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103歲的華裔二戰老兵梅社珍(Gene Moy)本月23日在西雅圖市的普吉特灣衛生保健醫院(Puget Sound Healthcare Hospital)接種了新冠病毒疫苗。
疫苗
疫苗注射分配亂套
新冠疫苗面世是好消息,但卻因為是剛出爐,數量未能即時足夠全民免費使用,政府唯有按需要的嚴重性,來作先後次序注射分配準則。但分配過程出現不均勻與人為操作失誤,惹來埋怨多於諒解,負面爭議云云。
最大的議論是近期涉及一些醫療機構以貴賓受邀形式,將疫苗優先分配給小部份機構董事成員或捐款金主與義工接種。雖然優先者都是合符政府的基本注射要求,但突發性優先插隊卻有違政府規定,事件曝光後令很多按程序排隊輪候或嘗試多次登記而不得其門而入的合符資格接種者憤怒。州郡市政府官員不得不帶頭讉責阻止,以減低民憤。
眾所週知,很多團體對一直以不同方式無條件資助及協助團體運作的善長與義工,都有一套回報方式。今次醫院以疫苗作為回報,原出於好意,但卻用在極不恰當的時刻,險些令那批善長或義工們背黑鍋,污濁了他們的善工與名聲。怪不得一些受邀注射疫苗者私下要求機構將自己的名字從優先名單中移除,以表示清白;也許他們心中很感激有優先機會,也極想得到這份方便的安排;但人言更可畏,為了證明自己不是要得到回報,才向醫院出錢出力,才不得不加以拒絕。醫療機構沒想到這優先機會給招來公憤。
目前社區上很多市民對於接種疫苗的程序與登記方法還是一頭霧水,而負責接種的機構也正在磨合運作過程。肯定混亂是會持續,醫務衞生機構需要大費周章安撫及指導市民。大家倘若不想自己成為實驗品,還是靜心等一會吧。
繼「大球」總部後再建「大螺旋」 亞馬遜HQ2大樓設計圖曝光
(本報訊)亞馬遜名為「The Spheres」的球狀大樓,自建成後在西雅圖市中心吸睛無數。而其位於弗吉尼亞州(Virginia)的第二總部園區設計圖日前曝光,建築外形同樣亮眼。 HQ2計劃包括一個戶外主題的螺旋形走道,此塔樓被稱為「The Helix」,顯然將成為該地另一標誌性景點。
在建築物高350英呎的區域將被安排「兩條螺旋形的戶外走道,上面有來自弗吉尼亞州的樹木和植物,一直環繞延伸到建築的頂部」,設計思路是將塔樓和周圍的林地視為員工的城市遠足場合。亞馬遜在弗州總部還將擁有3棟22層的辦公樓、一個戶外露天劇場、林地和小型零售樓,還將增加自行車停車場和一個遛狗專用道。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背景下,許多公司計劃讓員工在家工作,即使在疫苗覆蓋更多人群,生活慢慢恢復正常後,企業也會以穩妥起見讓員工在家工作,但亞馬遜選擇了繼續推進這個項目,這就說明了亞馬遜依然非常看重面對面的工作場合。不過,該公司目前希望大部分員工繼續遠程工作,只偶爾去辦公室。與蘋果公司的Apple Park類似,亞馬遜即將建成的園區也包括協作空間,同事們可以在以自然為導向的工作環境中會面並進行頭腦風暴。
亞馬遜預計將在2022年初破土動工建設其HQ2總部,並計劃在2025年結束第一批建築的工作。2018年亞馬遜進行了一輪廣受關注的遴選之後,選擇了阿靈頓和紐約皇后區作為其HQ2園區,後因面臨公共補貼的削減,撤消了皇后區總部的計劃。亞馬遜正在對HQ2園區採取生態友好的思路設計,新總部甚至還可從附近的太陽能農場獲得能源。
2017年開業的Apple Park蘋果總部園區是首個將室外和室內協作空間交織在一起的科技園區。喬布斯曾設想將「飛船」園區打造成比傳統辦公空間更有創意的自然庇護所。
冷藏櫃故障致新冠疫苗遇過期風險 西市數百民眾連夜前往接種
(本報訊)1月28日,西市一存放新冠疫苗的冷藏櫃出現故障,導致1,650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面臨過期風險。這些存放在失效冷藏櫃中的疫苗,必須在當地時間29日凌晨5時30分前使用。
在聽聞此消息後,數百人在28日至29日凌晨期間來到西雅圖大學和華盛頓大學診所,趕在疫苗過期前進行接種。目前尚不知是何原因造成冷藏櫃故障。
另外,在全國新冠疫苗供應緊張之際,仍有多個州的醫院安排董事局成員、受託管理人和捐款人優先接種疫苗,導致地方政府不得不關注事件發展。
