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AI

情感的發揮、道德的判斷,不是ChatGPT人工智慧可以做到的

September 27,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ChatGPT(是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簡稱),直譯是聊天生成型預訓練變換模型(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由OpenAI 開發的一個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程序,於2022年11月推出。該程式使用基於GPT-3.5架構的大型語言模型並透過強化學習進行訓練。

ChatGPT目前仍以文字方式互動,除了可以透過人類自然對話方式進行交互,還可以用於相對複雜的語言工作,包括自動文字生成、自動問答、自動摘要等在內的多種任務。如:在自動文字產生方面,ChatGPT可根據輸入的文字自動產生類似的文字(劇本、歌曲、規劃等),在自動問答方面,ChatGPT可以根據輸入的問題自動產生答案。還具有編寫和調試電腦程式的能力。

ChatGPT可以寫出相似於真人程度的文章,並因其在許多知識領域給出詳細的回答和清晰的答案而迅速獲得關注,證明從前認為不會被AI取代的知識型工作它也足以勝任,對於金融與白領人力市場的衝擊相當大,但其事實準確性參差不齊被認為是一重大缺陷,其基於意識形態的模型訓練結果並被認為需要小心地校正。ChatGPT於2022年11月發佈後,OpenAI估值已漲至290億美元。上線兩個月後用戶數達到1億。

可以代替人類嗎?

即使在科技已經無比發達的今天,仍會有新興技術讓我們驚嘆,最近引發全球關注的ChatGPT便是如此。眼下,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不僅是一項技術,也正在成為一筆大生意。微軟已承諾向它的開發商OpenAI投資數十億美元;OpenAI則推出了每月20美元的Plus服務,以使服務響應速度更快,功能更強,更具備想像力。但OpenAI同時警告,現在人們還不能依靠ChatGPT來完成重要事項,因為它在穩健性和真實性上還有所欠缺,它的答案可能看起來很權威,但卻是錯誤的。

「如果你問它一個脈絡結構非常好的問題,它可能會得到正確的答案。」美國人工智慧公司Beyond Limits的數據科學總監Mike Krause說,它會很好地表達出來,聽起來就像是哈佛大學某位教授的回答。然而,如果你與它進行一段毫無邏輯關係的對話,比如「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兔年喜歡看春晚」,那麼ChatGPT很有可能會回答:對不起,我無法瀏覽互聯網或訪問任何超出我所接受訓練的外部資訊。

許多人驚嘆,人類說不定要失業了,有些人則考慮是否可以在工作或科研上利用ChatGPT投機取巧。針對這種想法,美國《科學》雜誌在1月對ChatGPT文本下了禁令,該雜誌主編H.Holden Thorp表示,「人工智慧程式不能是作者,違反這些政策將構成學術不端行為。」

美國軟體開發商網站StackOverflow也禁止ChatGPT回答程式設計問題,因為從ChatGPT獲得正確答案的平均比率還是相對較低的。如此看來,ChatGPT即便有顛覆性,但還不能完全讓人依賴。

會取代新聞工作者的工作嗎?

不能取代人類新聞工作者的工作。ChatGPT是一種人工智慧工具,可以提供信息,回答問題和生成文本,但是不能執行複雜的新聞工作,如調查和報導。新聞工作者擁有獨特的判斷力、洞察力和創造力,這是ChatGPT所不能取代的。

ChatGPT 有感情嗎?

沒有感情。它是一種人工智慧工具,透過模仿人類語言來回答問題和生成文本,但並沒有感情或意識。ChatGPT不能感受到興奮、緊張、難過或其他任何情感。

ChatGPT和人類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在於ChatGPT沒有意識和感情。它是一種由電腦程式和數據驅動的工具,旨在模仿人類語言來回答問題和生成文字。相反,人類是有意識和感情的生物,擁有獨特的思考、判斷和創造能力。此外,人類也受到許多不同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影響,而ChatGPT不會。因此,ChatGPT和人類在許多方面有顯著差異。

Filed Under: 特色文章, 首要 Tagged With: AI, ChatGPT, 人工智慧

AI崛起+企業精簡人力 IT失業率飆升

September 13,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AI正迅速改變科技業面貌,加上資訊科技(IT)從新冠疫情時期瘋狂搶人才轉為精簡組織,令IT裁員更嚴重。即使美國官方資料顯示8月整體失業率下降至4.2%,但當中IT領域失業率卻上升至6%。

