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疫苗

華盛頓州資訊、服務和資源

August 5, 2021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疫苗到底是什麼?Covid疫苖如何發揮作用?

疫苗是用細菌、病毒、腫瘤細胞及代謝產物等製成的可使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的生物製劑,透過疫苗接種使接受方獲得免疫力。若依接種目的區分可分為預防性疫苗與治療性疫苗兩大類。英語中,疫苗一詞「vaccine」源自於愛德華.金納所使用的牛痘。「vacca」為拉丁文,意即牛。當人類接種牛痘後,能對天花產生抗體。

歷史上重要預防性疫苗發展表

此份列表專注於預防性疫苗的研發歷程,較早期的疫苗以其發展或試驗年份為主,近代則以上市或最新試驗為據。疫苗對公共衛生有極重大的貢獻,儘管目前只有天花成功地從世界上滅絕,但亦有多種疾病在實施疫苗接种後數目劇幅減少,如小兒麻痺、乙型肝炎等。

1567年,史上記載第一種疫苗方式為人痘接種術,用以對抗天花

1796年,英国醫生愛德華.詹納發明牛痘接種術對抗天花

1881年,首支抗炭疽疫苗

1882年,首支抗狂犬病疫苗

1890年,首支抗破傷風、白喉疫苗

1892年,首支抗霍亂疫苗

1896年,首支抗傷寒熱疫苗(typhoidfever)

1897年,首支抗鼠疫疫苗

1921年,首支抗結核病疫苗(卡介苗)

1926年,首支抗百日咳疫苗

1927年,首支抗結核疫苗

1932年,首支抗黃熱病疫苗

1937年,首支抗傷寒(typhus)疫苗

1945年,首支抗流行性感冒疫苗

1952年,首支抗小兒麻痺疫苗

1954年,首支抗日本腦炎疫苗

1957年,首支抗腺病毒疫苗

1962年,首支抗小兒麻痺口服疫苗

1964 年, 首支抗德國麻疹疫苗(Rubella)

1967年,首支抗腮腺炎疫苗(Mumps)

1970 年, 首支抗小兒急疹疫苗(roseole)

1974年,首支抗水痘疫苗

1977年,首支抗肺炎疫苗(肺炎雙球菌)

1978年,首支抗腦膜炎疫苗(腦膜炎雙球菌)

1981年,首支抗B型肝炎疫苗

1985年,首支抗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

1992年,首支抗A型肝炎疫苗

1998年,首支抗萊姆病、輪狀病毒疫苗

2006年,首支抗子宮頸癌(人類乳突病毒)、帶狀皰疹的疫苗

2010年,首支抗攝護腺癌疫苗(治療用疫苗、非預防用疫苗)

2012年,首支抗戊型肝炎疫苗

2019年,首支抗伊波拉出血熱疫苗

2020年,首支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苗

要了解COVID-19疫苗如何發揮作用,首先要了解我們的身體如何抵抗疾病。當細菌(例如導致COVID-19的病毒)侵入我們的身體時,它們會對人體發起攻擊並繁殖。這種入侵稱為感染,是導致疾病的原因。我們的免疫系統使用多種工具來抵抗感染。血液中含有將氧氣輸送到組織和器官的紅細胞,以及抗擊感染的白細胞或免疫細胞。不同類型的白細胞以不同方式抵抗感染:

當一個人首次感染COVID-19病毒時,其身體可能需要幾天或幾週時間來製造和使用克服感染所需的所有細菌防護工具。感染後,人的免疫系統會對如何保護身體免受疾病侵害的過程產生記憶。人體保留著一些稱為記憶細胞的T淋巴細胞,如果人體再次遇到相同的病毒,它們會迅速起作用。當檢測到熟悉的抗原時,B淋巴細胞會產生抗體來攻擊它們。專家仍在研究這些記憶細胞可以保護人類抵禦導致COVID-19的病毒多長時間。

COVID-19疫苗幫助我們的身體在不患病的情況下對COVID-19致病病毒產生免疫性。不同類型的疫苗以不同方式提供保護。但是所有類型的疫苗都會給人體留下大量「有記憶的」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這些細胞會記住未來應如何對抗病毒。

疫苗接種後通常需要幾週時間才能產生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因此,由於疫苗沒有足夠的時間提供保護,因此有可能在接種疫苗之前或之後感染COVID-19致病病毒,然後生病。有時在接種疫苗後,增強免疫力的過程會引起如發燒等症狀。這些症狀是正常現像,表明身體正在增強免疫力。

