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移民

國際社區健康服務部 為提供完整的健康護理拓展表爾威診所

June 24,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文作者:Theo Bickel

為慶祝表爾威市(Bellevue)ICHS醫療牙科診所的拓展,國際社區服務部於5月28日舉行剪綵儀式。新的空間將被用於為住在東區的ICHS患者提供針對行為健康及物質濫用方面的服務。這一擴建增加了ICHS將上述服務與醫療服務一體化以提供全人服務的能力。

圖片說明:華盛頓州選任官員與ICHS主席及CEO Teresita Batayola一起在ICHS 表爾威醫療牙科診所剪綵。左起:表爾威市議員Janice Zahn, 金郡市議員Claudia Balducci, 州參議員Manka Dhingra, 州眾議員My-Lihn Thai, 州眾議員Roger Goodman, 州參議員Patty Kuderer, 副市長Jared Nieuwenhuis, Teresita Batayola, 以及表爾威市議員李瑞麟(Conrad Lee).
( 拍攝:Rick Wong)

由華盛頓州,金郡議會及表爾威市選任官員參加的這個小規模的實體活動,在慶祝擴展的同時,也倡導了在一體化護理中擁有可支付又便捷的行為健康服務的重要性。「表爾威診所是我們綜合服務型診所中最小的,卻是實力強大的,」ICHS主席及CEO Teresita Batayola說,「去年,我們是整個國家中第一個出現新冠陽性的健康中心。」

「我們並不喜歡這份殊榮,不過我們卻引以為傲,因為早在CDC指南出現之前,我們這兒的醫療團隊以及我們的領導團隊就已經認識到這是新冠。他們為自己及工作人員採用了合適的保護措施,使得我們能夠真正地控制住那個第一例新冠陽性。」

Batayola分享說,由於過去一些年的聯邦排外政策加上新冠-19全球疫情造成的精神健康危機,移民及難民受到了雙重打擊。已經受影響的弱勢人群又面臨獲取行為健康幫助方面的困難,或者是因為語言障礙,或者是由於缺乏文化上能夠理解他們的醫護人員,或者是因為覺得羞恥。「甚至在這次擴展之前,對行為健康的關切就已經很大了,」Batayola說,「而全球疫情更加重了這類需求。」

行為健康方面的需求已經高到令人擔憂我們的人口了,不只是我們的小孩子,而且是各個年齡層。所以我們很想感謝第48, 41,及45區的立法委員,他們成功地穿越了立法程序的迷宮,頒贈給ICHS $160萬資金開拓了這片空間,用來提供當前急需的針對行為健康及物質濫用的服務。

ICHS表爾威診所除了通過多種語言提供健康服務之外,還提供針對物質濫用方面的服務以解決阿片危機,其中包括有醫藥輔助的治療。根據美國人口統計,Bellevue的亞裔人口已經超過35%。

位於社區的交叉路口,ICHS表爾威醫療牙科診所現在為5,800多名患者提供服務。當病人前來就診的時候,ICHS基礎護理醫生會告訴病人,他們的護理團隊中有行為健康方面的醫生,並告訴他行為健康對身體健康有怎麼樣的影響。

「提供行為健康服務是人整體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並不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服務,」ICHS行為健康主管Randon Aea說,在剪綵活動中他與表爾威健康中心主管Kia Truong一起帶選任官員參觀新擴展的診所空間。

Amy Walen議員和Patty Kuderer參議員是為表爾威診所擴建籌辦州裡資助的主要發起人。「我認為如果這次疫情向我們展示了什麼的話,那就是告訴我們精神健康是何等的重要。它是身體健康不可缺少的組成部份。」Kuderer在儀式上說。「在這個國家,我們對我們公民的精神健康忽略得太久了!結果我們看到了什麼呢?我們看到了自殺率的上升,我們看到了家庭暴力的上升,我們看到了阿片使用和濫用人數的上升。」

「這些問題不是憑空產生的。他們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我們沒有去關注。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我們沒有把資源用到該用的地方。我們為這個州的居民能做的最好投資就是他們的健康護理。」

在慶祝儀式上講話的還有表爾威前市長和金息議會主席Claudia Balducci, 她談到ICHS為聲援社區所做的貢獻,盡管有看法認為東區並不存在健康差距。「東區的富有和經濟活力常常讓人忘記這一點,」Balducci說。「但是ICHS知道東區確實有需要…ICHS不只是一個健康診所。」

「當疫苗的推廣顯然並沒有送達至最有風險,最有需要和最容易忽略的人群的時候—也就是我們的更加多樣化的社區的時候—Teresita[Batayola]和ICHS大聲疾呼說這樣做不對。我們應該做的更好,他們不斷推動我們直到我們做好了。因此你們也是你們的患者和我們社區的強有力的捍衛者和擁護者。」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ICHS, 亞裔, 疫情, 移民, 華盛頓州, 表爾威市, 金郡