顧問公司Janco Associates根據勞工部資料指出,IT界8月失業率高於7月5.6%,為八個月來第七次高於整體失業率。

至於IT界8月失業人數,從7月逾14.5萬人上升至14.8萬人,跟全美8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4.2萬人相較,更凸顯IT失業問題嚴重。

Janco執行長賈努拉蒂斯(Victor Janulaitis)指目前IT界失業情況為2000年代初科網股泡沫爆破以來最嚴峻,AI造成「災難性劇變」是罪魁禍首,可跟個人電腦普及後衝擊勞動市場情況相比。

他說IT裁員集中於管理後端企業系統等傳統科技職務,但AI和網路安全等職缺持續增加。

軟體商Hyland Software資訊長華特(Steve Watt)指目前IT界最需要網路安全、AI和雲端等專才。

韋伯斯特銀行(Webster Bank)資訊長納夫德(Vikram Nafde)說業界在AI領域裡最想要的人才,是能協助準備供AI語言模型使用的企業資料和設計能實際應用AI的工具。

美國電腦協會(CompTIA)資料顯示IT服務企業8月增聘3,400人,雖然低於7月新增4,000人,但跟整體IT界7月和8月合計失業近30萬人相比是天差地遠。

專家指近期失業的IT勞工面臨困境之一,是其專長跟理想薪資之間有落差,因為疫情時業界搶人才盛況已過去。除了AI崛起外,節省成本和精簡組織來提高效率也是IT裁員主因。

求職網站Indeed經濟師邦克(Nick Bunker)指目前軟體開發和IT支援等職缺,較疫前減少約30%,令向來以高薪著稱的科技業正陷入薪資增幅放緩困境。

顧問公司West Monroe高科技與軟體業務部負責人穆吉曼尼(Dhaval Moogimane)估科技業難以增聘情況將持續至明年。因為企業在高增長和專注創新等領域上仍求才若渴同時,會繼續對非核心業務部門裁員。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Tagged With: AI, 新冠疫情, 科技, 美國

美國電力需求成長率將飆升以跟上AI步伐

March 22,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新紀元能源公司(NextEra Energy, Inc.)執行長John Ketchum 在S&P Global舉辦的CERAWeek年度能源會議上表示,美國電力需求成長率將飆升,以跟上人工智慧(AI)、電氣化、雲端和晶片廠擴張步伐。報導指出,成長率的大幅上揚可能會讓原本就已因為極端氣溫、氣候變遷效應而處於緊繃狀態的電網更加吃緊。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大約在一年前在其長期年度展望報告中預估、電力需求年增率低於1%,NextEra將此預估值調高至大約1.8%。Ketchum表示,多年來始終呈現相對持平的美國電力需求現在突然預估、未來5年成長率將調高81%。

據報導,數據中心只需1年即可建成,但將再生能源專案連接到電網可能至少需要5年時間,打造所需的長距離電力線更是需要10年才能完成。

根據EIA 發佈的短期能源展望(STEO)報告,2023年針對美國終端用戶的售電量縮減2%,2024年、2025年預估分別成長 2%、1%。

2023年可再生能源佔美國發電量的22%,2024年、2025年預估分別擴增至24%、25%。

Thomson Reuters報導,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全球研究指出,除了半導體、網路是最明顯的受益者外,電氣化、公用事業、原物料需求也將受惠於用電量增加以及數據中心擴增。

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表示,未來的AI必須仰賴能源突破、有必要加碼投資核融合技術,因為AI消耗的電力將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期。

據報導,已同意向微軟(Microsoft)數據中心供應核電的 Constellation Energy Corporation預估,美國境內AI用電量未來可能是電動車充電量的5-6倍。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Tagged With: AI, 半導體, 新紀元能源公司, 美國銀行

IBM 宣佈新一輪裁員

March 22, 2024 by WA Chinese Post Leave a Comment

IBM 宣佈,將開啓新一波裁員。此次裁員集中在營銷和通信部門。

這一消息是 IBM 首席通信員 Jonathan Adashek 在與部門進行大約7分鐘的會議上宣佈的。此前,IBM 已在2023年1月裁員3900人。

IBM 首席執行官 Arvind Krishna 在2023年8月就宣佈 IBM 計劃用 AI 取代近8000個職位。而在年底,他又表示,公司正在「大規模」提升所有員工的 AI 技能。

