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吳靖雯博客

我們從選舉中學到了什麼

November 18,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11月2日的普選(General Election) 反映了年輕人和老年人、企業和工人、激進派和溫和派之間的分歧。戲劇性的選舉結果顯示了溫和派的勝利和激進派的誤判。

選前民意調查顯示, 三位擁有商界背景的候選人會獲勝,果不出其然。他/她們分別是競選市長(mayor)的Bruce Harrell、競選市檢察官(city attorney)的Ann Davison和競選市議會議員(City Council)的Sara Nelson。但沒有人預料到Harrell會贏得高達59%的選票。幾乎更沒有人能想像到,盡管對手大肆虛張聲勢,但Davision和Nelson還是以絕對優勢同時贏得了選舉。

盡管民主黨人曾指責Davison從民主黨人轉變為共和黨人,但候選人們在競選中討論的問題主要是圍繞著公共安全和反對撤除警方資金等,很少涉及意識形態。即使在上次選舉中,全國很多選民有轉投共和黨的趨勢,但對亞裔選民來說可能並非如此。

Bruce Harrell競選時郵寄給選民的宣傳單。(攝影: 吳靜雯)

Harrell的支持者、宇和島屋( Uwajimaya ) 的前董事長Tomio Moriguchi沒有指名道姓的評價Harrell的對手Lorena Gonzalez,但他說:「另外一方簡直是瘋了」,說什麼「取消對警察的資助,無疑是鼓勵無法無天毀掉城市」。

華埠業主Ling Chinn很快指出,除了三連勝之外西雅圖的選舉還有一場勝利。

「我們擺脫了那個女人(Gonzalez)。她總是惹是生非。企業不是敵人。」 Gonzalez為了競選市長放棄了市議會席位,她說自己代表的是工人。她的競選活動得到了工會的資助。用近100萬美元購買了針對Harrell惡意攻擊的電視廣告,並回溯了她對撤資警察的看法,Gonzalez糟糕的表現暴露了她作為候選人的弱點。她將性侵和其他問題混為一談,使選民對西雅圖面臨的真正挑戰感到困惑。她的做法激怒了企業和整個社區。這也暴露了工會對候選人的實力和選擇以及獲勝策略的誤判。

激進派在幾個方面都有誤判。首先,大多數選民沒有被針對Harrell的誤導性和種族主義廣告所愚弄。這些廣告被認為是「種族主義」,結果適得其反,迫使Gonzalez撤下了廣告。她低估了選民的智慧,因為選民們更關心的事情是如何扭轉這個城市,選民們相信領導力很重要,分裂的政治沒有立足之地。

Gonzalez的分裂方式是讓工人反對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她曾反複表示,她將向亞馬遜(Amazon)徵稅。Chinn說,企業為社區提供了就業和收入的機會。「試想一下,如果華埠沒有企業,那麽我們就沒有工作,沒有錢,我們就不能繁榮發展。」

與Gonzalez對亞馬遜的態度不同,Harrell的目標是共同尋找解決方案。Harrell在與亞裔社區成員的會議上表示,亞馬遜在這個城市賺取了數十億美元,它有責任為這個城市的福祉做出貢獻,暗示他不會讓亞馬遜逃脫責任,因為亞馬遜沒有盡企業應盡的義務。他會先給他們一個機會,而不是像許多市議會成員那樣直接攻擊和侮辱企業。這讓我想起了一句中國諺語:「先君子,後小人」,前提是如果「先君子」策略失敗了。

Lorena Gonzalez的競選團隊寄給選民的傳單和一包櫻桃乾。(攝影: 吳靜雯)

Harrell的支持者、企業家Tony Au和其他華裔美國人一起,為八位候選人組織了八場以上的籌款活動,從表爾威 (Bellevue)到西雅圖、從連頓(Renton) 到布里恩(Burien),他們都是溫和派,最重要的是不反對警察。

「我學會了支持政策正確的候選人。參與政治進程有助於社區為自己的權利和發言權而鬥爭。所有的政治參與都創造了一個機會來統一華人社區,無論他們來自香港、臺灣還是中國大陸,然後連接整個亞裔社區和我們的家庭。我們一起要為城市選出正確的領導人。民主意味著我們選擇的權利。」

已經退休的Rosa Melendez為西雅圖的市民感到欣喜、寬慰和激動,她投票支持「Harrell所擁護的原則和正義。我知道他想加強執法和社會服務,以使兩者相輔相成。」Melendez還把票投給了Davison和Nelson。

「作為一個拉丁裔並不意味著我必需投票支持另一個拉丁裔(Gonzalez)。我投票支持的是對社會正確理念的候選人。」

在西雅圖南部的一次社區會議上,Chinn說她可以理解Harrell的觀點,即並非所有市議會成員都代表這座城市。9名市議員中有7人代表一個特定地區,而整個城市只有2名議員。這七位的每一位都要關注自己選區的需求和利益。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三區(District 3)的議員Kshama Sawant。她的選民抱怨她對自己的選區沒有反應。人們打電話向她提問,她卻從來不回電話。

為什麼激進派不支持Harrell

進步組織亞太裔美國人平等聯盟(Asian Pacific American Coalition for Equality ,簡稱APACE)支持Gonzalez。背書委員會的董事會成員Rick Polintan表示,Harrell在為前市長Ed Murray辯護時所扮演的角色的問題令人難以接受。Ed Murray在擔任市議會主席期間被控性侵。APACE支持Gonzalez,她是第一個要求Murray辭職的議會成員。

擔任多元化民主黨第37 區(diverse Democrats 37th district)主席的Stephen King表示,該選區沒有支持任何人,即使Harrell就住在附近。King說,他選區中的大多數人都是50多歲,這與人們認為激進派傾向於年輕人的看法相反。但Gonzalez只差一票就能獲得支持。

King說,他投票給Gonzalez是因為當市長和市議會團結一致時,他們會一起努力把事情做好。但如果市長與市議會意見相左,那就會和以前一樣,再鬥四年。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年長選民說,他對負責運行支持程序的人不滿意。「他們控制了一切。」所以他離開了。他認為他的報復將是投票反對年輕人的選擇。過去,年長的亞裔領導人具有包容性,經常鼓勵和指導年輕人參與政治。但這些年輕人並沒有和不同的人群合作,而是以為可以通
過排除那些與他們意見相左的人以使自己處於領先地位。

Sara Nelson的小宣傳單Nikkita Olive大得多的宣傳單。(攝影: 吳靜雯)

反擊

當Harrell會見被剝奪公民權的選民時,他說:「讓我們在你們的幫助下奪回我們的城市。」許多亞裔美國人對他的觀點產生了共鳴。他們覺得這座城市被片面的激進份子圍攻。

另一位企業主吳小燕通過向三位溫和派候選人的競選活動捐款和組織籌款活動來支持他們參加西雅圖的競選。她和她的朋友們在《西華報》上刊登廣告,宣傳這些候選人,以教育中國移民選民。然後,她將這則廣告通過電子郵件發給了她圈子裏的2000多個人。對於市檢察官候選人Nicole Thomas Kennedy提出的不關押輕罪犯人的主張,吳小燕憤怒地表示:「貧困犯罪沒有任何藉口。候選人鼓勵人們偷竊。她沒有標準,也沒有頭腦。」這是她和她的朋友們第一次如此不知疲倦地為這些候選人工作,盡管其中有些人不是亞裔。

「我討厭看到我們城市的道德標準下降。如果西雅圖市議會用常識來管理這座城市,那麼市中心和社區的企業就不會因為入店行竊和附近無家可歸者的帳篷而關閉。」

教訓

這次的普選是一場關於候選人如何獲勝的全民公投。選舉結果表明,沒有一位候選人能夠憑借一邊倒的議程贏得選舉。這也反映出現任市議會成員對反對意見充耳不聞。

在市長Jenny Durkan的反對下,市議會提議在11月9日從警察局削減1000萬美元。當選市長Harrell也表示反對。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市議會需要傾聽選民要求立即投資公共安全的願望,並撤銷對西雅圖警察局預算削減1000萬美元的提議。進一步削減開支的提議與西雅圖選民日前提出的要求直接衝突,這將會剝奪本市達到全國最佳員工水平、縮短響應時間以及招聘和培訓急需的官員所需的資源。」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市政廳內部人士將市議會描述為「孤立的」。「他們只願意聽他們想聽的一小部份人、工人和年輕人的意見。他們就是這樣做決定的,他們不會讓步。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而且他們不去調查,也不去分析選民對他們所提政見的反應。這就是他們的垮臺因素。」

不要等到2023年一些市議會成員的連任。是時候招募新鮮血液來對抗那些不聽取選民意見的人了。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亞馬遜, 普選, 移民, 華埠, 西雅圖, 選舉

一顆有缺陷的心終於痊癒了

November 4,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最近一位護士給了我一個驚喜。我沒有料到的是關於我的心臟⋯⋯⋯⋯。

心和情是相連的,所以我們常會問「你的心情」怎麼樣!我的心理心臟很健康——總是充滿同理心、感恩、慷慨和開放。 但我的生理心臟令人擔憂。它有雜音而我天生就有這種雜音。

多年前,我的牙醫曾經告訴我在預約任何牙科之前需要服用兩種阿司匹林或抗生素,以防手術不順利,甚至連洗牙都不能例外,「這可能會讓你的心臟流血,你是不會希望這種情況發生的,」他說。在過去的幾年裡,我換了牙醫,但忘記了心臟有雜音這件事。最近我的健康保險公司派護士上門為老年人進行全面健康檢查。我想這是醫療保險的一部份。