有疫苗,還有工作機會的美國,簡直就是天堂

June 17,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

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於2021年6月訪問了中美洲,意在阻止非法移民越過美墨邊境。但這是不可能的。

「別來,」賀錦麗在危地馬拉(Guatemala)說。

今年3月,多達15萬非法移民越過美墨邊境。與此同時,平均每天有5000人被捕。

為什麼這麼多非法移民願意冒著生命危險,跋涉數千英里來到美國?為什麼這麼多無人陪伴的兒童,其中有的甚至還不到10歲,會源源不斷地穿越美國邊境?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的拉斯維加斯(Las Vegas)之旅,這或許可以讓我們理解那些越境者為什麼不願聽從賀錦麗的勸說。雖然引用拉斯維加斯之旅的所見所聞,來表達我的觀點,聽起來可能有些荒謬,但在那裡的感受讓我深切明白了為什麼非法移民們無法放棄他們的美國夢。

我和先生在到達拉斯維加斯的第一天晚上去了一家中餐館吃飯,第二天去了一家日本餐館。如果說這兩家餐廳有什麼共同點的話,那就是他們的服務員都是拉丁美洲人 (Latino)。在西雅圖也有不少亞洲餐館僱用拉丁裔,但他們大部份都在廚房工作,而很少在餐廳裡工作。

札幌—Sapporo

我的朋友,也是我以前的員工,去年搬到了拉斯維加斯,她邀請我們去一家名為「札幌—Sapporo」的餐館吃飯,那是唐人街20家日本餐館之一。當我注意到餐廳裡的顧客大多不是日本人,而且所有的服務員都是拉丁裔時,我問朋友,「日本人在哪裡?」

「他們是老闆,在廚房裡。」朋友回答說。

我們去的中餐館是Aria酒店裡的鼎泰豐(Ding Tai Fung)。只有一個女招待是華人,服務員和其他女招待都是拉丁美洲人。拉斯維加斯到處都掛著「招聘」的牌子。勞動力的短缺不僅在這個有「罪惡之城-Sin City」的拉斯維加斯顯而易見,乃至整個美國都是如此。

鼎泰豐

人口普查顯示,拉丁美洲人的數量佔拉斯維加斯人口的34%以上。

你覺得這些拉丁美洲人會如何告訴他們家鄉那些缺吃少喝、沒有工作的親戚朋友?他們會對那些因為幫派暴力、貪污受賄以及氣候變化導致農產品減產,而擔心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安全的拉丁美洲同胞說些什麼呢?在新冠疫情期間,他們無一不渴望與自己的同胞分享他們在美國所看到的一切。

「來美國吧!這樣你就能活下去,」拉丁裔工人肯定會說。「美國有很多工作機會。連亞洲餐館都請不到亞裔工作人員。」

「來美國吧!你不用苦苦乞求就可以得到免費的疫苗。我要說的話肯定會讓你大吃一驚。為了讓人們去接種疫苗,美國政府替人們出錢。不光是給錢,還有免費的啤酒、免費的甜甜圈、免費的體育賽事門票、免費理髮、免費的獎學金、免費的電子遊戲和其他商品、免費的食物、免費的大麻、免費乘車、免費的托兒服務、免費的設備租賃…美國人被寵壞了。世界上還有其他國家會如此溺愛自己的人民?」

「你不會相信,如果你接種疫苗,你就有機會贏得高達100萬美元的獎金。美國總統的喬.拜登(Joe Biden)多次懇求人們接種疫苗。在我們有生之年,不可能看到我們國家的領導人這樣幫助人民。美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你還在等什麼?」

「如果你能來, 我就不用再寄錢給你了。我們可以一起工作,幾年後攢夠錢買房子,實現美國夢。」

美國人的行為

而美國人一些令人討厭的行為間接鼓勵了更多的移民來到美國。我不能接受付錢接種疫苗的想法。這就像是付給綁架犯贖金。多麼可恥!有人從納稅人的錢中得到好處和福利,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如果我們需要支付疫苗接種的費用呢?如果我們需要苦苦乞求才能得到一劑疫苗呢?如果我們要付出很多才能得到第二劑疫苗呢?這會改變我們享有自己正在擁有的東西的態度嗎?

我很感恩自己已經接種了疫苗,更加感恩的是我能毫不費力的就完成了疫苗接種。當我們去接種疫苗的時候,不需要排長隊。整個過程只用了不到兩分鐘。難道我們不應該盡一個公民的義務,為了我們整個國家的安全去接種疫苗嗎?

