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站和行人將與高速公路收費車道的坡道共享道路。這個耗資2.87億美元的計劃1/27日得到了Sound Transit的批准。
我的虎年春節

十天前總算是下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雪,因為溫度偏低,所以到現在還沒有融化完,天氣清新了不少,這才像冬天的樣子。
對退休者而言,過年和平日裡沒多大區別,尤其是這兩年,人們出不了遠門,年前打掃家,準備一些吃喝,上班族當然希望能休息上幾天。大陸的公務員這幾年比較勞累,除了所承擔的工作任務,還安排了不少政治學習,真夠受的。昨天我最後一年工作的處裡同事來家看望我,破天荒頭一回,是單位統一安排的,呆了一刻鐘,給我發了一個1000元的紅包,也是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沒有過的。
另外沒有預料到的天上掉餡餅好事是春節前我們內蒙古的公務員等群體漲了一次工資,我漲了710元,算下來每月養老金是7700多元,知足了,各省退休公務員養老金不一樣,我們這裡是排在後面的。2021年內蒙古的GDP增長在大陸五個少數民族地區排在前面,受疫情影響,製造業和不少行業都不好過,所以沒有想到會漲工資。各省財政收入狀況差別很大,廣東、江蘇等地的GDP都超過不少國家的GDP總量了,但這兩年國家財政比較困難。
最近官媒天天是冬奧會的事情,冬奧運動項目大都是小眾項目。今年過年期間嚴禁燃放鞭炮,違者受處罰,說是怕影響冬奧會的大氣環境,其實我們這裡距離張家口還有200多公里呢!往年過年也不讓放炮,但說歸說,人們照放不誤,放炮確實污染空氣,本來就有霧霾。靜悄悄的聽不到炮聲吧,人們又覺得沒有過年的氛圍了。虎年應該是吉祥之年。
新冠新增病例呈下降趨勢 州長稱疫情轉折點在不遠方
(本報訊)隨著華州部分地區新冠病例開始下降,州長英斯利表示,本州在不久的將來狀況相對樂觀。在上週的大部分時間裡,華州西部大多數郡新增病例數量都在下降。金郡在截至1 月27日前的一週內,7 天的日均新增確診率下降了29%,住院人數也下降20%。
在1 月27 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英斯利提到,在omicron 尚未在華州傳播開來之際,這一變種早在其他國家普遍傳播。而根據別國經驗來看,由omicron傳播帶來的確診病例激增後,隨之而來的便是在幾週後病例數快速下降。因此州長表示,自己對於疫情轉折點的到來持樂觀態度,認為其就在不遠的未來。
英斯利闡述,omicron 雖傳染性更強,但其致病程度並不太嚴重,因此這一毒株的存在也可能是帶來轉折點的希望。英斯利說:「我認為在相對近期內,我們可能會採用更正常的地方性方法,來應對這一長期存在的問題,我期待那一天的到來。」這也與華大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最近得出的觀點相呼應,該研究所預測「重大限制的時代即將結束」。
話雖如此,英斯利還特意澄清觀點,他認為即使華州確實到達了可以放鬆安全措施的地步,疫苗接種仍將是確保新冠疫情捲土重來的關鍵部分。他表示因感染新冠不得不住院治療的重症患者多數並未接種疫苗,不接種疫苗將提高患病死亡率,而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疫苗安全有效,是控制疫情的關鍵。
逃票人數激增 海灣捷運估測30%-40%乘客不付車費
(本報訊)日前,海灣捷運(Sound Transit)官方表示,在新冠疫情開始後,乘客逃票的現象變得日益普遍。
根據統計,疫情開始前僅有4% 的乘客在不付車費情況下使用海灣捷運的服務,但日前的一項估算表明,有10%-30% 的乘客沒有為車票付費。而另一項估算稱,逃票乘客比例可能要高得多,在40%-70% 之間。海灣捷運方面保守估計,逃票者比例可能是這兩項預估的中間值,約為30%-40% 左右。
