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要
2020大選專文: 亞太裔、少數族裔及跨性別當選人大放光芒
在今年的美國大選中,競選聯邦公共職位的亞裔美國人數創下紀錄,達到兩年前中期選舉的兩倍以上。亞太裔美國人國會研究協會(Asian American Institute for Congressional Studies)主席米爾克(Madalene Mielke)表示,包括初選在內,有超過100名亞裔美國人以候選人的身份參與了競選。而在2018年的中期選舉時,這個數字只有48。作為美國政壇的新興力量,亞裔美國人在今年大選季中的表現可圈可點。
今年破紀錄的數字體現出愈來愈多的亞裔美國人希望參加公共服務。同時,亞裔參選人數量增加也有利於提升亞裔選民的投票率。舉例來說,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亞裔美國人是美國成長最快的族群,以內華達州 (Nevada) 為例,該州人數增加最為快速;根據「亞太裔投票協會」(Asian and Pacific Islander American Vote,APIAVote)表示,在內華達州共有20萬9000多人投了票,約佔11%,也是助民主黨總統當選人拜登勝選的關鍵之一。
亞裔的力量來自基層社區,大家希望聲音被聽見。特別在疫情期間,亞太裔選民願意關心社會,也願意接受改變。而少數族裔及跨性別當選人也不落人後,在此次大選中出人頭地,以下我們來看看這些大放光芒的當選人:

·這些參選人中最吸引目光的自然是如今的民主黨副總統當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她的母親來自印度,這使得她成為了美國歷史上首位亞裔副總統當選人,她也是首位非裔、首位女性副總統當選人。

·新澤西州首位亞裔國會眾議員金安迪(Andy Kim)以約55%得票率,宣佈連任成功,擊敗共和黨對手David Richter,也是該選區首位民主黨議員成功連任。金安迪是前總統奧巴馬任內的國安助理,進入國會後競選募款累計400萬元,在新人中表現出色,也獲得州長墨菲支持。他是國會新冠疫情小組成員,政見包括優先照顧社區小商家。
·角逐伊利諾州(Illinois)州眾議員連任的華裔候選人馬靜儀(Theresa Mah)、江珍妮(Jennifer Gong-Gershowitz)及王迪奈(Denyse Wang Stoneback)都順利出線,而首度參選的州眾議員楊啟華(Janet Yang)得票數領先,當選機率相當高,這四位女將同時當選,州議會華裔議員將寫下歷史新高紀錄。

48歲的江珍妮說祖父母,是在1920年代從廣東台山移居到美國,經歷「排華法案」差點被遞解出境的艱困,開啟她對移民權益的關注,在從事多年移民律師工作後,決定投入參選。她擁有羅耀拉大學法學博士學位。

擁有芝加哥大學歷史博士學位的馬靜儀,出生於加州舊金山,25年前,她因為求學移居到芝加哥至今,2016年馬靜儀首度參選就贏得選戰,並連任至今。

王迪奈的父親為來自中國的工程師,她擁有馬德里大學碩士學位,在出任民代前,她在海外教授英語及翻譯多年。

楊啟華擁有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不但具有專業背景,而且關心社區事務,且力促亞裔權益,她曾擔任瑞柏市203學區教育委員會委員。

·加州眾議員朱感生今年轉戰聖他克拉拉縣議員的選舉,他所留下加州第25區眾議員的空缺由民主黨華裔的李天明(Alex Lee)順利當選。李天明是香港移民的第二代,今年才25歲。他在中半島與南灣長大,父親是工程師;從香港移民來美後就落腳加州,在矽谷成家立業,並且感受美國給的機會與強大的亞裔社區。李天明當選之後,為史上最年輕的加州眾議員。

·Marilyn Strickland以民主黨候選人身份參加華盛頓州第10選區競選。結果顯示,以58.3%的得票率戰勝獲得41.7%選票的競爭對手Beth Doglio,贏得了該席位。Strickland是美國聯邦眾議院首位韓裔女性議員。繼前眾議員金昌準和再次成功當選眾議員的安迪.金後,Strickland是第3位韓裔眾議員。Strickland 1962年9月出生在首爾。


·兩名紐約州非洲裔同性戀候選人在大選中獲勝將進軍國會,雙雙創造歷史:競選國會眾議員第15選區的民主黨籍紐約市議員Ritchie Torres在大選中戰勝共和黨對手Patrick Delices,代表威徹斯特郡的民主黨籍國會議員候選人Mondaire Jones則戰勝對手Maureen McArdle Schulman。