這是一個典型的檢查程序,相關的問題包括「你最近摔倒了嗎?」 「晚上一定要上廁所嗎?」「你聽力有問題嗎?」「你有助聽器嗎?」 「你有耳鳴嗎?」「你記憶力有問題嗎?」「你有運動嗎?」半小時後,我收到了一份很棒的健康報告卡。 他在訪問結束時給了我四項「好成績」的評級。包括血壓的測量、體重指數、左腳和右腳的循環篩查以檢測任何血管疾病以及心率指數。我對結果並不感到驚訝,因為我去年3月才與我的家庭醫生進行了年度體檢。結果也是同樣令人滿意。

「你(身體的任何部位)有任何疼痛嗎?」他問。

我敲了敲木桌面作為回應,以表明我很幸運沒有任何疼痛。許多老年人都經歷過各種各樣的疼痛,從關節炎到肌肉痛,從腳到關節痛,從手指到背痛,從頭痛到胸痛。三年前我曾經有過腳和背痛。經過物理治療師的幾次治療和勤奮的鍛練復健計劃,在大流行之前疼痛消失了。

快要結束臨走了,他隨口問道:「你的心臟怎麼樣了?」「我心臟有雜音,」我告訴他。「我天生就有。」 我的兩個兒子在他們還是嬰兒時也遺傳了我的心臟問題。他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我面前,把聽診器放在我的肩膀上。幾秒鐘後,他回答說:「我什麼也沒聽到。雜音消失了。」

「什麼!」從我記事起,我的心就一直帶著這種「喃喃自語」。醫生在我40多歲和50多歲時一直告訴我,我的心臟有雜音。我的家庭醫生從未告訴我雜音已經消失。

「雜音」是血液流動的聲音, 根據webmd.com。「例如,它可能正在穿過異常的心臟瓣膜。或者可能是某種情況使心跳加快,並迫使心臟比正常情況更快地處理更多的血液。」如果超重或有其他健康問題,心臟雜音會變成負面後果。或者,如果不斷受到外界壓力也會影響心臟。

現在,我的心臟健康狀況良好。 哇!這需要慶祝。我很好奇,「它是如何以及為什麼會消失的?」

它是怎麼消失的?

我只能說疫情大流行後的19個月,我一直在照顧好自己。隨著工作上承諾的減少,我的壓力水平肯定是下降。這幾個月我學到的不是過度承諾。與COVID之前相比我的睡眠要好得多。飲食很健康。鍛練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從中得到的教訓是如果照顧好自己的健康,你可能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改變一些負面的遺傳性身體特徵。萬萬沒想到就是在這樣的照顧下我心臟的那份雜音竟然徹底消散了。這個消息就像我走在玫瑰園裡,意外地發現了一個美麗的盛開的物種,我在過去的19個月裡一直在種植它。對我的整體健康也有貢獻的是,我不只是好好照顧自己,我一直在研究各種關於健康的話題,包括營養和疾病。

知易行難

大多數人都知道如何保持健康。 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誘惑無時無刻不在襲擊著我們。 我經常聽到人們說,「我怎麼能拒絕免費旅行(即使我已經筋疲力盡了,應該休息一下)? 免費酒(即使你已幾乎喝醉了)? 免費冰淇淋(即使你超重)?」

最大的挑戰在於必需堅持健康的日常生活,不僅僅是一次而是天天如此。堅持健康作息的時間愈長,偏離健康習慣的可能性就愈小。發生的結果是在精神上和身體上逐漸都感覺如此美妙,以至於你不想回到你的舊習慣。生病可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尤其是如果您現在感染了COVID。COVID的副作用不僅會嚴重損害您的整體健康,還會導致從大腦到腳的特定終生健康問題。

早期發現

我95歲多的朋友說的有道理。 「如果即使是小事,你也沒有感覺有什麼不妥,仍應該立即去看醫生。」每次我感到「噁心」時,我不一定都去看醫生。但是,我會立即服用一些維生素C並休息。通常,它有效。如果沒有,我用谷歌(google)搜索我的症狀或打電話給我的醫生。

大流行期間的目標

一位朋友說疫情爆發後,他改變了退休的想法。「如果我退休了,我將無法找到可以做的事情。」另一位去年退休的朋友說:「我犯了過早退休的錯誤。」有些人在65歲之前就退休了,他們的想法是旅行。有了新冠病毒旅行就不那麼可行了。現在,他們被無聊困住了。一些人因新冠肺炎推遲退休。我70歲的員工說她決定不退休,很感激她能為西華報工作。

丈夫和我很高興在大流行期間我們仍然可以工作並讓我們的員工繼續工作。自2020年3月我們的辦公室關閉以來,直到今年9月西華報團隊首次在辦公室討論工作更動的策劃會議,之前大家只是通過Zoom的視頻會議交流並切磋工作,好幾位員工甚至有將近一年半的時間我們彼此沒親眼照過面。遠程工作完全沒有影響《西華報》和英文姐妺報《Northwest Asian Weekly》的質量。 每個人都看起來很放鬆。

員工們的幸福、在家工作的滿足感和辛勤的工作,激勵我不再重新開放我們的辦公室。去年我們做出了關閉辦公室的正確決定。我們現在仍將繼續關閉我們的辦公室。這個決定讓我振奮。工作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功合作的績效,使作為一個團隊的我們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儘管大家不能面對面地見面。

難怪我的心臟健康狀況非常好,且能在這段充滿挑戰的荊蕀時代中生存下來,健康作息的紀律不僅在我的心中成長,而且在我的大腦中根深蒂固。當我們的心和腦彼此同步時,它們可以支持我們生活得更好、更快樂、更平靜。無論大家承認與否,我相信即使在疫情中最糟糕的情況下,我們每個人都得到了生命的祝福。疫情後您收到的最好的禮物是什麼?是否像我一樣擁有了一顆更健康更強壯的。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COVID, 心臟, 疫情, 谷歌, 退休

美鳳,生日快樂!

October 28,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陸美鳳的客人們在魚躍門海鮮酒家( Joyale Restaurant ) 的生日派對上。(攝影:吳靜雯)

「你近來怎麼樣?」是典型的對話開場白。但對於社區領袖陸美鳳(Bettie Luke)來說,這句話不僅加深了對話,還引發了一次又一次非同尋常的啟示。最終,它成為了療癒和慶祝的機會。

去年7月,我在一個社區活動上問美鳳過得怎麼樣。我怎麼也沒想到她會把自己的悲傷和痛苦傾訴出來。雖然我沒有準備好回應她的困境,但我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同時思考著我能怎樣幫助她。

「今年10月我就80歲了,」這是她的第一句話。這是一個里程碑。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沒有什麼值得慶祝的,無數的悲劇粉碎了她的生活軌道,包括在過去兩年裡去世的親人、愛人和親密的朋友。包括了她的兄弟姐妹、姪女、姐夫以及認識很久的朋友和同事在內總數超過了20人。

「我們這一代有一半人正在消失」她說。

哇! 我坐在她旁邊想。我的「哇」是一聲悲傷的嘆息。盡管我感受到了她的痛苦,但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幾十年來,美鳳一直是《西華報》的忠實支持者。我喜歡她的友誼、領導力和人格。

她的朋友Rosemary Villanueva把她描述得非常好。美鳳體現了加爾各答(Calcutta)修女Teresa的這句話:「我一個人無法改變世界,但我可以往水中扔下一顆石子,在水面上濺起許多漣漪。通過她的熱情、智慧和創造力,她在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活中都是善良的榜樣。她是一位完美的教育家。」

Anselmo Villanueva說:「她在用顯微鏡和望遠鏡同時觀察這個世界。她關注所有微小的細節,同時也能看到大局。」

組織自己的派對

Joanne Lee 用彩色氣球灑向陸美鳳。(攝影:吳靜雯)

就在我們談話的第二天,美鳳的憂鬱令我想到了一個能讓她高興起來的辦法。我提議為她舉辦80歲的生日派對,並且邀請10位對她來說十分特別的朋友。美鳳激動極了。

她在電子郵件中回覆道:「與你的短暫會面,奇跡般地開始驅散我腦海中悲傷的陰雲。而現在,你令人驚喜的派對邀請,更帶給我無法想象的快樂。你出人意料的善良和慷慨的提議,終於讓我擺脫了長久以來的困境。」

其實,我是給她佈展了一項任務,去組織自己的生日派對。而她把這個任務變成了一場創新。我的目的是讓她把注意力從她無法控制的事情上轉移開。安排一個特別的場合讓她忙起來是很好的療癒方法。我建議她可以去挑選餐廳、確定日期和客人。

美鳳說:「你的提議為策劃這次活動創造了一項了不起的使命,把這些【大人物】聚在一起,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張桌子上,彼此見面和交談,了解他們對我和生活的影響及改變。」

客人們

沒有多少人會把自己生日的重心放在客人身上。但是美鳳做到了。關愛和溫暖是美鳳優雅的品質。她知道如何讓每個人都感到自己很特別。當她分享關於客人Quintard Taylor的故事時,她帶來了他的書,《打造黑人社區:從1870年到民權時代的西雅圖中心區– The Forging of a Black Community: Seattle’s Central District from 1870 through the Civil Rights Era》。你可以想象她是帶了多少東西到這場派對上。

陸美鳳展示Quintard Taylor的書《打造黑人社區– The Forging of a Black Community》(攝影:吳靜雯)

每個朋友還收到了一份裝有巧克力、珠子項鏈、迷你鈴鐺和兩件由她製作的藝術品的禮包。我們每個人還收到了不同的動物口罩作為禮物,她讓我們戴上它合影留念。盡管她的大多數朋友都是老年人,但她善於激發我們每個人內心的童真、樂趣和喜悅。

美鳳邀請了在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方式影響她生活的人作為客人。他們是一群非常不同的朋友,其中許多人和美鳳已經認識並共事了40多年,其中也包括我。Villanuevas一家從俄勒岡州的尤金(Eugene, Oregon)開了五個小時的車,就為了參加她的生日派對。晚飯後他們又開了五個小時的車回家。美鳳和她的客人們的情誼是終生且緊密的。

我和美鳳相識於20世紀70年代,當時她是一名多元文化教育的教師培訓師。作為擔任Mercer初中(Mercer Junior high school)的社會學老師,我有幸參加了她的研討會。如今,多元文化主義在許多學區都很盛行,但在當時並非如此。和她的大哥、已故的陸榮昌 (Wing Luke)一樣,她是美國首批亞裔民選官員之一,本身就是一位先驅。另一位客人Arlene Oki說,作為一名作家,美鳳是亞裔「社區歷史學家」。我稱她為我們的「社區百科全書」。我經常向她詢問其他亞裔社區領袖的言論作為《西華報》的引言,因為她是一位講故事的大師,記憶力無可挑剔。

美食

美鳳選擇了華埠的魚躍門海鮮酒家(Joyale Restaurant)。我想她之所以選擇這家餐廳,是因為餐館提供免費的停車位和美味的食物。菜單上有她最喜歡的兩道菜:中式披薩(Chinese pizza)和鮮蝦蒸豆腐(steamed tofu with shrimp)。中式披薩?那是什麼呀?它是用炸好的豆腐絲做成的披薩餅狀的圓餅,裡面包的是碎鴨肉。我在別的餐館沒見過這道菜。

這場中式生日宴會包括北京烤鴨、龍蝦、清蒸魚和其他一些美食。

在魚躍門海鮮酒家( Joyale Restaurant)舉辦的生日宴會桌上擺著一道中式披薩。(攝影:吳靜雯)

它奏效了嗎?

