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 主頁
  • 關於本網站
  • 聯繫
  • 姊妹刊Northwest Asian Weekly
  • Asia Pacific Cultural Center

西華報 Seattle Chinese Post

西華報

ad_WADOH_Stay_Safe

  • 新聞
    • 本地新聞
    • 美國新聞
  • 短評
  • 副刊
  • 意見
    • 吳靖雯博客
  • 分類廣告

華盛頓大學

是什麼讓你看起來是「美國人」?

July 5, 2018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也許是穿衣服的方式?也許是髮型?或是行為舉止?或是體重?

華盛頓大學的一份新研究報告發現,超重的亞裔比體重正常的亞裔,更可能被認為是來自美國。研究人員還認為,超重的亞裔也被認為是合法在美國生活,這跟身高體重指數(BMI)正常的亞裔不同。超重的亞裔比體重正常的亞裔,明顯更被人認為是美國人,以及超重者也會被別人認為是已歸化美國的公民。但在白人、非洲裔或拉美裔群中卻沒有發現同樣的結果。

這項研究於7月26日發表在心理科學中。

研究人員分析了10項研究,有1,000多名大學生觀看了不同體重的男女比例,包括亞裔、黑人、拉丁裔和白人的照片,然後回答了有關照片主體國籍和其他特徵的問題。有些照片經過電腦修改,使照片中人看來超重或有健康的體重。

超重被定義為BMI大於25,正常體重為BMI小於25。

報告的撰寫人Caitlin Handron說:「在美國,有一種強烈偏見存在,認為美國人即是白人,這會對其他膚色的族裔造成負面影響。」共同撰寫人Sepna Cheryan補充說:「我們發現亞裔有一種反常的社會利益,那就是額外的體重讓他們更被視為美國人。」也就是說,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影響涉及到亞洲人瘦弱,而美國人壯健的常見刻板印象 ,所以如果亞洲人體重重,那麼他們似乎更看起來更是「美國人」。

在統計學上,超重是美國人常見的: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報告說,約70%的美國成年人超重或肥胖。當數據按族裔劃分時,亞裔美國人的肥胖患病率為11.7%,白人佔34.5%,拉美裔美國人佔42.5%,黑人佔48%。更具體地說,在美國,亞裔移民與本地出生的亞裔美國人相比可能超重。

同時這項研究指出了未來對定型觀念和身份認同的分析的潛力。例如,如果美國人被定型為外向型,亞洲人普遍被認為是保留的,那麼亞裔美國人如果是群眾性的話,似乎更像美國人?拉美裔美國人也同樣如此,因為拉美裔人常常被定型為外向型?

這對於在團體內部或外部被認為是潛在的後果。研究人員在文中指出,已經被邊緣化的人往往最容易受到行為或身體特徵的排斥。

研究人員在研究報告中寫道,世界各地的肥胖人口趨勢以及關於誰是「外國人」的共同刻板印像有助於研究。挑戰了美國人通常是白人的刻板印象。

該研究由國家科學基金研究生研究獎學金,西華盛頓大學教授研究資助和SPSSI資助計劃資助。

Filed Under: 副刊, 社會, 首要 Tagged With: BMI, 亞裔, 健康, 拉美, 獎學金, 白人, 華盛頓大學, 非洲, 體重, 黑人

2017精選十大博客

December 29,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① 2017年是亞裔美國人在政治上好的一年

2017年9月14日Bruce Harrell宣誓就職為西雅圖市長。(廖皓君攝)

對於亞裔美國人來說,2017是一個了不起的一年。

西雅圖市議會議長 Bruce Harrell 在4年前競選市長,今年9月份成為西雅圖第一位兩天市長的亞裔美國人。

據分析,在前市長墨瑞(Ed Murray)辭去職務前,副市長 Hyeok Kim被認為是填補他的最佳人選。這不僅僅是一種恭維,而是一種取得上司認可的成就。

如今兩位亞裔美國人——具中國血統的方威武(Mike Fong)和印度血統的Shefali Ranganathan同期成為西雅圖市的副市長,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
這個假設是,作為新上任的女性市長杜爾肯(Durkan)更有可能任命另一個男性為她的副手。值得稱道的是,印度裔美國人和女性在新市長辦公室首次扮演著關鍵角色。杜爾肯比任何人猜測的都來得更加進步和超常規。

這也是印度裔美國女性獲得頂尖職位的重要一年,參議員Manka Dhingra贏得了第45州參議院席位,確保參議院將由民主黨控制;Ranganathan是西雅圖的副市長,女議員Pramila Jayapal獲選,這是她的第一個任期,也是國會的第一位印度裔。

Jin-Ah Kim

從市議會到大的立法區,愈來愈多的亞裔美國女性競選本地的小官員席次以及突出地區的職位。許多候選人都是新手,但這並不重要。27歲的Kim-Ah Kim與一位12年之久的髮型師現任者角逐海岸線市(Shoreline City)議會議席。

作為奧林匹亞議會的攝影師,Kim見證了婦女和少數族裔缺少在議會的代表性。在147名立法委員中,只有15名是女性。不僅如此,她們沒有受到尊重。

儘管Kim失敗了,但Kim對出馬參選沒有遺憾。這位前鴉片成癮者在高中時,因接受處方止痛藥後對鴉片上癮。Kim的目標是消除社會對吸毒成癮者的恥辱。自2013年以來,她一直不再沾染鴉片。

Kim說:「我創造了歷史」成為第一個長期服用鴉片類藥物的吸毒成癮的戒毒者,希望能激發其他前癮君子走出來而不是害怕躲藏。


② 記憶過去發生的事情 我的靈感來源依然存在

1982年有什麼特別值得記憶的事?甚至那年你出生了嗎?

1982年駱家輝(Gary Locke)爭取州議會席次、KIRO 7主播Steve Raible 開始他的廣播生涯、發行國際的美國日報中檔報紙《今日美國——USA Today》第一期付梓行銷、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將電腦命名為年度人物、第一台CD播放機在日本銷售、同時根據中國十二生肖的輪迴,這年是狗年。

如果你是1982年出生的,你今年將慶祝35歲生日,同時也是西華報和英文版Northwest Asian Weekly的生日。上星期六,我的同行卓Jenny指出,她擔任大西雅圖地區第一家中文電視台全美電視公司(AAT)總裁的兒子卓德惠(David),今年是35歲。

幾十年來,我們一直與兩代以上的同事、讀者、客戶、員工和各界人士進行互動。他們塑造了西華報的夢想和歲月,創造了許多重要的里程碑。

人們最常問我的問題是:「是什麼因素啟發了你創辦西華報和Asian Weekly」?