·德拉瓦州(Delaware)30歲的民主黨候選人Sarah McBride以七成得票率勝出,成為全美首位當選州參議員的跨性人,也是民選官員中職位最高者。McBride是LGBTQ維權人士,奧巴馬政府時期曾於白宮實習。2013年參與推動該州性別平等法案,去年經州長簽署生效。2016年民主黨於費城舉辦的黨代表大會登台,McBride也是首位在政黨大型造勢活動演說的跨性人。

·聯邦眾院選舉,民主黨少數族裔女性眾議員「四人幫」,明尼蘇達州(Minnesota)Ilhan Omar、紐約州Alexandria Ocasio-Cortez、密西根州(Michigan)Rashida Tlaib和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Ayanna Pressley都以壓倒性優勢輕鬆勝選。Ocasio勝選後表示,在國會為勞工階級爭取權益「是我人生最大的榮幸和責任」;Ayanna Pressley也發文向選民謝票:「我相信我們的力量,這才只是開始而已。」民主黨2018年期中選舉掌眾院多數後,「四人幫」更是聲名大噪,成為矚目焦點;2019年,川普總統曾嗆四人幫,要她們「回你們的國家」
拜登公佈白宮幕僚核心成員名單為上任做好準備

(本報訊)拜登團隊週二(17日)公佈了多名未來白宮幕僚團隊核心成員,這是自此前公佈過渡團隊的新冠肺炎特別小組成員和白宮幕僚長人選後,拜登團隊再次公佈重要幕僚名單,為上任做好準備。
截至17日,現任總統川普仍然沒有承認敗選,同時繼續拒絕和拜登團隊進行權力交接。
週二公佈的這些幕僚的辦公地點,位於白宮總統的橢圓形辦公室對面,因此擔任這些職位的幕僚,也被看作白宮西翼內最重要的高級助手。在白宮日常的運作中,這些幕僚將就國家安全、經濟和其他重要議題向美國總統提供政策建議。在得到總統的提名後,這些幕僚的任命不需要得到參議院的投票表決。
在這份名單中,拜登團隊任命其競選經理迪倫(Jen O’Malley Dillon)為白宮副幕僚長;一直協助撰寫拜登競選演講的顧問多尼隆(Mike Donilon),將擔任白宮首席策略師;拜登競選團隊主席、曾在奧巴馬政府擔任資深官員的瑞查提(Steve Ricchetti)將擔任總統顧問;擔任拜登競選旅行幕僚長的托馬斯尼(Annie Tomasini),將擔任白宮運營主管;拜登競選的副經理羅德里查斯(Julie Chavez Rodriguez),將擔任白宮政府事務辦公室主任;白宮競選法律顧問、此前曾擔任奧巴馬基金會和奧巴馬法律顧問的瑞莫斯(Dana Remus),將擔任拜登的法律顧問。
當天最讓外界關注的任命,是路易斯安那州的國會眾議員里奇蒙(Cedric Richmond),將擔任白宮負責公共工作的高級顧問。里奇蒙目前擔任拜登競選的全國聯合主席,他被認為在拜登競選爭取非洲裔美國人選票上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此外,在國會兩黨中擁有良好人緣和關注度的里奇蒙,也被認為能為拜登搭建更多來自跨黨派的立法支持。
拜登當天公佈的白宮幕僚名單,被認為是其競選團隊的擴編整合,因為新的白宮成員都是來自拜登競選的「原班人馬」,他們要么是拜登的長期助手,要么曾在奧巴馬政府任職因此和拜登有過廣泛交集。此外,這些將要擔任要職的幕僚組成,很大程度上顯示了拜登此前所說的,他要建立的是一個種族多樣性和性別平等的白宮團隊。
據媒體報導,隨著白宮幕僚名單基本敲定,拜登將在月底前公佈內閣人員的名單,這些內閣成員的任命需要得到參議院的批准。
Moderna疫苗有效率近95% 川普搶功 稱將終結「中國瘟疫」