這是我第一次對朋友說:「去組織你自己的派對,把賬單給我。」這個實驗是為了振奮美鳳的精神。你可能想知道我為什麼這樣做。

因為感激。

去年對我們媒體行業來說是艱難的一年。我們失去了大部份長期的廣告客戶。三月底,我和丈夫打算在五月關門大吉。但隨後奇跡出現了,不僅僅是幾次,而是每週都有。我們仍然在這裡每週都出版發行,一星期也沒有漏掉。

當你感到幸福的時候,一定要記得那些支持過你的人。我感到很幸運,我們能夠繼續出版和服務社區。美鳳總是用她親切的筆記和卡片鼓勵我們做好工作。在疫情爆發初期,在我們最需要支持的時刻,她是第一個送來支票的人。她的行動和善良照亮了我們奮鬥和艱難的旅程。她激勵我們不要放棄。

這次輪到我向她表示感謝和認可,感謝和認可她對社區裡重要的人、事和組織的支持。這個派對確實達到了我們的目的。

美鳳在活動結束後說: 「計劃這場派對是一段快樂的時光,我可以想出各種點子來慶祝美好的關係和具有寶貴意義的重要友誼和事件。」計劃的過程實際上消除了她的失落感。

天哪!她可真有一套辦派對的辦法,她的直覺和藝術性讓所有客人都感到有趣和難忘。

她在電子郵件中寫道:「在我最近經歷了可怕的損失後,你真的給我的生活重新帶來了光明。 ……你神奇的禮物給我的生活再一次帶來了陽光!」

美鳳!謝謝你和我們分享你的重要時刻。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派對, 華埠, 西華報, 魚躍門

在11/2日普選和特別選舉中 你應該避免的5個錯誤

October 21,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11月的普選對亞裔美國人來說是既重要又令人興奮。此次選舉不僅有比我想像的更多的亞裔出馬參選公職,而且亞裔正在角逐政治各階層的席次,包括重量級的職位。

在這次選舉中前西雅圖市議會議長布魯斯.哈雷爾(Bruce Harrell)是西雅圖市長候選人,州參議員Joe Nguyen是金郡郡長的候選人。同樣發生變化的是亞裔社區不必像過去那樣要推動亞裔美國人參選了,現在即使對如何開展政治運動幾乎不熟悉或不了解的人,他們也都下定決心要競選公職。

亞裔美國人有信心與主流候選人甚至是自家的亞裔候選人一爭高下。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在表爾威市議會的競選中,新人兼企業主Dexter Borbe正在挑戰已經擔任該席位27年的82歲現任議員李瑞麟(Conrad Lee),他們兩人都是亞裔。Dexter Borde和李瑞麟都是中國血統。Dexter的祖父從中國移民到菲律賓。Newcastle市議會有三個席位空缺,包括Pratima Lakhotia, FRank Irigon和Jesse Tam在內的亞裔候選人都在這些席位中角逐。

不要投票給製造分裂的候選人

上星期被打碎窗戶,
房主清理被打碎的玻璃。

對於只想代表某一特定群體而無視其他人群的候選人,他們不值得我們投票。我們需要領導,而不是另一個像Kshama Sawant這樣的官員——Lorena Gonzalez是Sawant的副本。我們尊重像哈雷爾這樣的領導者。我們尊重那些希望將人們團結在一起、與利益相反的不同群體合作、共同解決問題的領導者。我們支持那些具備有這樣共同目標的候選人,她/他希望通過共同努力使我們的城市成為更適合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且能發揮城市的精華和優勢而不是將人們分裂。

存在分歧的候選人可能會分裂一個群體,例如企業對抗工人。這就是所謂的「分而治之-divide and conquer」。兩極分化不是領導力而是骯髒的政治手段和狹隘的視野。

不投票給不關心華埠的候選人

雖然上了兩道鎖,一商家還是兩次被破門盜竊。

華埠在疫情期間需要大量的幫助和資源。該地區的犯罪率高包括盜竊、襲擊和槍支暴力。市長候選人Lorena Gonzalez從未到華埠去了解疫情大流行如何影響我們的社區。她根本無視我們社區的窘境,而另一位候選人布魯斯.哈雷爾一直在強調,如果他當選西雅圖市長將如何並幫助改變華埠的治安和企業。

我們需要對華埠的商家提供更多支持。如果這些企業無法生存,就會影響我們社區的活力和生計。許多居民在華埠工作依賴這些小企業,包括雜貨店、餐館、藥房、銀行、診所、牙科診所、其他零售店和許多非營利組織。

公共安全是一個主要問題。新市長不能否認華埠存在和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華埠為西雅圖市在豐富歷史、經濟增長和多樣性做出了巨大貢獻。四處走走就會看到我們社區的嚴峻處境。華埠需要更多的警力巡邏以維持治安,尤其是在入夜後。

康樂酒家外牆被塗鴉。

投票給有能力驅動解決方案的候選人

Thomas Jefferson總統在18世紀後期建國時就展示了政治上妥協的藝術。他將反對派聚集在一起,為國家整體的利益而努力。因此,投票給願意與反對黨一起尋找解決方案的候選人,並為實際目的做出妥協。

對於受政治意識形態驅使的候選人來說,他們更難共事,也不太可能妥協。對於亞裔和非亞裔候選人,我們希望候選人在其辦公室任命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 AAPI)的官員,並能與亞裔社區合作且對亞裔社區做出回應。

不要只根據黨派路線投票

如果你只是根據一個人的政黨傾向投票給候選人,那在這次選舉中將是一個很大的錯誤。要知道若是僅僅因為某人是民主黨人或共和黨人,並不意味著她/他了解什麼是對該市民有效的政策。認為整個警察系統都是錯誤的,認為每個警察都是壞警察,這是存在不公平和有偏見的候選人。

警察部門需要再培訓和改革,而不是解散或削弱使他們無法做好打擊犯罪和嚴厲懲治的工作。即使是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被警察暴行殺害的城市Minneapolis也曾大聲疾呼,要求取消對警察的資助,現在也撤回了這一舉動。那些想給警察撤資的候選人不適合擔任公職。如果他們當選,就會助長更多危害社會的犯罪活動。

請運用良好的判斷力根據選賢舉能的原則而非政黨標籤來選擇候選人。我不想說有「瘋狂的民主黨人」和「瘋狂的共和黨人」。即使你可能是忠實的民主黨選民或共和黨選民,也不該根據黨派路線進行投票。

不要因為他們是亞裔就投票給他們

在我們為許多亞裔競選公職喝采的同時,也應該分析候選人的平台和背景。我們不能僅僅因為他們是亞裔就投票給他們中的一些人。

這次選舉太重要了,不能按族裔投票。很明顯的狀況是進步選民(progressive constituents)包括今年的一些亞裔候選人,正試圖推動左傾議程(leftleaning agenda)包括以犧牲選民個人和公共安全為代價來減少對警察的資助。他們在對抗犯罪上表現軟弱且根本不在乎將城市或郡縣變得混亂不安。

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觀點也沒關係,但請大家一定要去投票。這次選舉太重要了,必需要讓你的聲音能被聽到。但請記住,如果您投票給錯誤的候選人,我們付出的代價將會很高而且無法挽回。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亞裔, 候選人, 投票, 普選, 華埠, 西雅圖

BrickCon的大孩子們

October 14,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R. J Coughlin和他堆積的樂高宜家商店 。(攝影:George Liu)

在一個格格不入的奇異世界裏,哈利波特在宜家商店(Ikea store)附近找到了變形金剛、怪異的遊戲角色和一些玩偶為伴。

這是10月2日在西雅圖中心舉行的BrickCon展覽中的一景。BrickCon是為樂高(LEGO)愛好者舉辦的年度樂高展覽。你以為這裡會擠滿了孩子。恰恰相反,我遇到的是另外一群20多歲、30多歲、40多歲甚至50多歲的大孩子們。成年人和孩子對樂高的喜愛是不同的。對成年人來說,樂高不僅僅是一件玩具。

他們稱自己為建造者。他們所搭建的樂高模型通常都極其複雜且具挑戰性,需要玩家擁有強大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有足夠的資金和資源在家裡用數千塊樂高積木,建造一個完整的樂高世界,而一個項目的成本可能就高達1萬美元。如果微縮模型太大,建造者就必需想辦法將藝術品拆解並能迅速重新組裝,以便於將其轉移到展覽現場。

這些建造者是如此充滿熱情,除了日常工作外,他們會花上幾天、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從零開始完成他們的願景。說到耐心,建造樂高模型實際上就是在培養一個人的耐心和毅力。

玩樂高可以緩解新冠帶來的壓力

《哈利. 波特— Harry Potter f》系列電影中的城堡。(攝影:George Liu)

樂高建造者Tyler Tsuji表示:「在疫情之前,搭建樂高模型一直是一種很好的減壓方式,而現在更是如此。無論是按照說明建造,還是自我創造,這個過程都令我非常放鬆。自從疫情開始以來,我用了更多的時間來組織搭建我的樂高收藏。將一部電影設置為背景,然後開始分類零件,或者開始製作機器人之類的東西,很簡單。」Tsujii說。

「玩樂高模型總能幫我度過艱難時期,對我來說,整理這些部件很療癒,就像為我建造和設計的一樣。」樂高的作者兼建造者Mariann Asanuma說。

Asanuma說,她加入了一個名為SORTLUG的全球樂高愛好者社區,而這個團體即將迎來一週年紀念日。他們定期通過Zoom見面。Asanuma說,在過去的18個月裡,是樂高社區裡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幫助她度過了這段孤獨的日子。

樂高和小狗

這些成年樂高玩家的共同之處在於,他們都是從小就開始玩樂高。如果你把樂高和小狗一起送給孩子,哪一個會更加吸引他?