目前, 有三種主要類型的COVID-19疫苗已獲授權接種。以下內容將向您解釋了每種疫苗如何促使我們的身體識別並防止我們感染COVID-19致病病毒。這些疫苗都不會使您感染COVID-19。

mRNA疫苗含有COVID-19致病病毒物質,該物質可以指導我們的細胞製造一種對該病毒特有的無害蛋白質。當我們的細胞復制出蛋白質後,它們會破壞疫苗的遺傳物質。我們的身體認識到該蛋白質不應存在,並會生成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如果將來被感染,它們會記住該如何抵抗COVID-19致病病毒。

蛋白亞基疫苗包括COVID-19致病病毒的無害片段(蛋白質),而不是整個細菌。接種疫苗後,我們的身體認識到蛋白質不應存在,並會生成T淋巴細胞和抗體,如果我們未來被感染,它們會記住如何對抗COVID-19致病病毒。

載體疫苗包含一種與COVID-19致病病毒不同的改良病毒。在經過改良的病毒外殼內,存在COVID-19致病病毒的物質。這被稱為「病毒載體」。一旦病毒載體進入我們的細胞,遺傳物質就會向細胞發出指令,讓細胞合成一種COVID-19致病病毒特有的蛋白質。利用這些指令,我們的細胞復制蛋白質。這促使我們的身體產生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如果我們將來被感染,它們會記得如何對抗這種病毒。有些COVID-19疫苗需要一次以上的接種,有些需要兩次。

兩劑型:如果您接種了需要兩劑的COVID-19疫苗,在接種完第二劑的兩週後,方可視為全劑量接種疫苗。輝瑞生物技術公司和Moderna的COVID-19疫苗需要接種兩劑。

單劑型:如果接種了只需接種一劑的COVID-19疫苗,在接種完的兩週後,即可視為全劑量接種疫苗。強生公司的疫苗只需接種一劑。

如果接種疫苗不足兩週,或者如果仍需接種第二劑疫苗,則表示還未獲得全劑量保護。在全劑量免疫接種(最後一劑疫苗兩週後)前,仍應繼續採取措施保護自己和他人。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COVID-19, 天花, 疫苗, 華盛頓州

Delta變種病毒在美國

July 29, 2021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近月世界衛生組織已標記4種變種於高關注病毒株(VOC),因為它們已被證實能降低核准抗體療法或疫苗的有效性,且傳染力大於原始病毒株。其中,WHO指出Delta變種病毒(B.1.617.2,印度)是目前傳染力最強的變種病毒。

4 種變種病毒皆有特殊的突變位點,舉凡Alpha、Beta、Gamma都有的 N501Y突變會使病毒傳染力提升,另外它們都有的E484K突變也可降低核准疫苗與療法的中和抗體效力。而Delta擁有的L452R位點突變則可強化傳染力,且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

在美國,Delta與Gamma逐漸取代其他變種成為主流,但Delta案例的成長數卻超過Gamma,很快就會成為COVID-19變種大宗。6月23日美國白宮的記者會中說到,Delta已佔全球20.6%的案例。

醫生們開始注意到一些看起來像是重感冒的新冠肺炎病例,尤其是在美國有高度傳染性的Delta變種正在迅速蔓延的地區。雖然呼吸急促和其他肺部問題仍然是最令人擔憂的新冠肺炎症狀之一,但上呼吸道的問題,以鼻塞、流鼻涕和頭痛為代表的情況,可能正在增加。

Robert Hopkins J r .博士說,他們已經看到許多出現類似感冒症狀的人。鹽湖城猶他健康大學首席醫療運營官Russell V inik博士說,新冠肺炎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出現。如果認為自己感冒了,那麼你具有傳染性,不管是新冠肺炎還是感冒,都應該考慮做測試。並表示,他們也看到更多的人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以前典型的新冠肺炎症狀,如:味覺和嗅覺喪失,已經不再像以前報告的那樣普遍了。

Hopkins和Vinik都說,他們的病人往往沒有接種疫苗,而且年紀都比疫情早期的病人更年輕。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在新冠肺炎病例中常見的感冒症狀報告愈來愈多,盡管一些專家懷疑這可能是由於Delta變種造成的。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現在該變種佔美國阿肯色州和猶他州新發病例的20%左右,是全國Delta變種病例率最高的地區之一,Hopkins和Vinik分別位於這兩個州。