(本報訊)由美國製藥公司莫德納(Moderna Inc.)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最早在華州進行測試,近日該公司宣佈在第3期人體實驗中,其疫苗令志願者免疫病毒的有效率為94.5%。具體來講,在參與實驗的3萬人中,目前共計95人感染新冠病毒,而其中僅有5人是接受疫苗試劑的志願者,另外90名感染民眾僅接受了安慰劑注射,且有11人發展為重症患者。
莫德納公司的疫苗實驗結果令美國國家過敏及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深感振奮,他表示這一有效率非常出色,莫德納公司所推出的疫苗或許有望在今年12月份獲得美國境內的緊急使用授權。屆時,針對高危人群的緊急接種便可隨即展開,但福奇預計,針對廣大民眾的疫苗製劑在4月底前很難全面推行,此過程需要持續數月之久。
中期分析報告指出,莫德納所推出的疫苗目前尚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普遍耐受性良好,一般出現的副作用為疲勞及頭痛等輕度反應。莫德納研發的新冠疫苗共計分兩次注射,首次注射後間隔4週再進行第2劑注射便可達到94.5%免疫效果。此前輝瑞製藥(Pfizer)宣佈公司所研發疫苗可90%有效預防接種者感染新冠病毒,川普便已將這一功勞攬在自己身上。此次在莫德納疫苗剛剛宣佈喜訊之際,川普便再次搶功,發佈推文稱「又一款疫苗面世。此次疫苗由莫德納公司研發,有效性為95%。那些偉大的『歷史學家們』,請你們記住,這些即將終結『中國瘟疫』的偉大發現,都是在我的監視之下出現的」。
由於輝瑞生產的疫苗對於儲存要求非常嚴苛,需要在零下70度的條件下儲存,在普通冰箱內僅能保存5天。這也就造成了其在運輸鏈上存在巨大困難。但莫德納公司的疫苗則完美解決了這一問題,該款疫苗在保障了有效性的同時,在普通冰箱中還可保存30天之久,令生產運輸方面的困難大大降低。
市議會削警力結果 數據顯示西雅圖警力偏向不足

(本報訊)自從西雅圖市議會決定西雅圖警方要撤資減人後,很多人都開始注意西雅圖的警力是過盛還是不足。結果在一連串數據研究所得結果,並配合聯邦密探二O一九年的資料和與美國五十個大型警區的警力對比(見上圖),西雅圖目前的警力是偏向不足的。在二O一九年時,西雅圖市有一千四百一十九名警員,服務著七十六萬四千逾名市民。
根據聯邦密探部門的數據顯示,大型警區的人口與警員對配,應該是每一萬市民應配備二十六點九名警察。西雅圖目前的比例祗有十八點五名警察。在全國五十大警區中,西雅圖的警力配備排行第二十八。與西雅圖警力不相上下的兩個城市分別是拉斯維加斯十八點七及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的十八點三。
在二O一九年的記錄中,東岸的華府警力是最足夠的,也許是首府與總統政府所在地的關係,華府每一萬名居民就受到五十四名警察服務,該地總警察人數共三千零九人。警力高出西雅圖三倍。除了芝加哥外,其他警力充沛的城市都是在東岸或太平洋地區,包括紐約的四十三點六,費城四十一點四及巴爾的摩四十一點三。至於西岸地區的大型警區, 一般警力都是不足為主,例如加州聖荷西的比例祗是十一點一,西雅圖鄰居波特蘭也祗有十三點四,全部都低於西雅圖。
對於警力的不平均分佈,西雅圖大學罪惡與正義研究中心主任Jacqueline Helfgott表示可以有三種解釋,第一是要求警力的罪案比例,第二是警區的組織性質與工作分配,第三是社區實際情況要求。Jacqueline指稱,按市議會對西雅圖警隊的撤資與減少人數,在明年本地要保持良好的警衛服務相信並不容易。目前西雅圖警隊人數祗有約一千二百人,屆時警力求過於供導至警員加班,需要付出的費用更超於正常,撤資與減人最後可能會產生反效果,得不償失。
疫情不容樂觀

