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為傳達西雅圖市政府高度重視華埠社區的治安問題訊息及回應居民關注區內民生受到流浪漢在附近囤居所造成的困擾,西雅圖市政府資深副市長方威武與警務處長貝斯特暨鄰里服務部、交通部及十二街收容流浪漢的導航中心代表們日前出席在華埠中華會館舉行的居民大會,聆聴民意,探討解決華埠治安問題應採取的相關措施。
居民大會主持人中華會館副主席李文輝指出,他參與華埠社區各項活動六十五年,他曾是餐館東主,多個團體的負責人,積極推動華埠建設如牌樓及孫中山先生銅像及組織各種義務工作等,但從未有像這數年間的遭遇,令他對華埠感到極端失望與失落,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近年區內的治安每況愈下,令區外人望而却步,區內人特別是長者都害怕外出。這情況特別受到十二街收容流浪漢的導航中心啟用後變得更惡化。相信很多華埠居民,工作者,商家及物業持有人也有同感。大家都受到流浪漢以各種不同形式的滋擾,如區內販毒吸毒,非法囤居,行乞討錢,便溺,塗鴉及持械搶劫等等。警方雖然鼓勵市民遇事故時要致電911,但市民卻未得到即時的回應,令人感到無所適從。
李文輝強調導航中心的存在是事實,雖然中心已加上大門及要求入提住者祗能在中心內指定範圍聚集,每日中心也增派人手到附近撿垃圾,但中心管理未如理想及引來未能入住的流浪者在週遭徘徊擾民也是事實。
西雅圖資深副市長方威武指出,市政府會與相關部門共同改善導航中心的管理,警務處長貝斯特親自在區內觀察,其團隊已著手加強巡邏,西雅圖公共設施部門也逐步處理堆積的垃圾,加強街道照明系統等工作。不過方威武副市長直言,解決華埠惡劣現況並非一朝一夕能處理妥當的,但他與市府各部門會繼續跟進,與華埠居民保持對話與合作,共同改善華埠大環境。




































與作者合作

根據維基百科,一位德國化學家於1866年首次通過麩質與硫酸(gluten with sulfuric acid)發現谷氨酸鈉(glutamic acid)。1908年,東京帝國大學的池田菊苗(Kikunae Ikeda)教授在妻子為他烹製湯麵時通過kombi海藻,鑑定了谷氨酸鈉物質。池田的精彩處在於他取得了專利,之後鈴木兄弟(Suzuki)於1909年將其作為Ajinomoto商業化生產,這是鮮味的來源。出於營銷目的,一些亞洲研究者甚至聲稱吃味精會讓孩子變聰明,真是個謊言!
「你真的必需使用味精嗎?」幾年前我問過香港的一些中菜廚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