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報
  • 廣告價目表
  • 活動
  • 聯繫本報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疫苗

疫苗是如何起作用的

April 14, 2022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疫苗的作用原理是使你身體的自然防禦系統準備好,以識別和抵抗會使你生病的病菌。

•一些疫苗含有死的或活性減弱的病菌。

•另一些則含有看起來像病菌的一部分的物質。

•目前提供的COVID-19疫苗能夠教會身體製造看起來像導致COVID-19的病毒的一部分的蛋白質。疫苗本身沒有任何形式的COVID-19病毒,無論是活的、活性減弱的還是死的。

當你接種任何疫苗時,你的免疫系統會透過以下方式做出反應:

•製造抗體。抗體是免疫系統為抵抗疾病而自然產生的蛋白質。

•使你的免疫細胞準備好對未來的感染作出反應。

•記住疾病以及如何戰勝它。如果你在接種疫苗後接觸到病菌,你的免疫系統可以在你生病之前迅速將其消滅。

這就是疫苗如此有效的原因。疫苗不是在疾病產生後才進行治療,而是能夠首先防止我們生病。

COVID-19疫苗是如何起作用的?

所有三種COVID-19疫苗的作用原理都是教會我們的免疫細胞如何製造仿製版的刺突蛋白 (COVID-19病毒表面的冠狀刺突)。製造刺突蛋白不會傷害我們的細胞。

•我們的免疫系統看到刺突蛋白,知道它不屬於那裡。

•我們的身體透過建立免疫反應來做出反應。它製造可以對抗COVID-19病毒刺突蛋白的抗體,並讓免疫細胞做好準備。如果我們將來接觸到病毒,這將保護我們免於感染。

輝瑞公司和莫德納公司生產的疫苗被稱為mRNA疫苗。信使RNA (mRNA)是告訴我們身體如何製造蛋白質的遺傳物質。疫苗中的mRNA被包裹在油性泡泡中(被稱為脂質納米顆粒)。當mRNA進入我們的細胞時,它就會教會細胞如何複製刺突蛋白。mRNA不會進入細胞核,也不以任何方式與DNA相互作用。

疫苗的效果如何?

疫苗在預防Delta和Omicron病毒變異株引起的嚴重疾病、住院和死亡方面效果很好。雖然疫苗在預防感染Omicron病毒變異株方面並沒有同樣有效,但接種加強劑可以大大改善其效果。這就是強烈建議12歲及以上的個人在符合接種條件時接種加強劑疫苗的原因。

接種疫苗後你的身體需要時間來建立對COVID-19的免疫力。此外,當你接種疫苗後你仍然有感染COVID-19的風險。這被稱為突破性感染。當已接種疫苗的個人確實感染COVID-19後,他們通常不會像未接種疫苗的個人病得那樣重,並且他們的症狀通常不會持續那麼長時間。Omicron病毒變異株所導致的突破性感染風險似乎更高,尤其是對那些沒有接種加強劑疫苗的個人而言。

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病毒的演變,疫苗建議也會改變。科學家和醫學專家們繼續密切關注在不同年齡和具有不同風險因素的人群中免疫力下降的跡象。他們也在觀察疫苗對新的病毒變異株的防禦效果。可以透過CDC網站上的「瞭解COVID-19疫苗的作用原理」獲取更多資訊。


36%未接種疫苗的華州居民不信任政府

在新冠疫情爆發兩年後,美國的情況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改善跡象。雖然Omicron的傳播帶來了病例的大幅激增,但病例數自1月中旬達到頂峰後迅速下降,而最新的變異影響較小。

鑒於這些變化,華盛頓州和其他州已經開始放寬現有的公共衛生限制。

自疫苗問世以來,其開發、測試、生產和分配過程的加快,已使2.5億美國人至少獲得了一劑疫苗。通過更有效的保護,COVID對大部份人口的風險已顯著降低。在最近的Omicron傳播浪潮中,接種疫苗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遠遠低於未接種疫苗的人。

公共衛生領導人已努力克服對新冠疫苗的懷疑和反對,但美國總人口中約有1/4仍未接種疫苗。

其中很大一部份人的由於來自對疫苗本身的擔憂。據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的調查結果顯示,未接種疫苗者中51.3%的人表示擔心疫苗的副作用,而45.6%的人表示不相信疫苗。

Chamber Of Commerce.org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截至2022年2月的第一週,11.5%的華州居民未接種疫苗。在華州未接種疫苗的人中,36%的人表示對政府的不信任是他們沒有或並不打算接種疫苗的原因之一。

以下是華州的數據摘要:

•未接種疫苗的成年人中,對政府不信任的比例為:36%

•未接種疫苗的成年人中,可能不會接種疫苗的比例為:82.6%

•未接種疫苗的成年人比例為:11.5%

•因不信任政府而未接種疫苗的成年人總數為:235,755人

•可能不會接種疫苗的未接種成年人總數為:561,796人

未接種疫苗的成年人總數為:679,988人如需更多信息、細則和完整結果, 請瀏覽chamberofcommerce.org/states-whose-residents-donttrust-the-government查看原始報告。

本健康系列由華盛頓衛生部(WashingtonDepartment of Health)提供資金支持,該部門對內容沒有編輯意見或進行監督。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COVID-19, Delta, Omicron, 人口普查, 加強劑, 疫苗, 病毒, 華州

長期新冠(Long COVID)一種無法描述的疾病

April 7, 2022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續上期

尋求幫助至關重要

隨著Macnofsky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直到現在的幾年,一直在與長期新冠抗爭,她覺得她的母親一直陪伴著她。太多人感染了長期新冠,因此尋求支持非常重要。即使是像斯坦福大學這樣擁有大量員工的診所,也有長長的等候名單。

專家建議從初級保健醫生開始。如果你沒有這樣的醫生,那就馬上找一個。然後,醫生可以將你介紹到一家長期新冠診所,比如斯坦福大學或華盛頓大學的診所。

由於這種疾病有很多症狀,以斯坦福大學的診所為例,他們的專家團隊代表包括傳染病學、內科、心臟病學、神經病學、自主神經病學、頭痛診所、肺病、胃腸病學、風濕病學、睡眠醫學、精神病學、心理學、耳鼻喉科、內分泌科等。

Macnofsky說:「這實際上是我在醫院看過的所有專家的名單,我的意思是,說真的,他們只是來了又走。」人們也可以參加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簡稱NIH)的康復研究(RECOVER study)。

新視野?

Macnofsky現在能夠說出曾經無法表達的東西。例如,當Chow讓她在電腦前選擇華盛頓大學系統內的一位新的初級保健醫生時,她感到無所適從。她無法解釋她的大腦已經「壞了」。她幾乎無法繼續交談。而兩年後的今天,她已經獲得明顯的康復,但走上山仍然有困難。

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Macnofsky是比較幸運的人之一,如果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經歷過她所經歷的事情的人。謝天謝地,她有醫療保險。還有一個擁有穩定工作的愛她的丈夫。

在長期新冠倖存者群體中,許多人在這方面的情況要糟糕得多,甚至失去了希望。Macnofsky說:「許多人失去了工作,花光了存款,婚姻破裂了,還失去了醫療保險。」

對於那些感染了COVID-19的人來說,最近出現的最有希望的事情之一是新的口服藥物可能會阻止長期新冠的發展。

在3月17日由南加州大學安能伯格健康新聞中心(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Annenberg Center for Health Journalism)主辦的一次演講中,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教授Annie Luetkemeyer在回答《西華報/Northwest Asian Weekly》提出的問題時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Luetkemeyer說,「這是情理之中的」,它們將在減緩或預防長期新冠的發展方面發揮作用,因為與其他病毒性疾病一樣,此類藥物可以減少炎症,而炎症似乎是長期新冠的導火索之一。

不過,印第安納大學的首席衛生官(the chief health officer at Indiana University)Aaron Carroll在演講中也表示,目前很少有人能及時獲得這些抗病毒藥物以使它們發揮作用。

他說,美國衛生系統的建立是為了防止人們得到治療,這意味著延遲獲得Paxlovid或Molnupiravir等藥物。除非這些新的口服藥物在症狀出現後的幾天內服用,否則起效就太晚了。

他說,除非一個人有大量的資源和時間,否則幾乎不可能在要求看病的同一天去看醫生,因此就不可能立即拿到藥物處方。除此之外,在尋找儲存這種藥品的藥房上也存在延遲。而且,大多數新藥必需大量服用,5天內服用多達40片,這讓一些人吃不消。

康復

今天,Macnofsky慶祝她可以遛狗一個小時,為家人做飯,打掃房子。她說:「這些感覺像是打了場勝仗。」

與此同時,醫學研究人員也有了自己的突破。他們現在發現,疫苗大大降低了感染長期新冠的幾率。「根據現有數據,疫苗似乎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預防長期新冠,一是通過預防感染本身,二是通過降低疫苗接種後發生感染的情況下出現持續症狀的幾率,」Chow說。

Macnofsky堅稱,每次接種疫苗後,她的病情都有明顯改善。「我的步行耐力提高了,疲勞感減輕了,頭痛減輕了,一些列症狀也不那麽頻繁了。每天的發燒也都消失了,」她說。盡管現在她的疫苗增強劑在六個月後正在逐漸消退,但她正在慢慢恢復。

