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郵報》日前宣佈,在今屆美國總統選舉不會背書任何人,打破過往一直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慣例,導致逾20萬名讀者取消電子訂閱。該報老闆兼亞馬遜及藍色起源始創人貝索斯強調,有關決定未知會或諮詢任何候選人,也無任何交換條件。
貝索斯在評論文章中解釋,大多數人認為媒體存在偏見,《華郵》及其他報章需提升可信度,又指表態支持特定總統候選人根本不會改變選舉結果,卻給予人們一種具有偏見及不獨立的觀感。他重申,停止背書任何人是原則性決定,且是正確決定,與藍色起源行政總裁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會面無關。
據報導,《華盛頓郵報》已損失超過20萬數字訂閱,另有三名編輯委員會成員已辭職。《華郵》印刷版及電子版250萬總訂閱人數中,取消訂閱人數多達8%。該報20位專欄作家早前批評,《華郵》不表態支持特定總統候選人決定是可怕錯誤,「代表我們所愛的報紙放棄基本編輯信念」。







川普對中國極為強硬,除了發動貿易戰令中國陷入兩難外,近月亦對在中國企業在美資產進行嚴格審查。《華爾街日報》(WSJ)8月10日報導,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下令海南航空集團強制出售位於紐約曼哈頓區的紐約海航大樓。

川普就職以來與媒體間的戰爭愈演愈烈。他最近在全美各地的助選集會上,更頻繁也更用力地攻擊媒體。白宮幕僚及接近川普的人士表示,川普攻擊媒體,除了反映他內心感受的不公平,另也經過算計,是競選策略的一部份,希望在期中選舉前刺激共和黨選民。

川普再度發出關閉美國政府的威脅——如果國會不為他在美墨邊境建造隔離牆的計劃撥款,表明他決心在11月中期選舉前強調他在移民問題上的強硬立場。
有別於傳統的多邊國際合作,世界各國的單、雙邊外交有增長的趨勢,專家解讀為「川普現象」。其中包括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島與伊朗核協議,過去多透過聯合國或多國談判來協力解決, 現今的中美貿易戰、美國制裁伊朗等等,多是一對一的處理,顯示各國有放棄聯手傳統盟友解決問題的趨勢。現在的單邊行為多半是因川普而生,其他各國仍尋求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