新冠疫情暴露了美國國內更多的矛盾和衝突,這是我,甚至是外國人都難以理解的。但其中隱藏的信息對這些移民來說非常清晰:只要他們合法或非法的進入美國,他們現在生活中的大多數挑戰和基本需求將得到解決。他們冒的任何風險和犧牲都是值得的。對於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家人來說,來到美國就像是得到了通往天堂的通行證。這片自由的土地當然也值得他們冒著所有的危險、付出所有的代價讓他們的孩子獨自去闖關越界。

關於疫苗和大量工作機會的消息,會立即說服這些人收拾行李離開他們的祖國。拜登政府允許移民兒童與居住在美國的家人團聚。最近,很多有錢人從世界各地包括拉丁美洲和台灣,都來美國打疫苗。每人至少要付$5,000-$10,000參加疫苗團希望能及早接種。

美國大約有930萬個就業機會,隨著疫苗的注射和政策的開放,經濟的復甦還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成千上萬的地方在僱用美國人不願做的低下工作。對於移民來說,卑微的工作聽起來沒什麼不好的。這些工作總比留在自己的國家沒有工作好。這些工作也比每天工作15個小時卻沒有多少報酬要好,而且他們的家人還經常挨餓。努力工作對移民來說從來不是問題,他們只是需要一個機會。

美國的財富和疫苗

我為美國在2020年研發出自己的新冠疫苗而感到自豪,莫得那(Moderna)、強生(Johnson & Johnson)還有其他公司可能也會開發出疫苗。過去,疫苗需要數十年的研究和實驗才能批准生產。這個過程漫長而複雜。

但Covid迫使美國科學家加快進程和創新。美國先於其他國家研製出了新冠疫苗。

除美國外,還有12個國家研發了新冠疫苗。但比起他們開發的疫苗,其他國家更信任美國的疫苗。拜登政府還與相互競爭的製藥公司合作,以此加快疫苗生產。那些接種疫苗的人, 表現出了極大的放鬆、快樂和深深的自由感。讀者吳友明說,這麼快就接種了疫苗讓他覺得美國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國家。

美國製藥公司輝瑞(Pfizer)、莫得那(Moderna)、強生(Johnson& Johnson)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疫苗,計劃與墨西哥和加拿大分享250萬支疫苗,還有75萬支疫苗無條件捐贈給臺灣。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會如此慷慨?又有哪個國家能如此迅速地採取行動?

據《紐約時報- New York Times 》報導, 美國將無償捐贈8000萬劑疫苗,是其他國家捐贈數量的5倍。哇!這將激勵許多人離開他們的國家。

想像一下那些在洪都拉斯(Honduras)每天工作12個小時,一週工作7天,收入微薄的可憐婦女,她們為了在美國擁有更光明的未來下定決心面對危險的旅程,即使前兩次都失敗了。她們的理由很簡單:待在家裡對她們和後代來說都意味著死路一條。既然如此,何不為了希望拼搏一次。而美國人沒有從這些絕望的移民所遭受的苦難中感受到他們自己是多麼的幸運。

中國有句老話說得好:「身在福中不知福。」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強生, 拜登, 疫苗, 移民, 莫得那, 西雅圖, 賀錦麗, 輝瑞, 非法移民, 餐館

美國最高法院裁定非法入境的 「臨時保護身份」移民不得申請綠卡

June 10,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美國聯邦最高法院6月7日裁定,非法入境美國雖獲得「臨時保護身份」(Temporary Protected Status,TPS)的移民將不得申請永久居留權(綠卡)。

該訴訟最初由來自中美洲北部的國家薩爾瓦多共和國(Salvador)的一對夫婦桑切斯(Sanchez)和岡薩雷斯(Gonzales)提起。這對夫婦在1997年和1998年兩次非法入境美國。2001年,薩爾瓦多遭遇地震,美國給予該國家移民「臨時保護身份」,這對夫婦也獲得該身份。2014年,這對夫婦在申請綠卡遭拒後提起訴訟。

之後,儘管地區法院裁決這對夫婦可申請綠卡,但該裁決被上訴法院駁回。最終,最高法院維持上訴法院裁決。

最高法院大法官艾蕾娜·卡根(Elena Kagan)表示,該裁決依照移民法規定,這對夫婦因為沒有合法入境美國,即使獲得「臨時保護身份」也不得申請綠卡。

按照美國法律規定,「臨時保護身份」可給予本國遭自然災害和戰爭危害的外國公民。獲得該身份後可合法在美國工作。

據統計,目前美國有來自12個國家的40萬人為「臨時保護身份」移民。這些國家包括海地、緬甸、尼泊爾、敘利亞等。

自總統拜登上台以來,一直表示將放鬆移民政策,包括給予符合條件的非法移民合法身份等。

國會眾議院今年3月通過的移民法案中即包括給予「臨時保護身份」移民可申請綠卡的權利。目前,參議院尚未就該法案進行表決。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最高法院, 移民, 綠卡, 美國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病毒)