海灣捷運方面表示,逃票現象並不是某個特定社區或群體的問題,而是整個系統內都存在的問題。其首席執行官Peter Rogoff 稱,交通組織已經為付不起車費的乘客提供其他選擇,但他更在意的是那些買得起票但仍選擇逃票的乘客。
Rogoff 稱,自己曾親眼目睹大批水手隊(Mariners)球迷前往球館看球時不付車費的行為,他表示球賽門票從數十元到數百元不等,一杯啤酒也要十幾美元,這些球迷花大價錢看球,卻在乘車時故意逃票,需要改變這一局面。
逃票現象加劇了海灣捷運因疫情而造成的收入損失。該機構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在疫情開始後乘客量下降67%,利潤從2019 年的近1 億美元下降到2020 年的3,000 萬美元。而直至2046 年,乘客的票價收入還將專門作為該機構6% 的運營和建設成本,雖然目前的運營和建設項目資金充足,但按時完成未來項目仍然取決於海灣捷運是否能從乘客方面獲得足夠的收入。
為減少逃票現象,海灣捷運目前正在測試一項計劃,該計劃強調對乘客普及票價知識,並鼓勵符合條件的乘客報名參加車票減免項目。同時,該機構還在爭取擴大車票減免和補貼通行證的使用範圍,努力為80% 的合格乘客提供ORCA-LIFT車卡,而目前符合資格的乘客比例僅為38%。
在罰款方面,海灣捷運計劃在要求乘客繳納罰款前給予多次警告,第3次逃票的乘客將被罰款$50;第4 次逃票則將罰款$75。但可以通過在ORCA車卡中存入$50 或$75 的方式來支付罰款。對於第5 次逃票的乘客,海灣捷運將對其處以$124 罰款。
西市部份藥店開始免費派發N95口罩

(本報訊)拜登政府先前宣佈免費派發口罩計劃,該計劃總共將為美國民眾派發4 億個高質量N95 口罩。日前,本地一些藥店已開始派發免費N95 口罩,這便是聯邦政府計劃的一部份,這些口罩來自國家戰略儲備。
目前,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表示,N95 口罩在預防新冠病毒傳播方面比布製口罩更為有效。因此派發N95 口罩獲得本地民眾歡迎,但並非每家藥房都有聯邦政府提供的免費N95 口罩可供分發。
藥房方面表示,政府並沒有提前通知他們將提供口罩,所以並無任何準備,有些原本已經非常繁忙的藥房稱每天還要接到無數詢問口罩的電話,讓工作人員更加得不到一刻休息。也有一些超市例如Fred Meyer 和QFC 都有意提供派發服務,但尚未獲得聯邦送達的口罩。
目前預計Costco、CVS、Rite Aid和Walgreens 等商店的藥房將提供發放免費的N95 高品質口罩。有關參與該計劃的藥房的完整列表,請登錄此網站查閱:https://www.cdc.gov/vaccines/covid-19/retail-pharmacy-program/participating-pharmacies.html。
杜爾肯曾計劃放棄東轄區 將警局大樓產權移交黑命貴組織
(本報訊)日前,《西雅圖時報》(Seattle Times)獲得一份最新公佈的文件。該文件顯示,前西雅圖市長杜爾肯(Jenny Durkan)政府曾起草立法,將東轄區警察局大樓所有權移交給一個非裔生活問題激進組織。
根據文件,在2020 年6 月8 日,西雅圖財政和行政服務部(FAS)主任卡爾文·戈英斯(Calvin Goings)通過電郵向時任市長杜爾肯(Jenny Durkan)連續發送3 份關於放棄東轄區的備忘錄和一份決議草案。
而在2020 年7 月1 日, 西雅圖警方沒有按照計劃繼續撤離,而是重新佔領並回到東轄區的警局大樓中。杜爾肯發言人Chelsea Kellogg 在給《西雅圖時報》的一封電郵中表示,「在FAS 進行初步工作和經過警方證實後,這一計劃既不可行也不符合公共安全的最佳利益,於是轉移建築所有權的想法被放棄了。」她表示,金郡黑命貴組織(BLMSKC)最終支持警察返回東區大樓。
然而,雖然市府方面暗中作此打算,但警方卻表示對這一計劃毫不知情。前副市長Casey Sixkiller 最近提供的證詞及前警察局長貝斯特(Carmen Best)的一本書中分別公開了有關轉移大樓所有權的內容。但杜爾肯方代表則對此輕描淡寫,並將放棄東轄區的想法歸因於市議會成員和活動人士的來信,其發言人Kellogg 更表示,市長並未曾要求對產權轉移一事起草決議。