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從3月下旬至6月中旬為第一波;此後至10月上旬為第二波現在是第三波。在這三個波段,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死亡人數遞增,拿前者來說,從疫情變化曲線圖看到,其峰值已明顯超越第二波。
我統計了9月末至10月末31天的疫情數據,即累計確診病例由7440993例增至9402590例,增加1961597例。這當中,單日增加逾5萬例以上20天,其中增加逾5萬例7天,逾6萬例5天,逾7萬例4天,逾8萬例2天,逾9萬例1天,逾10萬例1天。累計死亡人數,從211624人增加至236072人,增加了24448人。累計確診病例佔全國人口的2.9%;累計死亡人數佔累計確診病例的2.5%。
以上同一時段,華州累計確診病例由89856例增至111090例,增加了21234例。單日增加0位數3天,3位數26天,4位數2天。累計死亡人數,由2125人增至2366人,增加241人。其中,增加0位數10天,增加1位數11天,增加2位數10天。累計確診病例佔華州人口的1.5%;累計死亡人數佔累計確診病例的2.1%。已由9月末居全國第25位下降至第29位。

總體看,全國疫情失控,華州稍好一些,但勢頭都在惡化。數據可以駁斥總統大選一方候選人根據自己競爭的需要作出的「樂觀預測」,有意淡化疫情,說什麼疫情已經平穩,很快就會好轉,大家就會過上正常生活。這麼一忽悠,造勢現場的選民信以為真,掌聲四起,支持候選人的喊聲震天。不僅是那些人,在華州我所接觸的人中也有人說現在恢復正常了,並無拘無束地出行。
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與政策中心主任邁克爾.奧斯特霍爾姆(Michael Ostholm)日前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采訪時警告說,照目前趨勢發展,單日新增病例會達到6位數。接下來的6到12週或許將是美國新冠肺炎大流行中最黑暗的時期。也有專家預測,未來兩個月,將會再死亡20餘萬人。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入秋以後疫情將更加嚴峻,尤其世界北部地區更險惡。如所周知,白宮包括總統夫婦在內多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近日又傳出副總統身邊有5個人新冠病毒檢測為陽性。疫情如此狀況,白宮辦公廳主任馬克·梅多斯(Mark Meadows)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竟說,我們不會去控制疫情,因為這只不過是一種像流感一樣具有傳染性的病毒而已。此言令人恐懼!
面對3/4的州病例仍在不斷增加並使人不安的形勢下,美國疾控中心(CDC)在白宮政治干預其工作沉默了近3個月後,於近日舉行了8月以來首次疫情通報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在會上警告說,美國正面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關鍵階段」。
人們注意到,CDC對美國疫情的專業判斷,與美國政府的「樂觀預測」不符,其仗義執言不會對白宮抗疫態度產生什麼影響。羅伯特·雷德菲爾德還抱怨說,白宮應對新冠病毒工作組將被噤聲。對此,美國傳染病學專家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予以證實,他說一週一次的白宮應對新冠病毒工作組會議形同虛設,總統已經連續數月缺席工作組會議。
針對美國疫情失控,國際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社論《在領導力真空中死去》,批評美國政府未能通過疫情對領導力的考驗,將危機變成悲劇。該雜誌主編埃裡克.魯賓(Erik Rubin)殷切地說,我們不是政治刊物,是醫學刊物,但是我們看到美國政府在應對疫情方面種種錯誤做法,迫使我們很難不「跨界」發聲。
具有175年歷史的《科學美國人》雜誌,在該刊物10月號社論中指出,雖然疫情給所有國家帶來壓力,但白宮排斥證據和科學,一直在嚴重損害美國及美國人民的利益。
羅列以上種種,只想提示對美國的疫情不容樂觀,大家千萬要保護好自己。
道指屢飆新高
美國藥廠輝瑞(PFE)與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BNTX)合作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試驗成效有大突破,加上週一是民主黨拜登宣佈勝出美國總統大選後首個交易日,市場情緒亢奮,美股道指和標指裂口高開後齊破頂,道指一度勁飆1610點或5.69%,直逼3萬點大關,不過,尾段與標指齊大幅回順;同樣破頂的那指更倒跌告收,主要受龍頭科技股插水拖累。
科技股表現疲軟,標指跌0.14%,那指挫1.37%,分別收報3545點和11553點;那指曾挫2.46%,低見11424點。「宅家概念股」失寵,亞馬遜繼週一下滑5%後,週二再回吐3.4%;週一急瀉17%的Zoom(ZM),則續挫9%;Salesforce與微軟分別回吐4.4%和3.3%,Salesforce為表現最差的道指成份股;Peloton(PTON)週一的跌幅則超過了20%。