May 6,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華盛頓州資訊、服務和資源 (4)

移民與難民需要獲得協助的資訊

如果您是移民與難民,在疫情期間遇到困難,請電Office of Immigrant and Refugee Affairs(簡稱OIRA,移民與難民事務辦公室)尋求幫助,並了解關於新冠肺炎的事實真相和移民顧慮的如公共負擔。此外移民與難民需要知道一些其他事情:

◆不允許醫院和診所與ICE(移民及海關執法局)分享公民資格或移民狀態

◆進行新冠肺炎測試並獲得慈善機構或貼現給付的醫療照護不會影響您申請綠卡或公民資格。

◆您需要一個有效的社會安全號碼以便申請失業救濟金。如果您想問某人關於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事情,請撥打 1-800-318-6022。

◆依照公共負擔規則,領到失業救濟金不會威脅到您申請綠卡或公民資格。

◆您具有華盛頓州帶薪家庭照顧假和病假的資格,可以照顧患有新冠肺炎的某人,或者,如果您因新冠病毒而生病,可以照顧好自己。您領取此救濟金時不需要社會安全號碼。ESD (就業保障局) 接受許多其他種類的證明文件。

Office of Immigrant and Refugee Affairs建議,您不確定您的狀況或家人的狀況以及/或者救濟金的使用,您應該同移民檢察長或Department of Justice(簡稱DOJ,司法部)認證代表談談此事。您也許可以通過American Immigration Lawyers Association(美國移民律師協會)找到律師。或者您可以瀏覽經DOJ(司法部)認證的組織網站。

Filed Under: 副刊, 社會, 首要 Tagged With: ICE, OIRA, 失業救濟金, 救濟金, 新冠病毒, 移民, 華盛頓州, 難民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病毒)

April 29,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華盛頓州資訊、服務和資源 (3)

失業和尋求幫助者需要的資訊

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了本州成千成百的僱員和僱主。如果您失業了,您就有資格領失業救濟金。如果您需要如何填寫申請失業救濟金的資訊,您可以撥打1-800-318-6022。當他們回答時,請說出您說的語言以便獲得口譯服務。

您可能有資格免費或低收費健康保險。請撥打1-855-923-4633詢問Health Care Authority(健康服務管理局)。當他們回答時,請說出您說的語言以便獲得口譯服務。

Alien Emergency Medical(簡稱 AEM,外籍人士緊急醫療)計劃是針對有急診資格但不符合公民資格或移民要求的人、或者沒有達到5年的等待期卻有資格的個人所擬定的一 項計劃。

Help Me Grow(幫助我長大)華盛頓州熱線電話1-800-322-2588可以確定您符合哪種計劃和服務並且幫助您申請。這包括:

WIC(Women, Infants & Children Nutrition Program,婦女、嬰兒及兒童營養計劃)

兒童、孕婦和成人的健康保險

生育控制管理計劃

健康與家庭計劃診所

懷孕與嬰兒用品

哺乳支持

糧食計劃與資源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保險, 失業救濟金, 新冠病毒, 疫情, 移民, 華盛頓州

閉門一家親 移民非外人

April 22,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拜登總統日前宣佈,從此對移民的稱謂,刪除了以往的Aliens,意譯「異族」或|外人」用詞。這是表示對移民的尊重,也減少了前任川普政府反移民潮的氛圍。

雖然是一個稱謂,但給予受者的感覺卻完全不同。被統稱為異族或外人總是帶著濃濃的負面味道,有著明顯你我不是同一家人的分隔。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除了印第安原居民外,所有後來者原本就不是一家人,各自來自四方八面的國度,最後選在美國落地生根,這才成為同進一家門的美國人。

故此當了美國人的前者,就不應歧視那些在等候申請入籍的後者,稱他們為異族或外人的確是存有排斥不接納的含意。今次拜登政府決定取消了這個字眼,是對有證或無證移民的基本尊重。

自從近期族裔歧視頻頻出現在美國各地後,美國政府從行為及言詞上處理族裔問題時,都顯得格外留神,以免再生枝節。

雖說今次禁止稱呼移民或非移民為異族人或外人,是基於美墨邊境出現無父母陪同入境的小孩及青少年境況,製造了很多不利美國的人道問題所致,由改善由基本禮貌稱呼開始,是好的態度。

邊防不完善讓他人溜進家門,自己也要負責任。在未有圓滿解決方案前,來者都是客,要善待。大家不要忘記美國境內有著大批合法墨裔人士,搞不好可能會惹來另一場墨人生命也重要運動。美國講究人道,所以在美國人人平等,每一個人都應該受到尊重。

Filed Under: 短評 Tagged With: 川普, 拜登, 移民, 美國

法律淺談:遇上車禍時怎麼辦?–下

April 22,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LAW OFFICES OFDENNIS LAM
315 5th Ave. S., #882
Seattle, WA 98104
TEL:206-682-9233
FAX:206-223-7599
E-mail:dennis@dennislam.com
網頁:www.dennislam.com

本文亦將刊載於林滋強律師網頁,請查看www.dennislam.com


撞車受傷

問:如果我在車禍中受了傷,怎麼辦?