不管相信與否,我今天的許多靈感來源依然鮮活存在。想像一下你自己,現在如同當年,像我一樣在1982年在華埠國際區,開創了新聞事業、開始了報業之旅、開始了賦予社區權力的卓越旅程。

西華報的誕生是由1927年位於華盛頓州華埠國際區,在西雅圖兩週發行一次的免費亞洲美國報紙國際審查員(The International Examiner)公佈這個消息,西雅圖時報(The Seattle Times)和P-I迅速跟進報導。在1982年1月20日盛大開幕的當天,3家電視台在西華報的第一個辦公室——布殊飯店(Bush Hotel)的地下室採訪我們,我的記者的支持讓我感到驚訝。

美聯社(The Associated Press)收錄了這個故事,消息傳播到包括日本和香港在內的很多地方。是你們激勵我們繼續戰鬥,感謝您們的報導,標誌著我們隆重開幕的場面,時至今日過去的點點滴滴仍讓我保持著鮮明的記憶。


③ 難忘的一夜:奇蹟、危機和其它狀況

左為拍賣會上第一個以$10,000美元舉手投標的華埠國際區陸榮昌博物館的共同主席Ellen Ferguson。右為捐款$5,000美元的華盛頓大學校長Ana Mari Cauce。

凡是在10月21日參加西華報英文版Northwest Asian Weekly 35週年慶典的400多名客人,可能都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是一個平順安泰的夜晚。

感謝那些出席和那些呼籲捐款卻未能與會的人。現在,我們中英文報紙的兩次晚宴共籌得$16,9000,離$20萬美元的目標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了。

市長候選人Jenny Durkan
Nadine Shiroma(中)獲得終身成就獎。左為頒獎人Yang Un Wa博士,右為司儀Paul Ishii。

④ 如何對付川普的新聞發佈會

川普總統在上週的第一次新聞發佈會後宣佈——媒體是「美國人民的敵人」。

老實說,我對自己是媒體的一份子感到遺憾,川普像金剛那樣有強大的力量和塊頭,但他的大腦比那些清晰聰明的記者來說要小得多。記者就像聖經中圍繞在巨人歌利亞(Goliath)旁的許多大衛孩子。

未來4年媒體在包括許多新聞發佈會上能做什麼?媒體如何在下一次新聞發佈會上佔領先優勢的遊戲,而不是讓川普左右打壓?媒體目前已做了些什麼正確的事情,在未來還有哪些沒有做到?

  1. 以事實做好裝備挑戰川普
    媒體應該在每次遇到川普挑戰他的「事實」和謊言時,要有充分的意識、警惕和準備,以暴露他的弱點和無能。
  2. 團隊合作與戰略
    媒體相互間是有競爭力的,都想要以嚴厲質問總統的施政,挖掘新聞並獲得肯定。但對川普這位總統情況有所不同,需要媒體團隊合作來面對白宮的行政措施和質疑他的信息。
  3. 簡明扼要 單刀直入
    記住!川普從來不是一個好聽眾,因為他習慣於告訴別人該做什麼,反之亦然。他對別人所說的話沒有耐心去聽,也沒有能力去理解別人說話的動機,除非你先奉承他。川普的注意力跨度就像一個孩子,他是沒有這個能力去消化Turx冗長評論後的提問。
  4. 攻擊他的記憶和信譽
    川普沒有最好的記憶。在新聞發佈會上要讓有好記憶的記者提問是至關重要的,這樣就可以快速驗證川普之前所 說的話,因為他不記得了,他甚至也不記得他聽到的事情。他只能用點滴和碎片的記憶來消化信息。然後他在新聞發佈會的隔天會聲稱一些昨天說過的話,好像他發出新的信息。
  5. 你有得寫的
    如果川普要當上4年的總統,除非是總統的堅強粉絲,否則對任何白宮記者來說都可能是窮盡心思和遭受貶損的對象。
    保存好所有的尊嚴和能力,祝記者們好運,用滿篇連牘的報導,作出讓總統下台的證據,而且將來還可以付梓出書。

⑤ 碧近山的最壞和最好 許多亞裔美國領導者的家

最近,最壞的和最好的事情相互沖擊著碧近山(Beacon Hill)。

有趣的是這個位於西雅圖南邊近10,000人口的社區,不因日漸增長的犯罪案阻嚇了房地產的買家。即使是一些老舊和必需拆除房子的售主,都收到買家很高的報價。造成碧近山如此熱烙房地產市場的一個原因是輕軌的存在。

自2009年輕鐵營運以來,碧近山物業值已不斷上升。由於許多高科技公司如亞馬遜(Amazon)搬遷到西雅圖,增長促進了員工對住房、更多交通和中心位置的選擇。

亞洲人是最大的族群

讓居民到碧近山的另一個原因是它的多樣性。這裡已經「培育」了一代多元化和開拓亞裔美國領導人的搖籃,僅提及的幾個人就包括了前州長駱家輝、現任舊金山市長李孟賢、周樹淇、陸美鳳、Dale Hom、Al Sugiyama、眾議員 Sharon Tomiko Santos、Herb Tsuchiya和李文輝。

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碧近山擁有最多亞裔美國居民,它的佔有率是57%,而在雷尼爾山谷只有30%。

首先來到碧近山的居民是華人,他們最初是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從事鐵路建設和採伐及罐頭工作的人,他們之後陸續才有是其他亞洲家庭遷入,他們對住在碧近山街區感興趣。碧近山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移民集中、低收入唐人街和Yesler Terrace住宅項目區。

碧近山的挑戰

Hom說:「我很關心社區性質的變化,單戶住宅正在消失,更多的多戶住宅單位正在興建中,房地產價格和增加的稅收可能會取代長期留住的居民。」

根據去年7月碧近山理事會調查(見邊欄內容)顯示,碧近山居民家庭平均收入仍然低於其他社區。

為了安全不吸引歹徒注意,Norma說她不帶任何錢包或袋子。她把錢都放在口袋裡。

碧近山正處在好與壞,新與舊發展的十字路口上,西市府知道嗎?Norma說:「城市需要保持社區的獨特性,而高檔化已然發生在一個不斷發展中的西雅圖。」

問題是市長的城市村莊(urban villages)建議是答案的一部份嗎?村莊會減少犯罪嗎?他們會保留碧近山的遺產和歷史嗎?

也許,碧近山需要的不僅僅只是城市村莊。


⑥ 為什麼$15美元最低工資法不能幫助低薪員工

市長墨瑞(Ed Murray)於2014年4月15日在新香港大酒樓(New Hong Kong )餐廳與小企業東主討論了每小時最低工資$15美元的影響。(照片由西華報提供)

針對西雅圖最低$15美元工資法的判決,對低工資工人造成了反效果。

最近華盛頓大學(UW)對新工資法導致低收入勞動者工資損失的報告,引起市長墨瑞的不滿,他甚至聘請了另一個研究小組來詆毀調查結果。

UW報告並不讓我感到吃驚,低收入工人正在忍受工時和工資減少的壓力。我不需要看研究報告就知道,$15美元最低工資法正逐漸產生不良的後果。

儘管2014年,來自華埠國際區(ID)和小企業主請求不要推動$15元最低時薪的措施,但大多數官員都耳聾失聰根本沒聽進去。

墨瑞曾會見華埠國際區的商戶和業主,表示市府是逐漸實行新的工資法,所以不應該驚慌失措。墨瑞在提出$15元時薪之後說:「你們這些企業有3年的進程準備時間」之後西雅圖市議會通過了這個條例。

然而,3年能保證移民企業可以增加利潤去支付增加的工資嗎?

然而,為什麼像我們營運下的西華報卻是如此的步履維艱,我們的年收入就像Snoqualmie 瀑布似的急劇下降呢?雖然我們的目標不是要賺很多錢,但我們仍需要有足夠的收入來支付賬單,並且要有一個備用基金。而對華埠國際區的餐館,由於語言和文化障礙,幾乎沒有任何改善利潤的前景,市府如何期待他們有能力去增加工資呢?對於許多處境不利的企業,3年是不會改變任何事情的。

2014年西雅圖市議會在雷尼爾海灘高中(Rainier Beach High School)舉行的$15元最低時薪擬議提案的聽證會上,一位亞裔商人問:「我想知道要付給員工$15元最低時薪的錢,我要從哪裡找出來?」但沒有人有答案。市府確實為非營利組織提供了大量的贈款,但並沒有預留款額去幫助少數族裔企業突然需增加工資需付出的代價。

Tamarind Tree 餐廳老闆Tam Nguyen在2014年華埠國際區的另一個評議會的聽證會上表示:「一些移民企業每年只賺$5萬美元。」這個數目雖然很小,但對移民家族企業而言,使家庭維持生計和家人有工作做,這個成績算是足夠好的了。但$15元時薪法會使這些小企業無淨利 可言,將導致他們難以生存。

市府官員再次的沒把這些話聽進耳裡放在心上。市長和理事會假設企業將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和管理,自然就能承受法案要求的目標。

西華報辦公樓位於100多家餐館和雜貨店的心臟地帶,我經常在主流餐廳用餐,我可以告訴你,事情並不像官員們想要的那樣樂觀簡單。

如果看到亞洲餐館在東區的增長百分比,或許西雅圖已不再是新亞洲餐廳開業的理想城市。自2014年以來,許多朋友們每個月都瘋了似的開張新的美食亞洲餐廳。

除了失去的薪資和低時數工資外,我們西雅圖人還錯過了什麼?


