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餐館

疫情期間的好事 ,壞事以及恐怖和醜陋的行為

April 16,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首先,談壞事。淡化新冠狀病毒嚴重性的領導人現在正付出代價,不僅是因為他們造成自己國家大量的人民死亡和感染,而且這些領導人還可能像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那樣,得付出自己在生死搏鬥一線間的代價。

截至發稿時,Johnson雖然己離開重症監護回家了,但仍需要做後續的治療和調養。入院前他曾多次拒絕封鎖英國,直到3月24日他自擔風險參觀了醫院,甚至與新冠狀病毒患者握手。他認為他是死不了的萬年長青樹嗎?為什麼他沒有了解並意識到這種高度傳染性的疾病,已經造成了英國的鄰國包括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許多國家的人命危機?為什麼他敢作出如此傲慢或瘋狂,甚至於認為自己比其他領導人和科學家,更了解Covid-19的言論和舉止?

川普總統也是如此,他不在乎地說COVID-19將在2月會自動奇蹟消失,這個病毒沒什麼值得可怕的,並抵制了美國對內對外的封鎖。他沒有從中國武漢發生的事情中學到任何東西和教訓。他的自我自大感,控制了他的推理,即美國在克服該病毒方面比中國優越得多。如果他不延遲告訴人們戴口罩,購買呼吸機,開發測試工具包以及封鎖整個國家,我們本可以避免無數悲劇發生。現在的死亡人數令人震驚,截至15日發稿,在美國死亡人數已超過2.5萬,同時有近61.5萬的感染者。《波士頓環球報》在3月30日的社論中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那就是「總統手上沾滿了鮮血……一位不適合處理大疫情流行的總統。」

如果包括佛羅里達州,阿拉巴馬州,德克薩斯州和喬治亞州(Florida, Alabama, Texas, and Georgia)在內的大多數共和黨州長,能夠在三月而不是四月發佈了居家工作(stay-at-home),儘可能呆在家裡的行政規定,那麼受到感染和死亡的人數可能會大不相同。然而一位有遠見有魄力的領導者,是絕對能了解健康就是財富的道理,但令人遺憾和不滿的是上面提到的這兩位英美兩國的領導人,都欠缺這樣的睿智和高瞻。

如果領導者不去認真對待COVID-19,那麼又如何期望百姓們能有防範意識? 許多人一直在忽略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許多人不了解,與其他人保持6英呎的距離,對阻止疫情蔓延是多麼的至關重要。人們在雜貨店和人行道上隨意在我前面或後面插入。當我走得離開他們更遠時,他們卻走得離我更近,包括了亞裔和非亞裔人士。甚至在排隊等候付款給收銀員時,我的丈夫有時還不得不跟在他身後的人說:「你離我太近了。」儘管商店裡到處都有提醒顧客遵守社交距離標誌。

甚至我的家人都努力做好社交距離的規範。兒子和我一個多月沒有行擁抱禮。即使他和他的妻子每週兩到三次,為我們做了諸多如河粉,牛肉麵,自製的比薩餅和豬肉包子的午餐,我們也沒有和他們一起共聚吃飯。在多倫多(Toronto),加強社交距離達到了新的指標。例如,如果是不住在同一家庭中的兩人或更多乘客,同坐一輛車外出,警察可以開出法院傳票(citations)。也許,美國需要有類似的法律來制約大家。

醜陋的事

二月下旬的一個晚上, 我正在和我88歲住在香港的阿姨聊天。 她就像一個樂呵呵的小女孩般,告訴我她有多麼幸運。她說:「我買了四袋廁紙。」「你有一桶金了。」我和她開玩笑的說。因為這是她在一家超市和女傭排隊等了一個多小時的戰利品。那麼美國人會囤積衛生紙嗎?我想是沒門的(想都不用想的事)!各位,我錯了! 讀者是否看到報導披露,有兩個女人在超市爭搶廁紙而大打出手的醜陋行為?這居然是在美國發生的事。

根據NPR的報導,最近,一些俄勒岡人(Oregonians)撥打了911,因為他們的廁紙用完了需要求助。另外,Costco的一名員工向外面等著進去的一群顧客大喊一條非常熱門的新聞,不是告訴大家店裡的熱狗賣光了。相反地她說:「所有廁紙都賣光了。」

我回應了我朋友的話:「不,我不追隨狂買廁紙的熱潮。」我們只要買到你自己夠用的就可以了。美國90%的廁紙是美國製造的。Scott廁紙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表示,目前,美國廁紙並不短缺。

我在與新澤西州(New Jersey)的堂兄交談時,我了解到一些雜貨店如何實施新的做法來避免顧客的囤貨行為。那就是客戶不能同時購買兩包相同的物品。例如,您不得同時買兩包雞肉,而只能買一包。

可怕的是,您是下一個得病的人嗎?

由於害怕COVID-19會使您發瘋並做愚蠢的事情!您是否曾經擔心過您或您的親人可能會成為下一個感染者?

在三月初,我突然感到頭疼,好像一直去到脊椎。我很少頭痛。但是當我有頭痛時,通常是前額痛。但那次的疼痛在我的腦,晚餐後疼痛感加劇了。

天哪!它是COVID-19嗎?我應該告訴丈夫嗎?但是我不想嚇到他。當他閱讀此博客時,我想他會感到驚訝我居然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我應該服用止痛藥(Tylenol)嗎?但我們家裡沒有備用,到現在仍然沒有。我應該量溫度嗎? 但是要用來做什麼呢? 如果我發現自己有病,它可能會破壞我一整晚的睡眠。我退後一步的作法是尋求思路的清晰。

「沒有發燒。」當我將手掌放在額頭上時, 我自我作了診斷。「我沒有咳嗽,呼吸也沒有困難。」我的策略是冷靜,思考和呼吸。睡個好覺是我最好的防禦。我喝了很多熱水以確保我被補充水分。在跑步機上鍛練之後,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的想法轉向鑽石公主遊輪(Diamond Princess cruise ship)上的乘客和船員,他們被關在船艙裡好幾天了,真是太可怕了!當我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我卻能很幸運能待在家裡!這種感激使我得以安然入睡,也沒吃任何藥,早上醒來時頭痛就自動消失了。

因此,如果您感覺不舒服,就不要努力工作。冷靜一下,分析一下症狀,並儘力使自己放輕鬆。恐慌不是一種策略。實際上,這會使您更加覺得不舒服。規劃是需要的,要想到如果您被感染,如何隔離自己?誰能幫助您並照顧您?