答:若你受了傷,不論傷勢多輕,都應該作一次妥善的體格檢查,以斷定你是否需要儘早接受進一步的治療。很多人在意外發生時不覺得怎麼,第二天或過幾天後才覺得不妥,這是很常見的。

問:如果我受了傷,誰負責我的醫療費用?

答:最終當然是犯錯的一方了,或者是犯錯者的保險公司。但是,如果你買有「人體受傷保險」 ( Person Injury Protection ) 的話,醫藥費便會由你自己的保險公司先付(即使意外是你引起的,也由這種保險負責醫藥費),然後在案子解決後向對方追償。

損害賠償

問:如果我在車禍中因別人的過失而蒙受損失,犯事者的保險公司應該怎樣賠償我的損失?

答:套一句法律用語,便是你有「被還原」的權利;換句話說,犯事者的責任是把你放回到車禍前的處境。「還原」財物損失倒不難,因為可以算出來。但把受傷的你還原,則大有學問了。

問:我的人身傷害又如何賠法呢?

答:你的損失(包括人身傷害)根據法律是應該獲得充份補償的。在所有涉及人身傷害的案件中,很明顯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找出一個令雙方均能接受,同時又能充份賠償你的損失的金額。

通常有關工資損失、醫療開支、體能復原費用,以及來回診所的車馬費,都不會引起什麼爭論,因為你有收據以之証明。但假如你試圖對比較無形的傷害提出一個價錢,那便容易引起爭議了。這些無形的傷害包括配偶權利的損失、性生活的損失、情緒困擾、肉體和精神上所受的痛苦、未來收入的損失,以及享受未來人生的損失等等。

問:我怎麼知道我應該得多少賠償?

答:除非你有經驗和有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否則單憑你自己是很難算出你真正的損失的。保險公司對此自然心知肚明,所以他們一般都不想你去找律師,希望能直接與你談判,有些不良的保險公司甚至不擇手段,趁你沒有律師的時候,儘快以最低賠償與你結案解決。

因為保險公司明白,你的律師能替你爭取的賠償,往往比你自己爭取的多得多(否則也不會有專門辦受傷的律師)。所以,你若想知道獲得多少賠償才算合理和爭取最大的賠償,一定要找你自己的律師。

問:我需要找律師嗎?

答:無論發生什麼意外,你都應該找一位有經驗的律師,諮詢有關意外對你的權利與責任所造成的影響。有經驗的律師在得悉有關車禍的實情之後,可助你決定採取什麼應對的行動。律師可向你建議合適的醫療辦法、談判換取適當的汽車、談判把汽車修好,以及與保險公司談判爭取下一個包括所有損失的合理和公平的賠償解決。一般來說,律師在有關這類案子中的首次談話是不會收費的,你也沒有必要對律師作出任何承諾。

況且,這類專辦人身傷害的律師,皆以「成功酬金」的方式來收費,成功酬金亦被形容為「窮人打開法庭大門的鑰匙」。你答應將律師為你爭取得來的賠償分一部份給律師作為酬金(或律師費),你若得不到賠償,也就不需付律師費了。但有小部份人誤會,以為自己的保險公司會幫他們「伸冤」,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你買保險,主要目的是以防萬一自己疏忽引致別人受傷時有人替你賠償對方的損失,如果是別人引致你受傷,試問你自己的保險公司為何會免費替你爭取賠償?免費幫你打官司?他們有什麼得益?因為你付的保險金並沒有包括這類服務。

最後想說的是,我多年來見到不少華裔移民來到美國後仍然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處世哲學,不願亦不會據理力爭,明明是自己吃了虧,仍甘心「忍辱負重」,這對美國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

Filed Under: 副刊, 法律, 首要 Tagged With: 保險, 律師, 移民, 華裔, 車禍

觀點:亞裔美國人的覺醒

April 1,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作者陳宇平Chanden公司創辦人,華盛頓大學博塞爾商學院的顧問委員會委員,達頓商學院的客座講師。

2021年3月16日,在美國喬治亞州8人包括6名的亞裔婦女,被冷酷無情地槍殺致死。

槍擊事件觸動了在美亞裔的神經,點燃了亞洲人內心深處的憤怒。僅在槍擊事件發生後四天,便有3000人在大雨中參加了在大西雅圖舉行的停止亞裔仇恨集會。社會各界的到來與團結,表明了社區對一切形式的種族主義和仇恨的反對。