事實上,在英國超過95%的新病例都涉及Delta變種,研究人員說,新冠肺炎現在最常見的症狀是重感冒:頭痛、喉嚨痛、流鼻涕和發燒。King’s College London流行病學教授Tim Spector表示,他們上個月看到的是症狀的改變。Spector領導一個名為ZOE Covid研究的項目,該應用程序用戶每天報告症狀、疫苗接種狀態和其他人口信息。英國有400多萬人註冊,而美國約有30萬人。Spector的研究發現,早期的新冠肺炎症狀,如:呼吸急促、持續咳嗽和嗅覺喪失,已經退出了前五名「最常見的新冠肺炎症狀」。

CDC 長期以來一直將典型「普通感冒症狀」鼻塞和流鼻涕列在其名單上潛在的新冠肺炎症狀之一,因此該機構沒有立即改變症狀指導的計劃。新冠肺炎症狀的轉變也可能與Delta變種無關。現在,大多數老年人已經接種了疫苗,新病例傾向發生在年輕、大多數是未接種疫苗的成年人身上;年輕人通常不會受到新冠肺炎最嚴重的影響。

Casper的家庭醫生、懷俄明州醫療中心的參謀長Andy Dunn博士估計,他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有3/4年齡在50歲以下,病的最嚴重的新冠肺炎患者大多數都未接種疫苗。懷俄明州是全國疫苗接種率最低的州之一:只有剛好超過30%的居民完全接種了疫苗。

即使是那些已經接種疫苗的人也不能完全幸免於新冠肺炎。雖然疫苗非常有效,但並不能百分之百的預防感染。突破性病例——完全接種疫苗的人感染新冠肺炎仍然可能發生。這代表著即使在接種疫苗的人群中,出現鼻塞、喉嚨痛、輕微發燒或疲勞症狀,也可能需要進行新冠肺炎測試。

各國政府和科學家同意需要採取緊急行動來阻止新變種的傳播。美國總統拜登也敦促美國人全面接種疫苗,以保護自己避免Delta變體的感染。不管是疫苗還是防疫措施不僅是立即挽救生命,更是減少病毒進一步進化的空間。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COVID-19, Delta, 世界衛生組織, 新冠肺炎, 疫苗, 病毒

變異病毒肆虐病例不斷上升 英斯利發佈最新應對方案

July 29, 2021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在華州新冠病毒捲土重來之際,州長英斯利(Jay Inslee)週三(28 日)舉行了新聞發佈會,表示今年秋季K-12學校將需要戴口罩,並敦促已接種疫苗人士在公共室內場所也應戴口罩。

目前,Delta變異病毒已成為華州的主要病毒株,感染人數在「第五波」疫情中上升,但疫苗接種率則持平。他表示,在接種疫苗的人群中戴口罩是一種建議,而不是要求,將不會強制執行。州長還表示,無論傳播程度如何,建議已接種疫苗人士在公共室內場所中選擇戴口罩,特別是如果他們免疫力低或會因感染新冠病毒而增加患上嚴重疾病的風險,又或者如果他們家裡有人免疫力低,患嚴重疾病的風險高或未完全接種疫苗。他表示,對抗病毒的最佳方法是讓每個人都接種疫苗,但與此同時,這些其他措施也是必要的。

至於學校,英斯利表示,華州將要求K-12學校裡所有學生和員工在室內都戴口罩。他說, 該要求與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指導方針相符。

英斯利說,華州現時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減少新冠病毒在K-12學校的學生和教職員工之間以及他們家人或在更廣泛的社區內傳播;最大限度地進行面授課程,減少因隔離而被排除在外並保持學校開放,以及防止因大規模爆發而再次關閉;要求所有教職員工和學生都戴口罩,無論是否已接種疫苗;要求在教室內人與人之間保持3英尺的距離。此外,英斯利表示還簡化了公共區域、午餐室裡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指南等。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口罩, 新冠, 疫苗, 英斯利, 華州

新冠肺炎病例呈上升趨勢 專家呼籲應繼續戴口罩

July 22, 2021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隨著普吉特灣(Puget Sound)地區新冠病例增多,一些專家表示,呼籲華州應恢復佩戴口罩的規定,而目前華州州長英斯利(Jay Inslee)正在放寬該限制。現時,在全國範圍內,病例在增加,但疫苗接種人數卻在減少。

