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印度

47 個不同國家文化系列簡介——不丹王國的人文與社會(Bhutan)

January 5,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不丹王國通稱不丹,在8世紀的時候成為吐蕃的一個部落,在元朝受到宣政院的管轄,直到清代時才獨立建國,清朝史籍稱布魯克巴。是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的一個南亞君主制內陸國。不丹西接印度的錫金邦,與尼泊爾相隔,南部與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和阿薩姆邦接壤。不丹的首都及最大城市為廷布。

不丹將藏傳佛教定為國教。據估計密宗的藏傳佛教佔國家宗教的2/3,不丹人口的3/4。另約1/4 到1/3人口是印度教的信徒,而其他宗教只佔不到1%的人口。根據2008年憲法,保證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則,但是政府已限制非佛教的傳教活動,禁止進入該國的非佛教傳教士,限制建設非佛教的宗教建築,和限制慶典一些非佛教的宗教節日。

不丹國內教育、醫療等社會服務都是免費的。為了保留傳統文化,民眾上班、上學必需穿著傳統服裝:男人穿「幗」(連身及膝短袍),女人穿著「旗拉」(連身長裙和薄外套);所有建築也得以傳統形式搭建,不論是醫院、銀行、學校或是住家,也不論用的材質是泥土還是鋼筋水泥,必需遵循傳統的風格。雖然該國仍維持傳統古國的模樣但至今境內還沒有被聯合國認定的世界遺產。射箭是不丹的國術。

米、蕎麥和玉米是不丹的主食,豬、牛、犛牛和雞肉是常食用的肉類。用餐時供應肉類、乾蔬菜湯和燉菜,通常搭配辣椒和乳酪,飲料經常有紅茶、酥油茶、米酒和啤酒。不丹的牛及犛牛奶多數製成乳酪和奶油,乳製品很普遍。 Ema datshi 是用起司和辣椒製成非常辣的食物,在不丹無處不在,因不丹人很感自豪而被稱為國菜。不丹是全球唯一禁止販售菸草的國家。

儘管於1980年頒布《婚姻法》限定一夫一妻制,但因為傳統習俗及歷史關係,不丹仍是少數可實行一妻多夫及一夫多妻的國家,只要雙方自願就可以。不丹政府雖然沒有阻止國人與異國人士通婚,但對於異國通婚法律相當嚴苛,根據不丹婚姻法,與外籍人士結婚的不丹人將在婚後失去國民福利。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不丹王國, 中國, 印度, 喜馬拉雅山脈, 布魯克巴

2023 年亞洲與亞太裔十大成就

January 5,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譯自:Nina Huang NORTHWEST ASIAN WEEKLY

以下讓我們一起認識和認可2023年亞裔和亞裔美國人在國內和世界各地所取得的驚人成就:

娛樂成就

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我們不要忘記今年早些時候亞裔美國人所取得的史詩般的成就,當時電影 《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獲得了7 項奧斯卡獎。它在多個類別中創 造了奧斯卡金像獎的歷史。

楊紫瓊憑藉《瞬息全宇宙》中的出色表演,成為第一位獲得2023 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華裔女 性、第一位馬來西亞女性和第二位有色人種女性(繼2002 年Halle Berry 之後)。她的搭檔 Ke Huy Quan 是第一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越南出生演員;他獲得了最佳男配角獎。搭檔 Stephanie Hsu 憑藉《鯨魚—The Whale》獲得最佳女配角提名,Hong Chau 憑藉《鯨魚》獲得 最佳女配角提名,這是首次有兩名亞裔女演員在同一年獲得同一獎項提名。

在我們等待 2024 年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同時,我們仍然可以對最近公佈的 2024 年金球獎提名 感到興奮。Ali Wong 和 Steven Yeun 因在 Netflix 的《牛肉—Beef》中的表演獲得提名,該劇還 獲得了最佳電視限定劇提名。導演 Celine Song 的導演處女作《前世今生-debut of Past Lives 》 獲得了廣泛好評,並獲得五項金球獎提名:最佳導演- Celine Song;最佳劇情片電影;最佳非 英語電影;最佳電影劇本;以及最佳電影女主角——Greta Lee。

《Elemental》、《Wish》和《Suzume》也獲得最佳動畫電影提名。母親是韓國人的 Charles Melton 在 5 月 12 月憑藉其配角獲得提名,這部電影大致是根據 Mary Kay Letourneau 和 Vili Fualaau 的故事改編的。Federal Way 高中學生 Iam Tongi 在 5 月贏得了《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第 21 季結局的冠軍。

烹飪成就

90 歲的美食作家、電視廚師、演員和烹飪書作者 Madhur Jaffrey 成為第一位獲得 James Beard 終身成就獎的印度人。James Beard Foundation 宣佈 Jeffrey 獲得 2023 年終身成就獎,這使她 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印度和南亞人。此外,由於前幾年因缺乏多樣性而陷入爭議,2023 年是 創紀錄的一年,亞裔美國人在 2023 年 James Beard 獎 12 名最佳廚師中贏得了 8 名。

此外,Kristen Kish 被宣佈接替 Padma Lakshmi 在節目《頂級廚師—Top Chef 》中的角色 。Kish 出生於韓國,被密西根州的一個家庭收養,她在 2013 年第十季中成為第一位贏得《頂級 廚師》的有色人種女性,不久之後她就出櫃了。

文學/語言成就

語言學習應用程式 Duolingo 發佈2023 年最受歡迎的語言,其中包括日語(第 5 位)、韓語(第 6 位)、印地語(第 8 位)和漢語(第 9 位)。 Duolingo 提供 30 多種語言供人們透過簡短的課 程學習。