這是亞裔在西雅圖歷史上組織的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活動。根據非營利組織美國華裔聯合會(UCA)的統計,全美30多個城市的100多個組織,帶動了10萬多人團結起來遊行,反對針對亞裔的暴力和歧視。這是一個分水嶺,它打破了美國亞裔「模範少數民族」的刻板印象。在美亞裔不再沉默寡言,政治軟弱。

在美國,亞裔面對的歧視已有悠久歷史。這段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50年代。當時,來自我家鄉廣東台山的祖先,在淘金熱中參與修建鐵路,擔任苦力。1882年,美國通過了針對華人的《排華法案》。該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廢除。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約12萬日裔美國人被關押在集中營。在1950年代麥卡錫主義時代,許多華裔美國科學家遭到迫害或歧視,導致頂尖的華裔科學家回中國。1982年,亞裔陳果仁在底特律被殺害,其原因是汽車工業激起的反日情緒。

在過去的一年中,川普的「中國病毒」言論激起了美国社會對亞裔的巨大仇恨和暴力。無數亞裔美國人和亞洲人擁有的生意,遭受仇外歧視和仇恨犯罪。最近這次令人髮指的槍擊事件反映了日益嚴重的公共危機,是對所有亞裔美國人的恐怖主義行徑。根據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聖貝納迪諾分校的仇恨與極端主義研究中心的數據,在2020年,美國16個最大城市中的反亞裔仇恨犯罪增加了149%。

受夠了!亞裔美國人正在反擊!當來自舊金山唐人街的76歲謝奶奶遭到種族主義者襲擊時,她進行了反擊,將她的襲擊者打傷入醫院。在她的反亞裔種族主義推文浮出水面後,《Vogue Teen》的編輯被迫辭職。反亞裔政客現在也沒有那麼明目張膽。

這些事件轟動了全美國的亞裔社區。我們意識到「仇恨是病毒」。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被當作美國的二等公民對待,却沒有採取任何行動。我們面臨的挑戰是找到一種方法,將我們壓抑的憤怒情緒轉變為一種可持續的運動,保障我們應得的基本人身安全和公民權利。更重要的是,亞裔如何繼續參與政治,並在政府中獲得真正的代表權?另外,亞裔是美國社會經濟兩極分化最嚴重的人口群體,受過良好教育的高技能專業人士的成功,掩蓋了苦苦掙扎的大批未受過充分教育的亞洲移民。

展望未來,亞裔社區需要在投票箱中行使我們的政治權力,向代表亞裔利益的政客提供支持和捐款,並對其問責。在高度兩極分化的政治體系中,美國的2200萬亞裔居民可以發出強有力的聲音。更好的方法是,亞裔美國人需要培訓和支持下一代的亞裔政治領導人和活動家。他們應該繼續與其他力量建立聯盟,以反對一切形式的種族主義和歧視。亞裔的「模範少數民族」正在醒來,是時候採取真正的政治行動了。

Filed Under: 副刊, 社會, 首要 Tagged With: 亞裔, 喬治亞州, 槍擊, 病毒, 移民, 種族主義, 美國, 華裔

我在大雪紛飛農曆新年的日記

February 18,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農曆新年不是美國的國定假日,但通常為移民病患提供服務的美籍亞裔醫生,會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幾天休息,因為這期間沒有人去看病問診。這並不是說亞裔移民想要借新年休息,而是有其原因……

您可以稱在農曆新年的休息,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厄運的文化傳統。這讓我立刻想起了我已故的母親和祖母,這是她們為了保持一年的好運,在農曆新年期間必遵守的清單。事實上,這更像是個「必不能做」的一份清單。其中一條就是在農曆新年的兩週,甚至在整個農曆正月裡,千萬不要去看醫生。如果去了,疾病可能會在今年餘下的日子裏一直糾纏著你。我的媽媽和祖母對此深信不疑。

如果需要動手術,很多亞裔可能會推遲到農曆新年後再做。可能我媽媽認為這是保持運勢的規則之一,但真相是,這當中的一些習俗有可能是捏造的。盡管事實上我知道有些習俗是在助長迷信,但我還是聽信了,因為她們是這麼認為的。我聽她們的話不是因為我是一個聽話的女兒,而是因為我尊重她們的意見會讓她們很高興。

如果您真的覺得不舒服,需要看醫生怎麼辦?抱歉了!祖母,今年,我在牛年違反了您的規定,但這不是為了證明您錯了。我不是有意的,只是我需要去做一個必要的醫治。

幾十年來,我一直很幸運,因為我從來沒有在春節期間生病或需要看醫生。然而,我的牙齦在一月份就腫了,而且愈來愈嚴重。我的牙醫建議我去看牙髓醫生(endodontist),做一個根管手術(root canal)來排除可能存在牙齦的膿液或細菌。這聽起來像個小手術。華人不喜歡在農曆新年期間說「刀」這個字。但是情況很嚴重,我不能再耽誤了。