Macnofsky說:「我買了一個很酷的沖浪板,今年夏天我要去沖浪,哪怕我沒法站在上面。」

希望加入NIH 康復研究,請瀏覽:openredcap.nyumc.org/apps/redcap/surveys/?s=TYCLM7PE97

如需查看華盛頓大學的長期新冠診所列表,請瀏覽:uwmedicine.org/specialties/post-COVID-rehabilitation

如需查看全國各地的長期新冠診所列表, 請瀏覽:survivorcorps.com/pccc

本健康系列由華盛頓衛生部(Washington Department of Health)提供資金支持,該部門對此內容沒有編輯意見或進行監督。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新冠, 疫苗, 病毒, 華盛頓大學, 西華報, 長期新冠

新冠疫情限制放寬 州長堅稱緊急命令仍有效

March 24, 2022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圖片來自:Komo 4

(本報訊)州長英斯利(Jay Inslee)18日重申,稱即使取消了新冠疫情帶來的部分限制,但自己對於疫情期間下達的緊急命令仍然有效。英斯利稱,如果沒有緊急命令,華州就有失去聯邦援助的風險,而華州目前仍需要聯邦資金用於疫苗接種、檢測和為民眾生活提供支持。

華州衛生部長Umair Shah博士說:「州長發佈緊急公告或緊急命令的考慮之一是確保我們能夠獲得資金,以便我們能夠繼續前進。需要記住的是,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轉折點,疫情狀況有所改善。但我們不希望在狀況有所改善時,將那些應對措施、協議和一些重要的努力撤走。是這些應對手段讓我們走到了如今這一步。」

當然,華州共和黨領袖對於州長的主張表示反對,並認為不應該繼續執行緊急命令。來自華州Aberdeen的共和黨議員Jim Walsh表示:「這是一個空洞的論點。我知道這是州長本週提出的,但他也在之前其他時候提出過別的論點。無論合理或正當的理由是什麼,我們目前都已度過了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緊急關頭。」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州長, 新冠疫情, 疫苗, 英斯利, 華州

加拿大放寬邊境政策 完全接種疫苗旅客無需提供檢測結果

March 24, 2022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加拿大衛生部長、交通部長和旅遊部3月17日宣佈,將放寬加國在大流行期間的旅行限制。

自4月1日起,完全接種新冠疫苗的旅客在抵達加拿大之前,將無需提供新冠檢測陰性,但旅客仍可能在抵達後被要求進行隨機的PCR核酸檢測。此外,旅客入境加拿大仍需使用ArriveCAN應用程序輸入疫苗接種證明及其它所需信息。

未完全接種新冠疫苗的旅客,在抵達加國之前將仍然要出示陰性檢測證明,進入加國境內後也仍需隔離14日。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表示,聯邦政府將繼續研究是否可以在科學基礎上在邊境進一步放寬限制,並指出「所有加拿大人都已經厭倦了兩年的流行病」。

加拿大旅遊行業組織指出,英國、丹麥、瑞士和愛爾蘭等國家一早已經停止了要求旅客提供病毒檢測的要求,並一度敦促加拿大在4月1日之前也放棄該項要求。但加拿大方面表示,雖然檢測結果不再是入境必要前提,且政府還取消了避免非必要國際旅行的旅行建議,但加國政府對航空、鐵路、遊輪旅行的強制疫苗令仍然有效。

Filed Under: 副刊, 旅遊, 首要 Tagged With: 加拿大, 大流行, 新冠疫苗, 旅遊, 疫苗, 疫苗令

第四劑疫苗

March 17, 2022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輝瑞首席執行官Albert Bourla於3/13表示,民眾將需要第四劑Covid-19疫苗來幫助抵禦另一波大流行。Bourla說,當面對像Omicron這樣的變體時,三劑後的保護「對感染不是那麼好」並且「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根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說法,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已經接種了三劑輝瑞或Moderna Covid-19疫苗,已經可以接種第四劑。但目前尚不清楚FDA是否或何時會批准第四劑Covid-19用於健康的青少年和成人。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COVID-19, Moderna, 免疫功能, 疫苗, 輝瑞, 青少年

關於COVID-19疫苗和幼童的注意事項

March 17, 2022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領先兒科專科醫師分享5至11歲兒童接種疫苗的重要性

《Health Matters》( 健康問題)雜誌對許多專家如:NewYork-Presbyterian Komansky(紐約長老會科曼斯基兒童醫院)兒科傳染病專科醫師暨 Weill Cornell Medicine(康乃爾大學威爾醫學院)臨床兒科助理教授Dr. Karen Acker以及兒童和青少年健康科主任暨Columbia University Vagelos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哥倫比亞大學瓦格羅斯內外科醫師學院)兒科副教授Dr. Melissa Stockwell等人進行了訪談,分享父母應該對這個年齡層兒童的疫苗有哪些瞭解,包括它的安全性、副作用以及它在保護兒童免受COVID-19感染方面的有效性。

為什麼幼童接種疫苗很重要?