泰裔美國人 Dan Santat 榮獲 2023 年國家青少年文學圖書獎。這本感人的成長回憶錄《一切都是 第一次—A First Time for Everything》是一個個人故事,記錄 Santat 尷尬的中學時光。此前,他 曾以《貝克爾歷險記:一位奇異的朋友—The Adventures of Beekle: An Unimaginary Friend.》 獲得 Caldecott 獎。

6 月 1 日來自佛羅里達州 Largo 市的 14 歲少年 Dev Shah 正確拼寫了“psammophile”,成為 2023 年Scripps 全國拼字比賽冠軍。Shah 在第三次參加全國比賽時獲勝。

政績

20 歲的 Tom Nguyen 成為堪薩斯州花園城第一位亞裔美國城市專員。

Lily Woo 成為 Wichita第一位亞裔美國人市長。

Rechie Valdez 創造了歷史,成為第一位擔任加拿大國會議員的菲律賓裔加拿大女性。

紐約州成立了首個由15 名成員組成的紐約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委員會,該委員會將於2024 年上半年開始工作。AAPI 委員會將重點制定政策,以改善不斷增長的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 的經濟和社會福祉。社區並將他們與必要的資源聯繫起來。另一個目標是提供有關亞太裔議題和 文化的公眾教育。

教育成就

夏威夷將成為美國第一個教授菲律賓歷史的州。全州公立高中將於明年秋天提供社會研究課程。 該課程重點關註六個主題單元:身份、菲律賓歷史、文化和聯繫、夏威夷和美國的菲律賓人、互 聯世界中的菲律賓以及社區參與和公民行動。菲律賓人是夏威夷公立學校中最大的族裔群體,佔 學生人數的近 24%。

人造成就

十月印度以外最大的印度教寺廟在新澤西州中部開幕。 BAPS Swaminarayan Akshardham 廟區 位於Trenton以東的小鎮,佔地約 180 英畝。來自世界各地約13,000人花了12年建造了這座寺廟 。此外工匠和志工總共花了約 470 萬小時的工作時間,硬雕約 200 萬立方英尺的石頭。大約有 10,000 座雕像,其尖頂高達 191 英尺。

科學成果

清華大學薛其坤(Qikun Xue)教授、哈佛大學Ashvin Vishwanath教授榮獲2024年 Oliver E. Buckley凝聚態物理獎。薛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籍物理學家。兩位教授均因其在拓樸量子材料 (topological quantum materials)研究中的創新突破而獲獎。

平等成就

11月尼泊爾 (Nepal)的一對同性戀夫婦成為全國第一對獲得官方同性婚姻地位的夫婦。尼泊爾 是亞洲第一個允許結婚的國家之一,這樁婚姻被譽為該地區變性人和同性伴侶的勝利。

殘疾意識成就

殘疾人權利活動人士 Stacey Park Milbern 將成為第一位出現在美國宿舍的韓裔美國人。Stacey 是美國造幣廠2025 年美國女性季度計劃的五位女性之一。2025 年計劃中的其他四位女性是全國 有色人種協進會聯合創始人 Ida B. Wells 美國女童子軍組織創辦人 Juliette Gordon Low、運動員 Althea Gibson 和天文學家 Vera Rubin 博士。

環球跑成就

79 歲的菲律賓裔美國人 Luisa Yu 實現了訪問所有 193 個聯合國成員國的畢生夢想。 11 月 9 日 她抵達最後一站塞爾維亞(Serbia)。Yu 辭去了邁阿密護士的工作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並用房地 產投資的收入資助她的旅行。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印度, 哈佛大學, 夏威夷, 楊紫瓊, 清華大學, 紐約州

印度將在西雅圖地區開設新領事館 專注於科技業

December 29, 2023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普拉卡什·古普塔。圖片來自:Geekwire。

印度即將在西雅圖地區設立新領館,西市科技產業可能會得到更快發展。新領館的普拉卡什·古普塔 (Prakash Gupta) 表示,科技將成為西雅圖地區領事館的重點。

古普塔是印度外交部的長期外交官,此前曾在紐約、上海和雅加達任職,上個月抵達西雅圖。他的團隊正在西雅圖地區尋找一個永久辦事處,並計劃在一切就緒並運行後擁有25至30名員工。古普塔稱:「這裡有很多才華橫溢、敏銳的頭腦,處於下一個技術前沿的最前沿。」

關於領事館的討論已經存在多年,但在今年莫迪總理六月訪問白宮期間,討論更加激烈。技術合作是莫迪和拜登總統會晤的重點,考慮到包括微軟、亞馬遜和數百家其他公司在內的該地區科技生態系統的實力,技術合作也將成為西雅圖前哨基地的首要任務。

根據《西雅圖時報》報道,西雅圖地區超過40%的外國出生IT員工來自印度。微軟最新的多元化報告稱,亞洲社群是微軟內部最大的少數族裔群體,且近70%的人屬於南亞裔。許多來自印度的科技工作者使用H-1B工作簽證,因此在附近設立領事館可能會有所幫助。古普塔還指出,貿易和高等教育是他團隊的其他優先事項。

此次設立的新領事館將服務9個州,包括:華盛頓州、俄勒岡州(Oregon)、愛達荷州(Iowa)、阿拉斯加州(Alaska)、蒙大拿州(Montana)、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北達科他州(North Dakota)、南達科他州(South Dakota)和懷俄明州(Wyoming)。

這將是印度在美國的第6個領事館。其他地點包括舊金山(San Francisco)、紐約市(New York)、亞特蘭大(Atlanta)、芝加哥(Chicago)和休士頓(Houston)。

西雅圖副市長Greg Wong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西雅圖是不斷壯大的印度社區所在地,經濟、文化和社會聯繫不斷增強。由於印度僑民對這座城市做出了獨特而寶貴的貢獻,西雅圖變得更加強大、更加美好。」