可隨之而來的還有另一個我不想聽到的消息是,唯一一位我能約到醫生治療的日子就是在2月12日的大年初一。她的診所問:「可以還是不可以接受這天的預約。」我的牙齦等不及了,而且真的很痛。

我提醒自己,美國牙醫在農曆新年期間是工作的。好吧!似乎所有跡象都表明今年一開始就不太走運。奇怪的是,我明知道我媽媽和祖母的一些有關農曆新年的習俗是沒有邏輯的。但我為什麼還要擔心牙醫的預約是在2月12日呢?

據Motherly網站報導,2016年一項針對35個家庭的研究顯示,與其他兩代人相比,母親和女兒大腦中控制情緒的部份更相似。我的母親在2018年去世了,但我經常夢到她。她會怎麼說我在2月12日去治療牙齦的決定? 她可能會嘮叨我說:「千萬不要去。」 在我答應了牙醫的預約後我確實有些後悔。然而,我的理智壓倒了我的感情和異議。

2月12日

我媳婦Tracy做的廣柬式的盤菜。

在去看牙的前幾天,恐懼一直在我的腦海中縈繞。我想這將會像我在2020年時所經歷的一樣痛苦,當時牙醫為了治療我的牙齒給我戴上了牙冠。我做好心理準備,去承受這些痛苦和所有的不快。坦白說,主要是焦慮和一些愚蠢的想法。我覺得2月12日那天我肯定不能正常吃東西了。「可惜了那令我垂涎三尺的年夜飯!」

我的兒媳Tracy很貼心,她決定在2月11日而不是2月12日,為我和丈夫做一頓特別的農曆新年盤菜。我想在12日那天我應該只能吃一些類似粥那樣比較軟爛的食物。我大喊道:「這將是我一生中最糟糕的年夜飯。」讀者可以想像得出我是個多麼愛吃的人啊!

2月12日,一切按計劃進行。牙髓醫生把我的牙齒從牙冠內側一直鑽開,清洗並固定了牙內的三根神經。她給我開了一粒安眠藥,在兩個多小時的治療過程中,我睡了半個小時。當治療結束,我感覺猶如劫後餘生就像換了一個人。發炎的牙齦一點也不痛了。

回到家,我開始享用前一天兒媳作的農曆新年大餐的剩飯剩菜。我吃東西居然沒什麼問題,包括牡蠣,鮑魚,雞肉,海參,大蝦,臘腸和很多其他食物。我們的食物足夠再吃兩頓呢!

大部份華埠的商家,因這場數十年來在二月份創紀錄之一的大雪,在春節當天被迫關門歇業了。初二有些華埠外的遊人,照往年的到華埠準備觀賞中國新年舞龍舞獅等的慶祝活動,但迎接他們的是失望的冷清和紛飛的大雪。

上星期我得到無數親朋好友的農曆新年祝福,包括我從一整天的治牙慘痛中解脫出來的問候,我深深地感激。 在我看完牙醫回來後不久,天就開始下雪了。這是近幾十年來在西雅圖的歷史上,二月份遭遇的最大的暴風雪之一。一天下來,積雪幾乎有一英呎厚。

大雪和牙醫預約都是我無法掌握的。然而,一切都奇跡般地解決了。感謝上帝,我所有的假設和擔心都是錯的和沒有必要的。再沒有比牛年更令人滿意和快樂的農曆新年了。

《西華報》在暴風雪來臨前一天的除夕印好了,避免了派送報紙的挑戰,更不用說這期報紙還有很多廣告及豐富的內容。如果這能預示我今年的運勢,那我會張開雙臂欣然接受它。

今年的教訓不勝枚舉。在這個與時俱進的時代,並不是每一個農曆新年的傳統都有意義。靈活地遵循傳統。如果做不到,那也不是世界末日。其次,不要太擔心大環境,它絕對超出你的控制。順其自然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這對您和您周圍的人來說,都意味著自由和輕鬆。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您感覺不舒服需要看醫生,那就盡快去。您和您所愛之人的健康應該是最重要的。不管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還是第二天,勇敢的去看您的醫生吧!有時候,推遲一天可能就會變成生死攸關的大事。

請不要因傳統或是習俗上的觀念和作法,奪走了本應屬於自己的健康和快樂。這對您和您周圍的人來說,都意味著自由和輕鬆,不要顧忌太多,更不要胡思亂想。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亞裔, 新年, 暴風雪, 移民, 美國, 西華報, 農曆新年