⑦ 父親節反思 三場婚禮和一場葬禮

父親節即將到來,我思忖自己是多麼幸運有兩個父親。但是,在我長大的過程中,我卻從來沒有覺得我有父親。

當我五、六歲時父母離婚了。現在美國離婚率高達40%至50%,我同情離婚父母的孩子需經歷的種種遭遇。離婚使家庭聚會複雜化,你是否在父親節的時候,與親生父親或撫養你長大的父親一起度過?

有趣的是, 我從來沒有這個問題,即使父母從我小時就離婚了。生父和繼父現在都已經離世了,但是我經常在父親節時想到他們,反映了我童年時沒有父親的空白日子。

母親只是禁止我見生父,他們的衝突如此之深,我不能公開地和爸爸出去,直到我20多歲。(是的,我每年都偷偷摸摸見爸爸一到兩次)直到我從高中畢業前,繼父都不接受我。我懷疑的部份接受我的原因是,我在高中畢業生的公開考試中表現優異。大多數時候為養家謀生,他在亞洲其他國家工作。

當他回家的時候,我會盡量避開他,他若在客廳,我就到廚房或某個房間。我們通常持續的交流時間不超過五秒鐘,我叫:「爸!」他點點頭,承認了我。不過,他是說服媽媽讓我到美國求學的人,並為我的大學教育付了第一年的學費及第二年的部份學費,我永遠感激他,因為他無需有義務支持我上大學。我在美國的第一年,他從香港到美國來看望我,確定我沒事。他到達時恰是12月份的寒凍天氣,我記得他的皮鞋被雪和泥浸濕了,他很高興看到我。

除了我的婚禮外,平常的日子我從來無需在兩位父親間作出選擇,但幾十年前,為了作出選擇幾乎毀了我的婚禮。

多年前我撮合親生父母彼此和平相處不再怒目以對.我的家人終於舉辦了一場葬禮和三場婚禮,感謝他們分享的家庭史,不管過去有多糟糕,明天太陽仍會冉冉昇起高懸天際!


⑧ 西雅圖《華人之聲》 40年後團聚反映他們年輕時的成就

前KRAB 經理Chuck Reinsch(右)和創始人之一來自溫哥華的馮詠嫺。

你還記得當20多歲時,已經完成了什麼成就嗎?

有些人可能會抓著頭腦感嘆地說:「絕對沒有」,然而你不是唯一這樣的人。有的人則會遺憾在青春時期虛擲光陰,錯過了很多機會為社區服務,但幫助別人或回饋從不會太晚。

但華盛頓州第一個華語電台節目的創始人和後繼者,可以分享無數難忘的故事,他們在華盛頓大學校友會上4 0多年來的第一次團聚中,約有30多名成員出席了會議,反映年輕時的好日子。

1973年,受到20世紀60年代學生運動的影響,一批來自香港的華大中國學生,開始成立了西雅圖的《華人之聲——Seattle Chinese Voice——簡稱SCV》。這是一個每週一次的華語廣播節目,為非英語的華人移民提供訊息、新聞和娛樂節目。成員大部份依靠20多歲的志願者,自1973年2月開播至1984年4月15日共持續了11年,由於KRAB被關閉《華人之聲》只好也隨之停播了。

合影者為部份創始人或原團隊成員。

雖然這個項目不再存在,但對其成員和社區的影響深遠。每個星期,包括餐廳和製衣廠工人在內的聽眾們,都迫不及待下一次廣播節目的到來。

當時沒有一個海外留學生有很多錢。他們能付出的是時間、精力、想法和對社會公道正義的渴望。他們的奉獻和承諾超越了表達出來的語言。

是什麼動機促使了創始人之一來自溫哥華的馮詠嫺?她發現「有許多耆老的華人獨自一人住,即使是死了也沒有人知道…….許多在製衣廠工會會議上見面,卻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所以她立即了解華人社區需要幫助,特別是翻譯服務。

當時最年輕的義工之一的劉惠蓮回憶說,有這麼多華裔女性做全職工作,比如她自己的母親,他們沒有時間學習英語,電台節目在這些婦女的生活中填補了空白。

目前住在休士敦(Houston)的創始人和神經學家黎志豪表示,電台節目喚醒年輕人。他說:「我們能做些什麼來幫助社區?」年輕人可以改變自己的社區,通過志願服務去了解我們的祖國、中國和自己的機會。

今天,華埠國際區組織大多是親中國而不是台灣。是的,這些學生不僅是先驅者, 也一直是有遠見的人的,不僅僅是在美中關係上,還有很多在其它的領域中。


⑨ 旅行啟發你的聰明

從事媒體工作是壓力很大的。為了給自己充電,我最近去了加利福尼亞和墨西哥(California and Mexico)。

旅遊不僅是享受美食和美景,每一次旅程都會學到新的東西。旅行是智慧和聰明才智的考驗,對不可預見的情況,必需知道要如何應付。這次,在多次騎自行車循環跌倒後,我找到一種治療腳痛的方法。


一幅圖晝是這樣的……在浪漫的Santa Monica海灘與太平洋背景中,悠閒地騎著自行車的人,穿梭在微風搖曳的棕櫚樹下……我怎麼可以不騎自行車呢?誘惑勝過我的感覺,我居然忘了自己已經有30多年沒騎自行車了!

我想,一輛大型自行車對我來說不太安全,於是傻傻的選了一輛孩童自行車。在6英里的冒險中我跌倒了。當自行車偶然騎在木板路的沙灘邊時,我家先生不慎跌了兩次。跌倒並沒有讓我致命,即使我有幾個小小的瘀傷,但沒有足夠的空間來伸展我的腿,因此在下車後引起強烈的痛苦。這不是一場災難,我需要看醫生,但痛苦的是讓我成了跛腳。

有什麼可以快速緩解的方案?丈夫發現了一個提供足部按摩的水療中心。有趣的是,不是用按摩法,這是水療中心的熱水浴缸,它減輕了我的痛苦,我把腳浸在浴缸裡,感覺好多了。

第二天,燦爛的陽光是我的救星。你知道陽光可以消毒和治療傷口嗎?所以我在沙灘上蹣跚地走了一會兒,把我的腳暴露在陽光下半小時。接下來,我把腳放在酒店游泳池旁的熱水浴缸裡20分鐘。諷刺的是,我在旅途中從未使用任何酒店的游泳池服務。這次,它派上用場。現在,我左腳的疼痛已經恢復了。


⑩ 從母親的阿茲海默症學到的六點教訓

你能戰勝可怕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嗎?近來這個問題一直在我的腦裡揮之不去。

如果你和我一樣有家人得了阿茲海默症,那就得請注意了,因為這個病是有遺傳性的。如果你碰巧帶有這個缺陷的基因,那就逃脫不了會得這個病的命運。

近年來,現代醫學可以治癒癌症,並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輔助作用。看看著名的退休籃球超級巨星、魔術 Johnson,他患有陽性愛滋病毒(HIV)20年仍還好好的活著。再看看阿茲海默症,儘管已經有一個多世紀的歷史,至今仍然沒有治癒的方法。