古普塔在過去幾週與西雅圖市長布魯斯·哈雷爾(Bruce Harrell)和表爾威(Bellevue)市長琳恩·羅賓遜(Lynne Robinson)等城市領導人會面。目前尚不清楚領事館具體設在哪裡。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亞馬遜, 印度, 微軟, 西雅圖, 領事館

華盛頓州衛生部正採取措施致力消除有色人種在醫療保健上的不平等現象

December 11, 2023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作者 Kai Curry
NORTHWEST ASIAN WEEKLY

華盛頓州衛生部(The 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和全體的醫護人員三年來一直處於高度戒備狀態。醫學博士、公共衛生碩士、衛生部長 Umair A. Shah在11月20日「公共衛生感謝日」(Public Health Thank You Day)向NW Asian Weekly表示:「我們擁有如此出色的公共衛生[員工] 。還有誰會在疫情期間能不間斷地工作三年,全天候、週末、節假日,放棄婚禮……忘掉生日等大日子?只是為了應付另一個緊急情況或另一個問題而重新上陣,再度重複整個流程……很多時候不記功勞。」

Umair A. Shah, MD, MPH, Secretary of Health

有色人種社群的情況都相當類似。他們很早以前就已經遇到醫療保健方面的不平等對待和諸多障礙,現在又因為疫情再次陷入緊急狀態。「當你現在看到所有這些仇外行為,其中包括公共衛生領域以及這些負面攻擊時,真的令人非常痛心。」Shah說,他的家庭背景來自巴基斯坦和印度。「我曾經遭受過針對我的攻擊。 我知道其他少數族裔也遭受同樣的攻擊……這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我們必須全力應付,我們也必須團結一致。」

為了解決有色人種在醫療保健方面的不平等問題,不僅僅在COVID-19期間,而是在各類與健康衛生有關的情況,衛生部發起了「社區合作小組」(Community Collaborative Group)和「社區驅動外展計劃」(Community-Driven Outreach Program, CDO)等項目。

「社區驅動外展計劃」於2022年啟動,直至2024年春季,是衛生部更進一步推廣服務至有色人種社區的努力之一部。透過「社區驅動外展計劃」,衛生部已經超越了傳統上與州級組織的合作,轉而向他們所謂的「超本地」網絡聯繫以傳達資訊和資源。 「我們希望確保我們接觸的是⋯⋯植根於社區的組織。」Shah解釋道。「華盛頓州將近有八百萬居民,你不可能一次就同時接觸到全部八百萬人。那你該怎麼做呢?實際上,你是通過合作夥伴來做到這一點。」 就華盛頓州的亞裔美國人和其他群體而言,「以社區為本的組織才真正受到一直與他們有聯繫的人的信任。」

迄今為止,衛生部已為社區推動的倡議行動投資了超過2,100萬美元。在COVID-19疫情最嚴重時,正是透過Care Connect等項目開展有關服務。Shah 將其描述為「一種以社區為服務中樞的模式,可以幫助隔離COVID-19患者,同時限制病毒的傳播。」這與衛生部的「Say Yes!接受COVID測試計劃」提供免費的 COVID-19 測試相呼應。Shah說:「從2022年7月到2023年9月,超過15,600名客戶被轉介到Care Connect的社區服務中樞,並有超過11,100名客戶註冊。」一旦「社區驅動外展計劃」結束,社區合作組織將繼續衛生部在這領域已開展的工作。「COVID向我們表明,你必須記住社區範圍內的問題和難題,有關的挑戰需要配合整個社區的解決方案。」Shah說。

據衛生部描述,社區合作組織「能讓社區直接告知衛生部如何可更有效地為他們提供服務以及合作。」 這是透過與「致力改善社區健康和福祉」的當地社區領袖每月舉行的聆聽和規劃會議達致。除了對抗COVID-19之外,社區合作組織以及其所屬項目還致力於解決亞裔美國人、太平洋島民和其他服務不足的有色人種社區的其他健康相關問題。冬季快要來臨,呼吸道疾病開始令人擔憂。 一年到頭,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等慢性健康問題對有色人種的影響尤其嚴重。心理健康、行為健康、鴉片類藥物濫用、預防自殺,這些都是衛生部的關注範圍。Shah解釋說:「我們要確保能認真考慮這個問題,從影響大多數華盛頓人的因素入手,再具體考慮對某個社區的影響可能比其他社區更大。」遠程醫療和數字醫療以及語言障礙都會在考慮之列。「我們如何增加獲取醫療服務的方式?」 這是一個需要解答的問題。

Shah指出:「這是全國乃至全球公共衛生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因為我們在預防方面的投資不夠。」「社區驅動外展計劃」結束後,Shah和衛生部打算繼續已開展的工作:「當這確認是行之有效,是受到尊重和讚賞,是確實與我們州的各種社區團體緊密聯繫,為什麼不竭盡全力加以充份利用呢?」

Shah的家人從巴基斯坦來到美國,他在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有親戚,Shah從個人和職業的角度體會到亞裔美國人的經歷。他向NW Asian Weekly講述他的父母如何教導他和妹妹作為移民所面臨的挑戰。Shah特別回憶道,他的父親第一次去美國工作面試時,錢包裡「只有五美元」。他明白,對於亞裔美國人來說,「家庭是如此重要」,他知道很多人都面對從孩子到長輩的多代家庭。他承認,除此之外,許多亞裔僑民還因難民身分而面臨著特殊的掙扎, 而且被稱為「亞洲人」的群體中還有許多更少數的群體。 「對我們來說,認真考慮亞裔美國人社區正在發生的健康問題實在非常重要。」他說。「我們必須團結在一起,而做到這一點的方式就是與社區組織聯繫⋯⋯因為他們更了解社區的健康需求。」