好的事

上週, 兩名好心的撒瑪利亞人(Samaritans)要向《西華報》捐贈口罩。最初,我拒絕了。我們為自己和我們的員工購買了口罩。因為我在香港工作的大兒子給我們寄了兩盒口罩。之後,我以合理的需求對塔可馬華人基督教會(International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 of Tacoma)說:「好的,我們接受你的捐贈。」

Belinda Louie向西華報發送了這些漂亮的口罩。
母女倆分別是Jenny Yang(母親)和Angela Ng.。

教會負責人雷向榮及雷吳潤英夫婦寫道:「我們希望向您和您的員工寄送一些漂亮且可清洗的口罩(由我們教堂的女士製作)。」是免費的可回收口罩啊!然而我當時沒有接受的理由是,我一直在回收使用自己口罩。 我每週只戴一個口罩,然後才丟掉它。 口罩有點貴,每個約70美分。但是當員工要求囗罩時,報社會為他們提供所需。 十多年來,我們一直為送報人員提供免費的塑料手套。

雷表示,他們正在製作和佩戴這些口罩,以便「將商用口罩保留給在第一線上的醫療和救護人員。」真是實際且明智的抉擇。該教堂在線上購買材料。面料是精心挑選和優雅美觀的。同時對男人和女人也分別有不同的尺寸,對於孩子來說有兩個小尺寸,有趣的是最小的孩子口罩居然最適合我。每個口罩的價格是$ 5。讀者若想要這種口罩,請發送電子郵件給Belinda Louie的郵箱iccctacoma@gmail.com。

社區義工Katherine Cheng。

慈善家李權忠夫婦則是經常通過捐贈和激勵朋友的方式來支持社區。三月中旬,當他們發現亞洲餐館受到該病毒的影響時,他組織了一群朋友在華埠國際區用餐。他要求他的朋友訂購外賣或購買餐券的方式支持東主。現在,隨著下達餐館不得堂食的禁令執行,李捐款幫助造福社區的義工Mimi Gan和Katherine Cheng。

Katherine Cheng和其他義工一起為一線護理人員送飯菜。她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有人在協調餐館及餐館準備餐飲的能力以配合醫院和診所。目前已經計劃好全部程序,以便在需要的時間運送食物。這樣一來,將食物運送給一線醫療人員並進行分發,就不會出現重疊的狀況。此外,餐廳也能夠安排員工上班的時間,以便餐舘可以僱用一些員工,大家通力合作。」katherine還致力於為本地生產個人防護設備的工廠籌集資金。

她說:「我們與金郡醫學會共同發起,找到了一家本地製造商,他們正在從芭蕾舞團,歌劇團和其他零售商那裡招聘下崗裁縫。我們已經購買了被認證的口罩、帽子和醫用長袍材料,上週我們已經交付了前5,000個口罩。」

其他團體從中國購買口罩,將其捐贈給當地醫院。由26名成員組成的西雅圖華人話劇社向Overlake醫院捐贈了2,000個口罩。Sightline及其在中國的合作夥伴西安醫院,已向其位於舊金山以外的合作夥伴醫院運送了5,000個手術口罩和價值超過2500美元的個人防護設備。

西雅圖華人話劇社(Seattle Chinese Cultural Theater)成員俞敬东向Overlake醫院捐贈了2,000個口罩。

Covid-19引發出了最好的和最壞的人性。我們為捐助者鼓掌並三聲致意: 謝謝,謝謝,再謝謝你們。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COVID-19, 中國, 口罩, 呼吸機, 川普, 新冠狀病毒, 法國, 義大利, 義工, 舊金山, 英國, 華人基督教會, 華埠國際區, 西班牙, 西雅圖華人話劇社, 醫院, 餐館

杜爾肯市長親臨華埠國際區 支持企業對疫情危機表達關注

March 12, 2020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杜爾肯市長(中座者)與華埠餐館和企業東主。

西雅圖市長杜爾肯(Jenny Durkan)今天面對的工作,不是其他歷任市長曾面對過的狀況。她在三天內3次訪問華埠國際區(ID),其中包括舉辦點心午餐會,在疫情時期,她強烈表達了對社區餐館和旅遊業等遭到波及的支持和關注。

華埠國際區到底要面對什麼樣的危機?

對冠狀病毒的恐懼和不確定性,在經濟上嚴重影響了華埠。西雅圖的華埠是泛指由日本城(Japantown),小西貢(Little Saigon)及包括餐廳和雜貨店在內的160多家企業組成。大多數企業東主是來自移民和難民。

在過去幾週,由於疫情造成不少餐館業務損失高達20%至50%。在往年通常從1月25日開始的農曆新年,是華埠餐飲業一年中生意最繁忙和最興旺的。在這段時間的頭兩個週末,食客們甚至得在外面排隊等候。家人、朋友,非營利組織和營利組織,往往會在2月至4月間舉行慶祝中國新年的晚宴。每個週末都會有數百名賓客,聚集在由華埠不同組織和堂所舉辦的晚宴上。

但在對疫情的關注下,各社團陸續取消了活動,相對的也就取消了餐廳預訂的各大小晚宴了。

已有30多個華人組織宣佈取消新年宴會,包括最新的3月5日大西雅圖中華總商會晚宴。利口福海鮮餐館的東主李Vivian Li 說:「早些時候在2月和3月預訂100多張桌子被取消了。開始是6張預桌被取消,然後是8張……真是太可怕了。現在到了晚上,沒有顧客進來享用我們備受歡迎的午夜小吃。我們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情形。」

大同飯店老闆 Harry Chan說:「本來我們的生意下降了20%以上,現在由於宣傳華埠中餐生意受到累及,我們開始有一些外賣的訂單,這對生意很有幫助。」很多華人餐館的生意已損失70%。

康樂酒家在門外貼出週一至週四不開門的通知。

市長杜爾肯意識到由冠狀病毒引起的經濟災難,於2月26日帶著她的領導團隊先拜訪翠苑,在華埠錦棠享用點心午餐。她還邀請了企業和非營利組織的社區領導人參加。

她要傳遞的信息很是清楚,那就是華埠是西市的重要資產。

她說:「華埠是西雅圖最好的地方之一。」她知道自己的親臨將有助於消除社區對疫情的謠言和恐懼。更重要的是,她希望對華埠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希望猶豫裹足不來的顧客能回來這裡。

她說:「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我一生中沒見過美國的政治像當下這樣的分裂。我只想讓每個人都知道在西雅圖,我們與移民們站在一起,我們與難民們站在一起……我們歡迎大家來到美國。當我們看到像冠狀病毒這樣的疫情在我們中間蔓延,人們因恐懼,或將恐懼放錯了地方時,我們看到大小企業都受到波及,業績快速下滑,我不能接受,也拒絕接受這個狀況。」

這是杜爾肯一週內第3次前往華埠。第一次是2月24日,她和西雅圖警察局長Carmen Best向來賓們介紹了一位亞裔鄰里官員。之後局長與她的員工們,在美味來一起用餐。市長第2次訪問是在2月26日上午,向金邊潮州粿條捐助了14萬美元,該餐廳正準備於3月在第9大道南和南傑克遜街開設新餐廳。一場家庭悲劇迫使金邊潮州粿條在2018年關閉。

難得的機會

國際社區衛生服務(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Teresita Batayola表示:「市長的這次訪問對華埠企業,我們的社區以及更多的亞裔表示了極大的信任。由於我們的出身和背景,我們曾生活在一個歧視和污名化的時代,由於大眾擔心COVID-19,使我們目前的處境變得有些糟糕。市長的到來,表明我們社區沒有什麼可害怕的。」

西雅圖港專員Sam Cho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說:「市長和她的內閣官員們,通過參訪華埠並在當地的餐廳與社區領導者一起進餐,表現出了真正的領導才能和團結精神。這傳達出一個信息,即我們的社區是安全的並且對企業開放。」

陸榮昌亞洲博物館首席執行長Beth Takekaw說:「市長的午餐是帶動整個社區重回興旺的一槍。」

幫助組織市長午餐會的Tony Au說:「這是市長與我們一起吃飯的難得機會。這次疫情起源於中國。這與我們的社區無關。」到目前為止,華埠國際區沒有確診的冠狀病毒病例。

的確如此,是因為很少有其他市長會帶領多達25名重要內閣成員,與華埠社區人士共餐。杜爾肯支付了1,500美元的午餐費,她的團隊也加進來。這也許是個姿態,但使我不僅讚賞她是位明智的領導者,而且還是個有思想的人。