不要認為只因你家裡沒有任何人患有這種疾病,你就必定可以安枕無憂。

目前,超過500萬美國人患有阿茲海默症。根據阿茲海默症協會資料顯示,到2050年這個數字將增加三倍。即使你很幸運沒有得此病,但或也無可避免在未來的歲月裡,需要去照顧患有該病的親人。

  1. 退休是什麼意思
    退休應該意味著改變到另一個生活階段,或走向一個令人興奮的旅程。我們永遠不要從終身學習、退休、回饋、體能鍛練和自我改進中退休。
  2. 有目的的活著
    有一句古老的關於毅力和意志力的中國諺語「愚公移山」。它激勵我們每天需要有一個目的,即使當我們到了耄耋之年。
    什麼促使我們在早晨起床?什麼給了我們快樂--完成某事的希望--做一些建設性的行動--集體活動的參與-- 以及認識到我們仍然可以貢獻社會。
  3. 不要讓別人寵壞你
    當人變老,與之而來的有很多特權。
    我的目標是只要自己能夠獨立。
    在家裡有一些責任總是很好的,可以遛狗、餵寵物、修剪植物,做沙拉或志願工作。我曾經像我媽那樣在家裡不喜歡修理東西,現在,我喜歡修復一些小東西。
  4. 不應該停止閱報
    通過鏈接全球和本地新聞,是刺激大腦和發展有趣觀點和知識的關鍵。媽媽很多時間失去了同情和關心的感覺,我沒有意識到這是阿茲海默症的開始。沒有善良和關愛,我們就無法體驗到美麗的情緒,如感恩、喜悅、樂趣、能量和興奮。
  5. 小心酒精
    如果你是一個溫和的飲酒者,就不需要特別去關心酒精對你的影響;但如果你是一個嗜酒的人,記住!酒精確實影響你的大腦,它是藥物。我很高興毒品和酒精不是我直系親屬裡墨守生活成規的一部份。
  6. 吃出健康
    媽媽最喜歡的食物是油炸蝦。為什麼她愛這道菜,是因為她出生並在日本長大。天婦羅(油炸蝦)味道不錯,但反式脂肪和飽和脂肪十分不健康。
    這些壞脂肪不僅損傷大腦,還包括心臟和動脈。
    我創造了一個迷人的生活,我沒有後悔,在職業生涯中能夠完成任務,遠遠超出了自己的期望。處理像阿茲海默症這樣的挑戰,並不真的嚇到我。它實際上幫助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並充分享受生活。

Filed Under: 十大新聞回顧, 新聞 Tagged With: 35週年, 40年, ACRS, Ana Mari Cauce, Bob Hasegawa, Bruce Harrell, Cary Moon, Ellen Ferguson, Goodwill, Hyeok Kim, ICHS, Janice Zahn, Jenny Durkan, Jinyoung Englund, Keiro NW, Ken Collings, Kim-Ah Kim, Kirkland, Kiro 7, KRAB, Manka Dhingra, Nadine Shiroma, Nate Miles, Northwest Asian Weekly, Pramila Jayapal, Redmond, SCV, Sharon T. Santons, Shaunta Hyde, Shefali Ranganathan, Shoreline, UW Daily, Yang Un Wa, 主播, 亞洲, 亞洲太平洋文化中心, 亞裔, 仁人服務社, 今日美國, 低薪, 健安療養院, 全美電視公司, 兩個父親, 公告欄, 共產黨, 副市長, 勞動力, 印度裔, 危機, 反思, 員工, 國際診所, 團聚, 墨瑞, 大同飯店, 奧林匹亞, 女記者, 婚禮, 宇和島屋, 專業, 小型業主, 少數族裔, 左派, 市議會, 市長, 布殊飯店, 座談會, 慶典, 成就, 新聞, 方威武, 時代雜誌, 最低時薪法, 李瑞麟, 杜爾肯, 校長, 森口富夫, 活動, 派克市場, 父親節, 獎學金, 生父, 籌款, 美聯社, 聯合湖, 聽證會, 華人之聲, 華埠國際區, 華大, 華州民主黨財政, 華盛頓大學, 葬禮, 西華報, 西雅圖時報, 議員, 議會, 議長, 長谷川, 阿拉斯加航空, 阿茲海默症, 陳德堯, 陸榮昌博物館, 雜貨店, 離婚, 雷尼爾海灘高中, 非營利組織, 養父, 駱家輝, 鴉片

西華盛頓大學入選 最高價值高校前100名

December 28,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吉普林個人理財雜誌(Kiplinger’s Personal Finance magazine)近日發佈最新數據,西華盛頓大學(WWU)再度入選全美最高價值高校前100名,在榜單中位列92。

這是西華大連續第6年入選最高價值高校,除2017年度位列92外,還曾在2016年位列89;2015年位列91;2014年位列93;2013年排名74;以及2012年首次入選,排名第81位。

最高價值高校評選標準主要比較教學質量及可負擔性,在全美認可的2,600餘所公立大學的排名中,排在前100名的華州高校僅有西華盛頓大學及華盛頓大學,而華大在此榜單中排在第7 位。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公立大學, 可負擔性, 吉普林個人理財雜誌, 教學質量, 華盛頓大學, 西華大, 西華盛頓大學

為什麼我不需要火雞共渡感恩節

November 23,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根據火雞國家聯合會(the National Turkey Federation)的資料顯示,火雞的消費量在過去30年裡翻了一倍。美國每年人均吃掉16磅火雞。

我屬公正陣營,我記錄是不言而喻的。今年我超過300天只吃了不到一薄片的火雞肉。我成了那些經常說「吃火雞嗎!不用了,謝謝。」的少數美國人之一。

我不得不承認,幾個月前我買了一斤煙熏火雞肉,唯一原因是因為我不知道該給家人吃什麼當晚餐。雖然我買的火雞比從零售店買的許多火雞三明治還要好吃,但它仍不是我要的食物。感謝我的家人,他們總是熱情的吃下我準備在桌上的肉食。設計日常家庭餐作主婦的很難避免不重複。家人喜歡吃肉,而我這些美國出生的兒子就像火雞一樣的不挑食,所以一週內在我們已經吃了豬肉、雞肉和牛肉等的肉品後,火雞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我不是反火雞(anti-turkey)的人,但如果說有其它的選擇,我就不會把牠當作選項。這個原產於北美洲的家禽,確實有牠的吸引力。對於運動員來說,火雞是一種比雞肉熱量少的蛋白質來源。另一個好處聽起來甚至更為有趣——它包含氨基酸色氨酸(amino acid tryptophan),能產生提高情緒的血清素(serotonin),此外,還能加強免疫系統。火雞最佳的部份是皮(如果皮是脆的)和骨頭,如果烤得恰到火候,骨頭是非常適合作美味的湯底材料。大家不要擔心雞皮油多,目前的研究發現,火雞皮提供的是好的脂肪。

那麼為什麼我在過去幾次感恩節會選雞而不是火雞呢?

原因很簡單,火雞肉本身的味道不佳質地也粗糙,需要花很多的精力和時間才能把牠做得恰到好處,讓味道香嫩可口,此外還會造成太多的剩菜後果。

相信我,如果在感恩節或聖誕節,我沒有吃這隻鳥是一點也不想念牠的。然而參加一些午餐會上,在火雞和素食三明治之間,我還是寧願選火雞的。

許多移民相信會回應和我同樣的情緒,對我們來說火雞就像是一個外星人。亞洲文化中常見的節日食品是雞、鴨、鵝,其次是鵪鶉(quails)。你在亞洲餐館的菜單裡,是找不到任何火雞的食物,不是嗎?