法律淺談:美籍父母領養外國小孩 可自動成為美國公民

January 21,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LAW OFFICES OFDENNIS LAM
315 5th Ave. S., #882
Seattle, WA 98104
TEL:206-682-9233
FAX:206-223-7599
E-mail:dennis@dennislam.com
網頁:www.dennislam.com

本文亦將刊載於林滋強律師網頁,請查看www.dennislam.com


多年來,美國人一直喜歡到外國領養孩子,平均每年領養大約5千多名外國小孩。移民法沒有改革之前,美籍父母需要通過一層層的手續才能把養子或養女移民過來美國和申請他們成為美國公民;後來移民法加了一條「兒童公民法」,該法規定外國小孩只要符合以下四個條件,便可自動成為美國公民:

1,領養孩子的父親或母親必需是美籍公民—不論是在美出生或通過入籍手續。

2,被領養的小孩必需是18歲以下。

3,被領養的小孩必需以永久居民的身份合法入境;入境後受到美籍父母的合法監護。

4,合法領養的手續必需完成。

外國小孩一旦符合上述條件,便自動成為美籍公民,完全不需要辦任何手續。小孩需要出國旅行的話,只要提出上述條件的証明,便可辦領美國護照。在舊法底下,父母必須主動為領養的外國小孩往移民局申請入籍,他們才能成為美國公民,從來沒有想到替他們申請入美籍,以致日後生出不少麻煩。

「兒童公民法」亦令不少美籍公民在海外出生的子女受惠。雖然多數美籍公民在海外出生的子女能自動成為美國公民,但有部份美籍父母由於未能符合所有公民移轉的條件,他們在海外出生的子女便不能自動成為美國公民。雖然新法沒有改變這些條件,卻可以保証這些條件一旦滿足,在海外出生的子女便能自動成為美國公民,而不需要辦任何申請手續。

此外,「兒童公民法」還對被領養的外國小孩提出保障;如果他們的美籍父母當初誤以為領養手續本身可令他們自動成為美國公民的話,他們日後便不能被遣送出境。

Filed Under: 副刊, 法律, 首要 Tagged With: 入籍, 移民, 移民法, 領養

  • « Go to Previous Page
  • Go to page 1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4
  • Go to page 5
  • Go to page 6
  • Go to page 7
  • Go to page 8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12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免費加入APCC 為第4區青年提供的社群護理

心理健康(MH)和社群環境正義(CEJ)是APCC的最新專案,很高興為我們第4區青年(11-18歲)及其家人的福祉提供為期一週的精選體驗和活動,旨在保護環境、內在健康/心理健康。 這一週的免費研討會和活動將提供獨特的學習、治療和社群建設機會。 目標是以引人入勝和無障礙的方式提供心理健康和環境健康。 … [繼續閱讀……] about 免費加入APCC 為第4區青年提供的社群護理

美食即藝術-兩位了不起的藝術家在APCC畫廊展出

亞太文化中心臨時地址 3513 East Portland Avenue, Tacoma 98404的展覽於上午9:00至下午5:00向公眾開放。 請致電253-383-3900告知辦公室您的訪問情況。 Moch Snyder 20世紀80年代,她作為難民與家人一起抵達美國——這段旅程塑造了她對生活的深刻欣賞和對一路上每一步的感激之情。 … [繼續閱讀……] about 美食即藝術-兩位了不起的藝術家在APCC畫廊展出

Patsy Surh Place盛大開幕、第一屆臺灣和蒙古日活動APCC盛大開幕、正在招聘人才等亮點報導

Patsy Surh Place盛大開幕典禮 在2025年5月21日,這個快樂且有意義的日子裡,亞太文化中心(APCC)與LIHI(低收入住房研究所)榮幸共同舉辦慶祝 Patsy Surh Place 的盛大開幕典禮。這是一個光輝燦爛的案例,說明願景、社群和同情心走到一起時,發生的巨大成就和榮耀。 這座全新的六層樓建築,擁有77套負擔得起的老年公寓(affordable senior … [繼續閱讀……] about Patsy Surh Place盛大開幕、第一屆臺灣和蒙古日活動APCC盛大開幕、正在招聘人才等亮點報導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某些長效青黴素注射劑召回 (long-acting injection of penicillin 的供應已被召回。 雖然沒有關於Bicillin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報導

藍天使活動 8月1日至3日。7月31日——早午餐和藍調250美元包括「早午餐、娛樂節目和現場拍賣,然後是美國的前排景觀。 海軍藍天使從金郡國際機場走下來起飛。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報導

生活訊息

亞裔女子被指控搶劫西雅圖銀行 在過去的一年裡,一名被指控在西雅圖各地搶劫銀行的婦女被指控犯有七項一級搶劫罪和一項搶劫未遂罪,檢察官指控她因逃避抓捕和吹噓自己的罪行而感到自豪。34歲的Leena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