羅德島州(Rhode Island)有兩間醫院被揭優先為董事局成員接種疫苗,該州檢察長稱若果事件屬實,會引起疫苗是否獲合適分配的憂慮。同時在西雅圖,有醫院為110餘名捐款超過一萬美元的贊助人預約接種。市長杜爾肯(Jenny Durkan)要求州政府重新評估政策,確保疫苗要為體弱人士、有色族裔民眾優先接種,表示上述做法要禁止。
開放堂食限制放寬 部份地區進入重啟第2階段

黃色:處於第2階段
(本報訊)1月28日,州長英斯利(Jay Inslee)宣佈,對本州「健康華盛頓」的經濟重啟計劃進行了一些重大修改。這意味著華州部份地區餐廳可以從2月1日開始重新開放室內就餐,餐廳堂食將可以恢復至室內最大客容量的25%,此狀態至少可持續到2月15日。
此次堂食得以部份恢復的主要原因是,先前華州制定4項與新冠病毒傳播相關的基準,在滿足所有條件下才可恢復25%的室內就餐,日前州長放寬要求,僅需滿足4條中的3項內容便可恢復。普吉特灣(Puget Sound)3郡,包括金郡(King County)在內已經滿足了新要求,同時滿足條件的還有西華州4郡。
1月11日,英斯利提出「健康華盛頓」經濟重啟計劃,並宣佈本州所有地區均處於重啟第1階段,餐廳必須關閉堂食。根據先前標準,要進入第2階段並重新開放餐廳,各地區需要在14天內將新冠病例減少10%;住院率降低10%;ICU佔用率低於90%;總核酸檢測陽性率低於10%。但根據現有數據,沒有任何一個地區達到所有4個標準的要求。
英斯利對新冠疫情的最新進展態度樂觀,並指出疫苗接種工作日趨順暢,患者住院率也有所下降。幾位州議員於1月20日提出了5114號參議院法案,該法案如果獲得通過,將立即在所有地區以室內人數容量25%的規模重新開放所有企業。該法案目前僅得到兩名民主黨議員支持,不太可能獲得通過,但它引發了各界對當前限制措施造成的經濟影響進行深刻討論。英斯利在放寬要求後表示,在進入第2階段後,我們應持續保持謹慎。
本報採訪華埠地區餐館,其中面貼面(Dough Zone)、沸點(Boiling Point)、星都(Ocean Star)、Samurai Noodle、 Ping’s Dumpling House及Thai Curry Simple表示已開放堂食,其餘餐廳仍僅提供外賣服務。
強生公司新冠疫苗將申請緊急授權 單劑注射且無需極低溫冷藏
(本報訊)總部位於新澤西州(New Jersey)的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日前宣佈,計劃在今年2月份對其研發的新冠疫苗尋求FDA緊急使用授權,這將使其成為FDA考慮的第3種疫苗。
此疫苗是由強生公司旗下,位於比利時的子公司楊森製藥(Janssen Pharmaceuticals)研發生產,其與輝瑞(Pfizer)及莫德納(Moderna)疫苗最大的區別是,強生公司的新冠疫苗無需接種兩劑,僅需單劑便可產生抗體,達到免疫病毒的效果。並且相較於最早推出的輝瑞疫苗,強生疫苗在儲藏運輸方面也沒有極低溫冷藏的嚴格要求。專家表示這將是一個顛覆性的進步。
與另外兩支疫苗使用的技術不同,強生疫苗並未採用MrNA,而是基於腺病毒進行研發。醫生解釋稱,此疫苗在注射後會使身體產生一種抗原,或者說是一種蛋白質,這類蛋白質可自主識別宿主細胞,就像一把鑰匙,引發身體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反應。民眾或許對於MrNA技術頗感陌生,因為此項技術雖一直存在,但之前從未有一款疫苗基於此技術研發,不過強生疫苗使用的科技早前已被使用在埃博拉病毒疫苗中。
強生公司新聞稿稱,共計有超過4.5萬名18歲以上成年人參與疫苗的第3期實驗,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報告有望在本月底正式發佈。如果FDA在2月份可以授予緊急使用授權,強生公司表示有計劃在2021年底之前製造超過10億劑疫苗,並在全球範圍內分發。
在創紀錄的時間內如何開發COVID-19疫苗

在2020年1月農曆新年開始之前,中國官員報告了武漢市一個市場爆發的肺部感染。當時大約有41例感染病例和1例死亡,並不知道是與未知的冠狀病毒有關。