英斯利取消了大部份佩戴口罩的要求。但據州衛生部門統計,華州15個郡的新冠肺炎病例呈平穩或上升趨勢,其中包括金郡(King County)、皮爾斯郡(Pierce County)和斯諾霍米甚郡(Snohomish County)。斯諾霍米甚郡衛生官員表示:「鑑於口罩使用減少、流動性增強和人群混合增多同時發生,我們有理由預計或正處於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的初期。」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一名博士指,鑑於疫苗接種速度放緩, 即全州只有51%的人完全接種了疫苗, 是時候恢復使用口罩的規定了。

但英斯利日前則表示不會恢復「口罩令」,他說:「不想人們在接下來的32年裡都戴著口罩,我們應做的是讓更多人接種疫苗來消滅病毒。」博士則表示,接種疫苗同時也需要佩戴口罩以阻止不斷擴散的變異病毒。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口罩, 口罩令, 新冠, 普吉特灣, 疫苗, 病毒, 皮爾斯郡, 英斯利, 華州, 華盛頓大學, 金郡

我們需要疫苗加強劑嗎?

July 15, 2021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輝瑞藥廠日前強力推動美國接受疫苗加強劑,但卻遭到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暫停回應,理由是美國人目前不需要。但卻令民眾疑惑,我們應該相信誰?

輝瑞希望將第三劑加強疫苗送到美國及歐洲。目前這第三劑祗是在以色列推行。唯當地衛生部也抱審慎態度去施針,他們對免疫系統受損的成年人完整接種二劑輝瑞疫苗後,方可再施打第三劑追加疫苗。至於是否向一般民眾提供第三劑,目前尚未決定。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回應是基於科學數字。大眾對於那一大堆要費勁理解的資料,會感到很疲累,最好就是政府說了算。可惜政府也不能隨便說,所以他們要謹慎及有所保留,表示第三劑會有需要的時刻,但卻不是現在。

目前美國各地接種疫苗的反應不一。在西北地區中,華州的接種表現相對是比較理想,但本地也有一些郡市的接種率還是遠離百分之七十的要求。此時要求大家接種第三劑加強劑的話,倒不如先加強推動未接種疫苗者,去完成基本接種。盡快令社區建立免疫功能。

藥廠強力推行第三劑是有他們的因由,除了在商言商的利益外,第三劑的誕生是證明他們的科研實力。新冠疫苗誕生速度早已超前一般疫苗。藥廠縮短了研究時間及試驗人數等等,這是迫不得已的急就章選擇。面世疫苗的保護效力,副作用及對抗變種細菌能力,都一直在變,是時間的競賽。故此不光會有第三劑,或許隨之而來是更多劑。但接種與否,還是個人選擇。

Filed Under: 短評 Tagged With: 疫苗, 美國, 輝瑞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病毒)

July 8, 2021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華盛頓州資訊、服務和資源 (13)

接種注意事項有哪些?
接種疫苗後還要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嗎?

當接種COVID-19疫苗時,您會收到一張卡片,上面有疫苗製造商的名稱、疫苗批號、接種日期和地點。還將收到一份包含您所接種的疫苗具體信息的情況說明書。所有接受COVID-19疫苗注射的人在接受注射後,都應該在現場接受一段至少15分鐘時間的監測。

記得向您的醫療保健提供者詢問如何註冊v-safe。V-safe允許您使用智能手機將接種COVID-19疫苗後的任何副作用告知CDC(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如果您需要接種第二 劑疫苗,您還會收到提醒。

為了減輕注射部位的疼痛和不適:

• 用一塊乾淨、涼爽、濕潤的毛巾敷在注射部位。

• 使用或鍛練手臂。

為了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

• 多喝水。

• 穿著輕薄的衣服。

打疫苗前,先喝一大杯水,打完疫苗以後再喝一大杯水。若有輕微發燒(在華氏溫度100度以下),不要緊張可以吃一顆退燒藥。若出現高燒,或者是副作用持續超過兩天,打電話告訴醫生!