我們有理由感到高興。2023年是自疫情以來,衛生部首次節假日不建議民眾避開人群。Shah說:「這是非常艱難的三年。」今年衛生部不再「發出這些極具挑戰性的建議」,如「不要這樣做」或「不要那樣做」,但他們要求每個人都運用常識。 如果您生病了,請不要參加節假日聚會、接受測試、接種疫苗,包括最新的COVID-19疫苗、流感疫苗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或RSV疫苗。

Shah建議:「你可能認為口罩並不重要,但至少要隨身攜帶一個,以防其他人咳嗽,或是你免疫力較弱,或是你正在照顧癌症患者,或者你身邊有老年人。」咳嗽時捂住嘴巴並馬上洗手。「想想你的健康和行為對你周圍的人的影響。」Shah說,「一定要小心。」

若想聯繫本文作者Kai,請電郵至info@nwasianweekly.com。

Made possible in part by the 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 through a grant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his information does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official policies of the 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 or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本內容為外展計劃的一部份,該計劃由華盛頓州衛生部(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從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獲得的補助撥款贊助。此信息不全然反映華盛頓州衛生部或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的官方政策。

Filed Under: 健康, 副刊 Tagged With: COVID-19, 亞裔, 印度, 巴基斯坦, 有色人種, 疫情, 移民, 華盛頓州

西雅圖通往印度的橋樑:西雅圖-塞圖會議

December 1, 2023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本文節譯自作者:Jason Cruz

西雅圖

西雅圖大學於2023年 9 月 6 日主辦了一場充滿活力的聚會,稱為西雅圖-塞圖會議 (Seattle-Setu conference),討論可能影響美印關係的社會、政治和經濟條件,特別是在太平洋西北地區。會議強調了兩國戰略夥伴關係的重要性和機遇。

小組討論的重點是印度公司給華盛頓州經濟帶來的好處、從該州流向印度的投資以及西雅圖與印度交往的機會。會議上的知名演講者包括西雅圖市長 Bruce Harrell、州參議員 Manka Dhingra、金郡高等法院法官 Ketu Shah 和服裝品牌 Shah Safari 創始人 Raj Shah。

會議的主題之一是該地區印度人口的增長。從細微度的角度來看,跨境法律關係小組主持人之一沙阿法官回憶起多年前與他人共同創立的南亞律師協會,當時只有六名律師。從那時起,它的規模已經超過了最初的六名成員。還有一些軼事分享,講述在商場遇到其他印度裔人的興奮,或者新商店的出現。亞馬遜高管薩米爾·庫馬爾 (Samir Kumar) 指出,1999 年,他在東區僅找到一家印度商店,位於表爾威的十字路口購物中心 (Crossroads Mall)。

小組討論期間的多次對話強調印度和西雅圖都有機會從公司、技術和行業的擴張中受益。庫馬爾的小組討論重點是擁抱機遇和克服挑戰,根據庫馬爾的小組討論,目前有超過 70,000 名印度裔居住在東區。

「我們可以感覺到有一個社區即將出現,”庫馬爾說。“我並不感到驚訝,因為這裡有如此多的人才。它走到哪裡,」他談到不同行業不斷增長的業務,包括亞馬遜、波音、微軟等。

Infosys 通信、媒體和技術公司的高管阿南德·斯瓦米納坦 (Anand Swaminathan) 就印度企業如何在該領域取得成功提供了建議。「參與[地區社區]將使[企業]在很多方面變得更加富有。」他強調,即使在紮根之後,企業也必需繼續投資並融入該地區。小組還討論了文化和公司價值觀及其與西北地區成功的相關性。當然,與 20 世紀末相比,該地區湧現的印度餐館數量數量龐大。

規劃者之一、西雅圖大學法學助理教授西塔爾·卡蘭特里 (Sital Kalantry) 表示,會議重點介紹了西雅圖大學新的 RoundGlass 印度中心,強調其作為「通向印度的橋樑」的作用。卡蘭特里說,西雅圖大學校園內的跨學科中心將用於「吸引印度社區」並開展可應用於「實用學術知識」的研究 。RoundGlass 印度中心最初由 Kalantry 在康奈爾大學法學院創立,後來在她來到西方後搬到了西雅圖大學,該中心將成為學生和學者與印度接觸的焦點。

「這是一個更大、更廣泛的中心的發射台,」卡蘭特里說。今年秋天,該中心將接待多位政要,包括印度議會議員、 印度頂級律師之一等人,與學生和廣大社區進行演講和互動。

此次活動的傑出主講人是眾議員普拉米拉·賈亞帕爾 (Pramila Jayapal),她討論了西雅圖與印度接觸的機會。此外,美國國務院負責印度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南希·伊佐·傑克遜(Nancy Izzo Jackson)也談到了兩國的歷史和未來。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亞馬遜, 印度, 微軟, 波音, 西雅圖, 西雅圖大學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November 10, 2023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11/11 燈光節

印度之光慶祝「光明戰勝黑暗、正義戰勝邪惡、知識戰勝無知」,包括古典和民間舞蹈、指甲花和麵部彩繪、印度美食、美術館以及西雅圖中心軍械庫的工藝品製作,305 Harrison St. in Seattle。免費。


夏威夷音樂節

11 月 11 日至 12 日。在西雅圖第八大道 1119 號西雅圖市政廳舉行一年一度的西雅圖 Slack Key 音樂節,聆聽夏威夷大師音樂家的演奏,欣賞熱帶花卉,購買食物和工藝品。中午開門。11 月 11 日(上午 11 點和下午 2 點)—研討會/11月11日(晚上)-VIP活動/11 月 12 日(下 午 1 點至 6 點)—音樂會。