有人認為它類似於SARS病毒,是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的縮寫。該病毒於2002年底襲擊了中國南部。隨後,該病毒擴散到24多個國家,造成近800人死亡。其他人則將該新病毒與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進行了比較。該冠狀病毒於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首次報導,然後傳播到27個國家,並導致858人死亡。之後雖然控制了SARS和MERS的爆發。但是,仍然沒有針對這些疾病的疫苗。
疫苗開發
疫苗開發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科學家花了18年的時間成功研發出針對小兒麻痺症(polio)的疫苗,這種疾病使許多兒童癱瘓。費城醫師學院(The College of Physicians of Philadelphia)表示通常要花2到4年的時間才能在實驗室中識別出可以抵抗疾病的物質。
但是這次爆發是不同的。在短短兩個月內,新冠狀病毒已感染了114個國家的118,000多人。有4200多人死於這種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於3月11日宣佈新的冠狀病毒為大流行病。在全世界,科學家們立即根據virologic.com上公佈的新的冠狀病毒的遺傳結構,著手開發疫苗。世界衛生組織說,目前全球有50多種COVID-19疫苗候選者正在接受人體試驗。至少有12個試驗處於第3階段水平,多達40,000名志願者。2020年12月,美國,英國和歐盟批准了由輝瑞BioNTech和Moderna開發的前兩種疫苗,用於緊急預防新的冠狀病毒。自大流行開始以來不到一年的時間。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發現,輝瑞-BioNTech和Moderna的兩種疫苗安全有效,且對COVID-19的有效率為95%。該比率遠高於疫苗至少要有50%的有效性才能被考慮用於緊急情況。Anthony Fauci博士是美國政府最重要的傳染病專家。他說:「沒有多少人期望它會達到這個水平。」
mRNA技術
美國製藥商輝瑞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Moderna是一家小型生物技術公司,尚未將任何產品推向市場。但是這兩家製藥商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倆都使用了稱為信使RNA的技術來在創紀錄的時間內開發疫苗。
傳統的疫苗通常會向人體注射無活性或弱化的病毒,以迫使產生抗病毒的抗體。輝瑞和Moderna生產的疫苗本身不含冠狀病毒。mRNA疫苗可以指導我們的細胞產生所謂的「尖峰蛋白—spike protein」,這種蛋白在病毒表面被發現會導致COVID-19。然後,單元分解指令並擺脫它們。人體認識到該蛋白質不屬於該蛋白質,因此開始產生抗COVID-19的抗體。在此過程的最後,身體將學習如何預防將來的感染。mRNA疫苗的好處是,那些接種疫苗的人可以獲得保護,而沒有患COVID-19的風險。
迄今為止,尚未批准任何可治療人類的mRNA疫苗。但是對該技術的研究始於近30年前。1990年,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KatalinKarik提出在基因治療中使用mRNA技術。當時,該技術很難使用。當她向實驗小鼠注射遺傳物質時,一些人死亡。Kariko與同事Drew Weissman合作。他們在2005年取得了重要發現。他們用稱為pseudouridine的略微修飾的物質代替了mRNA的四個化學組成部分之一。Weissman說:「我們提交了一項專利,這就是治療性RNA的誕生。」
然而,Karik和Weissman的發現直到2010年才受到關注。那年,哈佛大學科學家Derrick Rossi在其幹細胞(stem cell)研究中使用了修飾的mRNA。Rossi與其他幾家公司一起獲得了這項技術的許可,從而建立了一家名為Moderna的新型生物技術藥物製造商。名稱是修飾詞和RNA的組合。 Karik現在在BioNTech工作,監督其mRNA產品的開發。