有趣的是,許多華埠國際區的燒烤餐廳,採用了通過美國飲食文化創建了獨特的服務。如果你帶著一隻火雞到華人的燒烤餐館,他們會願意以合理的價格,為你烹製中式的燒烤火雞。我們的員工就曾這樣做了好幾次,要求這些餐館為我們的火雞做特殊的服務。不幸的是,我會用同樣的態度去作判決,火雞用中式燒烤醬處理味道十分不錯,但肉仍是烤得過了頭顯得有些柴。由於火雞的鳥體很大,需要長時間慢火燒烤才能使肉味保持濕潤。商業廚房是無法用長時間來烤火雞的。

對於大型的慶祝活動,我通常希望不僅僅只有一道主菜而已。如果只有火雞和配菜如沙拉和土豆等小菜,就感覺不到節日的豐盛了。桌子上應該裝滿許多主菜,如蝦、魚、鴨子和其他食物,這意味著我的感恩節仍保有一些中式的晚餐元素。

我的第一個感恩節

我在美國的第一個感恩節,不是我當初的想像。當時我人在俄勒岡州(Oregon)。我那位已過世的寄宿媽媽,在前一天已花了整個晚上在處理買回來的20磅重的火雞,然後仔細地用錫箔紙把火雞給包好,放進了100度以上的烤箱裡。看到她對準備這隻鳥的興奮,我對這隻外來的動物甚感好奇。牠肉的厚度,特別是比我的胳膊還要粗的火雞腿(drumstick),竟然嚇到我了。這隻鳥怎麼這麼巨大?在我看來,火雞應該只是某種類型的雞而已。

第二天下午2點,溫度計顯示火雞已經完全烤熟了。我懷著至高無上的品味心情,期待著吃這隻火雞。但在吃過一片火雞肉後,雖然寄宿家庭的爸爸要給我更多的火雞肉,但我拒絕了。對我來說烤得有些過頭了,但對寄宿家庭來說是十分完美的。我不喜歡火雞,但仍假裝我喜歡。

然而我最喜歡的是甜點,寄宿家庭做了三種派,有蘋果派,碎牛肉派、另外一種我忘了是什麼材料。我滿足於用那些派填飽我肚子。晚飯後,我們坐下來聊天、喝茶或咖啡。當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從天窗看到星星,意識到我離家有5,000英里之遙,我想家了。雖然我很感激在美國第一年,並在寄宿家庭渡過的感恩節,但我決定不想在下一個感恩節再吃火雞了。

感恩節教了我什麼

我的第二個感恩節是不同的。我剛轉到華盛頓大學,沒有火雞,沒有花俏的晚餐,孤獨是我的選擇。

一群中國學生在McMahon大廳為我們許多國際學生安排了一個感恩節晚餐,只有幾個電飯鍋、幾個盤子、一些筷子和叉子,以及一些能找到的食物,感覺是在野生叢林中吃東西。這是一頓簡單但卻是美味的晚餐,因為我們被困在宿舍裡沒地方可去,感到些許的餓和孤獨,但那卻是我們慶祝感恩節的最佳去處。我們設法在沒有桌布的小桌子裡找到足夠的椅子,沒有人提到「火雞」這個詞。在一個幾乎空無一人的宿舍裡,沒有甜點、沒有音樂,在這個沒有暖氣的寒冷空間裡,只有感恩和溫暖盪漾在我們的心頭。

吃完飯後,我馬上趕回宿舍去學習,因為圖書館關門了。在回宿舍的路上,我心中安詳平靜。我很高興進了華大,學習是我的首要任務。我太忙了,不能想家或打電話給家人。這4天的感恩節假日正是我需要完成學期論文和準備期末考的時間。

室友外出去過感恩節了,我自己擁有整個房間。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有自己的房間——在美國的華大,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感到的自由。4天假日對我的學業具有相當的成效,我全力投入讓成果精彩紛呈。我雖然一個人在宿舍裡,但一點也不感到孤獨。這個感恩節是我平常日子裡從課堂、圖書館和吃飯的跳躍忙亂世界裡的一個有意義的休息時刻。

從那時起,感恩節已經成了我恢復健康,力量或幸福感以及反思的日子。黑色星期五從來沒有激動過我。感恩節的真正意義不在於火雞,而在於與朋友和家人在一起。吃什麼並不重要,而是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晚飯。

藉感恩之名,請記住我們擁有的一切,且即使在難以想像的艱難時刻,都要感謝自己仍還健在的活著。祝各位感恩節快樂!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McMahon, 亞洲, 俄勒岡州, 圖書館, 感恩節, 火雞, 華埠國際區, 華盛頓大學, 餐館

520橋即將全面開放 容許行人徒步自行車往返

November 22,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本報訊)連接西雅圖與東區的520橋上闊十四呎、全新建造的行人與自行車道,即將會開放給市民使用。這條全長二點七五哩的通道將會讓公眾隨意徒步或踏自行車來往。華州運輸署發言人表示,預計工程將會在十二月二十一日完成;但目前仍然未能百分之一百肯定。不過當這橋面上的行人與自行車專用區開放後,東區與西雅圖的往來率肯定會上升。

華州運輸署表示,他們會在十二月一日再發佈一個確認的開放日期,保守估計會在二O一八年一月開放。新的行人自行車專用區出口將會接駁上目前在520橋西行線以北一條在去年開始啟用全長一點三哩的隱蔽小徑,這條小徑由520橋麥迪娜的Evergreen Point開始一直伸延至華盛頓湖,是一條風景小徑。目前運輸署正進行安裝照明系統及扶手,並檢查所有休息站內的櫈及指示牌設備完善。520橋的工程同時包括將行人及自行車專用區與Montlake的華盛頓公園植物園,華盛頓大學及首府山接駁起來,所以當這個專用區啟用後,將成為一個自行車匯合點,連貫西雅圖各地及東區。

據悉西雅圖的Burke-Gilman徑,Bill Dawson徑及Medina’s Point循環徑都會被串連起來。運輸署按I-90橋的每日平均行人人次及自行車數量推算,520橋的行人與自行車專用區全面開放後,每天平均會有一千人使用。這數據也會因天氣轉變而異,當然夏天的用量應該會相繼高。很多活躍的自行車使用者,經常與犬隻外出的步行者及東區與西雅圖的通勤者都渴望專用區盡快開放,因為屆時他們就可以有多一個環保的交通方式來往上述兩地。

一名關注本地自行車活動的市民Tom Fucoloro在西雅圖自行車博客表示,如果520橋的行人自行車專用區開放後,肯定會為本地的自行車活動進行一場大革新。例如未來將會有更多人使用自行車來往華大與東區的庫克蘭市中心,因為行車時間會比駕駛汽車減半。華州運輸署更組織了一個#HumansOf520的運動,鼓勵更多人在橋上步行。雖然距離正式啟用還有數星期,但520橋的新設施卻已給予了自行車愛好者一個新的景點與行車路線,在橋上更可以觀賞華盛頓湖美景。大家都拭目以待等著它的啟用。

Filed Under: 新聞, 社區新聞, 首要 Tagged With: Montlake, SR-520, 自行車道, 華州運輸署, 華盛頓大學

替媽媽工作的感覺是怎樣的?

