華報電子版(4-17-2021)

[點擊閱讀]

Copyright © 2021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