自疫情爆發以來,約有200萬名5至11歲的兒童感染了SARS-CoV-2(導致COVID-19的病毒),8,300人住院接受治療,其中1/3需要加護病房照護。幸運的是,過去一年中死於COVID-19的兒童人數不多,但 COVID-19仍然是這個年齡層的十大死因之一。我們可以透過讓兒童接種疫苗來幫助預防這種情況發生。

我們知道兒童無論是否感染了COVID-19病毒,他們都受到COVID-19大流行的極大影響。我們還看到,居住在疫苗接種率低的地區的兒童感染COVID-19並住院治療的可能性更大。當幼童接種疫苗時,父母可以放心,他們的孩子可以安全地上學、與同齡的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並在恢復正常生活的同時保持安全。我們和我們的孩子越早接種疫苗,我們就越能放心,我們已盡最大努力保護我們的孩子免受COVID-19病毒的侵害。

問:Pfizer(輝瑞)/BNT COVID-19疫苗對5至11歲年齡層的效果如何?

答:在一項涉及約4,500名兒童的臨床試驗中,發現該疫苗對5至11歲的兒童非常有效。在該試驗中,疫苗接種產生的抗體效價與16至25歲的青少年和年輕人身上發現的相似,並且在預防症狀型COVID-19方面有90.7%的有效性。

問:Pfizer(輝瑞)/BNT COVID-19疫苗對5至11歲的兒童安全嗎?

答:是的。據發現,該疫苗在這個年齡層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副作用通常與參加試驗的12歲或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相似,注射部位的疼痛在5至11歲年齡層中略低,但紅腫現象略高。與年滿12歲的人相比,5至11歲年齡層的發燒、疲勞、頭痛、發冷和肌肉疼痛等全身性影響通常較不常發現,嚴重程度較輕微。對於這個年齡層的兒童來說,劑量較低的好處在於它可能會使這些輕微的副作用變得更小。

問:這個年齡層的孩子的確切劑量是多少,又是如何確定的?

答: 與12 歲及以上兒童的劑量30微克相比,5至11歲兒童的劑量為10微克。這個劑量是在試驗的第一階段確定的,他們認為這個劑量在平衡副作用和對疫苗的免疫反應上是最佳的。劑量僅依據年齡;體重不是考慮因素。

問:孩童在什麼時候會被視為完整接種疫苗?

答:截至目前為止,完整接種疫苗的定義對所有年齡層的人都是相同的 – 自接種最後一劑疫苗系列以來已經經過兩週。以 mRNA 疫苗(比如Pfizer疫苗)來說,則是第二劑接種兩週後。

問:哪些孩童不應接種疫苗?

答:任何對先前的COVID-19疫苗劑量或成分有過嚴重立即反應(例如過敏反應)的人不應接種相同的疫苗。mRNA疫苗中唯一被認為會引起過敏反應的成分是聚乙二醇。這是Miralax的主要成分,許多兒童和成人使用它來治療便秘。如果您的孩子對Miralax 沒有任何問題,則您的孩子不太可能會對這種成分產生過敏反應。

問:我們怎麼知道不會對兒童產生長期的副作用?

答:任何疫苗的長期副作用都非常罕見,幾乎所有疫苗的副作用都會在接種疫苗後的前六週內出現。我們還沒有看到其他年齡層出現長期副作用,在幼童身上極不可能看到長期副作用。然而,我們確實知道,兒童可能會因COVID-19本身而產生長期副作用,也稱為「長期 COVID」。

Pfizer(輝瑞)於2021年3月開始收納6個月至11歲的兒童,因此他們有研究數據並將繼續追蹤這些兒童兩年時間。這是我們有史以來審查最嚴格的疫苗之一,所有短期和長期的副作用都受到密切監測。

本健康系列由華盛頓衛生部(Washington Department of Health)提供資金支持,該部門對此內容沒有編輯意見或進行監督。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COVID-19, 兒童, 疫苗, 輝瑞, 青少年

未接種疫苗的人面臨更大的財務破產風險

March 10, 2022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文作者:Mahlon Meyer