工藝品展示

11 月 11 日至 12 日。秋季最佳西北藝術和精美工藝品展有 120 位藝術家在 Magnuson 公園的 Hangar 30 展示珠寶、服裝、繪畫、玻璃藝術和雕塑以及餐車。不可攜帶寵物。 12 歲及以下兒童免費。


奇異手工藝品表演

11 月 11 日至 12 日。在 Oddmall Emporium of the Weird 欣賞 100 位藝術家和手工藝者的非凡創作,並參觀位於門羅 179th Ave. SE 14405 的 Evergreen State Fairgrounds 的餐車。免費。


Carole King 表演

2023年11月14日 – 2024年1月28日。《 美麗: Carole King》音樂劇講述了這位排行榜冠軍傳奇人物和她喜愛的歌曲的故事,其中包括《美好的一天》、《明天 你會愛我嗎》和鄉村劇院的《The Loco-Motion》。11 月 14 日至 12 月 23 日-Issaquah。


Flamenco 舞蹈

11 月 16 日至 18 日(晚上 8 點 )。Soledad Barrio & Noche Flamenca 在4040 George Washington Lane NE in Seattle 的Meany 表演藝術中心舉辦一場情感表演,反映18 世紀和19 世紀西班牙的政治動盪和不公正現象,由一群舞者、歌手和音樂家組成。


被子及工藝品展示

11 月 16 日至 18 日。被子、工藝和縫紉節在位於Puyallup 的 9th Ave. SW 110 號的華盛頓州博覽會活動中心(Washington State Fair Events Center) 的 Showplex 大樓內舉辦研討會,並為面料和用品供應商提供舉辦活動。免費停車場。優惠券可節省 2 美元。


舞蹈電影+派對

11 月 17 日(晚上 8 點)在螢幕上觀看數位重製版電影,同時現場樂隊和歌手在《辣身舞音樂會》中表演其標誌性歌曲,隨後樂隊和歌手會在西雅圖Mercer 街 321 號的麥考大廳(McCaw Hall) 舉辦一場派對,民眾可以在其中唱歌跳舞。需門票。


土耳其電影節

11 月 17 日至 19 日。在西雅圖土耳其電影節 (STFF) 期間,民眾可以在西雅圖 Queen Anne Ave. N 511 號的 SIFF Cinema Uptown 觀看長片和短片。晚會時間 為 11 月 18 日。


馬戲團雜技演員

11 月 17 日至 19 日。當雜技與新馬戲藝術學院(SANCA) 在西雅圖 Emerald City Trapeze Arts(2702 6th Ave. S)舉辦所有年齡段的SANCA 年度表演盛典(SASS)時,民眾可以欣賞雜技、高空飛行、柔術和隨著現場音樂雜耍。


奇怪的日本舞蹈

11月17日至19日(晚上8點至10點)。西雅圖舞踏節 (Seattle Butoh Festival) 的特色是,在西雅圖南第五大道 6520 號的 Yaw 劇院,舞者們將臉塗成白色,並以各種奇怪的方式移動身體,從好玩的到怪誕的。


聖誕樹展示

11 月 17 日至 29 日。在Fairmont Olympic 酒店的大廳和車道上觀賞 20 棵精心設計的樹木,並在一年一度的免費樹木展示節期間參觀Teddy熊套房。或購買 2023 年 11 月 18 日年度晚宴和拍賣會的 300 美元門票。


The Camouflage Net Project

Tara Tamaribuchi 的藝術裝 置《迷彩網計劃》(The Camouflage Net Project) 目前的形式涵蓋了西雅圖先鋒廣場 Method 畫廊的很大一部份。藝術家將網路視為對日裔美國人二戰監禁的思考,將戰時迷彩網的概念與和服材料結合,暗示了日裔美國人的家庭和歷史。這是藝術與舞蹈、家庭和歷史的邂逅。


教育平等

對於華盛頓領導人來說沒有比為最年輕的居民提供教育更大的責任了,而且要以提高所有人無論其背景如何的方式做到這一點。這不僅是一些家長、老師或學區管理人員的觀點。這是州憲法中的關鍵段落。那就是「國家的首要責任是為居住在其境內的所有兒童提供充足的教育,不分種族、膚色、種姓或性別。」


西雅圖遍佈卡拉OK

有人說西雅圖天黑後不適合娛樂因為大家不唱卡拉OK。事實上翡翠城遍佈卡拉 OK 酒吧,每晚都 有卡拉 OK 場所,以及從Ballard 到哥倫比亞市及其他地區每週一次的歌唱表演。這些酒吧有著獨特的媚俗和camp 風味, 卡拉 OK 舞台上的歌手也是如此。無論停在哪家酒吧都可能會認出這些卡拉 OK 角色,從老派歌手到大眾取悅者和潛水酒吧屠夫 (Old-School Crooner to the Crowd-Pleaser and the Dive Bar Butcher) 。


重金屬超標

近日《消費者報告》進行的一項測試中顯示,1/3 的巧克力產品的鉛和鎘含量高得令人擔憂,沃爾瑪的黑巧克力棒和熱巧克力混合物、好時和Droste的可可粉、Target的半糖巧克力片、以及Trader Joe’s、Nestle和星巴克的熱巧克力混合物等品牌都在超標的名單之列。而長期食用這些含有重金屬的產品,會導致神經系統問題、免疫系統受損和腎臟受損,對孕婦和幼兒的健康風險更大。


數億白令海雪蟹「神祕消失」

近年來億計的雪蟹在阿拉斯加附近的白令海突然消失,導致大量依賴捕蟹為生的漁民受到嚴重打擊。現在科學家們揭示了背後的真相:這一切是因為海洋溫度的上升導致食物鏈被破壞使得雪蟹因飢餓而死。面對雪蟹數量的急劇下滑,阿拉斯加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決定連續第二年取消雪蟹捕撈季。