已經接種了疫苗,是否需要繼續採取其他COVID-19預防措施,例如,戴上口罩、與他人保持6英尺的距離、經常洗手?是的。目前,關於COVID-19疫苗能夠減少COVID-19傳播的效果以及疫苗的保護期有多長的信息有限。如果您接受了第一劑COVID-19疫苗,或者您接受了兩劑疫苗,您應該繼續遵循預防措施,以保護自己和他人。這意味著戴上口罩、與他人保持至少6英尺的距離、避免人群(尤其是在室內場所),並經常洗手是在接種疫苗後,仍然要貫徹落實執行的事項。

如果已經接種了疫苗,那麼在與COVID-19感染者有密切接觸後,是否必需檢疫隔離(待在家裡) ? 是的。目前, 關於COVID-19疫苗能夠減少COVID-19傳播的效果以及疫苗的保護期有多長的信息有限。即使您接種了一劑或兩劑COVID-19疫苗,在與COVID-19感染者密切接觸後,仍應遵循檢疫隔離指導意見。這意味著要待在家裡、遠離其他人,尤其要遠離有更高風險患COVID-19重病的人群。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COVID-19, 口罩, 疫苗, 社交距離

關閉邊境損害經濟 拜登政府面臨取消限制壓力

July 8, 2021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日前,市長們就新冠疫情相關的旅行限制向美國移民官員施壓,並指限制可能會進一步損害當地經濟。德克薩斯州布朗斯維爾(Brownsville, Texas)市長Trey Mendez表示:「如果政府不想取消這些限制,他們需要提供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Mendez提到了該市新冠病例的下降趨勢和疫苗接種率。

去年,在新冠疫情開始時,川普政府在美國南北邊境實施了限制,限制了非必要的旅行,並援引了一個名為「第42 條」(Title 42)的公共衛生部門的規定,即允許邊境官員拒絕移民入境。這些限制措施對大量跨境旅行者施加了限制,並禁止許多移民在美國尋求庇護。最近幾週,這些限制措施因新冠病例減少、航空旅行增加而遭到了嚴格審查。

在內部,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官員正在為取消邊境限制作準備。其中一些人擔心人員配備以及是否有足夠的官員來處理人流增加。國土安全部發言人表示:「為了減少病毒的傳播,美國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陸路和渡輪過境點的非必要旅行限制延長至7月21日。」

加拿大總理Justin Trudeau表示,將在未來幾週內宣佈全面開放邊境的計劃。他補充說,重新開放的日期將取決於加拿大於週一放寬了對完全接種疫苗的國民和出國旅行居民的強制性兩週隔離要求後的情況。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加拿大, 拜登, 新冠, 疫苗, 移民, 美國, 邊境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病毒)

July 2, 2021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華盛頓州資訊、服務和資源 (12)

接種疫苗

疫苗能提供多長時間的保護? 是否人人適用?
注射疫苗會有不適和副怍用嗎?
現有的疫苗有哪些?有什麼不同?可以選擇嗎?

對於COVID-19和許多其他疾病,如果您生病了,您的身體會建立抗體,使您不會再因相同的病毒而生病,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是這樣。這就是所謂的「自然免疫」。至於免疫力有多大、持續多長時間,取決於疾病和人。例如,大多數小時候患過麻疹或接種過疫苗的人有終身免疫力。

COVID-19和COVID-19疫苗是類似情況。然而,我們不能確定免疫力會持續多久。

免疫力用完後,您將需要再接種一劑COVID-19疫苗。在其他一些類型的疫苗中,第二劑或「加強劑」比第一劑能提供更長的免疫力。在其他類型的疫苗中,如流感疫苗,您需要 每年接種疫苗。

疫苗的免疫反應會導致注射部位疼痛、身體發熱、頭痛或疲勞。這是正常現像,幾天後就會消失。

由於COVID-19疫苗是剛研究出來的,所以有關長期副作用的信息仍不完整。雖然我們還不知道接種COVID-19疫苗的所有副作用,但在試驗中,有些人的手臂注射部位出現了疼痛,還有疲倦、頭痛或其他身體疼痛,有些人還發燒了幾天。這種短期的不適 是身體產生免疫的效果,是正常的。這種不適並不意味著疫苗使您感染了COVID-19。即使您在接種第一劑疫苗後出現不適,為了使疫苗有效,您仍應在幾週後接種第二劑疫苗, 這一點非常重要。