隨著新冠疫情成為全球最嚴重的健康問題之一,未接種疫苗的人更加有可能面臨更高的醫療費用。他們住院治療的可能性雖然因州而異,但仍然明顯高於接種過疫苗的人。

根據衛生部2月9日的一份報告,在華盛頓州,年齡在35-64歲之間未接種疫苗的人因Covid-19住院的可能性是已接種疫苗者的7倍。而對於老年人來說,這種可能性高達8倍。

華盛頓大學醫學系醫學副教授兼衛生系統副主席Josh Liao博士(Dr. Josh Liao,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edicine and associate chair for Health Systems in the UW Department of Medicine)說:「州數據表明,各個年齡層未接種疫苗的人都要比接種過疫苗的人更有可能感染Covid-19並因此住院。除了健康後果外,這可能會給未接種疫苗的人帶來更大的經濟負擔,增加醫療費用和醫療債務風險,而此時一些人可能還在努力解決失業和保險範圍。」在洛杉磯郡(Los Angeles County),這種對比更加明顯。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月4日早些時候的一份報告中稱,那些未接種疫苗的人住院的可能性高達23倍。由於這種差異,已接種疫苗的人或有更大的機會避免醫療債務。

「我們知道那些接種了疫苗的人不太可能住院,而且通常需要更便宜的治療措施,這自然會降低他們的醫療債務風險,」RIP醫療債務執行董事(executive director of RIP Medical Debt)Allison Sesso說。然而,對於未接種疫苗的人來說,即使這僅僅轉化為較高的醫療債務率,其影響仍然可能是驚人的。在調查的案例中,因醫療債務而受損的信用評級,導致人們無法租到公寓,無法獲得信用卡,甚至無法獲得政府醫療保障的資格。

亞裔美國人一直是近年來醫保新參保者中最多的一部份,他們可能認為自己不會受到媒體上出現的關於covid-19引發的意外醫療債務,以及由此導致的信貸崩潰的可怕遭遇的影響。但是,曾經的特種作戰海軍訓練員,現在的律師Bob Mitchell,為許多亞太裔客戶擔任辯護律師。他說,恰恰相反,他們更容易受到欺詐和虛假陳述的影響。Mitchell說,出於文化原因,亞太裔客戶傾向於支付他們收到的所有醫療債務,而不會有所質疑。

隨著疫情消退,更多的醫療債務將要到期,欺詐性醫療費用似乎也在增加。這將使亞太裔患者更難應對。他說:「我所代理的客戶中,亞裔美國人最少。這是文化問題。他們不喜歡被人指責。他們寧願付錢也不願意找律師。作為一個不同的文化群體,他們更傾向於直接付錢,即使他們並不欠任何費用。」

但是,簡單地支付一筆意外或欺騙性醫療債務就可能是麻煩的開始。Mitchell的一位客戶是太平洋島民,最初同意公開,但後來要求匿名。盡管支付了疫情期間累積的三筆醫療費用,所有費用最終都以收款的形式結束。據報導的一份訴訟稱,收債人故意更改了欠款金額,因此,即使這名男子還清了欠款,從技術上講,他仍然欠債,而這破壞了他的信用記錄。

有些人, 無論是否接種過疫苗,都會試圖尋找其他資金來源以償還高額的醫療債務,比如眾籌,在線建立一個網站來請求捐款。但學者們表示,這種做法實際上鞏固了種族和階級等級,而且往往不能解決問題。

「眾籌是美國醫療系統崩潰的不幸後果,其核心的等級制度與私有化醫療解決方案中嵌入的等級製度是一樣的。事實上,社區和企業應該選擇誰來獲得醫療保障的理念,是最市場化的新自由主義醫療保障替代方案的核心基礎,也是反對全民醫療保障的基石。」華盛頓大學護理與健康研究學院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nd Health Studies)Nora Kenworthy在2021年發表於《醫學人類學季刊-Medical Anthropology Quarterly》的一篇論文中寫道,「就像一塊磨刀石:眾籌平台如何創造、延續和重視健康不平等。」

Kenworthy在她的研究中發現,GoFundMe這款應用程序採用了一些算法,可以將瀏覽者引向那些盈利狀況良好的網站,而不是那些不太成功的網站。這給邊緣群體帶來了比現實更大的成功。Kenworthy說,這也會影響到未接種疫苗的人,因為未接種疫苗的最大人群是失業者。Sesso說,在2020年2月至5月間,有540萬人失去了工作和醫療保險,其連鎖反應仍在通過醫療保障系統發揮作用。

