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華州林霧市一名試圖以基因鑑證方法證明自己具有多族裔血統的商人,因為爭取申領政府族裔商業執照失敗,得不到他要的好處,結果決定要告政府。這反映著族裔在以白人為大多數的社會中,聲音已開始響亮起來,懂得為自己謀求利益好處。
美國雖然是移民國家,但一直以來族裔群都給人低人一等的感覺,想要爭取任何社會福利都是事倍功半,倍加努力也未必得到成果。經過歷年來的進化與進取,族裔群開始由零散一堆而團結成為一組一圈,繼而成為有組織有勢力足以影響社會的社區。
雖然林霧市報稱為多族裔人士的那位商人被驗證的非裔血統不夠百分之一,整體的族裔成份也不夠百分之十;他自視為多族裔群的目的顯而易見,是族裔身份有利可圖,可以在政府機關取得很多專門留給族裔人士經營的工作合約。
目前華州政府在相關族裔身份申請的文件程鑑證過程中,外貎為首要鑑定因素。對那些經歷了多代異族通婚的後人來說,從外表與樣貎已難以證明是族裔,他們需要提交基因鑑證報告來引證。但華州基因鑑證化驗所良莠不齊,化驗結果也各說各法。華州政府一直沒有明確族裔身份官方驗證指引,很容易惹來投機者盡力證明自己的稀有族裔成份。
當有人千方百計要證明自己是族裔時,其實也證明族裔在社會上的身價與社會地位是相繼提高。對於曾經被輕視的族裔來說,這是可喜現象。















































胡國恩夫人一直勸勉亞裔和非亞裔候選人,因此被譽為「亞裔社區的政治大師」的雅號,讓亞裔擁有政治上的賦與權力是她的目標。她也鼓勵這些候選人在西華報上做廣告。有時候,如果候選人不能籌集足夠的資金,夫人會找到捐助者支付廣告費用,我懷疑她是否自己掏腰包付了很多這樣的廣告。
作為越華難民,許錫葵代表來自越南、柬埔寨、老撾的華裔,也多年來戰勝了許多傳統華埠國際區的組織。
大家叫他鮑伯叔叔(Uncle Bob),人緣非常好,很有趣,最重要的他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是位充滿激情的領導人,Al Sugiyama擔任Asian Weekly的耳目多年。在他生病前,會發電子郵件甚至打電話給我,如告訴我一位本地的男孩做得很好並獲得領導職位,或者發生了某些事。有時候,他提議年輕的亞裔美國人,在我們的活動中擔任司儀或者是獲獎者。不斷地把他指導的朋友和眾人推薦給我們,以確保這些人能有曝光的經驗和學習的經驗,以便為未來的領導角色,做出更好地準備。從他寶貴的新聞提示中得到的故事,經常發表在我們的頭版上。
她是許多人摯愛的阿姨, 更是西華報的冠軍。自1983年進入我們辦公室門後,王純純就為西華報做任何點滴大小的事情。她介紹自己說, 她希望我們成為她的朋友, 而她原來不僅僅只是一個朋友而已。
每當遇到緊急狀況,我們會打電話給誰? 陳榮新是第一個想到的名字。他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他知道華埠國際區的好壞美醜。是的,那些人是騙子,他會告訴我所有關於他們的事情。
早年中文學校校長趙清鸝帶領一群老師在週末教華人子弟學習中文,她本人則是在一家建築公司上班。她力促公司將廣告放在我們的報紙上,是對我們實質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