RJ Coughlin在父親送給他第一件樂高時開始玩,同時作為聖誕禮物的還有一隻小狗。「當時我才三、四歲。我用樂高組成牛、羊和各種各樣的動物,覺得非常有意思。而我完全忘了小狗。」

Diego Baca的傑作GBC高塔
,花了他1萬美元和兩年時間由數百萬塊樂高部件搭建而成。(攝影:George Liu)

Coughlin擁有菲律賓和中國血統,他的工作與他的愛好有關。不知是不是因為太喜歡樂高了,所以他決定去玩具公司工作。Coughlin自豪地展示了他的傑作。其中之一是倫頓(Renton)的宜家商店。沒錯,是用3000到5000塊樂高部件做成的宜家實體模型。他用了六個多月才完成。這個過程包括多次去到宜家,不是去購物而是拍照,然後弄清楚細節,準確的測量尺寸。它實在是令人驚訝。

Coughlin的夢想是讓他的模型在宜家商店展出。他的作品由六個不同的部份組成。他可以重新組裝並快速移動它。「樂高是無窮無盡的創造力,也是無窮無盡的再利用。」Coughlin說,他家中有一個12英尺乘14英尺的房間來存放他的樂高收藏品。他會讓自己的孩子玩他的樂高嗎? Coughlin說他沒有孩子。但如果他有了孩子,也不會讓孩子碰他的樂高。「他需要有他自己的樂高,而我有我的,」他說。

根據顏色和部件分類系統和存儲策略是BrickCon的研討會之一。「答案沒有對錯之分,只要創造一個適合自己的系統。」Coughlin說。

來自班布里奇島( Bainbridge Island)的軟件工程師Michael Kuroda也在學前年齡玩過樂高。

Michael Kuroda的樂高模型。(攝影:吳靜雯)

「我在高中時製作過樂高。上大學之後,我選修了一門機器人課程 (robotics course)。樂高類似於使用納米技術(nano)的機器人,」他說,所以這重新點燃了他再次建造樂高模型的興趣。很快他找到了一個當地的樂高團體,並與他們建立了聯繫。建造樂高模型不僅讓他感到滿足,還讓他與各種各樣的樂高粉絲建立了友誼。

「我喜歡在現有的東西上建造許多東西,將現實世界的3D版本轉換成樂高版本,並讓人們喜歡它。令我感到滿足的是,觀眾能夠通過觀看而認出它們,因為它們看起來和實物是如此真實,」 Kuroda說,這也是一項工程挑戰。當你在電子遊戲的基礎上看到一個想法,你就可以把它變成現實。有時候,這個想法需要一段時間就能實現,有時需要幾年。只要他有了答案,很快他就會將想法付諸實踐。

另一位樂高建造者,也是遊戲開發者Tyler Tsujii通過電子遊戲創作了他的許多作品和角色。他在展覽上與Bothell高中的一位老朋友重逢。他的朋友告訴《西華報》,當他走進Tsujii家的樂高房間時,他被震驚了,那個時候他們還都是孩子。

Tyler Tsujii的反烏托邦樂高模型。(攝影:吳靜雯)

並非所有的樂高建造者都是男性

樂高世界可能更傾向於男性, 就像STEM ( 指的是: 科學- Science、技術-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和數學- Math)是男性修習的主要領域,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你可能沒聽說過猶他州(Utah)的Mariann Asanuma,她在樂高世界很有名。

Asanuma打破了很多玻璃天花板。作為2003年加州樂高樂園(LEGOLAND)模型店僱傭的首位美國女性,她也是第一位亞裔美國女性樂高建造大師,同時也是第一位年僅25歲的亞裔美國女性樂高自由藝術家。

Asanuma從6歲時開始玩樂高,她用了四年時間創作了一切,從真人大小的海盜和4英尺的瓢蟲(ladybug),到她最著名的模型——迷你樂園拉斯維加斯標誌( the Miniland Las Vegas sign)。

盡管得到這份工作很難,但Asanuma還是離開了樂高樂園開始創業。為了得到這份工作,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她申請了五次。當她得到這份工作時,她從商店最底層的工作開始做起,並在公司確認之前,花時間建造了一個作品集,以證明她可以做出一個迷你樂園。

然而,Asanuma離開的原因是她想擺脫「企業」思維。她還寫了兩本如何玩樂高的書。在BrickCon,她是為數不多的樂高手工藝品女性賣家之一。對Asanuma來說,樂高是家族傳承的。她的弟弟Matthew比她小10歲,也是一位樂高建造者、企業家和樂高供應商。

Mariann Asanuma和弟弟Matthew在他們的展攤上。 (攝影: George Liu)

我到BrickCon是為了尋找新的東西。去了解和欣賞外面的世界是我在Covid期間生存策略的一部份。雖然我自己可能對玩樂高不感興趣,但我發現了一群渴望玩樂的人,他們沈浸在遊戲、創造、分享想法和創新中。這提醒我們在逆境中反而更加需要擁有樂觀積極的精神,這也正是我博客中反複出現的主題。無論你在什麼年齡,都要允許自己保有一顆童心。一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倔強童心,它可以增強我們的性格和意志力。任務和目標讓我們保有一顆年輕的心,感到精力充沛,滿足和樂觀。這是堅韌的本質。

接種疫苗後,我每天都去體驗不同的生活。我總鼓勵大家要玩樂,要開心,要快樂。這些也都是我打敗Covid的方法。各位讀者您上一次做令人興奮的事是什麼時候呢?請大家加油再加油!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樂高, 西雅圖

給大學新生的建議 不論你是過去還是現在才剛上大學

October 7,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我的侄孫剛剛成為了華盛頓大學(華大)的一名新生。孩子!你選對地方了! 然而,你仍然會有無數個影響你未來的決定要做。

幾十年前,我也曾是華大的學子。回想起來,在我的大學經歷中,我本可以做與當時完全不同的選擇。就像你一樣,我剛到華大時,也希望自己能盡快畢業。

你說:「學費太貴了,我想在三年內完成學業。」

一般人通常認為盡快畢業並省下學費會是一個聰明的做法。畢竟,作為一名留學生支付的學費是本地學生的三倍,因此我也以為盡快獲得學位、不讓自己成為家庭的經濟負擔是明智的。

我每個學季佈置的任務都很重,要修滿18個學分。所以除了上課和吃飯,其餘時間我都在圖書館度過,天天如此,無一例外。而一個全日制學生通常只需修滿12個學分。

那時,我有一個每學季只修12個學分的同學,我管他叫「懶漢」。還有一個家裡並不缺錢,但是卻修滿20個學分的同學。她家是香港最富有的家庭之一,同學們都把她超負荷的學習視作「勤奮」。她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學習上,從來不出去玩!你覺得她會喜歡她的大學生活麽?我覺得她是個傻瓜。

華盛頓大學紅場(Red Square of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懸掛著歡迎回校條幅。(攝影:吳靜雯)

別著急

親愛的侄孫,我給你的建議是:別著急,好好享受你在校園的生活。大學之旅是你人生中最寶貴的時光。我不會用任何東西與之交換。我每個學季修滿了18個學分,然而代價是什麽呢?到大三結束時,我的學分已經足以讓我畢業了。但是突然間,我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去面對現實世界。我需要時間來思考人生接下來的道路。

幸運的是,我已經獲得了兩年的獎學金,所以我可以自由地選修我喜歡的課程,包括新聞、戲劇和保齡球。是的,保齡球。我減少了上課的次數。雖然我在華大的最後一個學季只修了7個學分,但還是比畢業要求的180個學分多了18個學分。我大學生活的最後兩年是豐富多彩的,也是有趣的,更是令人興奮的。

你這個學季修15個學分,這是一個聰明的決定,不多不少。

星巴克(Starbucks)和圖書館

半工半讀的學生是值得稱讚的,但這並不適合每個學生。如果你選擇讀書外的兼職,你應該做什麽類型的工作呢?