在使用像GoFundMe這樣的眾籌應用程序時,那些擁有最富裕的社交網絡的人可以收獲好結果,而那些由窮人和邊緣化人群發起的眾籌活動則沒有多少資源可供求助,盡管他們絕望地呼籲幫助,但往往一無所獲。此外,強調簡單而可靠的治療方法的運動往往得到更多的關注,使患有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的命運變得複雜,這些疾病在一些邊緣群體中更為普遍。這也可能包括那些因未接種疫苗而遭受病痛的人。

她在去年發表於《社會科學與醫學-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的另一篇論文中寫道:「GoFundMe策劃並向公眾展示的故事,強化了一種以個人、意外和可解決的悲劇為中心的應得言論。眾籌作為應對COVID-19的一種方式:在危機時期日益加劇的不平等。」

Kenworthy說,即便是像眾籌這樣看似新穎的解決醫療債務的方法,也會讓事情變得更糟,讓邊緣群體認為自己不值得得到醫療服務。可以通過info@nwasianweekly.com聯繫Mahlon。

本健康系列由華盛頓衛生部(Washington Department of Health)提供資金支持,該部門對內容沒有編輯意見或進行監督。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COVID-19, 新冠疫情, 疫苗, 華盛頓大學, 醫療債務

注射疫苗和加強劑是唯一保障您健康、 財富、幸福的途徑

February 24, 2022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傳播進入第3年,變異毒株接二連三出現,大規模疫苗接種持續推廣而疫情仍不斷反複,感染病例及死亡病例持續。進入2022年,全世界確診感染人數超過3億, 死亡人數超過500萬。確診感染病例最多的國家包括美國、印度和巴西,還有英國、法國和俄國。全世界幾乎無處不見新冠病毒的蹤跡。

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目前為止確診病例數最多的國家是美國,佔全球總數的近1/3。美國死亡病例數同樣為世界最多。2月初已有915255宗(資料來源: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美國巴爾蒂莫),地方執法機關數字最後更新:2022年2月14日下午9:09 [GMT+8]) ,造成親人死亡和別離的悲劇和悲痛。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深度影響政治、經濟、社會各領域。面對百年罕有的負面衝擊,為了托底經濟損失、保障社會穩定,美國推出了數輪財政刺激與救助計劃。

2022年1月美國《紐約時報》與研究公司Momentive聯合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僅有21%的美國人認為自己家庭的經濟狀況比一年前有所改善,而40%的人則認為有所惡化。至於長期經濟前景,有近2/3的人認為美國經濟未來5年的表現會比較差。

新冠疫情可望從全球大流行變成「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的論點,令華爾街對美國經濟中期展望重燃希望。但專家認為,即便疫情變得較可控制、病毒朝輕症化發展,仍然會對美國民眾健康、工作乃至於整體經濟帶來深遠影響。

但如果人人都能及早注射疫苗,我們的社會經濟,人民的生命財產,就相對的能得到更早的改善和改變。所以及早注射疫苗不僅是對自己健康生命的負責,更是對國家社會的一份責任。

因此無論你的移民身份如何,所有華盛頓州居民均可免費接種任何一種COVID-19疫苗。我們愈快接種疫苗,就有愈多的就業機會迅速地回到我們當地的經濟中。為了您的家人和您所愛的人的幸福,請務必立刻現在就接種疫苗吧!

接種疫苗的途徑

您的醫療保健服務提供者——通過您的醫生辦公室或醫療保健服務提供者進行預約。如果您沒有健康保險,請查詢您是否符合資格申請 Apple Health 計劃(Medicaid 聯邦醫療輔助方案)。

金郡——通過公共衛生局(Public Health) – 西雅圖和金郡診所進行預約,包括兒童保育援助計劃、殘疾人士輔助和免費交通工具服務。

華盛頓州——通過位於西雅圖及本州內的醫療保健合作夥伴站點,包括藥局、診所和醫療中心進行預約。

退伍軍人——通過位於Silverlake、西雅圖、American Lake 和 Mount Vernon 的退伍軍人事務部(Veterans Affairs, VA)Puget Sound診所進行預約。

一般居民——通過電話預約任何站點的接種。請於週一至週五上午9:00至下午4:00致電仁人服務社(CISC)。粵語請撥打(206)278-7446。普通話請撥打(206)278-7447。

重要的COVID-19檢測和疫苗資源

COVID-19檢測站點——尋找您附近的COVID-19檢測地點。如果您接觸過COVID-19或出現症狀,請接受檢測。

隔離檢疫資訊——請向西雅圖和金郡公共衛生部查詢有關接觸 COVID-19或COVID-19檢測呈陽性要如何處理的資訊。

疫苗接種資源——請向西雅圖和金郡公共衛生部查詢疫苗接種資源,包括托兒援助和前往疫苗接種地點的免費交通服務。

社區疫苗診所——尋找鄰近值得信賴的社區疫苗接種合作診所。移民和難民事務辦公室 (OIRA) 與社區團體合作,開設了一系列語言服務熱線,為英語能力有限和/或上網機會有限的移民和難民回答問題和/或尋找疫苗接種機會。