自從38年前《西華報》創刊以來,我們歷經了7名市長,其中包括Charlie Royer,諾姆·萊斯(Norm Rice),Paul Schell,Greg Nickels,麥克·麥金恩(Mike McGinn),埃德·墨瑞(Ed Murray)和現在的杜爾肯(Durkan)。

我們對前任市長們的期望

我目睹了幾十年來華埠受到各種挫折的影響。最糟糕的是1983年的華美大屠殺,在農曆新年期間,有13人在一個賭博場所被殺死。那一年,許多餐館的生意下降了60%。當時的市長從未主動來拜訪我們。從未談到華美案是一起單一事件,而且該犯罪與幫派無關,更沒有說來華埠是安全的。我懷疑他是否知道社區遭受了多少損失。

南傑克遜街的西雅圖有軌街車建設已經結束4年了。在這期間工程一拖再拖,阻礙人們到華埠來。退休牙醫Tom Mar表示,他從未經歷過像2012年至2016年在有軌街車建造期間那樣糟糕的生意。

杜爾肯比一些前輩市長們做的最多的,就是與她的居民和市民們一起參觀華埠,以了解我們的需求。市長出現並向我們的非營利組織捐款時,我們深表感謝。當他們在現已歇業的四海酒家和其他場所舉行競選活動時,亞裔捐助者居多,我們似乎很滿意她作為我們的市長。如果他們任命亞裔美國人為內閣成員,我們往往會感到十分滿意和高興。這些作法已足夠好,我們社區並沒有要求更多,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可以要求更多。然而杜爾肯已主動向我們社區展現了她如何為我們社區作出的服務和貢獻。

她的所作所為已經超越了很多一些前任的政績,現在要為我們的華埠的經濟和商業再次興隆而戰。前任市長都不曾意識到移民在經營企業上的掙扎和努力。他們幾乎是沒有採取任何舉動和措施。

華埠企業無法靠自己生存。

太和堂藥業有限公司的東主Adon Mar說:「我的業務下降了30%以上。我們是一個社區。當大家不來華埠國際區吃飯時,我們就會失去那些同時喜歡用餐和購物的常客。我無法僅靠華埠區的居民生存,我需要外來的客戶。我有30%的客戶來自華埠以外的地區,有些來自Everett,甚至其他地區。」

副市長方威武(右三)與華埠餐館和企業東主。

接受意見

杜爾肯將她要在華埠舉辦午餐會的想法歸功於高級副市長方威武(Mike Fong)。當她意識到這是個好見意後,便立即採取行動。如果她猶豫不決,午餐會將永遠不會發生,因為她於3月3日在民事緊急(the City in Civil Emergency)狀態下宣佈,賦予她使用緊急權限解決緊急危害公共健康的能力。

儘管市長在華埠就餐並不是個新主意,就像費城和舊金山市長最近所做的那樣,以消除對冠狀病毒的恐懼,除了接見社區領袖外,這兩個城市的市長,並沒有像我們的市長那樣,帶著20多名助手一起前來參與和支持。

杜爾肯向我們展示了她可以利用自己的職位,為華埠做更多的事情。她激勵她的團隊為邊緣化社區(包括移民企業)做更多的事情。市長以多種方式為她的行政管理多元化奠定了基調。對我來說,她在錦棠海鮮酒家一個鐘頭的午餐,豈只是個餐會,而是對我們社區做了更多的工作和努力。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冠狀病毒, 小西貢, 旅遊業, 日本城, 杜爾肯, 華埠國際區, 西雅圖, 餐館

西雅圖食肆噪音多寧靜用餐難 正常噪音六十分貝軟件助測量

March 1, 2019 by Hao Yi Xu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西雅圖一些飲食專家發現,本地很多食肆的噪音,已開始由可以接受程度而漸漸進展到令人有點煩擾。噪音過多令餐館待應聽錯客人點餐要求,在用餐時客人與客人之間的交談受到影響而被迫提高聲音。無礙這都不是大家樂見的場面。很多飲食專欄作家表示,他們現在碰到最常查詢的問題是要在西雅圖享受一頓寧靜舒適的餐飲何處尋。

食肆噪音多與人口增長,外出用餐者增加或是來自不同國家的食客本身的文化差異也有關係。遇到談話聲調高與比較低聲說話的客人混在一起時,低聲說話者自然會感到被打擾。為了照顧對聲浪反應不一的客人,一些管理完善的餐館會先向訂餐者查問是否需要寧靜的⻆落用餐,來者是否有小孩的家庭式聚餐還是商業聚會,他們都會盡量在餐館內找出合適的⻆落來照顧客人的需要。

本地著名餐館建築設計Strata Achitects的建築師米勒表示,餐館最怕是水靜河飛鴉雀無聲的氣氛,所以播放輕音樂製造氣氛是很多餐館的選擇,但由於減低噪音並不是涵蓋在所有餐館的設計範疇內,假如噪音是來自播放的音樂這也倒容易處理,將音樂調低便可以解決問題。但倘若噪音是來自人為的聲音及餐館內各種食器廚房用具等所發出的噪音,則需要一定的考量與設計才能解決問題。西雅圖新式盒形玻璃膜牆水泥建築樓宇是隔音最差的,室內的聲音是可以四處迴響過來,這些建築在隔音效果方面遠不如用木材作為內籠結構及備有不同房間的老房子,噪音可以輕而易舉被隔調分化。另外新餐館的新式設計也影響到噪音的增加,很多新餐館選用地板而捨棄地氈,餐桌也不再蓋上桌布。別少看這些擺設,它們都能有效地吸走一些噪音。故此本地一些著名老牌餐館在食評都能以氣氛寧靜見稱。餐館本身的建築用料設計與擺設都能左右室內的健康聲音分貝。

根據疾病控制及防預中心的資料顯示,正常交談的分貝應該是六十分貝,假如達到八十分貝則出現壓力反應。如果連續在九十分貝以上的噪音環境中兩小時,則將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壞。西雅圖時報飲食專欄作家Jill Lightner研究發現,餐館的噪音其實是分秒在變。以午膳為例,一些本地受歡迎的三文治店噪音徘徊於七十分貝,這也是可以接受的程度;也有一些餐館午膳時間噪音高達一百零四分貝。餐館東主或食客要測量噪音分貝也不難,利用手機下載軟件如Decibel X 或NIOSH音階計算器就可以一目了然。

除了利用科技軟件幫助測試噪音外,客人也可以調較自己的用餐時間,能避開繁忙時間是其中一個簡單的方法,另外從食評中查看用餐地點的寧靜指標,不喜歡熱鬧者就少到酒吧或設有大電視螢光屏的食肆等等,大家花點心思,始終都有機會找到一個安寧的餐館享受美食的。

Filed Under: 新聞, 特寫, 社區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分貝, 噪音, 西雅圖, 西雅圖時報, 飲食專家, 餐館

塔可瑪新騙局襲擊當地餐飲業 詐騙犯冒充健康署官員騙取錢財

September 6,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近日,皮爾斯郡(Pierce County)健康署發佈聲明,稱塔可瑪地區出現新詐騙手段,目標為當地餐館。