擔憂治安問題 華埠商家搬離西市

(本報訊)由於商舖附近犯罪問題日益嚴重,越來越多商家正計劃離開西雅圖。華埠國際區的一些業主表示,他們對多次遭到入室盜竊、周邊吸毒和無家可歸者氾濫感到萬分沮喪。
就在1月28日凌晨,華埠國際區又再次發生暴力犯罪事件,一名男子在Kobe Terrace Park遭到槍殺不幸身亡,目前警方仍在就該案件進行調查。華埠多名業主表示,槍擊、刺傷、吸毒,以及發生在第12大道(12th AVE)和南積臣街(S Jackson)拐角處的一切犯罪事件,已成為該地極大的隱患。
越南麵館Dong Thap Noodles東主Nick Bui表示,自己的餐館已被入室盜竊多次,其中一些場景被監控錄像拍攝下來。他早在上個月便向媒體透露,由於多次遭到入室盜竊,他的商用保險也沒有更新。自己已經決定搬離華埠國際區,改在位於塔奇拉市(Tukwila)的Southcenter Mall 繼續經營。Bui 稱自己相信該地區許多企業會選擇效法此道,逐漸離開華埠國際區,因為犯罪問題隨時間推移只會變得更糟。
位於Dong Thap Noodles 拐角處的越華超市(Viet Wah)副總裁 Leeching Tran 也表達了相同的擔憂,他表示:「我們在這裡已經30 多年了。看到它變成這樣真的很難過。聽說這一社區的企業正在離去,我們感到很難過,但與此同時,也理解他們為什麼這樣做。因為我們親眼目睹了這些問題。」
西雅圖市長哈雷爾曾表示,華埠國際區是他非常關心的社區,而身在這一社區的民眾則希望他能夠信守承諾,拿出更多具體的方案來解決現有難題。警局方面表示,目前在華埠國際區已經加派警力巡邏,尤其是在第12 大道和南積臣街附近更是受到額外關注。
對於社區質疑聲,市長哈雷爾無法親自接受采訪,但市長辦公室發表了以下聲明:
「對於本地企業來說,不確定性和混亂必須被安全和支持所取代。在哈雷爾上任首月中,市長一直在與西雅圖警局合作制定一項計劃,從而依計劃採取行動、追究違法者的責任、清理街道並重新設定社區規範。」
房價漲幅連四個月略放緩
標普CoreLogic凱斯-席勒發佈的美國20城房價指數11月份上漲18.3%,漲幅略低於上月的18.5%,美國11月份房價漲幅連續第四個月放緩。雖然美國房地產市場在2021年末開始降溫,但預計房價將在2022年繼續呈上升趨勢。
在該指數跟蹤的城市中,鳳凰城、坦帕和邁阿密漲幅最高,分別增長了32.2%、29.0%和26.6%;芝加哥、明尼阿波利斯和華盛頓特區的年度漲幅最小,但仍然高達11%左右。
雖然疫情爆發已近兩年,但房屋需求並沒有減少。由於庫存處於紀錄低點,買房競價在全國各地仍然很普遍,把預算緊張的買家拒之門外。預計將有更多賣家上市,而抵押貸款利率正在上升,這些可能有助於抑制房價上漲。
美國30年期住房抵押貸款利率上升至3.56%,為2020年3月來最高。美國12月成屋銷售總數年化環比大跌4.6%,是2009年來銷售表現最差的一個12月。
雖然出現放緩,標普DJI的總經理Craig Lazzara仍然指出: 儘管出現了減速, 但重要的是,11月18.8%的漲幅是我們的資料所涵蓋的34年中的第六高讀數(前五個月是緊接11月之前的月份)。
此外,美國房產經紀網站Realtor.com最近的一份報告發現,在美國最大的50個城市中,有14個城市12月份的掛牌價格比上一年有所下降。
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發佈的資料顯示,2021年美國共售出612萬套房產,同比增長8.5%,銷量創自2006年房地產泡沫高峰以來的最高水準。
12月底,未售成屋庫存降至91萬套,創歷史新低,月銷售速度降至1.8個月,也創下了自1999年1月以來的歷史新低。
美國房地產市場剛剛經近年來最火爆的一年。雖然房地產市場在2021年末開始降溫,但預計房價將在2022年繼續呈上升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