本健康系列由華盛頓衛生部(Washington Department of Health)提供資金支持,該部門對此內容沒有編輯意見或進行監督。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COVID-19, 加強劑, 新冠肺炎, 疫情, 疫苗, 華盛頓州, 金郡

戴口罩,還是摘口罩 這是一個問題

February 24, 2022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華盛頓州將於3月21日取消口罩令,同時也是少數幾個較晚取消口罩令的州之一。這是壞消息還是好消息?

對很多人來說,這將是一種解脫。有人說:「已經等不及要摘掉口罩了。」那些反對戴口罩的人可能會說,他們終於重獲自由了,他們甚至可能還會把這次口罩令的終結歸功於他們對政策的不懈鬥爭。

讓我們把政治放在一邊。我知道大家都受夠了新冠病毒。希望Covid這個噩夢結束。想結束這一切,繼續我們的生活。因此,摘掉口罩象徵著擺脫了這種疾病,在虎年有了新的開始。

感受上來說,我理解你。但客觀上,我不能支持你。

無論你下個月是打算戴口罩還是摘口罩,事實是,盡管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都在下降,但新冠疫情仍然存在。新冠病毒的傳播尚未結束。沒有人知道是否會有另一種新的變異病毒,或者變異病毒的存在會比我們想像的更久。即使你已經注射了疫苗和增強劑,也可能會感染。只是症狀會輕微得多,不需要住院。

如果你感染了新冠並且尚未接種疫苗,你可能會像華盛頓州參議員Doug Erickson一樣在52歲時去世。對於那些已經康復的人來說,他們的免疫系統再也不會恢復如昔了。根據《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長期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會持續感到疲勞、記憶力減退以及肌肉和關節疼痛。

聽朋友說,如果你接種了疫苗和增強劑,無論你得病的症狀有多輕,仍然需要被隔離幾天,有時長達兩週到一個月。在那段時間裏,受苦的不僅僅是你自己,還有你的親人,因為他們必需照顧你,不能因為害怕感染而隔離拋棄了你。這是你想承擔的風險嗎?還是想想後果吧!

但是,如果你真的感染了新冠,輝瑞(Pfizer)開發的昂貴藥品Paxlovid或許能救你一命,其研究表明,這款藥可以減少新冠患者的住院和死亡。每療程花費美國政府530美元。goodrix.com網站稱,這款藥具有副作用,包括腹瀉。

我不想感染新冠。我不希望自己的身體受到新冠病毒的影響。所以別指望我會在3月21日摘掉口罩。我將繼續在公共場所中人多的地方佩戴口罩。只有去公園、森林和水裡探險時,我不會戴口罩,還有去餐館吃飯的時候。我吃東西時不會戴口罩,但吃完後會很快戴上。

戴口罩還有一些好處。我已經兩年沒犯花粉過敏症了,今年可能也不會犯了。再也沒有花粉鑽進我的鼻子裡了。丈夫發現他過去不時經歷的一些生病的症狀,比如感冒,現在都消失了。戴口罩,可以保護我們自己不受各種細菌的侵害,而不僅僅是新冠病毒。在冬天,戴口罩可以防止我的臉變得又冷又乾。它可以保護我們的皮膚。這是一種護膚機制。

我喜歡的是我不用再化妝了。邏輯很簡單,沒人能看見我的臉。那我為什麼還要化妝呢?我節省了很多時間和錢。我開始習慣在鏡子裡看到素顏真實的自己。虛榮突然變成了一個陌生的詞。我自由了。

我和朋友吃飯時會化妝,因為我必需摘下口罩。化妝過程將更具療癒性。 我想像自己是一個藝術家,將一張不年輕的臉變成一個充滿活力光鮮亮麗的女人。在 Covid期間,這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我需要擺脫某些常規,不時重塑自己以保持頭腦清醒。化妝品似乎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戴口罩的習慣會被保留下來,人們不會再嘲笑那些戴口罩的亞裔美國人。沒有人會像以前那樣認為這是一種奇怪或體弱的表現。這是許多亞洲國家在SARS和Covid期間的唯一保護措施。現在,我們明白了這是為了生死,為了保護自己,也為了保護他人。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要讓人們相信口罩是一種有效的醫療工具,代價是一場大流行病、數百萬人死亡和感染的悲劇,以及數項科學研究。