詐騙犯冒充健康署衛生檢查員,假意到各餐館例行檢查,卻在「執行公務」過程中向餐館管理人員收取費用。

目前,相同手段的詐騙方式已在當地4家餐館中出現, 所幸並無人上當。有意思的是此次詐騙行為似乎有意針對墨西哥餐館,4起案件目標均為墨西哥餐廳。所有遇到假冒衛生檢查員的餐館負責人均及時與健康署取得聯繫,且無人支付詐騙款。

衛生署表示收到的舉報電話內容大致為,冒充衛生檢查員的詐騙犯首先致電餐館,妄稱餐館涉嫌違反衛生要求,向東主索要300美元現金作為檢查費用,並要求其在檢查員完成檢查前不可繼續營業。若檢查員發現其違規開業,則將處以$5,000罰款。在數起案件中,當事人均表示出騙子強烈逼迫自己支付現金的意願,並多次強調只接受現金,不能使用支票等其他付款方式。

對此,健康署官員表示,如果此類詐騙事件再度發生,請各餐館管理人員及時與健康署取得聯繫,千萬不要支付任何現金。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健康署, 塔可瑪, 墨西哥, 支票, 現金, 皮爾斯郡, 詐騙, 餐飲業, 餐館

2018西雅圖華埠國際區夏日龍節活動花絮

July 19,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由華埠國際商業促進會(CIDBIA)組織的第43屆西雅圖華埠國際暑期美食和音樂節《夏日龍節活動》,己於14日中午至翌日15日下午6時,在新開放和擴大的慶喜公園舉行。

今年的演出更為多元化,來自本地數百名的文化表演者在這個西太平洋堪稱最大的藝術節上演出。舞獅龍舞者、日本音樂家、麥輝功夫會、西北功夫會等武術團體、韓國傳統表演藝術、菲律賓民間舞蹈、日本太鼓、傳統泰國舞、甚至是世界知名的霹靂舞者,都在這兩天踏上舞台,展現西雅圖的多樣性和獨特的文化遺產。許多人參加了乒乓球比賽和吃麵比賽,是活動中的高潮之一。

活動中由超過40家本地餐館提供只售$3的步行美食之旅,更是食物愛好者不能錯過的樂事。大會還提供許多家庭娛樂如:摺紙工作坊、小孩活動和手工藝品展等活動。

Filed Under: 副刊, 圖片, 首要 Tagged With: CIDBIA, 功夫, 夏日龍節, 太鼓, 慶喜公園, 文化, 步行, 武術, 比賽, 美食, 舞獅, 舞蹈, 藝術, 音樂, 餐館

如何征服味精綜合症狀

July 19, 2018 by Lei Pei 14 Comments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MSG是味精,化學名是谷氨酸鈉(monosodium glutamate-sodium),它是亞洲食品的增味劑,也是我的壓迫者。

我知道讀者會感到震驚,因為我經常在亞洲餐館用餐,難道不關心餐飲中被添加了味精?少量的味精可以為味蕾帶來鮮味的奇蹟,但過度使用是會造成傷害。雖然我不會像某些人那樣吃下味精後有頭痛或過敏的反應,然而後果卻是緩慢的,且非常的惱人……

我光顧亞洲餐館,是因為許多都是西華報的顧客。當我報導亞裔各項活動時,我的手指自然而然的就無法抗拒亞洲小吃。如今,即使是主流餐廳和酒店也會有含味精的食物。

我和MSG一起長大,祖母會在每道菜中,甚至包括在湯品中加入味精,就像加入胡椒和鹽這類的調味品,我們從來不質疑吃進肚裡的是什麼。事實是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知識和洞察力來質疑。自從我孩提以來,在香港的家裡的廚房永遠有一瓶味之素(Ajinomoto),這個日本人第一個發明的玩意。

大家現在很聰明,會想要知道吃的什麼東西,同時會試著去用心閱讀食品標籤,並要求食品製造商提供透明度。

味精來源

根據維基百科,一位德國化學家於1866年首次通過麩質與硫酸(gluten with sulfuric acid)發現谷氨酸鈉(glutamic acid)。1908年,東京帝國大學的池田菊苗(Kikunae Ikeda)教授在妻子為他烹製湯麵時通過kombi海藻,鑑定了谷氨酸鈉物質。池田的精彩處在於他取得了專利,之後鈴木兄弟(Suzuki)於1909年將其作為Ajinomoto商業化生產,這是鮮味的來源。出於營銷目的,一些亞洲研究者甚至聲稱吃味精會讓孩子變聰明,真是個謊言!

研究發現,兒童一天不應超過5克用量,成人不應超過6克。過量會導致反應,如身體過熱、過度刺激大腦和胃。

改變態度

「你真的必需使用味精嗎?」幾年前我問過香港的一些中菜廚師。

「沒有味精,沒有廚師。很多人會否認這一點,但廚師們確實都這樣做。」其中一個人如此回答。 在一次香港頂級廚師的烹飪比賽中,我已故婆婆回憶說,比賽規定沒有哪位中餐廚師可以帶任何添加食物美味的輔助料。這意味著這場比賽的食物沒有放味精,這是揭示誰才是真正有本事的大廚的唯一方法。

但事情卻不是這樣,得勝的那位廚師,確實有偷放味精,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他帶了一條用味精浸泡的毛巾,在洗手後他用那條毛巾抽打雙手,因此他在拿食材時,味精自然被帶進食物中。

如今,許多成功的餐館都宣稱他們根本不使用味精。一位廚師說:「我不用味精,使用味粉(glutamate powder)。」事實上,兩者沒有太大的區別,全取決於購買的種類。

在你吃的食物中避免谷氨酸鈉不是那麼簡單。許多常見的食物,如核桃、新鮮番茄汁、醬油、蝦、海藻、parmesan奶酪、蘑菇、牛肉、雞蛋、雞肉、牛奶、香料、魚露和雞肉和肉湯罐頭,都含有某種谷氨酸鈉。目前在超市有許多不同品牌的調味劑,琳瑯滿目讓人不知所措,大家在購買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以適合自己口味、天然、健康為主的調味料才是明智之舉。

好消息是,您可以自製不含化學物質的調味品了!

如何自製調味品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調查了公司的8名員工,問他們在家是否用味精,他們都沒有。一名員工說,在炒蔬菜時會用鹽和一點糖,這樣就足夠提味了,不用味精。

另一位說她從不使用味精,「可以享受食物的天然味道,日久就會發展出不同的味蕾。」而我已訓練自己去欣賞新鮮和用草藥、鹽、胡椒或香料來調味食物,在家做飯通常只是放點醬油或鹽。

但如果你在外用餐,一些廚師會在沙拉、主菜和甜點等食物加味精,只是個放多放少的問題。

員工南希自己製作谷氨酸鈉。她將蝦米打碎成粉末,甚至用乾的蘑菇莖。大家可以使用其中一種或將它們混合使用。幾種味道強烈的蔬菜如西蘭花(broccoli),本身都含有谷氨酸鈉元素,可以輕鬆作出自己的谷氨酸鈉醬品牌。

如何征服反應

雖然許多人在吃了味精後會遭受各種各樣的反應,但最糟糕的是它會抑制我晚上的睡眠。如果我在晚餐時吃太多味精,會讓我徹底清醒直到凌晨3點。感謝上帝,我是家中唯一一人必需承擔這個深夜無眠後果的人。如果我在午餐時或下午3點前吃到有味精的食物,就對我沒有影響,真是很感激。

然而我的挑戰是,我必需參加許多亞裔舉辦的晚宴活動。我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許多社區成員都注意到我幾乎沒有吃東西,或者會在沒有吃完晚餐的情況下離開。原因是,我在活動前已經吃過飯,我只是向主人和貴賓致敬。我去那裡不吃飯,只是作採訪的工作。