9月消費者價格指數上漲3.7%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公佈的最新報告顯示,不包括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在9月漲了0.3%。此外,經通脹因素調整後的消費者支出也在9月增長了0.4%。大家最關注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於9月漲了3.7%,也高於分析師的預期。美聯儲曾表示在考慮降息之前目標是讓CPI降至2%。


FDA發佈眼藥水警告

稱在CVS、Target和Rite Aid等店有售的共26種非處方眼藥水可能導致嚴重的眼部感染,致使用者視力下降甚至失明。本次召回的品牌包括了CVS Health、Rite Aid、Target Up&Up、Leader (Cardinal Health)、Rugby (Cardinal Health)和Velocity Pharma等。目前Target、Rite Aid和CVS正在將這些產品下架,並在網站上停售。而Leader、Rugby和Velocity等產品可能仍在部分門店或網站出售建議大家不要去購買。

Filed Under: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Tagged With: 印度, 教育, 日本舞蹈, 燈光節, 聖誕樹, 重金屬, 音樂節

望華州重開大吉

June 24, 2021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今年六月三十日將會是華州的大日子,對各行各業來說,重開意味著重生,重拾或正式展開疫後生活。前景不能說一片光明,但總比封閉時好。始終社會一定要在適當時刻重開的,盡快復興經濟。

全面重開對於過了逾一年封閉生活的群眾來說也是另一種心理考驗,大家又要開始適應投入社會的習慣。部份因疫情改變工作或學習模式者,又要從遠程模式再次回到實體崗位上,希望大家都能盡快適應這個心理關口。

正當部份人非常接受與渴望社會重開的同時,但也有人是抱著審慎態度,其中也不乏極端者,暫時還是抗拒重投社會生活,因為他們認為現在還不是安全時刻。

歸根究底,華州染疫數字遠離清零階段還是很遠。每天新疫情數字已從月前的千位數字降至日前的數百宗水平,死亡風險也沒有那麼恐怖,疫苗也充足,並要懇求大眾接受注射。但要令大眾對傳染病毒的恐懼釋懷,卻很不容易;特別是又有最新一輪源自印度的變種病毒來侵,成為對美國的最重磅新威脅,看來對抗新冠變種病毒還是要賠上一段長抗爭時間。

市民都有目共睹,政府各有關部門已盡力去安撫大眾,告訴已接受疫苗者可以安心,未接種者趕快注射。使用口罩或保持社交距離將會由強制而改為鼓勵使用及隨意選擇,這個環節上能各式其適,不要做成互相歧視便好。

在華州居民能即將達到百分之七十的注射疫苗率時,期朌迎來社會重開,不用再過閉關的日子。

Filed Under: 短評 Tagged With: 印度, 口罩, 疫苗, 病毒, 社交距離, 華州

人口多與少都是問題

June 4, 2021 by WA Chinese Post 1 Comment

中國剛宣佈鼓勵生育,每一個家庭可以養三個孩子。逾十四億人口的國家也說不夠人,要添丁。莫非怕排行第二接近十四億人的印度迎頭趕上,榮登世界人口榜首。美國雖然是世界人口第三大國,但與前兩國想比,不足三億四千萬人的數量,實在是顯得微不足道。

對任何國家,人口多寡各有定義,也都會出現不同的問題,皆因人口組合很難控制至「恰到好處」的境界。人口是一項長線政策,科學家雖然很有計算精準的能力,但要是算人口傳承,總是一項大挑戰。

用國家政策來強行控制生育在某些國家是可以通行的。諸如中國此前就實施了多年的一個夠數,多生要罰或要被迫墮胎。唯近年發現缺乏接班青年,故此生育政策再打開大門,可以生兩個,到現在是三個。這是中國式人口政策。不過現在的民眾會否聽話多生貴子,則有待觀察。

美國從來沒有限制國民生育數字,要生多少都悉隨尊便絕對可以,這是因為美國人口實在不足。雖然鼓勵民眾並誘之以不同福利,結果美國人不要小孩者越來越多。美國的出生率現在已步入低谷。

生小孩容易但養育他們至獨立成人是需要有莫大的付出。一個人從出生到成長,最低限度要花上二、三十年時間。很多現代適婚或適合當父母者都不願意承擔這項重責,當丁克族者越來越多,很多國家開始步入沒有下一代的情況。礙於道德界線又不能將人類當作成品大量生產。傳承將會是未來的人口政策難題。

Filed Under: 短評 Tagged With: 中國, 人口, 出生率, 印度, 美國

口罩是給誰用的? 亞洲人或者也是美國人

May 27, 2021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口罩一直是東方和西方、左翼和右翼爭論的話題。然而,口罩給我帶來的好處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盡管我也不喜歡戴口罩。

有一段時間還有人拿口罩開玩笑說:「如果你看到有人不戴口罩,那這些人很可能是共和黨人。」關於口罩還有另一個刻板印象,那就是「亞洲人更傾向於戴口罩。」其實也不盡然。去年2月,我的美籍亞裔朋友試圖爭辯說,口罩不能阻止新冠病毒的傳播。現在,她已經有了不同的觀點。

5月14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懷著慶祝的心情宣佈,完全接種疫苗的美國人不必繼續戴口罩。他的動機是要鼓勵更多的人接種疫苗。但這條新聞確實給了我一個博客主題,因為它立即引發了民眾的疑惑和分歧。而我們專欄作家喜歡討論的就是像這樣具有爭議的話題。

