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價格並沒有變得便宜。雞蛋、乳製品、肉類和其他產品的價格上漲,現在在本地食物銀行產生了更高的需求。Food Lifeline與當地食物銀行合作,為膳食提供食材,它告訴KOMO News,許多民眾每月去一到兩次食物銀行,因為他們有點短缺。但現在疫情後,那些同樣的民眾每週都依賴當地的食物銀行。
根據Food Lifeline的資料,2024年的需求增長了25%。大約1000萬人加入其300家合作伙伴食品銀行领取食品,而2023年為800萬人。Food Lifeline的營銷總監Mark Coleman告訴KOMO News:「今年,我們實際上不得不額外花費80萬美元來實際購買食品,以補充我們一直在分發的食物,以確保我們所有的食物銀行合作夥伴都有足夠的食物來照顧他們的民眾。」
他們還與許多零售商合作,接受他們多餘的食物從食物銀行中取出。 大量乳製品和其他冷藏食品從Amazon Fresh和Safeway-Albertsons運抵。志願者們按類別將其分類到托盤上的板條箱中,以便叉車操作員進入飢餓解決方案中心的冷藏區。在乳製品分類旁邊,另一個志願者站重新標記了捐贈的大米。14歲的Elise Woodey告訴KOMO新聞,她必需記下自己社群服務時間,但這項志願工作意義重大。「因為它幫助了有需要的人,它幫助我們周圍的人。我不知道它會給誰,但它會給誰並不重要,因為我知道它會給需要它的人,因為每個人都需要吃東西,」Woodey說。
當Elise和她的媽媽在處理米時,其他志願者在整理大桶梨。他們把壞的扔進堆肥箱,把剩下的放在40磅的盒子裡,這個尺寸更容易被食物銀行取走然後儲存。
這是食品生命線獲得大量捐款的過程,比如Skagit郡農民的半卡車土豆,確實有助於任務蓬勃發展。透過與當地農民和零售商合作,Food Lifeline將許多美味的食物從垃圾填埋場轉移出來。「現在要發生的事情是,我們的志願者將對此進行分類,把它拆成小盒子。我們將把它裝入庫存,然後我們近300家食品銀行將能夠線上訂購,」Coleman解釋道。
Bailey Ellison在飢餓解決方案中心對梨進行分類時告訴KOMO News,「即使在短短兩小時內,我們也能夠重新包裝近300磅的大米,他們告訴我們,這將在未來幾天內發貨。」Ellison上週做志願者玩得很開心,他帶著他的弟弟。他告訴KOMO新聞,他選擇Food Lifeline是因為日程安排方便。他們每天提供兩次,有時三次志願者課程,每次持續兩個小時。
需要20,000名志願者才能讓食物透過倉庫運到需要的人那裡。一天打包的東西幾天後就可以為食物銀行訂購。易腐物品的移動速度更快,飢餓解決方案中心的整個庫存每30天翻一次。為了跟上每年到食物銀行領取食物的170萬華盛頓人需要這種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