如果我和朋友或家人一起出去吃飯,我可以很輕鬆地告訴服務員:「不要有味精。」餐館可能已經醃製了一些肉類,但他們會盡可能少放些。

消除味精的其它替代方法是在用餐時喝杯果汁或一杯百事可樂(Pepsi)也有效。或者在用餐後喝些糖水,甜味會減輕喉嚨或舌頭上的味精效力。我在回家後會吃了一大堆水果來「洗掉」味精的反應,在上床睡覺前,喝上一杯蜂蜜也有幫助。

通過這篇文章,我希望社區領導能夠理解並原諒我為什麼不在社區晚宴上吃太多東西。即使沒有吃太多東西,我也很喜歡這些活動,因為我能在活動中建立和大家的聯繫並見到了老朋友。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MSG, 亞洲, 味精, 晚宴, 社區, 食物, 餐館

亞洲(食物)入侵

June 21,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不妨想像一下,在西雅圖餐館用餐,但只能吃到牛排、魚和薯條,或雞胸肉。會想多吃點其它類別的食物嗎?感謝上帝!西雅圖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的城市之一,毗鄰東邊的表爾威市也是。真正讓本地和本地的烹飪氛圍,在過去10年裡充滿活力的,是這些想象力的高度發揮,增加了許多不同的以亞洲主菜為標榜的飲食文化。

飲茶的點心

大家是否注意到愈來愈多的非亞裔,能專業般地掌握好使用筷子的技巧,有時甚至會讓一些不熟練用筷子的在美國出生的亞裔們尷尬?如果你迷上波霸奶茶,可能會意識到它不是美式飲料,它源起於台灣。你知道日裔美國人發明幸運籤餅而不是中國人嗎?你知道一位越南難民在加州創造生產了餐飲市場上流行的Sriracha辣醬嗎?你有沒有聽說過一位美籍華裔農民,在19世紀發明了一種能抵禦佛羅里達州(Florida)霜凍的改良品種橘子嗎?

五花肉刈包

根據美國退休人員協會(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簡稱AARP)的說法,較厚皮油炸的大蛋卷概念是起源於美國。當然,你聽說過雜碎(chop suey),這是在美國衍生出的一道中餐美食。傳聞清朝大臣李鴻章在訪問美國時,因吃不慣西餐,於是私人隨身廚師便將剩菜雜燴一鍋,恰巧有外國客人造訪,李鴻章挽留招待。客人品嚐後稱讚之餘向李鴻章詢問菜名,李隨口一句「雜碎」,用一個有趣的名字來瞞混客人。順便說一句1952年由彭長貴在台灣發明的左宗棠雞(General Tso’s Chicken)在美國也頗受歡迎,常見於美國的中餐館。我的許多亞洲和非亞洲朋友們都承認,吃飯時若沒有白米飯就無法搭配成局,白米飯顯然已成為美國人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主食。

如果您最近吃過這道夏威夷美食的開胃菜,有時也會作為主菜的生魚沙拉poke、韓國泡菜、日本壽司、粵式飲茶,中東的食囊(naan)或越南的pho 請舉手。當我前幾週在金郡議會上為慶祝亞太裔美國人傳統月(Asian Pacific American Heritage Month)發表講話時,我驚訝地發現在被問及最近是否有吃亞洲食品時,超過80%的聽眾舉手。然而大部份聽眾並不是亞洲人。

生魚片
日本壽司

為什麼亞洲食品很受歡迎

亞洲美食除了日本料理外,其特色之一是價格低廉。選越南三明治(banh mi),泰式炒麵(pad thai),炒飯或韓國石鍋拌飯(Bibimbap)相對便宜,可以很快填飽轆轆飢腸。如果預算緊張,或與小孩一起用餐,或與朋友開懷聊天,亞洲餐廳的休閒風格將完美契合需要。

當主流餐廳在聖誕節和元旦這些的重大節日休息時,亞洲餐廳每年365天營業可以是好去處,尤其是中餐館更是全年不休息。

越南Pho
越南三明治
泰式炒麵(pad thai)
韓國石鍋拌飯

亞洲食物的影響

亞洲美食激勵愈來愈多的美國人去冒險嚐鮮。例如,過去五花肉(Pork Belly)在主流餐廳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但現在可以派上用場,且烹製的相當味美豐腴多汁, 我幾乎無法相信它能被呈現在主流餐廳的桌上。

現在去美國餐館向服務生要醬油、薑黃、芥末或照燒醬(soy sauce, tumeric, wasabi, or teriyaki sauce)是沒問題的。亞洲醬汁和炊具如炒鍋(woks),已被納入許多西餐廳廚房的道具。有不少的美國餐館在菜單上也提供壽司卷(sushi rolls)……

今天的餐館僱用白人或墨西哥廚師來做中式餃子或日式生魚片也炒菜。許多成功的亞裔廚師,在美國餐廳工作並以亞洲風味菜餚為主,他們的美食口味非常棒,為什麼?因為他們能將融合的亞洲烹飪技巧引入佳餚美食中但不特意宣揚它。

儘管許多歷史學家會指出亞裔美國人在19世紀建造鐵路方面的貢獻,近代在技術、建築、科學和工程方面也著有成就,但很少有人意識到其實亞洲太平洋島裔的烹飪興起,對食品工業的影響,事實上亞洲餐館和食品製造業正 在推動經濟發展。

根據社區領導Charlie James的說法,120多家亞洲餐館、亞洲超市和食品製造商,如在西雅圖華埠國際區製作幸運籤餅的聚昌麵廠,被認為是亞洲社區的強經濟商家之一。

廣式薑蔥龍蝦
炒蛤蜊

並不是所有的亞洲餐館都由亞洲人擁有。野薑餐廳(Wild Ginger)為白人企業家Rick Yoder擁有,並提供傳統的亞洲美食。

廚房工作人員大部份是亞裔,這些食品機構為新移民提供數千個就業機會,同時也提供餐飲服務。當我在大學打工當服務員時,我是這個行業的受益人,因為我每天都有現金小費和免費食物。我的竅門是買一份雙層漢堡(兩份碎牛肉)或者兩碗自助餐的炒飯,這樣就可以將食物帶回家,可以節省了我的鈔票和烹飪時間,因為不需要去買生的食物,然後下廚做飯菜了。

金郡亞洲超市數量的增加也擴大了公眾對亞洲異國情調水果和蔬菜的興趣和知識。這些商店受到不同客戶的光顧不僅僅是亞洲人。同時,亞洲市場渴望美國的海鮮產品,如象拔蚌(geoducks)、龍蝦、鮭魚和蛤蜊,這有助於促進美國和亞洲之間的進出口業務,促進貿易和就業機會的創造,這些貿易公司中有許多是美籍亞裔人士擁有的。

榴蓮
火龍果
龍眼(桂圓)
菠蘿蜜(Jackfruit)
金星果/牛奶果(Star apple)
木瓜

食物在促進人際關係中發揮著魔力。它將家庭、朋友、不同文化的陌生人,甚至敵人聚在一起。最近的一個例子是,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美國國務卿Mike Pompe藉著宴會中成功的談話,釋放了被北韓囚禁的3位美國人。在遇到挑戰之後我們常會做什麼? 好好吃上一頓。