從那以後,更多接種過疫苗的美國人選擇仍繼續戴著口罩,即使他們可以選擇不戴。不願放棄囗罩的他們,相信口罩可以保護他們免受拒絕接種疫苗者的傷害,同時一些不誠實和自私的人甚至不願透露自己沒有接種疫苗。這扭轉了去年許多美國人對口罩持強硬抵制和懷疑態度的趨勢。這可能是因為大多數美國人以前從未經歷過這種大規模傳染病。這也可能是因為口罩本身起源於亞洲。

在新冠爆發的前幾個月裏,白宮(The White House)和疾病控制中心(CDC)就佩戴口罩的問題給出了完全矛盾的信息。據《今日美國-USA Today》報導,川普的衛生署署長(Surgeon General)Jerome Adams博士,於2020年2月29日在Instagram上發帖稱:「說真的,大家別再買口罩了!」後來他改變了這一說法。

福奇博士(Dr. Anthony Fauci)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後來也改變了看法。福奇解釋說,他不建議使用口罩,是因為他擔心如果公眾大量購買口罩,將導致醫護人員的口罩供應出現短缺。

當然,最大的反對者是前總統川普。他不僅不相信新冠病毒的存在和嚴重性,還用他的言行阻止美國人戴上口罩。在他競選的最後一週,他的籌款集會和在白宮舉行的活動,都不要求參與者佩戴口罩。據《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報導,他的安保團隊中有130多名成員感染了COVID,這一點也不讓人感到意外。據維基百科(Wikipedia)稱,48名與白宮有關的工作人員新冠檢測結果呈陽性。當然,他自己、第一夫人Melania Trump和他們的兒子Baron也感染了新冠肺炎。他不負責任的行為和言語激怒了很多人,包括我的家人。

「川普殺了很多人,」有人說。《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等報紙的社論指責他雙手沾滿鮮血。

口罩是唯一的武器

2015年當選的西雅圖市議員Debadutta Dash在旅行禁令實施前剛從印度回來,他非常認同口罩有助於阻止病毒傳播。印度是目前全球新冠死亡人數和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上週,印度僅一天就報告了超過4500例的死亡人數。

當Dash在印度的時候,他很震驚的發現在他入住的酒店內舉行的450人的婚禮上竟然沒有人戴口罩。他覺得很不舒服,於是離開去了另一家酒店。那家酒店內也舉行了盛大的婚禮,依然沒人戴口罩。

Dash說,在印度抗擊新冠肺炎取得了一些成效之後,人們開始放鬆。現在印度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變異病毒(virus variants)。他說:「當病毒進入體內之後,它會重組並變得更加致命。」即便疫苗也不是100%有效。Dash說,表爾威男子Prem Lal Bahoth,是一名IT專業人士,也是Quadrant Resources的一名員工,他在4月份回印度探親時感染了COVID並死亡。他在去印度之前已經接種了強生的疫苗。這名男子還有妻子和一個18個月大的女兒。

我知道口罩有用,盡管我不怎麼喜歡戴。我從香港那個我長大的地方學到了教訓。到目前為止,受益於口罩和其他安全措施,我和家人得以遠離病毒。盡管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第四高的地區,但在最近20多天其居民中沒有出現任何新冠肺炎病例。這是一個里程碑。但香港今年已經幾次達到過這樣的里程碑。唯一的病例來自外來的旅客。

口罩是香港人唯一對抗病毒的武器。不像一些抵制口罩的美國人,沒有人需要強迫香港人戴口罩。每個人都會自動也自愛戴著它,即使是在華氏90多度的炎熱夏天。其他措施,如社交距離和接種疫苗,並沒有在香港得到有效實施。因為在香港擁擠的交通方式和工具下,如地鐵、公共汽車和小巴,是不可能保持社交距離的。當然更別說升降機(elevator)。香港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高樓大廈,有9000棟,超過了紐約和任何其他中國城市。

香港人乘大樓內的升降機時怎麼辦呢?我的親戚說:「如果可以,我會等下一次人少些的升降機。如果裡面有4-6個人,那我們每個人都會面朝升降機的牆壁站著。」我在香港的大部份親戚都還沒有接種疫苗。他們有些猶豫,因為每一種疫苗,包括科興(Sinovac)、強生(Johnson & Johnson)和輝瑞(Pfizer)都有一些問題。所以疫苗接種在那裡還沒有被完全接受。目前,我的很多朋友和親戚仍然把自己關在家裏。你能想像住在自己搭建像監獄的閣樓裡,那會有多沮喪嗎?

口罩帶來的靈感

去年,當新冠死亡人數和感染率急劇上升時,我們報社的業務也遭到了重創。去年5月,Outdoor Research公司(OR)請我們刊登分類廣告,而當時大多數企業都在關閉和裁員。OR公司卻正在招聘、擴張,有超過100個口罩生產崗位,而不僅僅是公司原本生產的運動服裝。那真是一股清流。

所以我採訪並寫下了關於OR公司的文章。口罩啟發了OR公司,反過來也給了我靈感,讓我寫下了他們在「美國製造-Made in America」的精神指引下,所做的創新和創造的就業機會。我感謝它給我提供的報導靈感和給《西華報》帶來的廣告業務。

更令人振奮的是, 得知醫用口罩是在1910年中國東北滿洲鼠疫(Manchurian Plague)時由馬來西亞華裔流行病學家(Chinese-Malaysian epidemiologist)吳連德博士(Dr. Wu Lien-teh)發明的,這一發明同時促使了N95口罩的發明。

吳博士用手術膠帶和紗布綁在一起做成的口罩遮住自己的臉。他的一位法國同事不相信吳博士開拓性的理念並拒絕戴口罩,後來病死了。

我們仍然需要口罩

西雅圖- 金郡公共衛生官員Jeff Duchin博士(Seattle – King County Public Health officer Dr. Jeff Duchin)在他的推特(Twitter)賬戶上敦促大家仍要佩戴口罩,盡管疾病控制中心(CDC)說如果民眾已經完全接種了疫苗,就可以不再戴口罩。