有經濟師表示,今年大部分時間環繞居家避疫概念造好的股份有換馬壓力,雖然科網股長期前景仍不俗,但不會像3月以來一直維持跑贏大市。投資者重投受惠經濟復甦的傳統股份,油商雪佛龍和埃克森美孚至少升1%,波音彈4.3%,Walgreens攀升6.4%,為升幅最大道指成份股。
歐美股市9日大漲,讓不少億萬富豪身價進一步攀高,最新一個加入千億美元富豪俱樂部的是法國奢侈品巨頭路威酩軒(LVMH)CEO阿諾特,兩年之前,地球上僅有一位千億美元富豪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如今全球前五大富豪的身價都超越千億美元,前所未見。
居家防疫股則下跌,視訊軟體Zoom的CEO袁征,身價一日驟減20%或51億美元,目前身價仍有200億美元,排第79;居家健身商Peloton Interactive創辦人John Foley的淨財富也折損3億美元。亞馬遜股價重挫逾5%,導致貝佐斯週一失血89.4億美元,因疫情減緩有利實體零售商。
無論如何,2020年對全球富豪是豐收的一年,今年來他們的身價合計增加1.2萬億美元或21%,這一切要歸功於股市大漲、央行挹注豐沛流動性等因素。
全球五大千億富豪身家排名
1. 貝佐斯(Jeff Bezos):1850億美元,今年來增加701億美
2. 蓋茲(Bill Gates):1280億美元,今年來增加149億美元
3. 祖克伯(Mark Zuckerberg):1060億美元,今年來增加 271億美元
4. 馬斯克(Elon Musk):1050億美元,今年來增加775億美元
5. 阿諾特(Bernard Arnault ):1040億美元,今年來減少16.5億美元
拜登官宣勝選 川普稱選舉舞弊拒認輸

(本報訊)由於在此次大選中,川普與拜登2人在多個搖擺州中得票數極為接近,因此內華達(Nevada)、佐治亞(Georgia)、北卡羅來納(North Carolina)及賓夕法尼亞(Pennsylvania)4個關鍵州均未能在選舉日結束計票,總統人選遲遲未定。直至11月7日11點後,各大主流媒體才相繼宣佈拜登勝選的消息。當日晚,當選總統的拜登及其副手賀錦麗(Kamala Harris)發表講話,在官宣勝選的同時,表達了對美國打破分裂局面的期待,並認為目前最重要的是重塑美國精神。
然而另一方面,川普並不肯接受敗選的事實,一度要求多個州停止計票或重新計票,並表示自己將上訴,聲稱大選存在舞弊行為,要求最高法院對選舉進行調查。對此,一些分析人士表示,儘管川普及其團隊目前加大力度採取法律行動,但他們所提出的訴訟範圍有限。根據目前選舉結果,拜登在穩拿各大「藍州」的情況下,同時獲得了密歇根(Michigan)、威斯康星(Wisconsin)、新罕布什爾(New Hampshire)、內華達、亞利桑那(Arizona)及賓夕法尼亞多個搖擺州的選票,獲得的總選舉人團票數為290票,遠超勝選所需的270票。同時佐治亞州、內華達州及密歇根州此前已經駁回了川普團隊的訴訟。因此即便川普在其他上訴中獲得勝利,也很難扭轉目前的敗局。
川普私人律師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稱,郵寄選票方面存在巨大舞弊嫌疑,甚至發現有「死人投票」的現象,但卻並未提供支持此訴訟的正當證據。
在各大媒體相繼宣佈拜登勝選後,拜登及賀錦麗已經開始著手準備權力交接事宜,並制定未來應對新冠病毒的方案,呼籲民眾自覺佩戴口罩。而川普方面卻不肯善罷甘休,除在社交網絡上傳播大選舞弊的虛假消息外,還計劃以競選集會方式來組織民眾抗議大選結果。
除川普及其競選團隊外,外界陸續開始向總統當選人拜登致賀。從國際方面看,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台灣總統蔡英文、英國首相約翰遜、西班牙總理桑切斯及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等國家領導人陸續發佈推文,在向新總統當選人致賀的同時,期待國家間友好合作。而前丹麥首相拉斯穆森則旁敲側擊,從推特上發佈消息「建議」川普,敗選後帶著榮譽離去才是正確的事。
同樣作為共和黨人的前總統小布殊則在卸任後罕見公開發佈聲明,在8日的聲明中表示「我剛剛與美國新一任總統當選者拜登在電話中交談,我熱烈祝賀他的勝利,並感謝他在昨晚發表的愛國講話。」布殊在聲明中似乎有意提及自己有關選舉舞弊的看法:「無論你選擇了誰,你的選票都已被計入結果。美國人民應該確信,此次選舉是公平合理的,其公信度有強大的支持,最終結果清晰明確」。
11日,僵持多日的佐治亞州選票仍然未能計算出確切結果,該州共和黨州務卿表示,由於票數過於接近,所有選票將採用手動計票方式重新計算,以確保最終結果準確。
駐三藩市總領事提醒赴華者避免被拒登機辦妥檢測 須具新冠病毒核酸及血清抗體雙陰性檢測證明