我知道你自己已經找到了一份兼差工作,在西雅圖南部的星巴克當咖啡師。即使你對自己的新工作充滿了期待,但你的一些家人似乎卻並不是那麽興奮。你的家人說,他為什麽不申請一份校園工作,比如在華大的圖書館?這樣既方便又省時。

我在香港的親戚猜想,我可能會建議你選擇圖書館的工作。

沒錯我是喜歡圖書館。但是你能把書放在書架上、幫別人借書以及讀更多的書中學到什麽呢?課堂上有足夠多的書本供我們閱讀。在圖書館工作的好處是,這是一份穩定的工作。當夜班沒有工作時,你就可以利用休息時間來學習。

親戚們不明白的是,你愛喝咖啡。如果你能通過這份兼職得到免費的咖啡,豐厚的薪水和小費,同時還能學習將來成為一名咖啡師,這會令你獲得極大的滿足。這份兼職會讓你的精神在課堂之外得到放鬆。如果你熱愛你的工作,那它就不再是一份苦差事而已。這也是看到現實世界和認識有趣的人的一種方式。

當你在一家星巴克工作之後還可以轉到另一家,也許是離華大更近的一家。有很多可能性。與其像你也曾就讀於華大的叔叔一樣繼續在華大的圖書館工作,不如自己冒險去看看這個世界,同時找到一份你喜歡的工作。這也是你獨立和冒險精神的證明。為你能打破常規的想法竪拇指稱讚。

學生們在蘇薩羅圖書館(Suzzallo Library)內的星巴克排隊等候咖啡。(攝影:吳靜雯)

尋求關注也許不是一件壞事

尋求關注從來都不是我的目的。這緣於我的亞洲文化教養和性格。在自願免費寫了幾篇報導後,我在大四那年得到了一份《華盛頓大學日報– UW Daily》記者的工作。記者的署名增加了曝光率,讓我得到了另一份工作——為東亞圖書館(East Asia library)做研究助理。這份工作需要懂中文。我在第一次面試後就被錄用了。圖書館長、已故的Karl Lo在看到我的署名後給我打電話,並提供了一個三級學生工資標準而不是一級。我提前完成了研究畢業後,我和Lo成了好朋友。從我的實例中可看到,你做的任何事都有可能給你帶來其他機會。所以無論你做什麼,都要試著努力並要求自己做的更好。

作為《華盛頓大學日報- – UW Daily》的記者,永遠不知道讀者對你的報導會有什麼反應。有一次,我寫了一篇關於現在已經倒閉的KRAB電臺的負面報導。他們的支持者寫信譴責我,甚至親自到日報辦公室抗議。把我嚇壞了。

我當時想,「天哪!為什麽大家要這麼針對我呢?」這只是一份學生刊物而已。我為自己僥幸躲過了那些抗議者而感到幸運。我不明白的是,當一個記者能夠用他們的寫作喚起熱情的讀者時才被認為是成功的。一些記者把惡意的攻訐來信視為一種榮譽,是掌聲,而不是罵聲!

侄孫! 你當然不是在為日報工作。但我建議學生們去參加一些自己不太擅長的活動。學會對華大這所傑出的學府保持好奇和關心。去認識校長和更多的傑出教授。他們為什麼如此傑出,又是如何傑出的?他們是我們的榜樣。

幾年前,當一名移民學生在華盛頓大學學習了一年後,竟然還說不出校長Ana Maria Cauce的名字時,我感到非常震驚。尷尬的是,她不知道,或者根本不在乎!更糟糕的是,她可能不是唯一一個這樣的學生!

考慮一下競選學生會代表。我記得華大選出了不止一位亞裔學生會主席。負責華盛頓大學(AssociateStud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聯誼工作可能很有趣。學生會的很多工作崗位都是帶薪的。有60名員工。這些都是希望改善學校和學生福利的有著美好目標的理想工作。你可以更多地了解校園及其系統,同時認識許多有相同價值觀的朋友。

華盛頓大學歷史墻(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history wall)在蘇薩羅圖書館(Suzzallo Library)內展出。(攝影:吳靜雯)

出國留學當交換學生

華大與一些海外大學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和交流項目。我有一些年輕的朋友在大三的時候曾在義大利、德國和許多其他國家學習過一個學季甚至一年。他們的所有生活費和機票不用自己出。這將是一次很棒的學習和旅行經歷。在我那個年代,參加交流項目並不是那麼容易。現在,有這麼多機會,卻沒有那麼多學生來利用。去你的專業查看一下這些機會。華大是一所很大的學校,可以提供很多東西。除非你去主動發現,否則你永遠不知道那裡會有什麼等著你。

拒絕毒品和酒精

即使在我年輕的時候,我也知道毒品和酒精的危害。我完全同意你家人的看法,毒品不應該成為你大學生活的一部份。至於酒精,這也不是個好主意。我知道在同齡人的壓力下很難抗拒。盡管我有幾次機會,但我在大學的時候從來沒有吸過毒。大麻的氣味使我煩躁,酒精刺激我的胃。我當時做出了正確的決定,不喝酒不抽煙,這對我一生很有好處。

當思想被毒品或酒精扭曲掌控時,會做出一些愚蠢的事情,讓自己未來後悔莫及。只要看看因過度吸煙和酗酒給大學生造成的悲劇數量,你就會明白。現在是時候練習對酒精和毒品說「不」了。

(攝影:吳靜雯)

成績是最重要的嗎?

是很重要,我年輕的時候也是這麽想的。但我現在想說的是大學成績是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這取決於你在大學的哪個階段。我有一些朋友,參加某些課程只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肯定能得到A,而不是他們能從這門課上學到多少。我有幾門課沒有得A,但我學到了很多,也很滿意。一些讓人大開眼界的課程是美國原住民歷史和印度歷史。

取得好成績是很重要的,因為它讓我進入了華盛頓大學。它也幫助我獲得了大三和大四的獎學金。我一點也不擔心你。到目前為止,你看起來是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發展多元的友誼

你抵達西雅圖的第一天,我們帶你和我的黑人朋友共進午餐。後來,我們去一家餐館吃晚飯,無意中又碰到了另一位黑人朋友。

我的朋友圈是我在解決重大問題的參謀團。如果沒有多元化的觀點和支持,我無法經營西華報和姐妹報Northwest Asian Weekly。我為你樹立了榜樣,希望你能像我一樣欣賞多元化。最近,我看到一張你和很多不同族裔的華大的朋友們的合照。我很喜歡這張照片。年輕人,再給你豎個拇指稱個讚。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亞洲, 亞裔, 兼職, 星巴克, 毒品, 留學生, 華盛頓大學, 西雅圖, 酒精

在疫情下取悅自己

September 30, 2021 by Hao Yi Xu 1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當我身處新冠帶來的壓力以及各種糟糕的消息和悲劇中時,我試著想辦法哄自己開心,以保持心理平衡。然而,我卻在無意中發現了一些事情⋯⋯

首先,我想到了一個問題:「什麼是最有效的減壓方式?」

哈哈哈哈!!!答案就是笑聲。你可能會質疑我:「Covid一點都不好笑!」。的確如此,人們死於新冠病毒一點也不好笑。它只會帶來哀痛與悲傷。對我來說也一樣。但我們不能永遠活在痛苦中。這只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糟。而能夠令我們治癒和復原的是笑聲、微笑和喜悅。

笑的好處是巨大的。除了能夠令我們的身體減壓,笑聲還能讓我在這個痛苦的非常時期保持清醒。對於許多人來說,在新冠疫情期間反而比以前笑得更多,這聽起來或許顯得很玩世不恭。然而為了生存,我們需要這樣做。笑聲能夠讓我充滿希望,積極向上,期待清晨的陽光,並為一整天忙碌的日程做好準備。

另外一個好處是「笑聲總會帶來更多的笑聲」,扶輪社員(Rotarian)Bala Murthy在扶輪雜誌(Rotary magazine)上寫道。「即使是面對和我們初次見面的人,笑聲也能成為我們之間的紐帶和橋樑。」

以前,我總是因為報社接到了大生意的買賣而笑容滿面。然而,這場疫情改變了我心中對快樂的定義。現在,我的快樂源泉更加豐富多彩,存在於那些既渺小又偉大的事物中。有些就在我的眼前,有些則在我的想象中;有些來自過去和當下,有些則來自對未來的期待;有些出於對美好的欣賞,有些則出於對醜陋的認識。

驚喜能夠點亮我的一天。我在YouTube上看到的嬰兒的笑臉給我帶來了快樂。好消息令我獲得積極的心態。於是我經常尋找那些不可思議的故事和瞬間,它們能夠令我感到敬畏與感動。前些日子發生在我們周圍那些令人驚奇的故事至今依然歷歷在目。

只要你願意就可以獲得笑容。讓自己笑起來的方法有很多,而那些道理其實大家都知道。

把傷痛眼淚變成喜悅的淚水

最近,朋友Kiku Hayashi去世了。我的第一反應當然是震驚和悲傷。然後我回想起了她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那些她所做過的好事和發生在她身上的有趣的事。幾年前,有人要她訂閱報社競爭對手的報紙。結果,她反而給我寄了一張支票,讓我幫她訂《-Northwest AsianWeekly》。她的絕對忠誠讓我開懷大笑。而她可愛的卡片也讓我不由自主地露出微笑。

Kiku Hayashi的手工卡片。

我喜歡她的幽默感和對生活的熱情。她總是說:「我從不拒絕有人請我吃飯。」沒有人比她更懂得食物的美好。Kiku總是給我辦的派對帶來歡笑。我想念你,Kiku。

笑笑自己

有一天,我衝出家門去開會。半路上想起我好像忘記了什麼東西,於是又匆匆忙忙趕回家。可是,我怎麼也想不起來我到底忘了什麼。

就在這時,我無意中瞥見了鏡子中的自己,我看到自己竟然忘記畫眉毛了,哈哈哈哈。那是我日常化妝的其中一個步驟。用一支神奇的眉筆把我的臉從一個長相不完美的女人變成一個看起來說得過去的人。

所以,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不管發生什麼事,先笑一笑。達賴喇嘛的綽號是「笑佛」,盡管他的流亡生活一直很艱難。當他和人們說話的時候,他總是笑得很開心。然後我意識到這也是我丈夫的特點。過去,我常常氣他總是嘲笑我的失誤和其他一些無聊的事情。面對疫情開懷大笑卻是一種治癒良劑,也是抵禦新冠病毒的好方法。

要易於原諒他人

如果心懷怨恨,那麼你不可能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我記得朋友說,「每個人都是我的朋友。沒有人是我的敵人。」他積極的心態總是提醒我要慷慨。