November 2,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作者廖皓君

我最被人關心的問題是「替你媽媽工作的感覺是怎樣?」我的答案總是:「不錯」。但是大家真正要問的是,我如何能在一個辦公樓大廳的玻璃櫥櫃裡,擺滿了幾乎快放不下獲得琳瑯滿目亞裔社區和主流社會各種獎項的這樣一位光環漣漪的媽媽的陰影下工作。事實上,打從我上小學以來,我一直在英文版的NWAW和中文版的西華報工作,幫忙在報紙上貼訂閱客戶的地址標籤,好送到各個讀者手中。在媽媽下期的博客中就有一張我小時候和哥哥及表兄弟們在報社工作的存檔照片。

在獲得華盛頓大學商業學士學位後,當時在報社工作的姑媽要遷回香港定居。我決定填補姑媽的空缺,從此開始做了報社裡一切大小事情的工作。我從來沒有想過至今我居然在父母經營的報社已有14個年頭。我在本文中將互換使用「我的媽媽」或她的英文名字「Assunta」來陳述我的故事。

報社就像我的第二個家。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爸媽就在我小時候聘請了一名小提琴老師,在辦公室裡擔任我私人課程的音樂老師。當時辦公室位於南第八道的414號地址,是現在的Fruit Bliss。令人震驚的是,20多年後我的小提琴老師涉及一椿家庭暴力事件,西華報英文版作了報導。我現在的同事Nancy,在我年輕時教過我中文。現在我幫她處理辦公室的各種雜項事務。有趣的是,我的生活總是不斷圍繞著報紙轉。

在出版報紙的工作外, 我還志願擔任報社下設的一個非營利組織——The NWAW基金會組織。這個組織常年都舉辦年度活動,如《多樣化差異》活動、《有色婦女領導者》午餐會、《青少年領袖夏令營》活動、《亞裔社區傑出貢獻者》頒獎晚宴、《亞裔社區先鋒獎》頒獎晚宴、《彩虹書展》作品活動、《藝術/散文》作品比賽,《兒童民族服裝巡遊》比賽,以及為國際區的非營利組織籌款等。這些活動中的每一項都持續運行至少有10年,且一年舉辦多次。

據我的估計,至少有3,000名學生和成年人從The NWAW基金會組織受益。父母、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每年如何組織這一切?我還是不能全盤清楚了解,但我很高興能為每項活動做多次的志願工作。許多參與者現在是成功的專業人士。例如,從《青少年領袖夏令營》活動畢業的Jeffrey Lew,在今年8月發起戰爭對抗「學校午餐恥辱——school lunch shaming」事件,籌集資金扛起了支付西雅圖學校午餐債務後,頓時成為全國的頭條新聞人物。聽到所有這些故事,一直都是些真正鼓舞人心的經歷。

金郡康斯坦丁(Dow Constantine)郡長發佈的鼓勵大家與他一起在10月21日表彰本報35週年為社區服務的公告文。

我每次穿過辦公室的大廳,都驚嘆於玻璃櫥櫃裡的所有獎品和匾額。很難相信,這一切都是從布殊酒店(the Bush Hotel)的一個房間的辦公室裡開始的。由於技術改進,報紙在過去35年中發生了重大變化,這是值得我讚賞的。星期三仍然是我們的截稿付梓日,星期四仍是我們的出報日。20世紀90年代,我的典型星期三是和同事們在報紙上打印文章並處理廣告的日子。然後,大家會用手工精心在報紙的紙版上規格版面,用膠帶把所有的內容貼在紙版上,待一切就緒,我們打包所有做好的紙版送去印刷廠,這是非常耗時耗工的。當我在小學時,父母會盡快完成當期的報紙,爸爸會早點回家到Jack in the Box店買晚餐給哥哥和我吃。我看著Unsolved Mysteries 電視節目,嘴裡啃著烤的酸麵包(sourdough jack)。媽媽通常會遲些離開辦公室,做最後檢視打理中英文兩份報紙的工作。

如今,我們創建了PDF文檔,並將檔案直接傳輸到印刷廠。35年來還有許多其他技術的變化和改進,包括可以用普通鍵盤輸入中文打字法的電腦,那當然還有互聯網的使用。

西雅圖市長Tim Burgess公告10月6日這星期是《西華報週》。

回到主題「你替媽媽工作的感覺是怎樣?」通過媽媽,多年下來我學會了適應她的日程安排,並且儘快做完她交待的事。事實上,我們大部份的工作人員也是這樣處理的。而那些無法跟上報社繁忙的週期的員工,最終不得不另謀他職了。

在我們的編輯會議上,如果我們當中的一個人不相信媽媽決定的特定行動計劃是最聰明的,會發生什麼?媽媽會殺了你,還敢偷笑?當然這只是我在開玩笑。媽媽寧願我們把話說出來,也不要保持沉默。她從不想要她的照片或名字被印在報上或在線上,甚至她的滑稽卡通漫畫照也常常是不被她接受,而我們得被迫刪除。我們每時每刻都會在網上偷看我媽媽的照片,取得一點自我的勝利感。

正如媽媽在英文版關於如何處理危機的博客文中寫道:「如果有問題,我們會找到解決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這麼多年來報紙能倖存下來的主要動力。我們永遠不知道下週將會帶來什麼,但是每週我們都會盡全力,集中精力關注在每一週的報紙。

我要感謝參加西華報和英文姐妹報NWAW 35週年慶典的所有與會者、工作人員、作家、志願者和其他貢獻者。如果沒有您們的支持,我們就不可能仍屹立至今。

Filed Under: 副刊, 圖片, 首要 Tagged With: 35週年, NWAW基金會, 商業學, 報慶, 布殊酒店, 華盛頓大學

難忘的一夜:奇蹟、危機和其它狀況

October 26,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靜雯博客

如欲參看英文原文請瀏覽:nwasianweekly.com, under the opinion section


部份終身成就獎獲獎者合影。

凡是在10月21日參加西華報英文版Northwest Asian Weekly 35週年慶典的400多名客人,可能都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是一個平順安泰的夜晚。除了不是……

但具諷刺意味的是,最近我寫了好幾篇過去35年來我們發生的危機,然而危機似乎在過去幾個月裡,更是無情的逼迫而來,我也就再不認為它們是危機了,反而能把它們視為「生活如戲院——life is theater」般地坦然接受了。

吳社長夫婿參加晚宴活動,身體雖不舒服但不影響他工作的熱情,努力為在場的每個點滴留下紀錄。

就準備在中國海景大酒樓舉行慶典晚宴的前一天,我甚至不知道當天會要處理兩次緊急照顧的突發事件。丈夫當時有而且現在還有闌尾炎的病徵,醫生說他屬輕度症狀,目前不需要動手術,只需服些抗生素就可以了。

星期六上午,他感到很不舒服,不知道能否出席晚宴。我把書面問題送交醫生辦公室,請醫生打電話給他。最後,他們聯絡上了,醫生建議我家先生可以出席,但不要頻繁走動,週六的這位醫生做了件好事,解決了我們的難題。

我們的活動經理Stacy Nguyen 給我發短信,她在家裡傷了背。當她回到辦公室的那一刻,我已準備好中藥油,讓她擦背舒緩不舒適,阻止了她可怕的痛苦。「你真貼心!」Stacy說。這一刻,我覺得自己像是個媽,在照顧著女兒。我從來沒有為兒子們做過這樣的事,以乎這個中藥油也含有我部份的失落感。

然後又一個震驚的消息接踵而來。當晚接受表揚的27位領導人中, 兩名表揚者眾議員Sharon T. Santos和Joan Yoshitomi在前往活動途中的路上,遇上了4部車連環的車禍。她們沒受傷,但遺憾的是錯過了頒獎的榮耀時刻。當我聽到這個消息時,我想知道是否自己選擇的是個不好的活動日?

為什麼我不想早些慶祝?