有過敏史,但與疫苗或注射藥物無關的人,如對食物、寵物皮屑、毒液、花粉或乳膠過敏,仍可接種疫苗。對口服藥物有過敏史或有嚴重過敏反應家族史的人也可以接種疫苗。

有罕見的報導稱, 接受COVID-19疫苗的人發生了嚴重的過敏反應,也稱為過敏性休克。如果過敏反應需要住院治療或使用EpiPen(腎上腺素)注射治療,則視為嚴重過敏反應。如果您接種了COVID-19疫苗,並且在離開接種地點後您認為自己可能出現了嚴重的過敏反應,請立即撥打911尋求醫療護理。

也有報導稱,在接種疫苗後4小時內會出現即時但不嚴重的過敏反應,如蕁麻疹、腫脹和喘息。有即時過敏反應的人(即使不是很嚴重)也不應該接受目前上市的mRNA COVID-19疫苗的第二劑。您的醫生可能會將您轉介給過敏和免疫學專家,以提供更多的護理或建議。

如果您曾經對mRNA C OVID-19疫苗中的任何成分產生過直接的過敏反應,那麼即使不嚴重,您也不應接種該疫苗。如果您過去對其他疫苗或注射療法有過即時過敏反應,那麼即使不嚴重,您也應該詢問您的醫生是否應該接種COVID-19疫苗。您的醫生將幫助您決定您接種疫苗是否安全。有關最新信息,請參閱CDC網站上的 COVID-19疫苗和嚴重過敏反應。

目前,民眾不太可能有選擇施打哪種疫苗的決定權。醫學專家說,重要的是要服用提供給您的任何疫苗,而且目前已在美國獲准使用的輝瑞Moderna,強生疫苗均已證明對預防疾病非常有效。隨著疫苗供應的增加以及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中將有更多選擇,醫生可能會有更大的餘地為不同人群推薦不同類型的疫苗。

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目前正在使用的莫德納(Moderna)及輝瑞(Pfizer)疫苗必需保持超低溫冷凍狀態,而強生(Johnson & Johnson)的注射疫苗可以在普通冰箱中保存三個月,因此更容易儲存。阿斯利康疫苗(AstraZeneca)在歐洲,英國和以色列廣泛使用,其製備方法與此類似,但需要兩劑也需要冷藏。目前有5種疫苗各有差異,我們以圖表示之: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COVID-19, 強生, 疫苗, 莫德納, 輝瑞, 阿斯利康疫苗

望華州重開大吉

June 24, 2021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今年六月三十日將會是華州的大日子,對各行各業來說,重開意味著重生,重拾或正式展開疫後生活。前景不能說一片光明,但總比封閉時好。始終社會一定要在適當時刻重開的,盡快復興經濟。

全面重開對於過了逾一年封閉生活的群眾來說也是另一種心理考驗,大家又要開始適應投入社會的習慣。部份因疫情改變工作或學習模式者,又要從遠程模式再次回到實體崗位上,希望大家都能盡快適應這個心理關口。

正當部份人非常接受與渴望社會重開的同時,但也有人是抱著審慎態度,其中也不乏極端者,暫時還是抗拒重投社會生活,因為他們認為現在還不是安全時刻。

歸根究底,華州染疫數字遠離清零階段還是很遠。每天新疫情數字已從月前的千位數字降至日前的數百宗水平,死亡風險也沒有那麼恐怖,疫苗也充足,並要懇求大眾接受注射。但要令大眾對傳染病毒的恐懼釋懷,卻很不容易;特別是又有最新一輪源自印度的變種病毒來侵,成為對美國的最重磅新威脅,看來對抗新冠變種病毒還是要賠上一段長抗爭時間。

市民都有目共睹,政府各有關部門已盡力去安撫大眾,告訴已接受疫苗者可以安心,未接種者趕快注射。使用口罩或保持社交距離將會由強制而改為鼓勵使用及隨意選擇,這個環節上能各式其適,不要做成互相歧視便好。

在華州居民能即將達到百分之七十的注射疫苗率時,期朌迎來社會重開,不用再過閉關的日子。

Filed Under: 短評 Tagged With: 印度, 口罩, 疫苗, 病毒, 社交距離, 華州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病毒)

June 24, 2021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華盛頓州資訊、服務和資源 (11)

如果已經感染了COVID-19,還需要接種疫苗嗎?