(本報訊)駐三藩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總領事館日前向其管轄區包括華盛頓州所有準備回中國者發出緊急通告,為控制疫情跨境傳播,保護乘機人健康安全,自美西時間二O二O年十一月六日起,自美國出發,所有搭乘航班赴華的中、外籍乘客,須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血清特異IgM抗體檢測(以下簡稱「血清IgM抗體檢測」)為陰性的證明,申請並獲得帶「HS」標識的綠色健康碼或健康狀況聲明書。即日起計劃到中國的所有來自美國旅客,務必辦妥上述兩項測檢,以免在登機前被拒於機場內。
現就具體要求通知如下:
一. 檢測要求
(一)對搭乘直飛(不經第三國中轉)航班自美赴華人員,須在登機前四十八小時內在美國檢測機構完成核酸和血清IgM抗體各一次採樣、檢測,並在獲得核酸、抗體檢測為陰性的證明後,根據核酸檢測地,按領區劃分,向中國駐美國使、領館申請並獲得帶「HS」標識的綠色健康碼或健康狀況聲明書。
(二)對從美國出發,經第三國中轉乘機赴華人員,須在美國進行第一次核酸檢測和血清IgM抗體檢測,在中轉國(赴華直飛航班起飛國)進行第二次核酸檢測和血清IgM抗體檢測,並分別向中國駐美國和最後一個直飛中國航班中轉國機場所在地的使領館申請並獲得帶「HS」標識的綠色健康碼或健康狀況聲明書。第一次在美國進行的檢測,須在離美航班登機前四十八小時內完成採樣、檢測,並獲得核酸檢測、血清IgM抗體檢測陰性的證明。第二次在最後一個直飛中國航班中轉國進行的檢測,須在中轉登機前四十八小時內完成採樣、檢測,獲得核酸檢測、血清IgM抗體檢測為陰性的證明。
(三)對自第三國出發,經美國中轉乘機赴華人員,目前美國主要機場不具備檢測條件,建議謹慎選擇自美國中轉赴華。如確有需要途經美國,務必提前瞭解美國實施的外國人入境限制臨時舉措,辦好美國簽證,在入境美國後進行第二次核酸檢測和血清IgM抗體檢測,向中國駐美國使領館申請並獲得帶「HS」標識的綠色健康碼或健康狀況聲明書。如在不符合登機條件的情況下來美中轉,將面臨極高的滯留風險,甚至被遣返回出發地。
二、中國公民申領帶「HS」標識的綠色健康碼
(一)中國公民在獲得核酸檢測、血清IgM抗體檢測陰性證明後,應儘快通過防疫健康碼國際版小程式,填寫個人情況,並上傳核酸檢測、血清IgM抗體檢測為陰性的證明。
(二)中國駐美使領館將根據核酸檢測地,按領區劃分(駐美使領館領區劃分,請點擊這裡)儘快進行審核,符合要求的乘客將獲得帶「HS」標識的綠色健康碼。
(三)執飛赴華直飛航班的航空公司將憑該航班起飛國家中國使領館核發的帶“HS”標識的綠色健康碼驗放乘客。請在健康碼有效期內乘機,並配合航空公司查驗。
三、外國公民辦理健康狀況聲明書
(一)外國公民在獲得核酸檢測和血清IgM抗體檢測均為陰性的證明後,應根據核酸檢測地,按中國駐美使領館領區劃分(駐美使領館領區劃分,請點擊這裡),儘快按相關使領館要求方式,提交有效護照資料頁、檢測陰性的證明、申請人已簽字的健康狀況聲明書掃描件。
(二)華州公民須向駐美使領館提交“健康狀況說明書”申報材料方式如下:駐三藩市總領館:health.sfconsulate@gmail.com
(三)中國使領館審核通過後,以電子郵件方式將認證過的健康狀況聲明書掃描件發送給申請人。申請人須自行列印並隨身攜帶。
(四)執飛赴華直飛航班的航空公司將憑該航班起飛地中國使領館核發的健康狀況聲明書驗放乘客。請在健康狀況聲明書有效期內乘機,並在乘機時配合航空公司查驗。
四、特別提醒
(一)請認真閱讀本通知並據此妥善安排前往中國行程。如無法按要求獲得核酸檢測和血清IgM抗體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的證明,乘機前未能持有帶「HS」標識的綠色健康碼或健康狀況聲明書,暫不符合乘機條件,需重新合理安排或調整行程。
(二)為便於檢測,中國駐美使領館並未指定或授權檢測機構,請自行向檢測機構瞭解並確認檢測方式、報告內容、出具效率和收費等。
(三)非直達航班乘客需進行兩次檢測,鑒於自美赴華主要中轉國機場轉機區內多不具備檢測條件,建議謹慎選擇中轉航班赴華,中轉乘客請查詢當地使領館網站通知,注意瞭解中轉國家涉及核酸和血清IgM抗體檢測的相關要求及政策調整時間,以及入境要求,必要時提前辦妥入境簽證,以免在中轉國出現無法及時有效檢測並獲得有效健康碼或健康狀況聲明書,甚至造成在當地受阻、滯留等後果。
(四)目前,美國國際機場極少具備快速檢測能力,美國境內檢測機構較分散,且檢測時長無保障。請慎重考慮經美中轉赴華。
(五)本通知自美西時間2020年11月6日0時起實行,對美西時間11月6日0時前遞交至駐美使領館的健康碼、健康聲明書申請,駐美使領館將按9月4日原通知標準審核。自實行之時起,此前駐美使領館有關健康碼、核酸檢測等相關通知與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為準。
(六)駐美使領館再次提醒赴華人員,綜合考慮疫情風險和出行成本,力爭做到「非必要,不旅行」。在進行檢測後,減少非必要外出,做好個人防護,避免出現感染情況。
2020大選專文: 美國大選若有爭議怎麼辦?