左起: 亞洲太平洋文化中心APCC director Patsy OConnell,華州民主黨財政Habib Habib,創辦人Lua Pritchasd。

去年12月,Goodwill名譽執行長Ken Collings提醒我,Asian Weekly的35週年即將到來。我的反應是:「哇!你還記得。我是不是應該要做點什麼?」

我們過去隆重慶祝過10、15、20、25、30週年的報慶。為什麼我對第35週年的報慶卻不雀躍歡喜?主要是那時我找不到慶祝的意圖或目的。也許,經過多年艱辛的經營業務,我不想背負更多的工作。但他的興趣和熱情鼓舞了我,也許,我可以而且應該為某些人做某些事情。

在2月份,我發現用西華報和Asian Weekly的名義慷慨捐贈獎學金,應該是非常棒舉辦慶祝活動的意圖。

當我宣佈這個提案時,許多人認為我瘋了。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捐贈一個獎學金項目,而是向華盛頓大學慷慨捐贈兩個項目,每個項目是$10萬美元,作為我們慶祝35週年的禮物。

如果讀者們在上星期六晚上的慶祝晚宴上,就會同意我並沒有訂下過大的野心。通過贊助和門票銷售,我們實際上在活動前已籌集到了$10萬美元,足夠作為兩個項中的其中一項:捐贈給華大教育學院本科學位的獎學金。

為什麼要捐贈獎學金

Nadine Shiroma(中)獲得終身成就獎。左為頒獎人Yang Un Wa博士,右為司儀Paul Ishii。

捐贈獎學金想法不是我的。2004年,已逝的華盛頓大學前代理處理校長政務(UW Regent)的陳德堯先生向我挑戰,他說:「讓你的獎學金有意義,做大點。」怎麼做?就是讓這個獎學金在一年後能夠持續下去,同時讓這筆資金升值。在陳德堯的的幫助下,我們通過Dan Evans公共事務學院,向即將卸任的前州長駱家輝舉辦謝恩晚宴。籌款捐贈華大和西華大學生以及領養兒童,並在該學院設立了《駱家輝獎學金》。現在當年的籌款升值已超過$22萬美元,並幫助16名學生獲得碩士學位,甚至多年在校研讀的博士生。

我們如何克服挑戰?

會場上參加者爭相舉牌競拍。

不同於許多如:亞洲人輔導服務中心、健安療養院、國際診所和西北日本療養院(ACRS, Kin On, ICHS and Keiro NW)等的亞洲組織,這些組織有一個複雜的專門籌款部門,年內全時工作人員3到7名,我們沒有半個這樣的人員儲備,我們甚至沒有全職的銷售代表。

我們的策略是專注於贊助而不是自己單獨設立一個組織去從事贊助事宜。大多數組織包括我們的Asian Weekly 是要求在活動中被表揚的頒獎者,也要買桌贊助的。這次,我們告訴在過去幾十年來在社區上有所作為的表揚者不用買桌。

我們做的最後一次小型籌款,是5年前在我們30週年慶祝晚會上,為華埠國際區緊急救護中心(International District Emergency Center)籌款。我們已成了拍賣老手了。

為了籌集資金,我們不得不採用所有三種籌款方法:包括現場拍賣、甜點短拍衝刺和舉牌搶標(Live auction, dessert dash and raise the paddle)。活動中在表揚亞裔美國領導人和組織無聲拍賣會兩件事上,我選擇去擔任介紹表揚獲頒獎的榮譽者們。

在我們的規劃委員會成員的幫助下,我必需承認我們的現場拍賣活動,是在晚會舉辦的前兩週才提出來的。在慷慨的捐助者共同努力合作下,我們設法開發有趣的標的物,而不用花太多時間,包括在華埠國際區的走食 (food walk) 作為拍賣的標的。

甜點短拍衝刺對我們來說是最完美不過的,因為做甜點非常耗時且現場需要很多的人力,因此中餐館多不提供甜點。然而,甜點被放在當晚活動餐廳的入口處, 產生吸引人的景象。此外,我們很幸運有Tracy Luu,他自願烤12個可愛的美味蛋糕。令我震驚的是有張買桌的客人,為蛋糕付了$1,000美元。最重要的是參與甜點拍賣的捐贈數量,超過原先估計的一半,也超出了我的期望。

奇蹟

左為拍賣會上第一個以$10,000美元舉手投標的華埠國際區陸榮昌博物館的共同主席Ellen Ferguson。右為捐款$5,000美元的華盛頓大學校長Ana Mari Cauce。
市長候選人Jenny Durkan

華埠國際區陸榮昌博物館的共同主席Ellen Ferguson,是拍賣會上第一個$10,000美元舉手投標的人。

最美的時刻是在活動中接到一個電話, 有一名匿名捐助者願為捐出$100元的50名捐助者,匹配捐出$5,000元。在主持人Nate Miles徵問會場上有誰願當這50名的捐助者時,居然有51個人高舉著手上的投標卡。

在講檯上,華盛頓大學校長Ana Mari Cauce在我的耳邊低聲說,她會捐款$5,000美元。政客們也都慷慨贊助,包括眾議員Sharon T. Santos 和許多其他民選官員;同時有許多候選人包括Jenny Durkan、Cary Moon 和Janice Zahn也都打開錢包共襄盛舉。

最後還有一個驚喜,那就是阿拉斯加航空公司的Shaunta Hyde 安靜地說,她的公司還會再加捐$2,000美元。

贊助商阿拉斯加航空公司的代表Shaunta Hyde。

這不是一個容易的夜晚,但是從起點到最後,一切都按步就班。我們很幸運有合適的人士與我們接觸聯絡,捐出了正確需要的資源。當Matt Chan聽到我需要一個晚宴的視頻時,他義不容辭地說:「我來做。」我簡直不敢相信我聽到的這句話。從研究這些榮譽的頒獎者到採訪他們,Matt花了很多時間把這些資料一起放在視頻裡。視頻收到很多積極的評論。謝謝你!Matt。

感謝那些出席和甚至那些呼籲捐款卻未能與會的人。現在,我們中英文報紙的兩次晚宴共籌得$169,000,離$20萬美元的目標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了。


如有願意捐款贊助獎學金的社會人士,請將支票寄往西華報辦公大樓,地址:412 Maynard Ave. S., Seattle WA 98104-2917.支票抬頭請註明:NW Asianweekly。如有疑問請電:206-223-0623 Assunta。

Filed Under: 吳靖雯博客, 意見 Tagged With: 35週年, ACRS, Ana Mari Cauce, Cary Moon, Ellen Ferguson, Goodwill, ICHS, Janice Zahn, Jenny Durkan, Keiro NW, Ken Collings, Nadine Shiroma, Nate Miles, Northwest Asian Weekly, Sharon T. Santons, Shaunta Hyde, Yang Un Wa, 亞洲, 亞洲太平洋文化中心, 健安療養院, 危機, 國際診所, 慶典, 校長, 獎學金, 籌款, 華埠國際區, 華州民主黨財政, 華盛頓大學, 西華報, 阿拉斯加航空, 陳德堯, 陸榮昌博物館, 駱家輝

全美工程師協會西雅圖分會 慶祝100週年暨頒發青年獎學金

September 14,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全美工程師協會西雅圖分會9月9日在表爾威的Westin酒店舉辦100週年慶及頒發青年獎獎學金。當天有110人參加了活動。圖為獲獎學金學生與駱家輝合影。

Sira Horradarn Junior,華盛頓大學,大學本科組獎,$1000獎金。(左一)
Iris Zhou 12年級,Seattle Ingraham High School,10-12年級組獎,$600獎金。(左二)
Stephanie Guo 12年級,Interlake High School,10-12年級組獎,$600獎金。(左三)
Anna Wang 12年級,Redmond High School,10-12年級組獎,$600獎金。(左四)
Henry Zhu 11年級,Newport High School,10-12年級組榮譽獎,$50獎金。(左五)
Megan Lu 11年級,Interlake High School,10-12年級組榮譽獎,$50獎金。(左六)
Victor Wu 12年級,Inglemoon High School,10-12年級組獎,$600獎金。(右一)
Kristin Yao 10年級,Inglemoon High School,10-12年級組榮譽獎,$50獎金。(右二)
James Wu 9年級,Interlake High School,7-9年級組獎,$300獎金。(右三)
Damian Peng 9年級,Redmond High School,7-9年級組榮譽獎,$50獎金。(右四)
Angela Lin 12年級,Seattle Preparatory School,10-12年級組獎,$600獎金。