如果已經感染了COVID-19,還需要接種疫苗嗎?是的,無論病史如何(有症狀或無症狀),他們都應該接種疫苗。在臨床試驗中,有患者的血清證據顯示以前感染過。患者接種疫苗時,應該已脫離隔離期並脫離感染的活動期。

接種疫苗的一個例外可能是那些之前感染過COVID-19,但還沒有完全恢復,仍然受到長期影響的人。如果您在感染COVID-19後仍受到長期影響,那麼您應該與您的醫療保健提供者討論COVID-19疫苗接種問題。

雖然在感染和接種疫苗之間沒有建議的最短間隔時間,但目前的證據表明,在初次感染後的90天內,再次感染的情況並不常見。因此,在之前90天內有COVID-19感染記錄的人,如果願意,可以將接種疫苗的時間推遲到這一時期接近結束時。

另一個狀況是有可能一個人在接種疫苗時已經感染了COVID-19,但沒有出現COVID-19的症狀。如果他們後來出現COVID-19的症狀或檢測呈陽性,並不意味著他們從疫苗中感染了COVID- 19。

如果有其他醫療狀況,是否應該接種COVID-19疫苗?如果您有基礎醫療狀況,如糖尿病、哮喘或肥胖,那麼您可能有更高的風險患上嚴重的COVID-19疾病。當COVID-19疫苗可用時,我們鼓勵您接種疫苗,以防止自己感染嚴重COVID-19疾病。以下三類特殊人群對COVID-19疫苗有特殊的關切:

◆因HIV或其他疾病或藥物導致免疫系統減弱的人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但他們應該注意,目前只有有限的安全性數據,他們對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較低。

◆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也可以接種,但也需要注意,對於這類人的安全性數據有限。

◆有神經系統疾病史,曾經患過吉蘭-巴雷綜合征或貝爾氏麻痹症的人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但需要密切監測是否有其中一種疾病再次發生。

有關這些病症患者接種COVID-19疫苗的其他信息可在CDC網站上找到。最後,如果您曾經對COVID-19疫苗中的任何成份有嚴重的過敏反應,那麼CDC建議您不要接種該特定疫苗。如果您過去對其他疫苗或注射療法有過嚴重的過敏反應,那麼您應該詢問您的醫生是否應該接種COVID-19疫苗。您的醫生將幫助您決定您接種疫苗是否安全。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COVID-19, 新冠肺炎, 疫苗, 華盛頓州

  • « Go to Previous Page
  • Go to page 1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9
  • Go to page 10
  • Go to page 11
  • Go to page 12
  • Go to page 13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19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Patsy Surh O’Connell 個展

展期: 8月29日至9月6日(2025年) APCC Jade Choe Gallery地址 • 4851 S. Tacoma Way, Tacoma, WA 與藝術家會面: 9月4日下午四點至六點 《永恆的綻放牡丹致敬Eternal Blooms: Peony … [繼續閱讀……] about Patsy Surh O’Connell 個展

免費加入APCC 為第4區青年提供的社群護理

心理健康(MH)和社群環境正義(CEJ)是APCC的最新專案,很高興為我們第4區青年(11-18歲)及其家人的福祉提供為期一週的精選體驗和活動,旨在保護環境、內在健康/心理健康。 這一週的免費研討會和活動將提供獨特的學習、治療和社群建設機會。 目標是以引人入勝和無障礙的方式提供心理健康和環境健康。 … [繼續閱讀……] about 免費加入APCC 為第4區青年提供的社群護理

美食即藝術-兩位了不起的藝術家在APCC畫廊展出

亞太文化中心臨時地址 3513 East Portland Avenue, Tacoma 98404的展覽於上午9:00至下午5:00向公眾開放。 請致電253-383-3900告知辦公室您的訪問情況。 Moch Snyder 20世紀80年代,她作為難民與家人一起抵達美國——這段旅程塑造了她對生活的深刻欣賞和對一路上每一步的感激之情。 … [繼續閱讀……] about 美食即藝術-兩位了不起的藝術家在APCC畫廊展出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亞太文化中心新大樓落成典禮 典禮於2025 年 8 月 29 日下午 3:00–7:30 舉行 。新大樓地址為 4851 South Tacoma Way, Tacoma, WA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報導

Tacoma 車展 8月30日(上午9點至下午4點)。在 Marymount Event Center, 325 152nd St. E in Tacoma.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報導

生活訊息

西雅圖之盾倡議 西雅圖市議會以 9 比 0 的投票結果,將,《西雅圖之盾倡議Seattle Shield Initiative》 送交選民在 2025 年 11 月選舉中表決。該提案預計可籌集約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