12月8日,英國的Margaret Keenan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接受由輝瑞BioNTech生產的經過測試和批准的COVID-19疫苗的人。
之後的一週將要年滿91歲的Keenan說:「這是我所希望的最好的生日禮物,因為這意味著我終於可以在與家人和朋友在一起後,在新年裡與我共度時光一年中的大部份時間。」
新冠疫苗分至柯克蘭療養院 昔日疫情中心再成焦點
(本報訊)西雅圖地區作為全美發現新冠病毒確診案例的首個城市,位於柯克蘭市(Kirkland)的Life Care Center療養院,曾因發生大規模傳染事件成為各界焦點。但也正因為療養院中確診案例的不斷增加,證明這一病毒早已在社區內存在卻一直無人發現。
自3月份療養院疫情發現以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該療養院內39人宣佈感染病毒死亡,而距離首名患者確診至今已有近10個月。近日,新冠疫苗宣佈正式分發至Life Care Center療養院,其工作人員及住戶均可獲得接種機會。接種疫苗並非強制性措施,但療養院方面鼓勵所有人接種,不要錯失良機。
目前療養院方面共計有69名住戶,其中87%的人已決定接種疫苗,95%的療養院員工也將接種。其餘人因宗教信仰或其他原因拒絕接受,一些住戶因外界傳言而表達了對疫苗的部分擔憂,也有一部分人認為疫苗並不會起到免疫病毒的效果。
LifeCare Centers西北地區副總Nancy Butner表示,開始接種疫苗對於療養院方面來講是一個巨大的緩解。她認為目前最重要的是了解關於疫苗的一手消息,並大力宣傳和教育民眾,正確認識疫苗,盡力讓自己身邊所有人接種。
西部3州認可莫德納疫苗安全性 英斯利要求旅英民眾返華州自行隔離
(本報訊)華州州長英斯利(Jay Inslee)本月20日宣佈,由西部3州建立的科學安全審查工作組已對莫德納(Moderna)研發生產的新冠疫苗進行審查,並確認其安全性,建議立刻投入使用。
在FDA對莫德納疫苗開綠燈後,由來自華盛頓,俄勒岡,加州和內華達州(Nevada)的疫苗專家組成的工作組審查了有關疫苗功效的數據和信息,17名成員確信該疫苗安全有效。英斯利表示,擁有兩種抗新冠病毒的疫苗將幫助我們從破壞性的大流行中恢復過來。預計第一劑莫德納疫苗將於本週開始運抵華州。
由於近日英國方面發現病毒出現變異,其傳染性相較之前更強,全球各國家紛紛發佈相關政策,禁止英國旅客入境等,但美國聯邦方面一直未曾推出相應禁令。對此狀況,州長宣佈對來自英國及南非兩地的旅客進行限制,要求從英國或南非抵達的乘客必須隔離14天,包括過去幾天從這些國家/地區抵達的旅客。
州長表示,此次發佈的聲明是具有法律限制的要求,並非只是建議,目的是限制英國及南非旅客進入華州後造成病毒大規模傳播。
新冠疫苗來了
當新冠疫苗在研發時,大家急盼著結果,希望能早點面世救命。現在得償所願,疫苗來了,已送抵醫療機構,按規劃進行接種。因為目標已達到,按常理應該是皆大歡喜,但很多人卻又開始憂慮,對疫苗沒有信心。更有人示威,反對接種。
美國實在太崇尚自由民主,國民總愛將自己糾纏在這些不知是好還是壞的矛盾鬥爭狀態中。由於普羅大眾並不是醫療專家,部份人都是依靠道聽途說,人云亦云去接受訊息,要他們分辨真假好壞,是有點難度。
疫苗湊效與否,都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解釋交待。唯有依赖向市民負責的醫療部門,盡量以深入淺出方法,解說疫苗功能,幫助大眾釋疑,消除盲點,並且不要隨意去相信無根據的傳說,浪費了政府公共衛生部門排山倒海的文教宣傳。
畢竟新冠疫苗是不按正常速度研發試驗的疫苗,存在很多未知數也是正常的。但可以肯定疫苗並不是急就章的粗劣成品。這是一項集鉅資、頂尖高科技及人類智慧的醫學研究,投入了非比平常的人力物力,多項研究試驗同步進行,才能獲取超速成果。這是不惜功本,在非常時期選用的非常方法。至於效能,還是要讓時間來告訴大家吧。
任何藥物都不能百分之一百保證療效,受藥者的身體狀況是重要關鍵,不同人對不同藥物會有不同反應。每人都有選擇接種的權利,重點是要保護自己,不要盲目否定,也不要對疫苗成效作出沒有根據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