主講人David Shoultz
駱家輝在會上為主講人做介紹。
主講人莊人川(Ronald Chwang)
參加慶祝活動的特別嘉賓,左起:全美工程師協會西雅圖分會會長王曉熙,表爾威市議員李瑞麟,華州前州長及前駐華大使駱家輝。
表演舞蹈的華音舞蹈學校小朋友們。

Filed Under: 副刊, 圖片, 首要 Tagged With: Westin, 全美工程師協會, 莊人川, 華盛頓大學, 表爾威, 西雅圖分會, 週年慶, 青年獎獎學金, 駱家輝

Bloodworks 與華人社區合作

September 1,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對有需要的患者來說,您的捐血可能是對患者生死攸關的關鍵。

每年,西北Bloodworks Northwest組織幫助超過55,000名患者獲得拯救他們生命的輸血。組織需要來自不同族裔背景的人的捐血。上個月,該組織會見了大西雅圖地區的華人社區領導者,討論如何促進社區參與捐血活動。

隨著西北地區亞裔人口不斷增長,需要輸血的亞裔患者愈來愈多。西北Bloodworks組織首席醫療官Yanyun   Wu博士表示,理想情況下,社區血液供應最能得到捐助者的最大支持,捐助者密切反映了各種族群體和病人的服務。Wu博士說:「科學進步使得捐血者與患者密切配合,可減少在輸血時發生免疫系統反應的機會。在某些情況下,我們知道當捐助者和患者具有相似的種族背景時,可以實現最佳的匹配。」

捐血者。(照片由Bloodworks Northwest提供)

一名陳姓(Y.P.   Chan)移民表示:「就個人而言,對於我來說,這次會面是非常有價值的經驗,因為我從Wu博士的演講中,了解了捐血的科學和事實,以及華人(亞裔)社區面對本地供求矛盾的挑戰。」陳姓移民表示,Bloodworks需要能說流利普通話的工作人員。他表示新移民每天都在增加,面臨著語言障礙,但他們想要參與捐血活動以貢獻社區。這位陳姓移民鼓勵他同齡人參與各自喜歡的組織,同時也要求大家熱心捐血。

西北Bloodworks組織者與社區領袖會面,討論增加血源及如何參與捐血活動。(照片由Bloodworks Northwest提供)

華盛頓大學與西雅圖大學華人學生聯絡人Wesley Tanoto表示,這裡有99%的外國學生是華人。他建議與西北Bloodworks合作創建實習計劃,學生們可以擔任翻譯人員,並協助市場營銷和外展工作。

Jim   Xiao提出發起社區媒體宣傳活動以促進Bloodworks的發展並招募志願者。Nancy   Yang建議將Bloodworks材料翻譯成中文,並使用中文社交媒體移動應用程序WeChat來廣為宣傳。

西北Bloodworks戰略與運營總監Vivian dela Rosa表示,她將率先制定行動計劃。她說:「我們會致力加強與各方的合作。加強合作、加強文化適應、教育和交流以達到該組織的使命和宗旨。」

 

夏季需要血液通常較高,每天需要約800名的捐助者。西北Bloodworks服務包括為近100個西北醫院提供足夠的血源供應。捐助者可以在任何捐血中心安排預約,方法是瀏覽網站:schedule.bloodworksnw.org或致電1-800-398-7888。

Filed Under: 副刊, 首要 Tagged With: Bloodworks Northwest, 捐血, 華人社區, 華盛頓大學, 西雅圖大學

SR-520巴士重組 班次或將更加密集

June 15, 2017 by Lei Pei Leave a Comment

圖片來自:Kiro 7

(本報訊)華州東部居民或許即將迎來SR-520地區巴士重組,隨之而來的是更加密集的巴士班次。

此次巴士重組共有3套方案,其中受到影響最大的通勤人群為從東部地區去往西雅圖市中心的民眾。

此次調整涉及到10條巴士線路的更改,其中包括金郡巴士(King County Metro)的252、255、257、268、277及311路和海灣捷運(Sound Transit)的540、541、542及545路。除班次時間表更改外,另一巨大轉變就是原本所有將乘客從東區直接送達西雅圖市中心的車輛將在華盛頓大學輕軌站停車,所有乘客需轉乘輕軌去往市中心。

金郡方面表示,由於人流量的巨幅上漲,加之從明年9月開始,所有巴士車輛將禁止從地下輕軌站通過,全部轉移到路面上行駛,若不及時做出這一調整,東區通勤者每日的等候及塞車時間將會更久。

目前巴士重組共計有3個備選方案:1. 保持現狀,接受未來交通擁堵風險;2. 將現有線路與輕軌相連,從華大輕軌站轉乘,對車輛班次密度作出調整;3. 將現有線路與輕軌相連,從華大輕軌站轉乘,對車輛其他接駁轉乘線路做出調整。而目前的網絡民調數據顯示,民眾有意做出改變。

Filed Under: 新聞, 本地新聞 Tagged With: SR-520, 巴士, 市中心, 東部, 海灣捷運, 班次, 華州, 華盛頓大學, 輕軌, 金郡巴士

  • « Go to Previous Page
  • Go to page 1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Go to page 10
  • Go to page 11
  • Go to page 12
  • Go to page 13
  • Go to Next Page »

Primary Sidebar

亞太文化中心專欄

宣佈新的APCC會員計劃!

探索與亞太文化中心聯絡的多種方式,同時享受獨家會員福利。 成為會員意味著加入一個充滿活力的社群,慶祝亞太地區的多樣化文化和傳統,同時支援APCC對社群的使命。 作為會員,您將全年享受特殊福利,包括: 1、Judie … [繼續閱讀……] about 宣佈新的APCC會員計劃!

Patsy Surh O’Connell 個展

展期: 8月29日至9月6日(2025年) APCC Jade Choe Gallery地址 • 4851 S. Tacoma Way, Tacoma, WA 與藝術家會面: 9月4日下午四點至六點 《永恆的綻放牡丹致敬Eternal Blooms: Peony … [繼續閱讀……] about Patsy Surh O’Connell 個展

免費加入APCC 為第4區青年提供的社群護理

心理健康(MH)和社群環境正義(CEJ)是APCC的最新專案,很高興為我們第4區青年(11-18歲)及其家人的福祉提供為期一週的精選體驗和活動,旨在保護環境、內在健康/心理健康。 這一週的免費研討會和活動將提供獨特的學習、治療和社群建設機會。 目標是以引人入勝和無障礙的方式提供心理健康和環境健康。 … [繼續閱讀……] about 免費加入APCC 為第4區青年提供的社群護理

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生活訊息

西雅圖公共圖書館博物館 通行證計劃又回來了而且比以往更大,有15個景點可以免費參觀。在中斷了幾個月之後,這是在預算內參觀西雅圖博物館、水族館和動物園的好方法!在2025年8月又增加了兩個景點後,西雅圖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活動報導

狗節 9月6日(上午11點至下午5點)。Wag Fest以寵物為主題的活動、出售手工製品的供應商、餐車、現場音樂、比賽、演示以及在 Evergreen Playfield, 22205 56th … [繼續閱讀……] about 活動報導

生活訊息

亞太文化中心新大樓落成典禮 典禮於2025 年 8 月 29 日下午 3:00–7:30 舉行 。新大樓地址為 4851 South Tacoma Way, Tacoma, WA … [繼續閱讀……] about 生活訊息

更多社區活動 / 文藝訊息

Copyright © 2025 · News Pro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