據《西雅圖時報-Seattle Times》在認同Jeff Duchin博士的一份聲明報導稱,疾病控制中心(CDC)「這麼早就取消疫苗接種人群佩戴口罩的要求」是不明智的。截至5月25日,全美有50%的人接種了疫苗。

這段日子,我們很多人都在考慮旅行。請務必帶上口罩,因為旅客在飛機上仍需要戴上。疾病控制中心(CDC)對於佩戴口罩的指導方針是:除乘坐飛機外,在到訪醫院、療養院、監獄和無家可歸者的收容所時也應佩戴口罩。

出門時一定要記得帶上口罩。在你的口袋或錢包裡放一個,以防萬一,因為你也不知道遇到的人是不是都接種了疫苗。在新冠疫情真正結束前,口罩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救世主。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CDC, 印度, 口罩, 川普, 拜登, 新冠疫情, 疫苗, 西華報, 香港

拜登政府宣佈從5月4日起 限制印度旅客入境美國

May 6, 2021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印度連續9天對外通報超30萬例新增新冠病例,醫療系統瀕臨崩潰,但印度還是拒絕了聯合國的相關物資馳援,自稱有「健全系統」來處理所需工作。但很多地區和國家對印度的疫情防控不是很有信心,紛紛對其實施旅行限制。

據5月1日相關媒體報導,眼見印度疫情越趨嚴峻,拜登政府終於對其作出反應,美國將從5月4日開始對來自印度的人員實施旅行限制。總統拜登於上週五(4月30日)簽署了一份實施新限制的公告,對印度實施新旅行限制,禁止大多數非美國公民入境美國。

白宮稱,新限制將於5月4日0點01分生效,這一決定是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建議做出的,因為印度「新冠疫情的嚴重程度和範圍正在激增」。

公告寫道,印度(新增病例)佔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美國政府)需要採取積極措施,保護國家公共健康免受(從印度)入境美國旅行者的影響。

今年1月,拜登也對近期去過南非的大多數非美國公民發佈過類似禁令。他還重啟了對去過巴西、英國、愛爾蘭和另外歐洲26國幾乎所有非美國旅客的入境限制。中國和伊朗也在該政策範圍內。這意味著在過去14天內曾去過上述國家的大多數非美國公民,不得入境美國。美國永久居民、家庭成員和學生等一些非美國公民可以豁免。但如果這些人入境仍需滿足目前對國際旅客實施的新冠檢測和隔離要求。

4月28日,美國國務院發公告稱,由於印度各地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急劇上升,加之相關醫療資源短缺,氧氣和床位不足,已經出現美國公民被當地醫院拒絕接收的報告。因此要求所有在印美國公民盡快離開印度,其他公民不要前往印度旅行。 CDC也發佈4級(最高級)旅行健康提示,建議人們避免前往印度。

如今,作為有家人住在印度的美國人,聽到旅行限制措施後是什麼感受?有印度血統的副總統哈里斯對媒體說:「大家很擔心,毫無疑問。人們很擔心。」然後,她轉而談起了美國對印度這個「多年合作夥伴」的援助。白宮說,將在未來幾天向印度運送價值1億多美元的緊急物資。

印度駐美國大使館暫未置評。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CDC, 印度, 新冠疫情, 美國

  • « Go to Previous Page
  • Go to page 1
  • Go to page 2
  • Go to page 3
  • Go to page 4
  • Go to page 5
  • Go to page 6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從夢想到現實:APCC開啟通往新家園的大門

經過幾十年的辛勤工作和堅定的決心,亞太文化中心美麗、充滿活力、最先進的設施已經完工。 APCC已於2025年8月29日舉行節日盛大開幕式以紀念這一里程碑。 新地址是:4851 South Tacoma Way, Tacoma, Washington 98409。 29年來,APCC一直在穩步發展,並一直在尋找一個永久的家。 多年來,APCC員工在Sheraton … [繼續閱讀……] about 從夢想到現實:APCC開啟通往新家園的大門

宣佈新的APCC會員計劃!

探索與亞太文化中心聯絡的多種方式,同時享受獨家會員福利。 成為會員意味著加入一個充滿活力的社群,慶祝亞太地區的多樣化文化和傳統,同時支援APCC對社群的使命。 作為會員,您將全年享受特殊福利,包括: 1、Judie … [繼續閱讀……] about 宣佈新的APCC會員計劃!

Patsy Surh O’Connell 個展

展期: 8月29日至9月6日(2025年) APCC Jade Choe Gallery地址 • 4851 S. Tacoma Way, Tacoma, WA 與藝術家會面: 9月4日下午四點至六點 《永恆的綻放牡丹致敬Eternal Blooms: Peony … [繼續閱讀……] about Patsy Surh O’Connell 個展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西市公立學校的安全觀察監測中心 從今年秋季開始,西雅圖公立學校將開始推行「安全觀察」應用程式和相關電腦程式。其目標是將發生在校內的威脅事件進一步惡化之前盡早進行通報;通過應用程序、短信或網絡來識別可疑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報導

參觀現代住宅 9月13日(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多個地點。西雅圖現代住宅之旅是自駕參觀西雅圖和東區的現代住宅,有機會與建築師、設計師和建築商會面,適合10歲以上(可以)。 交響樂的開幕之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報導

生活訊息

西雅圖公共圖書館博物館 通行證計劃又回來了而且比以往更大,有15個景點可以免費參觀。在中斷了幾個月之後,這是在預算內參觀西雅圖博物館、水族館和動物園的好方法!在2025年8月又增加了兩個景點後,西雅圖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