永遠不要因為你的自尊放棄原諒。永遠不要忘記在自己犯錯的時候說聲「對不起」。有時候,即使知道自己是對的也會說對不起,因為我知道這會讓別人感覺好一些。

記住別人對你的好,忘掉別人對你的壞。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無論如何都應該試一試。你可能無法馬上做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變得不像你想的那麼難。而且這樣對你的健康有好處。

憤怒、抑鬱和焦燥等負面情緒會對免疫系統和細胞造成嚴重的破壞。

有些曾經批評我們的人現在成為了我們的支持者。他們用心地閱讀我們的報導。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慶祝他人的重要時刻

到了我們這個年紀,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我們可能沒有機會和去世的親人朋友好好告別,讓自己生活在遺憾中那是痛苦的。

如果有機會,可以為你愛的人慶祝生日、紀念日以及他們獲得的成就。通過為他們提議或發起慶祝活動,成為他們人生中重要時刻的一部份。分享生活中的甜蜜會給我們帶來快樂和歡笑。而這些回憶也將永遠伴隨我們,因為我們是讓這些事情發生的人。

巴西一側的伊瓜蘇瀑布(Iguazu Falls from the Brazil side)。 (攝影:George Liu)

記住好消息

我知道我曾在博客中寫道,比起積極的事情,人們往往更容易記住生活中消極的事情。現在我們必需改變這一點。就從寫日記開始,記下那些快樂的事情。寫下我們生活中所有精彩的故事,特別是發生在Covid之前和期間的故事。我會把我所有的旅行經歷都用照片紀錄下來。我們的澳大利亞(Australia)和新西蘭(New Zealand)之旅、巴西和阿根廷的伊瓜蘇瀑布(Iguazu Falls in Brazil and Argentina)之旅,所有這些都將永遠提醒我旅行是多麼美好。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的首府悉尼(Sydney)新年除夕的跨年煙花表演更是千載難逢的經歷。

伊瓜蘇瀑布(Iguazu Falls) 比美加邊境的尼亞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更加美麗壯觀。那些精彩的視頻讓我再次重溫了我們所有的冒險旅途。而現在所做的這些會提醒我們在以後重讀它們的時候露出笑容。

前兩週不僅對亞裔社區來說是美妙的一週,對我這個記者來說也是如此。我喜歡報導好消息。華籍羅馬尼亞裔的Emma Rachucanu贏得了美國網球公開賽冠軍,她的對手Leylah Fernandez也是亞裔。由加拿大籍華人劉思慕(Simu Liu)主演的《尚氣–ShangChi》在中國以外的亞洲國家和美國都很受歡迎。這部影片在中國尚未上映。該片在美國和加拿大連續三週蟬聯票房冠軍。

9月11日,加拿大選手Leylah Fernandez (左) 和英國選手Emma Raducanu (右)在美國網球公開賽女子單打決賽後的合影。Raducanu 在比賽中擊敗了Fernandez 。 (美聯社照片/ Seth Wenig)

慷概地讚美

疫情期間,我們與朋友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不多。我珍惜所有面對面的會議。你永遠不知道誰會出現。我不知道這是否與疫情有關,但我往往會記住人們在這些遭遇中為我們做的所有好事。我一定會在合適的時候當面感謝他們。我想讓他們知道,我注意到了他們的貢獻。這是一種鼓勵人們為社區做好工作的方式。

走出去品味生活

因為新冠,很多人寧願呆在家裏。當你不得不躲在一個地方的時候,很難感受到快樂和歡笑。我和丈夫接種了疫苗之後,出門的次數更多了。通過口罩和疫苗接種,可以保護我們和其他人。

前兩個週末,我們參觀了奧林匹克雕塑公園(Olympic Sculpture Park)。遊船停靠在海濱,許多遊客正在辦理手續。雖然我們只是旁觀者,但依然很高興看到大家開開心心地下船登陸。很高興看到家人團聚,還有朋友們因為新冠在期待已久的旅行中如此興奮。

得知挪威遊輪要求乘客在登船前兩週接種疫苗,讓我鬆了一口氣。我不希望那麼多未接種疫苗的人來到西雅圖。遊輪業務在數月的封鎖後恢復了一些正常。這不僅對我們的經濟很重要,對我的精神健康也很重要。我們可能還沒有完全恢復正常。但總會有到來的那天。

挪威遊輪停靠在西雅圖海濱。(攝影:吳靜雯)

會傳染的笑

已故的Phil Smart Sr.送給扶輪社俱樂部的每一位社員一個笑聲機盒 (laughing gadget)。裡面錄滿了西雅圖兒童醫院裡那些年幼的癌症患者們的笑聲。孩子們的笑聲響亮而富有感染力,這些歡樂有趣的笑聲讓每個聽的人都會立刻笑出來。我經常點擊它。感謝你,Phil。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COVID, 新冠, 疫情, 經濟

增強免疫力

September 23,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你接種了疫苗,是否就意味著你已經百毒不侵安然無事了?可是,如果你經常不戴口罩就去人多的地方,忘記了洗手;如果你經常濫用藥物和酒精;如果你經常吃不健康的食物;那麼你不僅不會百毒不侵,反而是在破壞自己的健康。

Covid 令我萌生了採用一系列健康生活方式的計劃。食療可以提高我們的免疫力並對抗炎症。除了吃的健康一些,還有哪些食物可以對抗新冠病毒?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有一天, 我以前的大學同學在whatsapp 上給了我答案, 一份抗擊新冠病毒的食物清單。視頻的標題是「增強免疫系統以對抗新冠病毒的食物」。YouTube上有很多這樣的視頻。

這些食物都很常見,在超市就能買到。但問題是,如何將這些食材搭配在自己的日常飲食中?辦法就是,採用亞洲的烹飪和飲食方法。

用姜黃粉、蒜粉和肉桂粉(cinnamon)調味的煎蛋(攝影:吳靜雯)

從早餐開始

早餐時,我過去常常用鹽給雞蛋調味。在疫情期間,我盡可能的少吃鹽。大蒜、生姜和姜黃 (tumeric) 是抗擊新冠食物清單中的一部份。所以我在雞蛋上撒了蒜粉和姜黃粉。

用生姜和姜黃做果汁不僅味道更好,還能對抗炎症。如果你沒有時間做果汁,可以從雜貨店買現成的果汁。一些品牌將生姜、姜黃和胡蘿蔔或蘋果混合在一起。4盎司左右的一小杯果汁將為你開啟美好的一天。

看看你的早餐中是否可以增加我提到的任何一種調味。

用粉狀調味品

為了確保你的日常飲食中含有大蒜、生姜和姜黃,可以購買粉狀的。既方便又划算,一小瓶姜黃粉,我可以用上16個月,大蒜粉可以用6個月。我用蒜粉比較多,在很多食譜中都會用到。

當我烤牛排或烤雞肉和豬肉時,大蒜粉是我的首選佐料。如果你沒有時間烹飪,你甚至可以直接在食物上撒上大蒜粉,味道一樣好。我不推薦姜粉,盡管我家裡有。我只在沒有新鮮生姜的時候才用它。

浸在熱油裡的青蔥和姜。(攝影吳靜雯)

亞洲式烹飪

如果足夠烹飪亞洲風味的菜餚,一定會經常在日常飲食中加入姜和蒜。它們是烹飪中餐時必不可少的原料。姜黃則多用於許多東南亞菜餚。

每當我炒蔬菜或肉的時候,新鮮的生姜和大蒜都是菜譜的一部份。所以我們會買很多姜和蒜放在冰箱。用這兩種食材做的菜味道好極了。生姜很重要,尤其是當烹飪海鮮的時候,它可以去腥提鮮。它也是對抗新冠肺炎和增強免疫力的首選食物。

姜也是我最喜歡的煮雞蘸醬之一,很好做。把姜和青蔥切碎,然後加入鹽,再倒入熱油,最後把雞肉醮著吃,味美清口!

在飲食中加入對抗新冠病毒的食材

除了生姜、大蒜和姜黃,柑橘類水果、菠菜、西蘭花和紅椒也在對抗新冠病毒的食物清單上。我不是每天都吃紅椒、菠菜或西蘭花。但我會有意識地把它們和其他食物交替著食用。紅椒很適合與紅薯、洋蔥和蘑菇一起炒著吃。

當烹飪菠菜的時候, 別忘了先在平底鍋或炒鍋裡放上大蒜和生姜。先把切碎的蒜和姜倒進熱油中,再把菠菜倒進去。

柑橘類水果

木瓜、柚子、橙子、獼猴桃 (kiwi)和檸檬被認為是具有對抗新冠病毒功效的柑橘類水果。大多數人認為更適宜吃水果的時間是在餐後,因為吃水果有助消化。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吃水果的最佳時間是在清晨空腹的時候,在吃麥片、雞蛋和面包之前。這是身體吸收水果營養的最佳時間。

養成「檸檬」習慣

從減肥到對抗炎症,檸檬的好處是不可低估的。有些人建議吃任何東西的時候都加入幾滴檸檬汁,比如湯、肉、海鮮,甚至是飲品。我在早上喝甘菊茶 (chamomile)的時候,總是擠幾滴檸檬汁。你也可以把它們加到沙拉裡。烹飪好蔬菜後,也可以在上面擠幾滴檸檬汁。

重要的東西總是在你的冰箱裏

我的冰箱裡總是放著檸檬、大蒜和生姜。這些關鍵食材對健康至關重要。永遠不要用完它們。

堅果

杏仁是對抗新冠食物清單上唯一的堅果。杏仁含有抗氧化劑(antioxidants)。你可以在麥片和沙拉中加入杏仁,也可以把杏仁與海鮮和肉類一起烹飪。記住,要想在食用杏仁時獲得最佳效果,應該買未加工的杏仁。如果你喜歡烤的或鹹味的杏仁,這些味道可能很好,卻不符合作為健康食物的目的。