最新的裁員伴隨著科技行業的另一輪裁員。據 Layoffs.fyi 網站稱,今年迄今為止,約有 204 家科技公司已裁員近 5 萬人。Alphabet、亞馬遜和 Unity 均宣佈裁員。

IBM 在過去幾年中恢復了增長,但增長仍然緩慢。儘管盈利超出預期,但第四季度收入僅同比增長了4%。首席財務官 James Kavanaugh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談到了勞動力再平衡。

IBM 一直在試圖融入新興的人工智能洪流中。去年5月,IBM 宣佈推出 WatsonX,被稱為公司的一個開發工作室,用於讓公司「訓練、調整和部署」機器學習模型。

根據 IBM 1 月份的財報電話會議,生成式 AI 和 Watsonx 產 品的業務規模較 2023 年第三季度增加了一倍。然而,IBM 在企業人工智能領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微軟、谷歌、亞馬遜和其他公司都有類似的產品,而 IBM 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在人工智能競賽中落後。

Krishna 去年 12 月承認說:「我認為這是一個公平的批評,我們在貨幣化方面進展緩慢,而且在將 Watson 贏得 Jeopardy 比賽中獲得的經驗真正運用到實際應用方面也進展緩慢。」

Filed Under: 新聞, 美國新聞 Tagged With: AI, IBM, 亞馬遜, 微軟, 谷歌

  • « Go to Previous Page
  • Go to page 1
  • Go to page 2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快報——即將舉行的活動、盛大開幕、候選人論壇

即將舉行的活動 K-POP惡魔獵人漢吉繪畫工作坊-10月17日和18日。 點選此處註冊。 沖繩日-10月18日上午10點至下午2點 K-Pop惡魔獵人手鍊製作-10月24日下午4點至7點。 點選此處註冊。 菲律賓日-10月25日。上午8:30至下午5:00 看不見的護士電影放映和小組討論-上午8:30至中午 美食網明星-Jan … [繼續閱讀……] about 快報——即將舉行的活動、盛大開幕、候選人論壇

APCC的菲律賓日嘉年華 – 2025年10月25日

上午8:30開始一整天(上午8:00開門),放映《看不見的護士》,然後是晚上1:00到5點的Bayanihan活動(下午12:45開門) 事件一覽 亞太文化中心 | 4851 S Tacoma Way, Tacoma, WA | 上午8:30 – 下午5:00 看不見的護士 - 上午8:30 – 下午12:00 | 電影、演示和討論 … [繼續閱讀……] about APCC的菲律賓日嘉年華 – 2025年10月25日

從南韓到APCC 的Jade Choe 畫廊 MinHwa 南韓藝術展覽

2025年10月13日至10月19日。 以來自南韓 Samwon Art Studio的藝術家為特色。 由Kellis Partlett策劃。 Jade Choe畫廊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三上午9:00至下午5:00。週四至週六上午9:00至晚上7:00 請參加10月18日下午4點至6點在蓮花室(Lotus Room) … [繼續閱讀……] about 從南韓到APCC 的Jade Choe 畫廊 MinHwa 南韓藝術展覽

K-POP Demon Hunters Hanji 繪畫工作坊 來自韓國的實踐文化藝術體驗

2025年10月17日-星期五下午6點到8點。 2025年10月18日-星期六下午1點至3點 這個研討會使用了圍繞最近Netflix動畫《K-Pop Demon Hunters》中的角色「Duffy the Tiger」開發的繪畫工具包。 參與者使用專門用於東方繪畫的顏料在預先設計的韓國桑紙面板上作畫。 參加一個特別研討會,由Netflix的K-POP惡魔獵人中的Tiger … [繼續閱讀……] about K-POP Demon Hunters Hanji 繪畫工作坊 來自韓國的實踐文化藝術體驗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新冠肺炎疫苗 疾控中心已簽署一項建議,即患者必需諮詢醫療保健提供者才能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由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Robert F. Kennedy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報導

印度節 10月18日(下午12點到6點)。在排燈節上慶祝「光明戰勝黑暗、善戰勝邪惡、知識戰勝無知」:印度之光,在 Seattle Center Armory, 305 Harrison St. in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報導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