食物是談判者在艱難談判或崩局後期待未來的動力。

亞洲食物反映了數千年的文化和歷史。這些菜是美式的,是做得道地的,還是融合式的並不重要,它展示的是在美國亞洲美食的發展。我仍然期望亞裔美籍廚師能夠用一種創造力來準備美味的主菜,而不只是把餐盤傾放在餐桌上就了事。要做到讓食客的嘴巴對著食物垂涎三尺,心裡想著要快點拿起叉子或筷子大快朵頤,享受精緻和不可抗拒的美食一番。

我自豪宣佈,我已嘗試過各種亞洲美食但仍常常渴望能吃到更多的佳餚。如果讀者最近沒吃亞洲食物,你只是不知道已錯過了一些人生的享受。具諷刺的是,我是那些在年輕時錯過吃美食的人之一。當年的我不願嚐吃其它異國風味的餐飲,僅僅停留在中國和日本的食物上,也對其它亞洲食物一無所知。我感謝所有非華裔朋友的耐心,教導我他們的文化和飲食。你們給的是我珍惜的祝福和經驗,且已經融合了這些成為我飲食的一部份內容。在此也鼓勵我的非華裔朋友要勇敢地品嚐各種「奇怪的東西」。

實踐是我現在的座右銘。每個國家都有許多可歷數並提供的美食,只需要去嚐試,直到發現各國飲食文化中最好的珍餚美味。這個旅程一直很豐富、有趣、令人興奮,且使我欣喜若狂!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AARP, Wild Ginger, 亞洲, 亞裔, 佛羅里達, 北韓, 台灣, 國務卿, 奶茶, 左宗棠, 日裔, 歷史, 白人, 金正恩, 金郡, 食品, 餐館

金邊潮州粿條營業30載 將於5月正式關閉

April 5,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深受華埠國際區民眾喜愛的老牌柬埔寨餐館金邊潮州粿條(Phnom Penh Noodle House)剛剛迎來它的30週年生日,但近日其東主Dawn Ung卻宣佈將在今年5月正式停止營業的消息。

Dawn Ung與其姐妹Darlene Le的父母是金邊潮州粿條的老東主,他們以難民身份來到西雅圖後,在1980年開辦了這家柬埔寨餐館,二人2007年宣佈退休後,生意便交由兩個女兒打理。而Dawn卻在去年面臨了突如其來的不幸消息——她18歲的兒子Devin在車禍中受重傷昏迷。為了更好的照顧家庭,Dawn做出了停業的決定。

Devin去年9月在飛盤比賽結束後回家的途中發生意外,之後便重傷昏迷,無法自主吞嚥或表達思想。需要特殊護理。Dawn表示自己在過去的半年中只能每天晚上收工以後去陪伴兒子一個小時,未來康復情況如何無人得知。而距離車禍過去已有數月時間,而Devin卻毫無甦醒跡象。

Dawn表示兒子發生意外後,作為一個單身母親來講,經濟上出現了很大困難。除Devin外,她還有兩名子女,分別為15歲和6歲。在這次事故之後,她不但需要重新找一份帶有良好醫療保障的工作,還不得不忍痛關閉經營多年的餐館。

對於這一不幸的消息,西雅圖華埠國際區保護及發展機構(Chinatown-International District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Authority)執行董事Maiko Winkler-Chin表示:「我非常難過。替Devin感到難過。我難過也是因為我熱愛那裡的食物。它是家庭經營小型企業中,無私支持及回饋社區的榜樣。」

西雅圖陸榮昌博物館(Wing Luke Museum)展覽主管Michelle Kumata回應了Chin的悲傷感,她稱:「它不僅只是一個小企業。他們對於博物館也給予大力支持。我感覺就像失去了家的一部分一樣。」

Dawn 表示,餐館最後營業日期還尚未確定,但仍需數週才會關閉,在金邊歇業後,將由四川餐館(Szechuan Restaurant)接手該店面。她稱自己有計劃與家人一起另尋店面,開一間規模更小的粿條餐館,而目前她自己還需要一邊照顧兒子,一邊對一些老顧客告別,已經十分繁忙。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Maiko Winkler-Chin, 柬埔寨, 社區, 華埠國際區, 醫療, 金邊, 陸榮昌博物館, 難民, 餐館

若自己想要當老闆 該從哪個行業開始?

March 15, 2018 by Lei Pei 1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如果您想成為一名企業家,但不知道要做什麼生意的話,我可以舉出超過50家因互聯網而遭扼殺或受傷的企業,那麼有沒有哪種企業可以給您帶來成功的機會?即使選擇的行業可能沒法獲得很大的利潤,但可以藉此產生些個人的利益。舉個例子來說,我的報業就是這樣的狀況,雖然這是個很艱難經營的生意。

然而我並不遺憾走上這條路,除了能養家人和其他許多人外,每當在線或在讀者手中的報紙完成時,都會給我帶來深刻的滿足感和快樂。有幾個人表示在成為創業者後,可以掌握自己的時間和日程安排而更加高興,這是做你自己的老闆的好處,還包括無需拒絕任務或更改經營方向,也不需要證明為什麼在中午才開始工作,可以有幾天的休息或在被激勵的時刻做一些想要做的事情。

當自己的老闆的禮物就是自由地去做某件事,只是因為喜歡而不受限制。您是制定指導方針、步調和秩序的人,自由的以一種靈活的生活方式來獎勵自己。在我的工作生涯中,經由西華報的故事這36年來啟發了數百人甚至數千人的夢想,讓大家即使在遇到最糟糕的事件或情況下,也能有一些積極的方向和動力,如果我是為別人工作,那是絕不可能達到這種成果的。

我也獲得了很多榮譽和認可,這應該歸功於我的員工們,僅僅是因為我領導了報社。當然,我也因為不是我經手的事情而受到責備,因為我得對所有員工的工作負責,必需為其他人犯的錯誤而不是我的錯誤向別人道歉。我一而再的接受這個狀況,因為這是我所處的境況和角色必需去承擔的自然結果,而我也能欣然接受。

那麼應該開展什麼樣的商業?

● 以科技創業。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創辦像亞馬遜公司創始人Jeff Bezos、創建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或蘋果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之一Steve Jobs這樣的大型科技公司。禮來公司(Lilly)擔任政府關係一職的副總裁Nate Miles表示應用程序(app)就像下面的例子:

Emma Yang(照片來自emmayang.com)

現年14歲的Emma Yang最先開創了一款名為Timeless的應用程序,因為她住在香港患有癡呆症Alzheimer的外婆無法識別朋友和親戚,或者記住認識的人的名字。Emma Yang的應用程序可以幫助祖母用電話號碼識別某人的照片,如今外婆只要接到電話就有照片和對方姓名出現,讓外婆很快就能進入交談狀況。該應用程序將於今年夏天上市。Yang說,她6歲時學會了編碼。如果您有興趣開發應用程序,請先從編碼開始可能會讓您發財。

另一個例子是我在溫哥華朋友的兒子。他通過使用遠程控制面板(remote control panel)來指導機器自己運行,從而創辦了一家公司。他的公司正在快速擴張到其他地方,包括華盛頓州。

● 經營房地產。房地產可以分成多項業務,鑑於大西雅圖地區的熱門市場可以讓人賺很多錢,因此考慮發展或擁有一家經紀公司是個不錯的生意;或考慮從事承包、改造和建設的工程,那就開辦一家物業管理公司;如果有設計技能就創建一家室內設計公司、景觀公司或建築公司;如果是一名工程師就開辦一家工程公司,同時由於房地產業的繁榮景氣帶來對這些服務的子項需求,包括清潔和維護的業務發展。