只有夏威夷尚未確定解除口罩令的日期。它可能永遠不會為室內聚會設定解除口罩令的日期。我知道一些反對戴口罩的傻瓜,他們會取笑戴口罩的人。但是不要害怕被取笑。像那些不戴口罩的人一樣堅持你自己的安全和保護原則。你的健康最重要。戴上口罩,特別是當你生病或與周圍的人在一起感覺不舒服的時候。那些傻瓜欺負人,不關我的事。我擔心的是他們的孩子。我祈禱他們安然無恙,能夠安然從父母的愚蠢行為中倖存下來。

誰能笑到最後?夏威夷及其居民。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首要 Tagged With: COVID, 口罩, 口罩令, 新冠病毒, 疫苗, 華盛頓州, 輝瑞

ICHS呼籲接種疫苗和加強劑很重要 能保護自己免受新冠病毒的侵害

February 17, 2022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農曆新年又稱中國新年或春節,是家庭、美食和好運的終極慶祝活動,也是連續第三年在全球新冠疫情期間舉行。盡管如此,全球仍有數百萬人會在2月的第一週飛回家與家人團聚,教祖父母如何使用在線視頻聊天軟件,用炸春卷、年糕和湯圓等美食來迎接新的一年。

隨著Omicron將COVID-19病例推至歷史高峰,在全球最大的節日之一期間,個人和社區安全已變得至關重要。西雅圖國際診所( Seattle’s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簡稱ICHS) 的醫生Jessica Lu博士說:「每當我們舉行現場聚會時,傳播的風險就會增加。」ICHS是一家旨在為亞太裔社區提供符合其文化和語言的醫療保健服務的診所。

「特別是由於我們的許多患者來自包括祖父母和幼兒在內的多代家庭,我們必需格外注意那些更有可能感染COVID-19的人。」

盡管農曆新年最重要的傳統之一是大家庭的團聚, 但Omicron讓旅行變得問題重重,甚至可能存在危險。事實上,由於5歲以下的兒童仍然沒有接種疫苗的資格,而老年人更有可能受到嚴重感染,許多官員再次敦促人們不要旅行。

對於那些決定旅行的人,Lu博士建議他們「要非常清楚回家的風險和好處」。她補充說,「通過接種疫苗和增強劑來保護自己很重要,但我們也必需警惕通過戴口罩來保護他人。與此同時,像ICHS等醫療診所和中心將繼續提供疫苗接種、現場檢測和檢測試劑盒。」

Lu博士還強調了檢測對於那些參加現場聚會或旅行的人們的重要性。「大多數人熟悉的檢測方法是快速檢測和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快速檢測的好處是很容易在家裡完成,並能很快得到結果。然而,這種檢測方式不利於發現早期感染,因此假陰性的可能性更高。這就是為什麼如果你出現COVID-19症狀,建議你對自己進行兩次快速檢測。」

「另一方面,PCR檢測對早期感染更敏感,通常會產生更準確的結果。但由於該檢測方式必需由診所或檢測點操作,所以人們無法像進行快速檢測那樣容易處理。歸根結底,如果你出現了症狀,或者在大型聚會或旅行後知道自己接觸過COVID-19,那麼接受檢測是你可以做的保護自己和他人的最好的事情之一,自我隔離也是。」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最近還建議升級到外科口罩,因為事實證明,布口罩在過濾空氣中顆粒物的效果方面比較差。如果你能夠使用標準的外科口罩或KN95口罩,則可以降低任何現場聚會中的傳播風險。

就像今年中國十二生肖中無畏、頑強的虎一樣,人們在慶祝活動中不斷調整以適應新冠疫情的新情況。尤其是像Zoom和微信(WeChat)等在線視頻服務已將虛擬慶祝活動作為預防任何疾病傳播的一種選擇。「當然,科技確實消除了很多障礙,就像我用微信視頻通話與國外的家人保持聯繫。這只是決定哪種方式最適合你和你的家人的問題。」

無論是見面慶祝還是網上慶祝,農曆新年永遠都是慶祝和團聚的時刻。正如Lu博士所說,我們將繼續「與家人聯繫,感恩,為新的一年祈福」,擁抱我們內心的虎之力量,期待後疫情時代的到來。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CDC, COVID-19, ICHS, Omicron, 加強劑, 口罩, 國際診所, 新冠疫情, 新年, 春節, 疫苗

  • Go to page 1
  • Go to page 2
  • Go to page 3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15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靜雯博客

媽媽們請愛自己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最近, 我以前的學生劉艷雨(Evelyn Hou)在58歲時突然死於激暴性癌症(aggressive … [繼續閱讀……] about 媽媽們請愛自己

西華報電子版(5-14-2022)

[點擊閱讀]

Copyright © 2022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