酸奶和綠茶

清單上的最後兩樣是酸奶(yogurt)和綠茶。遺憾的是,我不吃酸奶,所以我沒有什麼好建議。但是如果你是酸奶愛好者,那你已經知道它的好處,也已經一直有在吃酸奶了。

我也不喝綠茶,盡管它對健康有很多好處。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胃已經無法承受綠茶了。喝的綠茶愈濃,我的胃就愈難受。不過,我還是想讓大家知道它們對我們有好處。在對抗新冠的比賽中,綠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的價格有高有低。

擴大對抗新冠食物清單

朋友給的這個清單並不是最完整的。可以寫下或增加你自己的清單。例如,含有Omega-3脂肪酸的鮭魚就是一種很好的食物,因為它有助於骨骼健康、肌肉生長和身體機能修復。

把自己的清單和朋友的拿來比較一下,看看自己漏掉了什麼,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好好照顧自己。記得要「全方位照顧—total care」自己的健康。正確飲食只是其中之一。只要努力不懈一段時間後,甚至有可能會發現自己身體朝向健康和活力的逐漸變化。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COVID, 冰箱, 口罩, 疫情, 疫苗, 酸奶

學會與Covid共存 並更好的過日子

September 16,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Einer Handeland的花園

去年夏天,我曾預測生活將在今年9月恢復正常。那時,我曾幻想自己將會在尼羅河的遊輪 (Nile cruise)上欣賞風景,也會被金字塔的偉大深深震撼,然後喝一杯新榨的橙汁,慶祝疫情終於得到了控制。

但我錯了。新冠病毒不僅沒有被打敗,而且各種變異病毒還十分活躍。最近死亡和感染人數都在上升。醫院住滿了使用呼吸機的患者和疲憊不堪的醫護人員。他們懇求人們戴上口罩,接種疫苗,因為醫院已是人滿為患了。

被困在家裡哪裏也去不了,我完全有理由沮喪煩躁。我也完全有理由對那些反對戴口罩和散佈疫苗虛假不實理論的人感到憤怒。我完全可以這樣做,但我選擇不。我心中的情緒風暴幾個月前就早已平息了。我不會向病毒屈服,也不會受那些瘋子影響。這些雖然說起來容易,然而做起來不簡單。但我習慣了從不同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難題,盡量不讓它們影響到我。趁著疫情還在持續,我會在生活中尋求更美好的事物。

我把這次的博客主題告訴了西華報編輯Nancy。她說:「但你以前就寫過關於如何充分利用疫情的文章了。」

「這次不一樣, 」我解釋道。「我之前寫的文章是假設疫情將很快結束。但現在Covid似乎還要持續一段時間。」而我最近領悟到的人生哲學是:我們必需教會自己暫時忍受在不確定狀況下仍然要繼續前行、如何接受內心的矛盾而不感到失落。盡管我並不知道所有的答案,但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經驗和做法。

接受無法避免的事情

很明顯,即使在Covid結束後,口罩也會繼續留在我們的生活中一段時間。所以即使你討厭戴口罩,也盡量學著習慣,並遠離那些不戴口罩的人。

還有另外一些讓人不得不接受的事情,比如社交距離。如果周圍人很多,你應該戴上口罩。在新冠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我不相信戴口罩有什麼用。但現在它成了救命的工具,是生死關鍵的護身符。口罩現在已經是我的好夥伴了。我還買了一些時尚的口罩,有帶水鑽的,還有些是定做的樣式和顏色,搭配我不同的著裝,還挺有樂趣的。

另一個問題是疫苗。我們可能每年都需要接種疫苗。我並不介意且很高興家人沒有人反對接種疫苗。但疫苗在有些家庭、朋友和同事之間仍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對於一些企業來說,員工們到辦公室上班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代表著西華報形象、成功和辛勤工作,並曾受到過州長和許多民選官員以及短道溜冰Apollo Ohno和花式溜冰關穎珊等奧運選手來訪的大樓,現在已經不對外開放且不再接受訪客。有些人可能會因為新冠給我們生活中的一切帶來的打擊而感到難過。然而,我卻因為我們在疫情期間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而感到欣慰。我們的辦公室只是我們成功的實體,但它並不能代表我們全部的成就。讓我更加驕傲的是,盡管我們在疫情期間沒有辦法親自進辦公室工作,但我的團隊仍能確保每週毫無差錯的順利完成新一期《西華報》和姐妹報《Northwest Asian Weekly》的印刷版和電子版的付梓和發行工作。

疫情積極的一面

正如我上週所寫的,疫情促使了非營利組織的創新。的確,疫情讓我們變得更加靈活,也更加機智。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充分利用新冠疫情的契機?

在疫情爆發之初,我以為西華報和Northwest Asian Weekly可能會倒閉。但我們繼續努力,抓住從捐款到貸款的每一個機會。我們製作了比疫情之前更多的特別報導。我們在起初沒有太多機會的時候創造了機會。從傷痕到美好的事物,我們把一個個點子變成一篇篇報導。而這些機會的存在都是疫情帶來的。

對我們來說,我們不要求員工有固定的辦公時間,只要他們能按時完成工作即可。截稿期限就是我們每週按時出版的保障。

令人驚訝的是,我們的員工和作者很少錯過截稿期限。無論面臨何種障礙,他們都有完成工作的智慧和責任感,在疫情的高峰期為我們贏得了大量新聞獎項。

遠程工作(Remote work)讓我們的自由撰稿人可以自由地從事其他工作。同時,遠程工作的靈活性也讓員工實現了他們的夢想。英文編輯Ruth旅行的次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到目前為止,她已經旅行了10次,包括夏威夷- Hawaii、墨西哥- Mexico (2次)、牙買加- Jamaica、加利福尼亞- California (無數次)、密歇根州- Michigan和拉斯維加斯- Las Vegas (2次)。只要有一台筆記本電腦(laptop)並能上網,就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工作。有一次,她還在墨西哥- Mexico報導了本地候選人的Zoom新聞發佈會。

事實上,疫情給了我們選擇和更多的時間。通過遠程工作可以節省很多時間,這樣我們就可以處理日常生活中其他重要的事情。過去在處理這些事情時,我總是拖延。甚至假裝這些事情不存在。但和在辦公室相比,在家裡工作分心的事情更少,我和員工反而比以前能做更多的工作。

圖片: Han Bui

重塑觀點

我們的國家正面臨許多危機,與那些遭受病毒和新冠相關悲劇的人們,以及那些受到近期災難影響的人們相比,我的困難不值一提。

首先,由於颶風艾達(Hurricane Ida),造成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有近100萬人斷水斷電、也沒有燃氣。無數人驚恐地看著自己的家園在一夜之間消失殆盡,現在只能被困在避難所。災害過後已經是一片狼藉,而雪上加霜的是路易斯安那州近來接近100度的高溫。現在我們身在大西雅圖地區,躲過了內華達(Nevada)和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的颶風以及山火等自然災害。

我們的氣溫在70多度,非常舒適,溫暖,陽光充足。當我上週望向窗外時,看到的是蔚藍的天空和潔白的雲朵。那真是一幅美麗安祥的畫面。與年復一年被迫應對猛烈颶風並考慮搬家的路易斯安那人相比,我們西雅圖人已經非常幸運了。

最近華州的天氣一直很乾燥,我希望能下點雨。然後我看了網上的新聞,知道了最近東岸的暴雨。洪水淹沒了許多城市,並造成許多人死亡。我打電話給住在新澤西(New Jersey)的表弟。

「表弟,你還好麼?」我問。

「還好,」他說。「連著下了6天的大雨了,我的辦公室不得不關閉。現在已經停電了。不僅是因為下雨,也因為新冠疫情,我們哪裡都去不了。」

哇!我現在可以每天在公園裏散步,享受著夏末的好天氣,簡直是太幸福了。我的表弟甚至沒有抱怨。對他來說,重要的是他的家人都安全地待在家裏,每個人都接種了疫苗,而且都有工作。掛掉電話後,我對自己說:「日子還是很美好的……我很幸運。」

停止責備

偶爾吐槽一下也無妨。但不要在可恨和無用的想法上浪費太多時間,因為它只會讓你感到沮喪。把時間花在建設性的思想和行動上才是有益身心的做法。

什麼是建設性的行動?思考你能為他人做些什麼是建設性思想和行動的開始。我們甚至不需要付出太多就能點亮別人的一天。有一天,我看到有人在華埠(CID) 打掃街道。那裡真的太髒了,我同情那些清潔工。所以丈夫和我給了他們2美元。他們很開心,笑容也很燦爛。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給了5位清潔工。如果你不想給他們錢,只要說 「謝謝你的工作。」這表明你認可他們的貢獻。

試著去理解他人以及他們的動機。你不必贏得每一次爭論。我通常不會和已經下定決心的朋友爭論或批評他們。我傾聽並尊重他們的觀點,但同時堅持自己的信念。在與那些反對疫苗的人交談時,你可以分享第一夫人·拜登博士(Dr. Jill Biden)在《時代》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的話:

「我們必需記住,我們的敵人是病毒,而不是彼此。」

我了解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弱點。只要讓我學習他們的優點,我就是最終的贏家。

你不必贏得每一場戰鬥。同時,你也有選擇,不必和每個人都成為朋友。

提高生活質量

我以前寫過關於自我保健的文章。提醒每個人明智地利用時間獲得更好的健康是很有用的。通過遠程工作,我們得到了更多的時間,可以用來鍛練、休息、有規律地吃飯和好好地睡覺。在辦公室的時候,我總是不記得喝水。但在家裏,我每工作半小時就起來喝口水,伸展一下身體,吃點零食,或者聽聽音樂。這些天我的身體不再那麽緊繃繃的了。

在新冠疫情之前,我每週購餸菜一兩次。吃的東西通常並不那麼新鮮。只是為了方便而不是健康。現在, 我每天都去買新鮮的農產品、海鮮和肉類。我的精力比疫情前好多了。這是我新的健康習慣之一,我打算保持它。挑戰我的大腦