我曾目睹一些通過經營房地產多年後發達的客戶。許多人買進需要維修、拆卸或改造的老房子,重新處理裝潢讓它煥然一新,並在倒賣後發了大財。許多人通過買房並將其轉為出租房獲得收益,而那些買土地並發展成商場的東主已經獲得了更多的利潤。

在商業和住宅房地產中涉及到大筆金錢,那是個不需要擁有大學學位就能從事投資房地產的行業。事實上,許多成功的移民開發者並沒有大學學位,他們擁有的是商業智慧。他們從空曠的地方或倒塌的小屋看到了賺錢的機會。

我親自從公婆那裡了解到房地產的情況,他們告訴我們擁有自己的企業是不夠的,必需擁有這個企業的財產。如果您的房東提高租金或將您踢出去,那您該怎麼呢?許多成功的美籍亞裔開發者如:吳小燕,Jimmy Tang,Thach Nguyen和James Wong已經證明經由時間的推移,可以在投資房地產市場上贏得獲利。您在企業中經營的時間愈長就能愈成功。我寧願以安全的方式經營也不願投資諸如比特幣(bitcoin)之類的投機生意。讓房地產長期持在手中它會自然增值,不要通過不誠實,不擇手段的方式迅速或毫不費力地賺錢。

許多人最初是在房地產交易中擔任其他人的經紀,同時一方面也尋找好的房地產留給自己作投資。

● 開個餐館也是個不錯的生意。隨著華州人口的增加,總有人想出去吃飯。當您住的公寓不大(新趨勢)時,租房者更傾向於外出用餐,因為您的居所不夠用來招待或接見朋友。

當然,餐館競爭激烈。但是如果食物好仍然會吸引顧客。開家什麼樣的餐館?我會選擇東西融合式,除能為東家提供更多創建新菜單的機會,同時新奇的菜單自然也會刺激招徠食客。有時候亞洲食品過於原樣照搬上桌可能會讓顧客失望。然而,由於資金和勞動力成本高昂,現在開辦一家餐廳是一項挑戰。西雅圖的$15美元最低工資法,可能會推動潛在投資者進入表爾威、Redmond和連頓(Renton)等城市。儘管如此,在西雅圖還是餐館和美食很有發展空間的市場,別緻的亞洲餐廳現在遍佈大西雅圖地區,許多餐廳都做得很好。

● 辦各種功能的學校。在我最近的香港之行中,我在一家購物中心看到了一個為孩子們設計的烹飪學校,這可真是個好靈感!學員的年齡介於8至12歲間。有些人正在切菜,其他人則在測量和混合配料,他們上課好像是在玩樂。

攝影:Assunta Ng

一般孩子們參加傳統的藝術、武術、音樂和舞蹈及上學習的輔導課。食物是我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份,烹飪學校與兒童相關,如果能夠在孩提時了解營養並準備自己的食物,那麼這些孩子們就不太可能讓自己吃得肥胖,同時通過食物療法,教育他們關於健康和預防疾病的方法。如果烹飪不是您的工作樂趣,那麼想想其它自己的想法和技巧來培養孩子們的生活,機會就像開闊的天空任人無限的去揮灑。

● 食品製造業。您是否考慮過大規模的製作蜂蜜、酸奶、醬料和麵包?烘焙可以是一項有利可圖的業務。在法國麵包店,我經常看到一些人排隊等著買呢!

目前市場對有機食品也有需求。您喜歡農業嗎?製作草藥和蔬菜丸也正獲得普及接受,我見過很多有機食品雜貨店販售這類食品,提供餐飲服務滿足了工薪家庭這一市場需求。有天我讀到美國蜂群數量下降的情況,這對我們的生態和環境來說是個壞消息。如果您喜歡養蜂來收穫蜂蜜,那麼需要擁有數英畝的土地,養蜂業聽起來很有趣。

● 儘管我列出了您可以考慮的五大類業務,讀者仍可以自己開發很多附屬此五大業務下的多類別行業。例如去當教練。輔導工作與當教練是不同的。輔導主要是志願服務,但當生活教練是要收費的。今天的生活教練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職業,尤其是那些正在尋找第二職業,有豐富的生活經驗或技能的人。

我的朋友獲得了一張她作為生活教練的認證。擁有此認證可能會得到一些有影響力的客戶,這些客戶正在尋找一個客觀的人能與他們討論想法以獲得另一個意見,去互聯網上可以找到獲得認證的說明。

美國現在有許多州大麻合法化也包括華盛頓州,種植大麻快速賺錢的捷徑已吸引不少人挺而走險的去非法種植和買賣。

室內種植大麻大多在倉庫或公寓裡,需燈泡照射,照明成本相當驚人。近年來不少種植者偷接附近電源壓低費用,或超負荷用電造成大麻場發生火災的情況日漸增多。

種植大麻有很嚴格的規定,但種植者往往違法犯規。大麻需使用大量化學藥劑和農藥,種植生產全程需配戴口罩和手套以避免身體暴露在風險中,但許多種植者玩忽漠視,等到發現身體有異狀已為時晚矣!而大量或長期使用大麻,會對包括神經障礙,記憶和行為,免疫系統,氣管系統病變造成嚴重傷害。過量時可損傷肌肉運動的協調功能,造成站立平衡失調、手顫抖、失去複雜的操作能力和駕車的能力,許多的車禍也是因駕駛者吸食大麻造成,這種害人害己的事件屢見不鮮。此外食用大麻會成癮而陷入劑量增加的惡性循環中無法自拔。

所以種植大麻是一種害人害己且危害後代的行為,相信也是很難向朋友或家人啟齒的事,這種沒有良心的事業將來必會受到報應,也絕對不應該是要考慮的行業。

以上這些只是當今全球可開始創業的一些想法。與朋友交談,多集思廣益做一些自我靈魂的探索。有一天您會發現自己追求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夢想。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Alzheimer, Jeff Bezos, Nate Miles, Redmond, Steve Jobs, 亞洲, 亞馬遜, 公寓, 商業, 大麻, 學校, 室內設計, 工程師, 建築, 微軟, 房地產, 武術, 溫哥華, 烹飪, 物業管理, 科技, 舞蹈, 蓋茨, 藝術, 蘋果公司, 連頓, 音樂, 食品, 餐館, 香港

如何用中國人的方式 活到百歲高齡

March 1,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我稱呼她是大同媽媽,她最近慶祝了100歲的生日。在派對上她充滿朝氣並保持警覺,能認出周圍的每個親人,包括40多位孫輩和曾孫輩。

陳雷瑞貞是華埠第一家中餐館大同飯店老闆Harry和Tommy的母親。她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韌性和能力,她的長壽照亮了許多人生的課題。

儘管她有些健忘的狀況,但能記得在派對上迎接她的人,以及那些在聚會上沒有向她打招呼的親人。

「你看不到我,但我看到了你。」她告訴家人。

「你是怎麼知道的?」一個孩子問。

「我的心知道。」她回答。

曾孫們為大同媽媽慶祝百歲生日。

大同媽媽的長壽不符合美國的健康規則。她不會去計算每天吃的卡路里量、不會跑步半個小時像某個網站貼出的長壽秘訣,她不避脂肪或糖。事實上,出於正當的原因尤其是工作上的原因,她經常吃含脂肪的食物特別是豬肉。減肥從未成為她生活方式的一部份,她的胃口從不受限制。她沒有像許多健康雜誌建議去保持年輕的特殊愛好。如果打麻將被認為是一種嗜好,那她打得也不夠多,工作倒是她大部份成人後生活的主要過程。

那麼是什麼促成了她的長壽?