郵寄選票對本次選舉結果的推遲、以及川普對郵寄投票的公開質疑,使得美國大選的不確定性已延續至11月3日之後。
由於部份州郵寄選票允許送達時間晚於往年,且選舉日之後才能處理投票,因此大選夜已經看不到選舉結果,但依法大選結果將不晚於12月8日出爐。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選結果不會無限期延長,按照美國法律規定,12月8日為確定各州選舉結果的最後期限,即使各州出現選舉爭議,也必需在12月8日作出裁決,提交該州選舉結果。
也就是說如果大選進入雙方爭議階段,最高法院將作出裁定,但12月8日前所有選舉爭議將結束裁定。參考2000年小布殊與戈爾的大選爭議情況,美國最高法院歷時一個月才作出宣判結束爭議。
同時根據美國憲法規定,若大選結果出現僵局,聯邦眾議院有權責在1月6日前選出總統,上一次動用眾院選出總統是1824年,民主共和黨的亞當斯在選舉人票落後同黨對手傑克遜,但在眾院投票勝出。
如果最終的判定是沒有任一候選人贏得過半數的選舉人票,將會根據憲法第12條修正案觸發「權變選舉」–由眾議院選出下任總統,由參議院選出副總統。
那就是眾議院中每一個州的代表團獲得一張選票。目前為止,在50個州代表團當中,共和黨掌控了26個、民主黨22個;另外,有一個州代表團的組成是兩黨平分秋色,還有一個州代表團是由7名民主黨籍、6名共和黨籍及一名自由黨籍所組成。國會中的任何選舉爭議都必需在1月20日之前得到解決,這是憲法規定的現任總統任期結束日期。
根據總統繼任法案,屆時如果國會一直無法宣佈誰才是總統及副總統勝選者,將由眾議院議長代任總統。目前的眾議院議長是來自加州的民主黨籍議員佩洛希。如果大選進入雙方爭議階段,除了人心和社會動盪外,市場風險偏好將承壓。在此期間,美股下行,震蕩加劇,美債、黃金走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