研究發現,當你每天做一些新的事情時大腦就會得到改善。這被稱為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 )。

有人建議每天學一個新單詞。這對我來說還不夠。你可以挑戰自己,做更多的事情。與其每天背一個單詞,不如背一首新歌。這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但對記憶力是很好的訓練。最近,我一直在挑戰自己使用左手。

如果你像我一樣是右撇子不使用左手,你的一側大腦就會處於休眠狀態。最近,我一直在挑戰用我的左手做更多的事情,包括切菜、疊衣服和烹飪,一天比一天容易。但用左手拿筷子吃飯或剪腳趾甲仍然很難。在嘗試新事物時,探索自己的能力或了解自己的局限性,這也是有益的。

創意生活

受到有關創意生活的文章的啟發,我改變了購物方式和購買的產品。在Covid之前,我用Nordstrom的護膚品,因為我喜歡銷售人員送的樣品。現在,我已經改用專櫃化妝品並嘗試各種品牌。做實驗更有樂趣。

每天做一件有趣的事。朋友剛剛跟我分享了泡吧 (bar hopping) 的樂趣。她和親戚一晚上去了3個酒吧。這不是我喜歡的樂趣。但你每天都可以走出家門創造令自己興奮的體驗,尤其是如果你已經接種了疫苗的話。

為了好玩,我自願為扶輪社(Rotarians)的社員們組織一次華埠之旅,包括參觀一家珍珠奶茶店,然後吃晚餐。這將支持我們社區的企業。你可以組織自己的遠足活動、卡拉ok時間、電影之夜、午餐以及和朋友或鄰居的象棋之夜。甚至可以和朋友一起去超市或農貿市場尋找最健康的食物。

我的扶輪社夥伴家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大麗花(Dahlia)花園,如果你家也有這樣的花園,不妨邀請朋友們來賞花剪花。多多開發些自己生活樂趣的清單。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COVID, 口罩, 扶輪社, 疫情, 疫苗, 病毒, 遠程辦公

COVID上升下的一線希望

September 10, 2021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Homestead社區土地信託項目(Homestead Community Land Trust project ) ,Willowcrest A棟。(圖片由Homestead提供)

華盛頓大學(UW)的一項研究顯示了非營利組織在疫情期間遭受的損失。

舉辦籌款活動變成了不可能的事情,個人捐款也減少了。然而,有一些組織卻逆流而上。他們不僅存活了下來,還一邊創新,一邊開始了更具抱負的旅程。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組織應對挑戰的靈活性,同時增加資金和服務以滿足組織的需求。

籌集大量資金

Homestead社區土地信託基金位於華埠,為低收入家庭建造住宅、聯排屋(townhouse)和公寓。

與以往籌款晚宴的目標不超過10萬美元和200名賓客不同,Homestead在2019年5月啟動了其最大的籌款活動,目標是120萬美元。最近,盡管仍在疫情期間,Homestead已經籌集了超過100萬美元。

Homestead 社區土地信托項目, Willowcrest 的廚房。( 圖片由Homestead提供)

Homestead是如何做到的?與其說是資本運作,Homestead更願意稱之為容量活動(Capacity Campaign)。他們籌集的資金也將包括人員擴充。他們的籌款主要集中在個人捐贈、贊助和公司捐款。現在,他們主要通過電話和網絡會議聯繫潛在的捐贈者。

捐贈者支持Homestead的原因很多。其中一點是該組織有建造222座房屋的紀錄,目前在金郡還有100多座房屋正在建造。Homestead最大的賣點是它的產品。捐贈者喜歡他們所看到的。

執行董事Kathleen Hosfeld說:「這些房屋都是環保的。在環境和可持續性方面,它們遠遠超出了當下的預期。」

增加資金和虛擬活動

在過去的18個月裏,許多非營利組織從聯邦、州、郡和市獲得了大量資金,用於對抗COVID和維護社區安全的工作。

首席執行長Teresita Batayola說:「隨著資金的增加,華埠國際社區衛生服務 (ICHS) 已經能夠為我們那些受到新冠嚴重影響的社區,進行積極的檢測和疫苗接種。我們還能夠通過社交媒體和即將舉行的青年峰會(Youth Summit),有效的解決人們對疫苗猶豫不決的問題。如果沒有資金,ICHS就不可能完成這些抗擊新冠的工作。」

以華盛頓大學為例,他們已經獲得了數百萬美元的研究經費用於對抗新冠病毒。

新的資金來源也改變了一些組織籌集資金的方式。有些組織決定不採用事倍功半的現場籌款活動,而是通過新的虛擬形式(new virtual format)籌集到了更多的資金。

本地慈善家李權忠(Jerry Lee)稱,虛擬高爾夫錦標賽連續兩年為乳腺癌研究(breast cancer research)籌集了超過10萬美元。舉辦活動中食品和場地成本的減少意味著更多的收入。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現場活動所需的人力以及各種麻煩的後勤工作。增加的資金反映在了這些組織招聘新職位的數量上。

仁人服務社(CISC)與其他合作夥伴通過廣東話、普通話和越南語進行Zoom會議。( 圖片由Michael Itti提供)

Zoom帶來的創新

一些組織借助Zoom開展了在線課程和研討會。仁人執行董事Michael Itti表示,仁人服務社已經舉辦了200多場虛擬課程,以促進耆老的健康和社會福祉。仁人「已經購買並分發了近100臺ipad給低收入的耆老,讓他們參與健身、藝術、健康生活、科技和英語課程等活動。」

另一家機構OneWorld Now為高中生開設了在線語言課程和領導力研討會,語言課程包括韓語、中文普通話、阿拉伯語和俄語。執行主任Jordan Goldwarg表示,這些課程不僅可以讓他們接觸到當地的學生,還能接觸到全國各地的學生,包括那些沒有機會參加這類活動的農村地區的學生。

實現新的想法

Batayola說,2020年1月時,ICHS的遠程醫療能力為零。但在當地基金會和其他捐助者的支持下,他們的遠程醫療僅在兩個月後就全面發揮了作用。他們將平板電腦送到了耆老的手中,便於耆老和他們聯繫,消除因疫情隔離帶來的不便,同時管理耆老的慢性病健康狀況。在新冠疫苗可用之前,ICHS還利用其移動牙科診所(mobile dental clinic)開展了快閃流感診所 、快閃檢測和快閃疫苗接種診所。(pop-up flu clinics, pop-up testing, and pop-up vaccination clinics)

在線中文課程。(圖片由Jordan Goldwarg提供)

建立新的合作關係

ICHS與華埠的非營利組織和義工建立了緊密的網絡,以解決COVID疑似病例(很早就從國際之家-International House開始),協調向耆老及其家庭運送食物和必需品,並組織基於社區的新冠檢測和疫苗接種點,包括與非營利組織、企業、寺廟和教堂等合作的快閃診所。這就是為什麼華埠的新冠病例比其他社區少。

CISC還成立了一個反仇恨和反偏見團隊,以應對反亞裔仇恨的上升。這支團隊還加入了反對仇恨和偏見聯盟(Coalition Against Hate & Bias)。該聯盟包括其他6名基於社區的成員,同時得到了金郡公平和社會正義辦公室(KingCounty Office of equality and Social Justice)的支持。作為聯盟成員,社區成員可以向CISC舉報仇恨和偏見事件,並獲得信息、推薦和支持。收集到的數據用於提高公職人員的意識,並制定方案解決問題集中的地區。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CISC, ICHS, UW, 仁人服務社, 新冠, 疫情, 籌款

  • « Go to Previous Page
  • Go to page 1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3
  • Go to page 4
  • Go to page 5
  • Go to page 6
  • Go to page 7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38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對您的繼續支持我們衷心感激! 我們非常感謝在GiveBIG 項目推廣期間付出的每個人——您們的支援為APCC的心臟加強動力! 目前仍還有時間給予和幫助我們在保護文化,支援青年,並建立跨代社群的努力。 … [繼續閱讀……] about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公共衛生中的文化代表:與AANHPI流行病學家的對話

隨著公共衛生部門的不斷發展,對不同觀點和文化代表的需求從未如此重要。在最近對一位公共衛生專業人員的採訪中,我們探討了文化認同和代表在公共衛生部門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AANHPI)社群。 公共衛生對流行病學家意味著什麼 受訪者是華盛頓州當地郡衛生部門的流行病學家,是來自韓國的第一代移民。她對公共衛生有著深刻的承諾,在監測和分析健康資料以預防疾病和促進我們社群的健 … [繼續閱讀……] about 公共衛生中的文化代表:與AANHPI流行病學家的對話

Kīkaha O Ke Kai獲APCC Heal Grant項目 $25,000 贊助金

Kīkaha O Ke Kai正在期待所謂的「雙胞胎」,預產期有望在今年夏天。在獲得亞太文化中心25,000美元的贈款後,俱樂部購買兩輛被稱為「雙胞胎」的Kai Wa'a Hydra Pro OC6獨木舟。這筆贈款還允許俱樂部翻新三艘舊的獨木舟。         Hydra Pro是最新、最輕的設計。 Kai … [繼續閱讀……] about Kīkaha O Ke Kai獲APCC Heal Grant項目 $25,000 贊助金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CID的 Chew Lun 大樓懸垂倒塌  4月25日位於第7大道南416號的Chew Lun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訊息

非洲節 5月10日。非洲精神節在西雅圖中心的軍械庫提供音樂和舞蹈表演、時裝秀、工藝品市場和食品供應商。 波蘭節 5月10日(下午12點至4點)。Pierogi Fest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訊息

生活訊息

CID社群成員繼續反對Sound Transit 唐人街-國際區(CID)社群再次為未來而奮鬥,讓他們的聲音被聽到,他們的需求被優先考慮。隨著Sound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