Harry說媽媽很努力工作。「華人移民會抱怨現在工作有多辛苦。這與我母親時代的工作方式並不相近。她在凌晨4點或5點醒來,是第一個抵達大同飯店準備像蝦餃(中國蝦球)、燒麥(中國餃子)和白糖糕等食物的人。」

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經營中國餐館並不容易,因為沒有大型的亞洲超市提供正宗的食材。她赤手空拳從頭開始做一切的食序。例如,買來的米粉不合用,於是她用傳統的石磨機研磨大米,然後與水混合製成年糕,這個過程是非常耗時耗力的。

直接從餐館買中國燒烤的顧客是很難知道燒烤的工作量和工序量。媽媽是廚師兼屠夫,她能剖開整隻豬,切開肚皮或排骨部份作成燒烤;切斷大骨、豬腳和肌腱用它們來熬湯,把豬頸肉切片來炒菜,她會善用整隻豬每一部份,發揮豬的每一個部份達到做菜時充份使用的目的而絕不浪費。她為大家津津樂道的事是她拿著一把大菜刀,獨自切開一頭重達35至50磅重的豬,這是咱們家的傳奇故事。Harry說:「老媽在一天內可以完成很多人的工作,她手腳又快又俐落。」

孩子和孫子們跟隨著她的腳步,難怪他們也可以在有80年歷史家族經營的餐廳中一心多用、一個人可以做帶位、洗碗盤和調酒等各項工作。

不僅如此老媽還教Harry作鹹飽、米餅、腸粉等食品。

大同媽媽的女兒Laura Wong表示,媽媽胃口很好。在她的生日聚會上不會拒絕孫子或照顧她的護理人員盛來的食物。

那麼大同媽媽的個性如何?

孫女切生日蛋糕。

「永遠活潑充滿活力、精力活躍、喜歡社交,容易和別人相處,她過去像個男孩般還去划船。」在她這一代的人並不常見有這樣的個性,長孫稱讚她是超好的甜心祖母。

Laura說媽媽喜歡大聲說話,喜歡和人相處交談,稱讚媽媽總是照顧家人。大同媽媽生在中國的台山,在她移民到美國之前也曾在香港住過。

以下是一系列我認為有助於大同媽媽長壽的因素。這是否意味著如果讀者們也複製大同媽媽的生活方式,也會活到100歲?那麼請看下列各項,這些對你是有好處的:

1. 身體活躍。大同媽媽大部份的生涯都在廚房裡勤奮工作,不喜歡坐著總是不停的勞動。工作成了她的愛好,紀律是她的信念。她從不抱怨工作太多或太難,她只是去做直到70歲才退休。研究證明我們的身體喜歡日常活動尤其是體力活動。

2. 補酒。女兒Laura說,媽媽還用葡萄酒浸泡一些營養豐富的食物如用雞肉和人參,這些是中國人的傳統認為能夠改善健康和精力,這與西方喝紅葡萄酒的理論相似。

3. 老火湯。這是另一項中國傳統,通過長時間將雞肉、豬肉、四味、蓮藕等食材煮成老火湯會增強健康。大同媽媽每天都喝很多這類的湯來加強她的精力和骨骼。

4. 樂觀態度。據女兒說媽媽有趣又樂觀,她很愛笑。

5 . 獨立。過去女性被限制依靠男性,大同媽媽無視自己獨立為畏途,在開餐館時訓練自己解決所有挑戰和問題。她教自己如何在沒有得到別人幫助的情況下生存,這種獨立精神給了她一種滿足感和快樂感。

6. 永不放棄。她經歷了很多重大障礙,學到的是永不放棄的意義和能力。因此,她的身體和情緒都很強大。

7. 家人很重要。研究發現老年人不應和社會隔離,這點是至關重要的,與人交往是長壽的關鍵。大同媽媽通過照顧她的家人和企業樹立了榜樣。她被所有的孫輩鍾愛,她們用輪椅把她從養老院帶到餐廳慶祝生日,她喜歡他們的擁抱和關注。

8. 好的遺傳基因(DNA)。Harry回憶媽媽的父母也活到了80到90歲,這是相當不尋常的,因為在19世紀後半葉出生在中國的人的預期壽命,通常在60到70歲之間。不是每個人都有幸擁有長壽的父母並繼承了好的遺傳基因。

人生的未來很難預測,也許可堅持Atul Gawande博士的建議。他的著作《凝視死亡——Being Mortal》告訴讀者擁有美好的生活,遠比擁有長壽更有意義,指的不是你擁有的年數而是生活的質量。如何享有最好的生活和有目標的人生,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觀念和作法。我們無法逃避衰老和死亡,所以開始讓自己每一天以歡樂、和平和愛來生活,即使在面臨逆境時也要點數著祝福,那麼祝福總是會遲早出現的。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亞洲, 台山, 大同, 派對, 社交, 華埠, 長壽, 餐館, 香港

  • « Go to Previous Page
  • Go to page 1
  • Go to page 2
  • Go to page 3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對您的繼續支持我們衷心感激! 我們非常感謝在GiveBIG 項目推廣期間付出的每個人——您們的支援為APCC的心臟加強動力! 目前仍還有時間給予和幫助我們在保護文化,支援青年,並建立跨代社群的努力。 … [繼續閱讀……] about 亞太文化中心透過 GiveBIG項目需要您的鼎力支持 還有時間捐款請繼續發揮您的力量和愛心

公共衛生中的文化代表:與AANHPI流行病學家的對話

隨著公共衛生部門的不斷發展,對不同觀點和文化代表的需求從未如此重要。在最近對一位公共衛生專業人員的採訪中,我們探討了文化認同和代表在公共衛生部門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AANHPI)社群。 公共衛生對流行病學家意味著什麼 受訪者是華盛頓州當地郡衛生部門的流行病學家,是來自韓國的第一代移民。她對公共衛生有著深刻的承諾,在監測和分析健康資料以預防疾病和促進我們社群的健 … [繼續閱讀……] about 公共衛生中的文化代表:與AANHPI流行病學家的對話

Kīkaha O Ke Kai獲APCC Heal Grant項目 $25,000 贊助金

Kīkaha O Ke Kai正在期待所謂的「雙胞胎」,預產期有望在今年夏天。在獲得亞太文化中心25,000美元的贈款後,俱樂部購買兩輛被稱為「雙胞胎」的Kai Wa'a Hydra Pro OC6獨木舟。這筆贈款還允許俱樂部翻新三艘舊的獨木舟。         Hydra Pro是最新、最輕的設計。 Kai … [繼續閱讀……] about Kīkaha O Ke Kai獲APCC Heal Grant項目 $25,000 贊助金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CID的 Chew Lun 大樓懸垂倒塌  4月25日位於第7大道南416號的Chew Lun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訊息

非洲節 5月10日。非洲精神節在西雅圖中心的軍械庫提供音樂和舞蹈表演、時裝秀、工藝品市場和食品供應商。 波蘭節 5月10日(下午12點至4點)。Pierogi Fest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訊息

生活訊息

CID社群成員繼續反對Sound Transit 唐人街-國際區(CID)社群再次為未來而奮鬥,讓他們的聲音被聽到,他們的需求被優先考慮。隨著Sound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