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譯自:Carolyn Bick Northwest Asian Weekly
AANHPI(Asian American, Native Hawaiian, and Pacific Islander,亞裔、美洲原住民夏威夷人與太平洋島民)學生在美國教育體系中,雖然常被視為「模範少數族裔」,但其實面對不少獨特挑戰。也就是說若僅憑成績和平均成績並不一定能講述華盛頓亞裔、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學生教育經歷的全部故事。即使他們在紙面上看起來表現良好。
在9月17日亞太主任聯盟會議期間的「亞洲和新罕布什爾州和PI教育報告/Asian and NH & PI Education Reports」演講中,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Max Halvorson、Santino Camacho和Jenn Nguyen介紹了他們與華盛頓州亞太美國事務委員會和其他教育主管人包括華州教育監察員辦公室主任Erin Okuno)合作進行的兩年研究結果。
研究人員的發現揭示了重要的資訊,這些資訊突出了學生之間的教育和機會差距,由於大多數教育研究人員進行研究的方式,這些差距沒有得到廣泛理解或被看到。他們還發現,所有學生,特別是那些被認定為同性戀、變性人或其他LGBTQ+社群一部分的學生,都存在重大的身份、文化和接受鬥爭,以及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學生遭受霸淩率很高。
社會普遍認為亞裔學生成績好、數理強,導致學生面臨高期待與心理壓力。這種刻板印象掩蓋了AANHPI群體內部差異,如東亞、東南亞、太平洋島民在教育機會和成就上差距很大。因為外界以為AANHPI學生都「表現好」,一些需要幫助的學生,特別是Southeast Asian、NHPI,往往得不到足夠支持。
許多學生來自移民家庭,家中主要語言非英語,導致課業或申請大學時受限。在課堂表達、領導力培養、與老師互動方式上,AANHPI學生可能與主流文化期待不符,如東亞文化中的「謙虛、安靜」被誤解為缺乏參與感。部份AANHPI文化傾向避談心理健康,使學生不願意尋求輔導。少數族裔身份、文化差異,可能讓學生覺得不被理解或難以融入。
AANHPI常被合併統計,導致某些群體如柬埔寨、老撾、薩摩亞、關島學生的教育困境被掩蓋。部份AANHPI學生來自低收入家庭,但因族群平均數據「看起來表現好」,往往拿不到應有的經濟資助或關注。而許多學生本身在多重文化間尋找認同,Asian? American? Pacific Islander?,尤其對第二代移民學生更顯複雜。要改善現況,需要細分族群數據、增加文化敏感的資源、去除刻板印象,並提供真正符合不同AANHPI學生需求的支持。
對於夏威夷本土學生和太平洋島民學生,研究人員提出了幾個建議:
- 加強NH/PI家庭的語言服務。
- 在所有情況下,將NH/PI從As/AsAm資料中分離出來,並在可能的情況下將NH/PI資料分解到種族群體層面。
- 促進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文化謙遜和NH/PI的歷史意識。
- 投資並支援心理健康工作人員和NH/PI員工。
- 將NH/PI文化和歷史嵌入學校和教室。
- 增加NH/PI在教育工作者勞動力中的代表性。
- 以文化和優勢為基礎的觀點來對待殘疾和適應。
- 支援和肯定同性戀和跨性別太平洋島民(QTPI)青年。
對於亞裔和亞裔美國學生,研究人員列出了教育系統應該實施或注意的幾種做法:
- 應按種族、民族和語言進行資料分類,以促進公平決策。
- 擴大文化和身份專案,如雙語和種族研究,以尊重文化語言,肯定身份,並促進歸屬感。
- 增加As/AsAm教育工作者勞動力的代表性和保留率。
- 投資於健康倡議和計劃,以支援As/AsAm青年心理健康。
- 與社群組織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 瞭解亞洲青年需要一個交叉的視角,重視多種族身份,肯定LGBTQ青年,並以文化和基於優勢的觀點來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