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中國宣佈對美國大豆等農產品加徵25%關稅。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表示,美方補貼已影響中國大豆農民利益,雙方已把問題擺到桌上,現在是談判合作的時間了。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在推特中提出,希望中方每年減少1,000億美元的對美順差。朱光耀則表示「絕對不能接受」,「因為辦不到」。他說,貿易順差逆差是市場力量決定的,是由美國整體經濟政策、經濟結構來決定的,中國單方減不了順差。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美貿易有關情況吹風會。據國新辦官網直播,美國媒體記者提問,大豆等農產品對部分美國中西部農業大州非常重要,這些州也是川普上次大選的票倉。中方是否要打擊川普的政治基礎,迫使他不進行「貿易戰」或者返回談判桌。
朱光耀表示不願從政治面看待問題,他說,美國對中國的大豆占全部出口大豆的62%,美國2017年向中國出口的大豆是3,285.4萬噸,佔中國整體進口的34.39%,出口量太大。目前這些產品目錄都還沒有生效,雙方已把問題擺到桌上,「現在是談判合作的時間了」,談判合作的前提,就是相互尊重,而不是一方向另一方面強加條件。
另外,對於外媒詢及中方會不會以減持美國國債或者讓人民幣匯率貶值的方式來反擊美國,朱光耀重申「中國是按照市場的規律、具體的市場原則和多元化的原則,通過市場操作,來進行外匯儲備的運作」,否認前述作法。他說,中國外匯儲備運作的原則是安全性、流動性以及適度的盈利性;中國是國際資本市場「負責任的投資者」,它就表現在「對國際資本市場運作規律的尊重」,中國是在這個原則下進行具體操作的。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日前公告長達45頁的「301制裁」清單,預計對約1,300多項中國製產品課徵25%的關稅,聽證會將於5月舉行。
中國隨即公佈對原產於美國大豆等農產品,以及汽車、化工品、飛機等共14類106項商品加徵25%的關稅,涉及2017年中國自美國進口金額約500億美元。中國官方表示,最終措施及生效時間將另行公告。











































數據顯示,中國留守在家的老人數量正逐年增多,除了沒有子女在身邊照料外,留守老人養老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沒有退休金,他們只能靠土地或住房維持生活,一旦失去勞動能力,也就失去了生活來源。 因此以土地或住房流轉支撐農村養老,即「以地(房)養老」,讓只有房子、沒有生活費的老人,可以向銀行貸款有錢安享晚年,是許多老年人養老資金來源的一種重要方式,藉此方式能有錢請到無能力或無時間照顧長者的兒女,也是老人自救的一種方式。
香港明報報導,湖北萬松街機場社區居委會開辦項目名曰「親情互換,空巢不空」,讓獨居長者讓出一間空餘房間予年輕人免費居住,大學生或職場新人每週抽出固定時間陪伴老人,彌補獨居老人孤寂感之餘。有人照顧老人家日常生活,又幫到有經濟困難的年輕人解決租房問題,目前已有47組人參加這個項目。64歲姚順建中風後半身不遂,以前總是獨居在家足不出戶;3個月前和24歲河南青年馮露晨簽訂「親情互換」協議後,大讚項目令帶給他很多歡樂:「讓我走出了家門與別人接觸,他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如今,智能科技一步步充實著這個世界,智能科技不僅投放在年輕人的市場,還投在老年人市場,目標於智能健康養老,幫助老年人更好地適應這個科技化智能化的社會,同時最重要的還是保障老年人的健康與安全。老年人通過購買這些產品,讓自己可以安心在家養老,同時也減輕兒女照顧上的時間。
陝西西安閻良區推出「共享養老」計劃,長者可獲得免費家政照顧,參與計劃的義工可領取報酬或「儲存服務時數」,他日自己家中老人需要服務時,可以換取「對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